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江山壯麗,人民豪邁。習近平總書記在二○二三年新年賀詞中指出: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氣、滴水穿石的毅力,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積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夠把宏偉目標變為美好現實。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給我們以深刻的啟示、奮進的力量,激勵著億萬人民踔厲奮發、勇毅前行。
每當辭舊迎新,我們總會念及中華民族千年傳承的浩然之氣,倍增前行信心。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蘊含著攻堅克難、砥礪前行的智慧和勇氣,其以天下為己任、敢為天下先的擔當精神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標識的寫照。“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中國共產黨成立時就提出了“至遠”的目標: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黨的初心和使命,把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想社會作為黨的奮斗目標。正是因為我們黨始終把自己的命運與人民命運和民族的命運緊緊地結合在一起,融“小我”于“大我”之中,不斷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
惟其艱巨,所以偉大;惟其艱巨,更顯榮光。要踐行“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和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這些“至遠”目標,就要“犯其至難”。對當時的共產黨人來說,其“至難”就是要推翻壓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身上的“三座大山”。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人帶領導人民經過二十八年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國人民終于站起來了,中華民族以前所未有的姿態屹立于世界的東方。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新中國成立后,一代代共產黨人牢記初心和使命帶領人民群眾向貧窮和落后宣戰,自力更生、發憤圖強,解放思想、銳意進取,自信自強、守正創新。中國已經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打贏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實現了小康這個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時代。一個擁有崇高使命的政黨,高瞻遠矚又步步推進,按著既有節奏,協調前進步伐,一棒接著一棒,每一棒都跑出無愧于人民和歷史的好成績。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開局關乎全局,起步決定后程。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矛盾疊加,風險挑戰前所未有。萬山磅礴看主峰,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保持了經濟社會大局穩定,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邁出堅實步伐。前進道路上,中國共產黨既敢想敢干又善作善成,無論是風高浪急,還是驚濤駭浪,都能團結帶領人民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廣大黨員干部面對各種風險挑戰,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不僅敢于斗爭,而且要善于斗爭,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以熱血赴使命、以行動踐諾言,堅持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意志為意志,胸懷兩個大局,錨定奮斗目標,堅定不移把黨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標任務落到實處。我們堅信,十四億多中國人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就沒有干不成的事、邁不過的坎。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