饒錦
素質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實施素質教育必須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的心理品質,才能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確保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培養社會主義人才的重要措施,也是培育廣大少年兒童良好品德、健康心理和高尚情操的重要保障。因此,各中小學應積極創造條件,采取多種方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對不同年齡層次、不同心理需求的學生進行及時引導,提高其心理素質,健全其人格,增強他們應對挫折、適應復雜環境的能力,從而有效提升學生身心健康水平。
一、優化教師隊伍建設
1.擴大心理教師隊伍
各中小學都應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時代精神的要求,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是進一步提升學校辦學品質的要求。實際上,很多學校都面臨心理專職教師緊缺、師資力量較為薄弱的問題。因此,學校應當重視專業心理教師隊伍建設,設置專門的心理教師崗位。不僅如此,學校還應擴大心理教師隊伍,積極培養班主任、科任教師、班級心理委員等,使其成為心理健康教育團隊的一部分,實現“人人都是心育者”這一目標。
2.提升心理教師素養
學校應當重視心理教師教育素養的提升,鼓勵在職心理教師定期參加各級各類心理培訓課程,提升其專業水平。心理培訓內容可以結合新課改、班主任培訓、課堂教學操作、學生情況管理等內容。對年齡較小、資歷尚淺的心理教師,學校更應鼓勵他們與資深教師結成師徒伙伴,共同解決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共同促進心理教育能力提升。同時,學校心理團隊還可以每月定期召開專題會議或者沙龍,由專職心理教師牽頭,提升班主任和其他任課教師在團體和個體輔導方面的工作能力,使心理教育更好地融入班級工作管理和常規教學管理中。
二、培養學生健康心理
1.創設適合學生心理發展的環境
良好的物質環境是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有利外部條件,和諧美觀的教室布局、干凈整潔的衛生環境都能讓學生感覺身處于舒適、輕松的氛圍中,也能有效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學校應建立專門的心理咨詢室,為學生創造一個溫馨的環境,讓他們能夠自由地表達內心的情感。心理教師應當用親和的態度為前來咨詢的學生排憂解難,為其做好心理引導與心理矯治。比如,我校會在周一至周五的14點45分到17點為學生提供咨詢服務。學生可以通過校內的“歡樂信箱”預約心理輔導教師,到心理咨詢室參與沙盤游戲、繪本閱讀、智力游戲等體驗活動。此種心理教育輔導可以有效克服學生出現的學習成績下降、精力不集中、常規習慣差等問題。此外,我校還開設了“知心姐姐”服務信箱,為學生進行不定期的輔導,采用傾聽、研究、引導、咨詢等教育方法,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
學校不僅要創造良好的物質環境,還要建設良好的精神環境。校風、班風、教風都會對學生產生很大影響,比如,教師就很容易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教師的心理健康程度會體現在他的一言一行和日常教學中,這都會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每位教師都應用良好的師風師德給學生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用平等的方式對待每位學生,營造積極向上的課堂氛圍,對學生作出科學的評價和指導,如此才有助于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只有身處良好的物質環境與精神氛圍中,學生的心理素質才能得到有效增強。
2.在學科教學中巧妙開展心理輔導
課程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中心環節,每個教師都肩負著心理教育的責任。任課教師應當積極尋找所教學科和心理教育的契機,將課堂教學與心理輔導進行有機融合,充分發現教材中的心理教學因素,對學生的性格與智慧加以鍛煉,利用課堂教學的契機展開心理教育。比如,在教學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的《丁香結》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將心理健康教育巧妙滲透到教學中。在這篇課文的結尾,作者發表了感慨:“結,是永遠解不完的;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不然,豈不是太平淡無味了嗎?”這句話表達了作家積極向上的生活狀態,教師可以借此時機鼓勵學生根據自身的生活經歷發表感想,引導學生養成樂觀向上、不怕困難的心理品質。
三、注重家校共育
1.常規活動,推動共育
學校應積極推動家校合作,將心理教育活動作為家校合作平臺的重要一環,可以給每位家長發放心理教育手冊,鼓勵家長記錄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時刻,提升家長的心理教育能力。各中小學可以在校心理健康教研組帶領下,定期舉辦各種心理教育沙龍活動,鼓勵家長報名參加。例如,我校經常舉辦“家長心理教育沙龍”活動,在一次活動中,心理教師先播放了一段安靜的音樂,讓家長放松身心,然后用幾個生活中的小故事引導家長正確對待孩子的各種表現。接著,教師讓家長用彩筆在白紙上畫出一大一小兩棵樹,在樹冠上分別寫出孩子的優點及希望孩子在未來具有的品質,進而引導家長思考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最后,教師讓家長之間傳遞圖畫,互相交流教育心得和自己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難題,在這種學習和相互交流中,家長的心理教育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升。
2.精準施策,靶向發力
為提高家庭心理教育的有效性,學校不僅應對家長進行定期的心理教育培訓,還應利用家庭教育委員會收集家長在開展家庭教育時存在的各種問題,將典型問題進行匯總,再有針對性地開展相關心理健康知識的指導,做到精準施策,靶向發力。例如,我校針對引發眾多家長關注的“不談學習母慈子孝,一談學習雞飛狗跳”這一熱門教育話題,開展了以“談談生氣那些事”為主題的家庭教育專題講座。在講座上,我校的心理健康專職教師用生動的方式講解了多個典型案例,引導家長用愛經營家庭,用心體會孩子的感受,開展更好的家庭心理教育。此種有針對性的專題講座可以對現行家庭心理教育中的問題進行精準施策,靶向發力的方式也能更好地引起家長在教育方面的共鳴,幫助家長做好家庭心理教育工作。
總而言之,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心理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專業水平,習得更佳的授課技巧,其他任課教師也應將心理健康教育積極融入各學科教學的各個環節。家長也應積極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知識,家校聯手,共同培養出陽光健康的學子,為他們的幸福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