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昌勇 佘林夏子 任夢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關系黨和國家前途命運,我們的全部事業都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都根植于這個最本質特征和最大優勢”。安徽省衛生援外辦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指導,堅持黨建引領,強化組織建設,提升工作實效。
十年來,安徽省先后向南蘇丹派出10批醫療隊141人和1批抗疫醫療專家組8人,11批隊伍均成立海外臨時黨支部,其中黨員占比50%以上隊伍5支、占比高達75%以上隊伍2支。醫療隊黨支部堅持以打造“五型”黨支部為抓手(即擔當型、創新型、務實型、學習型、文化型),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安徽省衛生援助南蘇丹工作高質量發展,讓黨旗在衛生援外一線高高飄揚。
安徽省醫療隊黨支部推深做實醫療隊“三關”,不斷提升隊伍百折不撓的戰斗力,打造“擔當型”黨支部。
首先是抓好“組建關”。近年來,為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醫療隊黨組織建設關口進一步前移,醫療隊及專家組在組建時便將黨員比例作為重要考核內容,黨性修養納入隊長或組長人選考核重要指標。
其次是抓細“培訓關”。隊伍組建后,援外辦將黨建工作納入出國前培訓重要內容之一,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教育引導醫療隊全體隊員堅定信念和信心,以及為安徽省衛生援外工作努力奮斗的決心。
三是抓實“海外關”。在南蘇丹執行任務期間,醫療隊黨支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構建有責任擔當的援外醫療隊”主題教育活動,以活動為契機,激勵全體隊員尤其是黨員同志,要不斷增強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2016年7月,南蘇丹首都朱巴發生嚴重內戰,駐南蘇丹大使館隨即啟動撤僑行動。第四批援南蘇丹醫療隊2名黨員、1名入黨積極分子毅然選擇了堅守,他們沖鋒在前,冒著槍林彈雨,繼續為使館留守組和在南華人華僑提供醫療保障,充分體現出了黨組織和黨員在危機時刻的戰斗力。
安徽省醫療隊深度融合醫療隊“三模式”,不斷提高隊伍奮勇爭先的執行力,打造“創新型”黨支部。

一是創新黨建工作模式。醫療隊黨支部始終堅持“圍繞工作抓黨建,抓好黨建促工作”的原則,帶領全體黨員勇當開路先鋒,積極探索順應時勢發展的新的工作模式,更好地提升衛生援外實效,為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二是深化學術交流模式。第七批援南蘇丹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書記、兼職隊長唐友斌,作為一名中醫診療專家,充分發揮自身專業特長,在朱巴教學醫院收徒帶教,開展了首次中醫學術交流活動,積極推廣中醫診療在南蘇丹臨床應用。
三是夯實對口合作模式。2020年11月,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視頻會議開幕式上宣布的“中國將建立30個中非對口醫院合作機制”,第八批援南蘇丹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書記、兼職隊長吳懷國積極響應,成立基線調查小組,歷時一個月完成了詳實的朱巴教學醫院基線調查報告,為安徽省與南蘇丹中非對口醫院合作機制建設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與此同時,安徽省醫療隊鞏固拓展醫療隊“三聚力”,不斷增強隊伍為民辦實事的親和力,打造“務實型”黨支部。
第一,聚力為民服務。醫療隊黨支部以服務群眾為宗旨,結合自身專業特長,堅持為民辦實事,為民辦好事。在國內出國前培訓期間,醫療隊在黨支部帶領下,多次赴社區和鄉鎮開展義診活動,為當地民眾提供健康咨詢和診療服務,并免費發放部分藥品。疫情期間,還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在安徽大學外語學院和磬苑賓館舉辦主題系列健康講座,以常見病、多發病為主要內容,最大程度回應受眾健康關切。
