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文清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教學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閱讀教學應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將信息技術應用于小學閱讀教學當中,不僅能夠增強閱讀教學魅力,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更能激發學生閱讀的自覺性,助力閱讀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
一、游戲導入,激發興趣
心理學家皮亞杰曾說:“一切有成效的活動須以某種興趣作為先決條件。”以興趣為導向,以游戲為切入點,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喚醒學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執教閱讀課《十萬個為什么》時,語文教師可以利用交互式一體機設置課堂活動,采取趣味答題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好勝心。學生通過觸摸屏幕快速選擇題目答案,這不僅考驗學生的讀題速度,還能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當然,語文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應正確把握學生的認知規律,選擇一些看似簡單卻又充滿科學道理的問題,如肉湯營養多還是肉營養多?世界上有硬的液體嗎?馬能站著睡覺嗎?這種方式使得書本與游戲緊密相連,學生興趣濃厚,注意力始終聚焦于課堂。
二、“雙師課堂”,智慧連線
新課程標準對閱讀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倡導學科融合,無學科邊界線,這就使教師合作教學成為必然趨勢。“雙師課堂”是教師合作教學的有效方式,它是指一堂課由兩個相同學科或不同學科的教師共同授課。運用信息技術打造“雙師課堂”,以學生為核心、以師生互動為驅動,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有利于教師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例如在執教閱讀課《十萬個為什么》時,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希沃授課助手連線科學教師,師生進行視頻互動,共同解答科學疑惑。在科學教師的點撥下,學生會更加清楚地了解科學知識,并積極地提出各種問題。這種教學方式極大地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強了學生對科普讀物的興趣,同時也激發了學生主動閱讀的欲望。
三、“同屏”指導,展示交流
對小學生而言,閱讀科普書籍有一定的難度,需要采取良好的策略。運用希沃手機同屏功能,通過手機移動端將課堂實時畫面、學生閱讀過程同步到大屏幕上,便于全體學生觀察和學習,教師也能及時點評并給予指導。
例如在閱讀課《十萬個為什么》閱讀方法的指導上,語文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學生的閱讀過程可視化、具體化,實時展示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不懂的科學術語是怎樣解決的、如何批注的等,并尋找時機對學生的閱讀方法進行點評,促使學生習得正確的閱讀方法,形成自己的思想體系。學生掌握閱讀策略后,便可進一步借助希沃展示臺等工具展示自己的讀書筆記,分享閱讀心得。在信息技術的助力下,閱讀教學高效且深受學生喜愛。
總之,在小學閱讀教學中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和優勢,可以更好地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閱讀教學效果,幫助學生發展語文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