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應對黨的二十大加快教育強國建設新起點、新征程、新藍圖的挑戰,更好地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育新人,就是要堅持立德樹人、以文化人”的教育思想,班主任作為培育“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時代新人的第一責任人,需要積極修煉“大國良師”以文化人的師性品質。在新時代班級育人過程中,善于用先進且富有特色的班級文化精心持續化人:點燃激情、啟迪智慧、凝聚力量、陶冶情操、凈化心靈、提升素質。堅持以優秀的班級文化滋潤學生,凝結起巨大的教育力量、品質力量和感召力量,實現將班級特色文化的原動力有效轉化為現實的以文化人高品質的育人價值。
本期著眼班主任追求以文化人之師的育人境界主題,目的在“人”,強化師生主體的發展;核心在“文”,顯示文化的育人價值;關鍵在“化”,重視教化、塑造、培育的過程。這里的“以文化人”主要是指倡導班主任用充滿正能量、富有特色的班級文化價值引領,直接指向“以文化魂”,用優秀班級文化喚醒學生靈魂、影響精神發育、追求高品質教育的境界。將班級文化作為育人的一種理念、精神、途徑和方法,堅守以文化引領和浸潤每一個學生的品質修煉,通過文化的力量提升人的素質、變化人的氣質、培塑人的品質。
班級文化是班級的立班之魂、育德之魂、發展之魂,是班主任立德樹人的不竭資源,是一種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一個班級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也是支撐班級育人的關鍵心理依托。“沒有文化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可見,文化和育人彼此依存,互相浸潤。班主任追求以文化人的育人境界,體現著班級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和育人品位,驗證著良好的班級文化能夠幫助學生形成優秀品格,健全學生人格;幫助教師化育創造職業幸福,實現幸福人生;促進班級化育與時俱進地發展,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然而,當下班級育人仍然存在著重物質環境文化建設、輕精神環境文化塑造,重知識技能傳授、輕文化精神培育等現象。不少班主任對班級文化建設熱情不高,一些活動常常是走過場,并不深入,且創意不夠,難以有效引起學生的共鳴。尤其是少數師者和同輩群體在日常生活中展現出的“失德”“失禮”“失信”等言行,可能會對學生的價值判斷產生一定的沖擊,造成一些學生對集體與公共利益漠不關心;加之現今社會文化的多樣化與人們價值觀的多元化并存,網絡信息良莠不齊,不良文化的欺騙性與迷惑性讓一些社會閱歷較淺的學生難辨信息是非,影響其正確三觀的養成。為此,班主任需要優選三點彰顯以文化人的培育力量:
1.突出以文化人的價值引領。班主任煉就以文化人之師,需要在價值體認中提高育人境界。遵循“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道,突出班級文化的價值導向。堅持依托特色文化,強化倫理道德,重在感化育人,注重以文化人的價值回歸。基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立體且主題鮮明的班級文化,充分利用文化涵育資源,發揮文化引發、認同、傳承的作用,使班級育人走進學生的心靈、精神、生命,體悟文化育人、以文化人的價值。
2.實現以文化人的學科轉向。班主任煉就以文化人之師,需要在學科變革中提高育人境界。要從以學科為本轉向以人為本,從關注學科知識的性質到關注學科知識的個體意義和社會意義,使得文化知識學習的重心轉向促進學生自我理解和相互理解,豐富學生的文化精神世界,深化學生的生命意義。從學科文化知識到學科文化育人價值的轉變,使班級教學不斷地回歸人、走向人、關注人,真正實現以人為本、以文化人的學科育人終極目標。
3.豐富以文化人的涵養方式。班主任煉就以文化人之師,需要在創新方式中提高育人境界。在班級育人實踐中,創生體現班級文化的、有品質的學習生活方式,自覺將文化融入知識、融入活動、融入每一個生活細節,強化修養自己的道德,規范自己的言行,提升自己的生活質量。同時,不斷創設諸如思政班宣、角色扮演、文化辨析、趣味社團等生動活潑的人文化育方式,拓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涵育載體,達到寓教于文、寓教于情、寓教于境的育人效果。
辜偉節? ?中國教育學會班主任專業委員會學術委員會首任副主任,江蘇省教育學特級教師、教授級高級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