第二,聚力好事實事。在南蘇丹執行任務期間,也能時刻看到黨員同志為當地民眾服務的身影。首批援南蘇丹醫療隊黨員黃帆,在抵達朱巴教學醫院開始工作時積極調研當地工作現狀撰寫了一份詳細調研報告,并創造條件成功摘除了一例特大乳腺腫瘤,在南蘇丹引起強烈反響。南蘇丹當地民眾大多營養不良,貧血發病率高,加上對無償獻血了解較少,獻血積極性不高,血庫經常告急。第五批援南蘇丹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書記、兼職隊長朱興國,身先士卒參加了當地無償獻血活動,他的無私奉獻得到了當地患者和同行的認可。
第三,聚力友誼傳遞。醫療隊黨支部組織每月交替前往當地孤兒院開展健康愛心慰問活動,捐贈常用藥品、食物、文具等物資,為兒童提供免費體檢。2020年武漢疫情暴發,第七批援南蘇丹醫療隊臨時黨支部立即組織開展了“身在海外 心系祖國”抗擊新型肺炎捐款活動,并遞交請戰書,所籌善款全部匯至安徽省紅十字會作為疫情防控專款。
在衛生援外期間,安徽省醫療隊對內深化運用醫療隊“學習成果”,不斷加強隊伍團結奮進的凝聚力,打造“學習型”黨支部。
首先,豐富學習形式。醫療隊黨支部始終提倡終身學習的理念,從政治理論到專業知識,通過開展多種形式活動,營造良好學習氛圍,持續提升醫療隊員的素質,把全體隊員更好地團結起來,凝聚強大合力。第六批援南蘇丹醫療隊臨時黨支部在隊內開展“共筑同心圓? 紅心永向黨”意識形態主題活動,通過活動把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落到實處,引領全隊以堅定的政治信念認真完成光榮衛生援外任務。
其次,加強學習交流。第九批援南蘇丹醫療隊臨時黨支部開展“迎七一黨務知識競賽”,激勵黨員同志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從黨的輝煌成就、艱辛歷程、歷史經驗、優良傳統中深刻領悟。醫療隊黨支部還注重與其他支部互學共建,先后多次與中國駐南蘇丹維和警隊、中國維和步兵營聯合開展主題黨建共建交流活動,學習維和人員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偉大“南泥灣精神”。
同時,深化學習成效。醫療隊堅持學用結合,將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重要指示精神轉化為援非工作熱情和內生動力,提高衛生援助質量。2020年8月19日,安徽省向南蘇丹派遣首批援非抗疫醫療專家組,抵達南蘇丹當天即成立了臨時黨支部。在南蘇丹的10個日夜里,全體黨員發揮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精神,錘煉出一支高標準、嚴要求、能擔當的“國際疫情防控一線隊伍”,圓滿完成援非抗疫任務。
在對外方面,安徽省醫療隊攜手共筑醫療隊“文化交流”,不斷擴大隊伍白衣大使的影響力,打造“文化型”黨支部。
一是增進中南文化互信。為更好服務于國家整體外交,服務于中非友好合作,醫療隊黨支部以促進和諧為目標,不斷豐富醫療隊文化內涵,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促進中南相互了解。
二是樹立中南文化品牌。經過每批醫療隊黨支部接續努力,援南蘇丹醫療隊已基本建立一套完善的醫療隊文化體系,其中包括隊旗、隊刊、隊徽、隊訓、隊歌、標識、出征誓詞等,全方位展示了醫療隊內涵理念,突出了在南品牌效應。醫療隊黨支部定期組織在駐地集體演練“八段錦”,具象化宣傳介紹中醫傳統文化。第八、九批援南蘇丹醫療隊臨時黨支部還先后開辦了兩期“中南漢語橋暨醫學漢語培訓班”,向南蘇丹人民傳授漢語。通過“八段錦”和漢語培訓,進一步促進了中南雙方了解,夯實了中南友誼。
三是強化中南文化宣傳。醫療隊黨支部積極聯系南蘇丹和國內主流媒體和新媒體,采取多種方式,及時將醫療隊開展工作情況進行宣傳報道,將中國聲音、安徽聲音傳遞出去,提升醫療隊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
(作者單位:安徽省衛生援外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