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核心是思維品質,強調培養學生的思維邏輯和創造性。創造性是教學的靈魂。教師既要不斷地構建自己豐富的知識,提高個人的修養,同時還要訓練自己的思維能力,特別是模仿﹑類比﹑想象和發散思維能力,為教學的創造性奠定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融入自己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思維,以此來感受和體驗創新的樂趣。為了提高教學的創造性,教師要不斷地進行思維訓練,并且持之以恒,教學中才會呈現出創新的火花。
【關鍵詞】英語? 教學? 創造性
【中圖分類號】G633.4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3)01-0052-03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四個維度。其中思維品質是核心,強調培養學生的思維邏輯和創造性。在教學中創造性是最重要的,它體現了教學的靈魂。教師是教學的實施者,他們在教學中能否進行創造性的教學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對于教師來說,不管是對知識的講解和歸納,還是對教學的設計,習題的安排以及對習題的講解等方面,都要體現創造性。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就要提高個人的修養。教師的修養包括的內容很多,本文主要從教師的知識面和思維方法兩方面來探討如何進行創造性的教學。
一、教師的知識面直接影響教學的創造性的發揮
創造性與知識和經驗關系密切,因為任何創造性的教學都要有許多相關的知識作為“中介”,才能誕生。教師的知識和經驗越豐富,產生創造性教學的可能性就越大。具有豐富知識和經驗的人,比只有一種知識和經驗的人更容易產生新的聯想和獨到的見解。許多事實表明,一個人的視野的廣闊,與他的聯想能力、類比能力、綜合能力和想象能力都有關系。因此,教師要不斷地學習各方面的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教師要構建全面的知識網絡。
(一)文化知識
作為英語教師不但要了解英美國家的風俗習慣和社交禮儀,還要掌握這些國家的文化和藝術。這是最基本的知識。最重要的是要掌握我們中國人的風俗習慣和社交禮儀,以及我們中國文化和藝術的精華。在這個方面,我們教師都有所忽視,從而導致我們思維創造性的發揮受阻。如易經八卦知識、風水知識以及中醫知識等,這些知識都對我們思維有很好的啟發作用。
(二)科技知識
當今科技十分發達,科學技術日新月異,這就要求我們教師了解最新的一些科技知識,以便跟上時代的發展。
(三)思維訓練知識
學習一些思維訓練方面的知識,有助于我們教師思維的發展。很多教師缺少這方面的知識,這應引起教師們的高度重視。
(四)哲學知識
辯證唯物主義和哲學的思維觀對于我們思維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這方面,許多教師有所忽視。其實,有很多創造性的發明都是受到哲學的啟發。
豐富的知識使教師能夠靈活地創新教學。我在教Book 2 Module 3 Music 這一模塊時,圍繞音樂這一主題,我先從平時搜集到的樂曲中找到一首歌曲《此情可待》,同時提出三個有趣的問題,進行了巧妙的導入設計。①If you were blind, how would you feel about the world?②Now, what life would be without music?? ③What role does music play in our life? 接著放了一段音樂《此情可待》,讓學生從中感受到了 beauty of music,從而使學生興趣大增。
二、教師個人的思維能力的高低是能否進行教學創造性的關鍵
教師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人員,他們的教學對學生有著直接的影響。尤其是教師的思維對學生會產生深刻的影響。因此,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合格的教師,就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
教師的思維能力主要有模仿能力、類比能力、想象能力、發散思維等能力。
(一)模仿能力
創新本身就是承認新事物的繼續性和發展性。而模仿則是創新的開始。我們知道思維和語言有著密切的關系。語言表達水平很低的人絕不可能具有高度發展的創新思維能力,提高語言水平可以促進思維能力的形成。因此,教師要不斷地學習一些難度較大的語言文章和優美的作品,通過模仿造句、復述文章、背誦美文、寫讀書筆記等方式,進一步地提高自己的語言水平,促進自己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
(二)類比法
類比,指不同事物或現象在一定關系上的部分相同或相似。類比法是根據兩個或兩類對象之間某些方面的相似而推出它們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種方法。人們認識事物時,一般是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但是還有一種形式是從特殊到特殊,這是一種獨特的思維方式,類比就是這種方式。
在教學中教師要經常采用類比的方法來講解知識,比較異同,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思維上的發展。
有很多學生對這道題迷惑不解:Her experience in several places gave her an outstanding sense of _____ made successful management。先給學生列舉了三個例子。I don?蒺t know what he said. He is no longer what he used to be. He lives in what is called Xi?蒺an.我告訴學生what=the thing that,或 the person that,或the place that或the time that,我讓學生把它們帶入題中理解,學生終于豁然開朗。為了更好地理解此題,我把what made 刪掉,學生就明白了。
(三)想象能力
想象是對以往的材料進行加工和改造,從而形成新形象的思維過程。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哲學家黑格爾說:“最杰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象?!毕胂罅κ莿撛斓拇呋瘎?。因此,培養想象力就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想象分為再造想象和創造想象。前者是憑借語言的描述或圖表的說明而形成新的形象,是一種再造的過程;而后者不是依據現成的描寫,而是獨立地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它是真正的創造。
