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



春暉傾灑在校園,落在一個個朝氣蓬勃的少年身上。
2022合肥市“紅領巾獎章”三星章集體之一——合肥市師范附屬小學五(19)向陽中隊內,少先隊員們正有條不紊地整理著“學習二十大”手賬,裝點新學期的中隊角。
和個人榮譽相比,對少先隊集體的褒獎,似乎不能為隊員們收獲多少贊賞和羨慕。但是,這絲毫不影響一個個優秀的少先隊集體“活力蔓生”——隊員們扎根在黨和祖國的紅色沃土,向有光處萌動,向雨潤處勃發。
看,《少年博覽》紅領巾小記者筆下,少年的理想信念似一顆顆沐光的種子,一籽落地,萬物向陽!
SNBL
光之源:汲取“金句”能量
步入四年級以后,中隊輔導員王老師給向陽中隊的第一條建議就是——學好習爺爺的“金句”。
“我們知道,習近平總書記是一位學識淵博的領導者。習爺爺的精言妙句,閃耀著真理的光芒。”輔導員神秘一笑,“學好它,你們一定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此話一出,隊員們各個喜出望外,可隨即又陷入思考:怎么個學法呢?輔導員晃了晃手中的筆:“眼過千遍,不如手寫一遍。咱們不是正在創建首批全國紅領巾中隊嗎?那就開展一次‘習爺爺教導記心間書寫比賽,怎么樣?”“贊成!”隊員們一片歡呼。身為小記者的我,趕忙把這一幕記錄下來。
隨后,中隊里掀起了分享“金句”的熱潮。每周的少先隊活動課上,各小隊輪流品讀習爺爺的講話,學習習爺爺的故事,在“金句”中收獲國家領袖的智慧和溫暖。書寫比賽當天,隊員們擺好硯臺,手握毛筆,對照精心挑選的“金句”,一筆一畫地書寫。經過評選,我的作品榮獲特等獎!
從那以后,“習爺爺教導記心間”就成了中隊的金牌活動,一直延續至今。“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2022年10月,習爺爺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引用了十個古語,隊員們的學習熱情又被點燃啦!
(小記者:張禹錫、潘東鶴)
光之隊:小骨干亮相“青騎兵”
“歡迎加入‘青騎兵的隊伍!”
2023年1月,我作為一名土家族少先隊員代表,和全國各個民族共342名青少年優秀代表一起,參加了共青團中央民族團結宣講“青騎兵”培訓,圓滿完成培訓任務。
活動中,大家穿著特色民族服裝共聚一堂,學習怎樣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說好身邊的民族團結故事。雖然時間緊、任務重,但身為小記者的我胸有成竹——在我們中隊和大隊,這樣的故事說不完!
在一次中隊活動中,我的土家族身份,引起了中隊輔導員的注意。輔導員和我商量:“你身為校副大隊長,又是《少年博覽》紅領巾小記者,熱情大方又能說會道。你愿不愿意擔任中隊的民族團結宣講員呢?”“沒問題!”我欣然接受了任務。
我查閱資料、設計動作、構思講稿,隊員們也前來幫忙:
渡江戰役紀念館小講解員,擅長悅耳輕快的竹板宣講。他們能將渡江戰役里的故事,說得好聽又入心。
紅領巾小記者
傳承光:深藏不露的老黨員
向陽中隊的《少年博覽》紅領巾小記者開展了多次紅色尋訪活動,探尋身邊榜樣的優秀“秘訣”。
2023年寒假的第一天,小記者們早早來到學校附近的社區集合。聽中隊輔導員介紹,本次采訪對象是社區義工張玉銀老人。當他出現在隊員們面前時,大家驚訝地發現,雖然歲月在老人臉上留下了痕跡,但他身形挺拔、聲音洪亮,走起路來步伐矯健,比不少年輕人還有活力!小記者們迫不及待地采訪起來。
張玉銀老人已經光榮在黨62年。退休后,他主動擔任社區志愿者,奮戰在“樓道革命”“清潔家園”等工作的第一線;他還爭做社區義工,照顧生活不便的老人,為獨居老人過生日,做了一件又一件好事……
“是什么力量鼓舞著您無私奉獻呢?”有小記者問。
“我曾經是一名紅軍戰士,黨教導我,要時刻為人民服務。”張玉銀老人動情地說,“我只不過為人民做了一點小事,算不了什么!”
原來,張玉銀老人還是一位深藏不露的戰斗英雄!他曾經和戰友們完成了一個個艱巨的戰斗任務,榮獲許多勛章。這發自肺腑的語言,更是一名共產黨員畢生堅守的信念!
小記者們肅然起敬,向老英雄獻上莊嚴的少先隊隊禮。我們應當把革命前輩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轉化為學習和生活的動力,將紅色基因傳承下去!
(小記者:文見宇洋、唐文樂、王舒睿)
中隊少先隊禮儀宣講員,擅長邊宣講,邊實踐。他們常常“光顧”校園旁的文具店,宣講少先隊標志標識知識,還排查出不少不合規的紅領巾呢。
在隊員們的支持下,我介紹土家文化,展示土家語紅歌手抄報,將土家擺手舞作為課間操……隊員們像習爺爺說的“石榴籽”一樣,緊緊團結在一起。
這一次,我又將校少先隊大隊的援疆故事寫進了團中央的宣講稿,還入選了全國精選稿件。“青騎兵”的稱號,正在閃閃發光!
(小記者:周彥博、涂羽杉)
中隊的誦讀小能手,擅長講述偉大建黨精神里的故事,憑借真摯的情感和富有童趣的語言,在市級、區級誦讀比賽中大放光彩。
SNBL
聚成光:在社區里種“太陽”
在社區里種“太陽”,這是什么新科技?聽我《少年博覽》紅領巾小記者來說一說!
其實呀,這是我們向陽中隊為增強隊員的社會責任感,提升隊員社會參與度,開展的“紅領巾進社區”溫暖行動,活動開展已有一年多。周末和假期期間,各小隊主動走入學校附近的社區,擔任小樓長、志愿者、保潔員等,為社區做公益服務,在勞動中增長才干、磨煉意志、收獲成長。
你看,隊員們有的清掃廣場的落葉,擦拭健身器材;有的整理樓道雜物,去除扶手上、電梯里的小廣告;有的活躍在社區超市,把貨架上的商品擺放整齊……經過“紅領巾”們的辛勤勞動,社區環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每次活動結束后,隊員們還會借助學校的“智慧校園”平臺,第一時間發布勞動過程和實踐感悟,形成圖文并茂的“紅領巾獎章”電子爭章手冊。一枚枚耀眼的紅領巾獎章,是輔導員的肯定,更訴說著隊員們對勞動者的贊頌,對美好生活的熱愛。
不知不覺中,隊員們也實現了自己的小小心愿——用實際行動散發光和熱,種下一輪輪溫暖的小“太陽”,影響和感召身邊人!
(小記者:郭蕓熙、袁雨澤)
特別鳴謝:
合肥市師范附屬小學少先隊大隊
指導老師:王進林 楊 妍 楊志云
校外少先隊中隊輔導員:周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