在進行想象力訓練時,要采用分想、聯想、串想和強調這四種技巧,可以大大地改善思維空間,促進思維的發展,實現認識能力的飛躍和突破。例如,在讀小說或故事時在讀完一個章節之后,可以合上書想象一下后面會發生什么事情。大文豪歌德小時候他母親經常給他講故事,但不告訴他故事的結尾,而是讓他先去想象。第二天,他母親才告訴他那個故事的結尾,其目的就是培養歌德的想象力。數學家華羅庚喜歡先看書的標題,想象書中會寫些什么內容,然后翻開書與之對照和分析。這種訓練方法的效果極好,很值得我們教師學習。
(四)發散思維、集中思維、統攝思維、批判性思維等多種思維方式的訓練
1.發散思維即“求異”,是從一個信息源中發散出不同的結果,是創造性思維,而集中思維,即“求同”,指從若干不同的信息源中得到同一種結果。
發散思維主要包括立體思維、多路思維、側向思維、逆向思維等。
在教學中運用立體思維和多路思維來學習詞匯和語法。教師可以進行一句多譯的訓練,來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側向思維是指利用局外的、貌似無關的信息來發現解決問題途徑的思維,有點像人眼在“側視”,故得此名?!对娊洝分杏袃删湓姟八街?,可以攻玉”。阿基米德在洗澡時,通過側向思維悟出了比較各種物體體積的方法:把物體放進盛滿水的容器之中,測量溢出的水的體積,從而解開了“金冠之謎”,最終經過研究,得出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這兩個是側向思維的絕妙的例證。
逆向思維,或叫反向思維,即“反過來想想”。思考問題不僅要看正面,也要想到反面,從而從已知走向未知。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地利用逆向思維來反思自己的教學。不但要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還要反思學生的行為;不但要課前反思,還要課后反思。課前反思是預設,課后反思是生成。要對若干個反思進行對比和挖掘,就能實現教學的自我升華,從而創造自己的教學風格。
2.集中思維。我們人類的分析思維,又稱邏輯思維,就是集中思維。這種思維是層層剝筍,主要采用演繹法、歸納法、簡化法、層層逼近法等,這種思維可以使我們理解和認識事物的本質。發散思維和集中思維結合起來,多次循環,會使我們的思維達到創新的層面。
3.統攝思維,是一種比較高級的思維形式,是用一個較多層次的概念來統攝若干個較低層次的概念。因而它所進行的是內涵更豐富、概括能力更強、抽象水平更高的活動。我國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在學習書本知識時,也采用了統攝思維方式。他把學習書本知識的過程,形象地比作先“從薄到厚”再到“從厚到薄”的過程,對書中的知識經過細嚼慢咽,真正弄懂之后,就要把全書各部分的內容串連起來,加以融會貫通,從而弄清楚書中講的主要問題是什么,以及各問題之間的聯系。這樣就抓住了統率全書的基本線索和貫穿全書的精神,這就是統攝思維。
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把各種語法現象收集在一起,通過對比分析,了解各種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并設計語言的情景,創造性地寫出一段英語文字。
4.批判性思維,是指對兩個或兩個以上可供選擇的事物的相對價值作出判斷。英語中的選擇題,都是要求你選擇最佳答案,這就是批判性思維。
教師要對文章進行預讀、概述、分析,再進行質疑。要帶著問題去閱讀,可以提問自己,提問作者和提問文章,通過分層遞進的提問,更好地抓住批判性思維的靈魂:差異性和獨特性,從而發現真理。
發散思維、類比思維、想象思維以及其他思維互相結合,對我們掌握知識、認識事物、解決問題有著極大的好處。如運用發散思維翻譯這個短語:我認為,可以用in my view;in my opinion;I hold the opinion that; personally, I think;等。在教學中,教師要經常運用發散思維來訓練自己,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通過聯想、類比和集中思維,可以更好地掌握it 的獨特的用法。it可以指同名同物,時間,天氣,距離,不定式,動名詞,賓語從句,副詞(Do you like it here? Yes, everything here.),還用于強調句。it指時間還有兩個句型:It is two years since he smoked. It was not long before the whole country rose up。
三、情感激發創造,創造體驗快樂
情感是人的心理機制中心,是一種很強的內在動力。教師只有對自己的學習和工作傾注全身心的愛,并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學習和教學中去,才會豐富自己的知識,不斷地去創新,從而體驗到學習和創新的樂趣。如把漢語歌曲,詩歌翻譯成英語,寫一些英語文章等,都可以從中體驗到創新的樂趣。
總之,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于我們英語教師來說,必須持之以恒,不斷地進行思維訓練,并將創新思維融于教學的每個環節,在多讀、多聽、多說、多寫和多思中不斷發展自己的思維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加微,袁燦.創造與創造力開發[M].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1986.
[2]方展畫.現代人的思維訓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3]冀淑華.對教學方法創新的幾點認識[J].學英語報(高中教師版),2005-12-6(23)
[4]戴軍熔.話語分析與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0(6):45-46
[5]汪立君.談英語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J].學英語報(高中教師版),2005-12-20(25)
[6]封萍.評判性閱讀策略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外語教與學,2015(6):35-36
[7]王俊開.中小學教師成長的助推器——教學反思[J].新課程研究,2017(10):87-88
作者簡介:
孟建設(1966年3月—),男,漢族,陜西勉縣人,本科學歷,高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