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 苗曉琴 巫敏
摘 要:在幼兒園利用紅色資源對幼兒開展德育工作,能夠有效地引導幼兒學習紅色精神,了解國家的發展歷程,切身感受前輩們的艱苦奮斗,學習革命先輩優秀的精神品質,有效培養幼兒的愛國思想。本文將對利用紅色資源在幼兒園開展德育工作這一課題進行探索與研究。
關鍵詞:紅色資源;幼兒園;開展德育工作
【中圖分類號】G61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07-0014-03
學前教育是幼兒的啟蒙教育,是幼兒邁出新世界的第一步,對幼兒的成長十分重要。幼兒教育涉及的范圍很廣泛,其中包含語言、科學、社會、藝術、健康等五大方面,教師要適當地對幼兒進行紅色教育,開展紅色教育主題活動,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小培養幼兒的愛國意識,全面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
1.紅色資源內涵及現狀
(1)紅色資源概念
中國共產黨引領眾多群眾拼搏過程中所展現的精神就是紅色精神,其與革命遺址、革命文物等共同組成了紅色資源。其中,抗日戰爭精神、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等是紅色資源的一部分。這些精神背后均蘊含了多種信念及歷史事件,為群眾傳遞著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持之以恒的高貴品質。所以,幼兒園利用紅色資源開展德育教學,能夠幫助幼兒更加清晰地認識我國歷史,學習紅色革命先輩們身上最優秀的精神及品質,培養幼兒遠大的理想。
(2)幼兒園教育現狀
現階段,我國幼兒園的教育還處于發展時期,學前教育民辦幼兒園較多,部分家長認為私立幼兒園的教學質量好,教育資源完善。隨著國家教育部門對學前教育越來越重視,增加了地方公辦幼兒園的數量,確保幼兒園的教學質量,并且國務院針對學前教育的改革發布了若干建議,切實注重幼兒的教育問題。幼兒園的安全問題是民生工程的一部分,關系著許多家庭幼兒的身心健康,他們也是國家的建設者。幼兒的培養應從小抓起,幼兒園教師充分利用紅色資源,將紅色教育貫穿幼兒教學中,幫助幼兒從小養成愛國情感,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2.幼兒園利用紅色資源開展德育工作意義
(1)有助于落實各種政策法規
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對關于開展紅色精神教育有明確表示,教師要加大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弘揚中國革命精神,積極宣傳紅色革命教育,引導幼兒了解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歷程和中國人民偉大的愛國主義情懷,讓革命烈士成為幼兒心中的學習榜樣。其中《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也明確表示,鼓勵幼兒園師積極利用紅色資源,帶領幼兒真實感受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培養幼兒的愛國之情。因此,幼兒園教師為響應國家號召,落實教育部門有關紅色教育政策,充分利用紅色資源開展德育工作,把紅色影視作品、革命根據地、革命紀念館等紅色資源,把它們作為開展幼兒德育教育的載體,引導幼兒深入學習紅色文化知識。
(2)有助于推動幼兒的德育工作
利用紅色資源在幼兒園開展紅色教育工作,有助于培養幼兒的德道修養,紅色資源包含許多中國革命精神和中國革命的歷史發展進程,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知識,所以對幼兒學習紅色精神發揮著重要作用。幼兒階段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培養幼兒的道德修養,幼兒具備優秀的道德品質及文化素養,才能在未來更好地成長,為國家、為社會做出貢獻。幼兒園教師在利用紅色資源對幼兒進行教育的同時,也可以向幼兒傳輸我國的革命精神以及先輩們的革命斗爭歷程,深刻體會他們當時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的精神,并珍惜當下安逸平穩的生活;家長休閑時間可帶領幼兒參觀紅色紀念館、革命遺址等,一起閱讀蘊含紅色精神的文學作品,使幼兒從小對此耳濡目染,有助于幼兒園德育工作的開展。
(3)有助于實現家園共育
幼兒園把紅色資源作為開展德育的基礎內容,將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作為橋梁,二者相互配合、取長補短,共同促進幼兒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通過家園共育的教育方式,有效解決了傳統幼兒園單獨實施德育中存在的難題,在家長的全力配合下,使德育工作的優勢得到了充分發揮。在家園共育模式下,幼兒園在德育工作中還是處于主導地位,家庭教育作為輔助,要全面配合幼兒園的教育工作。幼兒園將紅色教育貫穿幼兒的德育中,離不開家庭教育對幼兒潛移默化的熏陶。幼兒園應充分利用紅色資源,開展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幼兒到紅色革命博物館參觀學習,以此幫助幼兒開拓視野、增長見識,有效地發揮紅色資源的用途。另外,幼兒園要充分利用家庭教育對幼兒的影響,積極引導家長對幼兒實施紅色教育工作。家長要利用節假日有計劃的帶領幼兒來一趟紅色文化之旅,讓幼兒感受親情陪伴的同時,理解革命精神的含義,從而培養幼兒的愛國精神。
3.在幼兒園利用紅色資源開展德育工作的探索與研究
(1)滲透幼兒園一日生活,推動五大領域和紅色資源的相互融合,有利于傳承紅色資源
幼兒園可依據幼兒特性及年齡,把五大領域融合入幼兒一日生活,并滲入紅色資源教育中。依據幼兒年齡特征將一日生活擇取適合大、中、小幼兒班級的紅色資源教學活動。幼兒園教師可以利用玩游戲及講故事等各種方法展開紅色資源教學活動,可以讓幼兒進行角色扮演,擇取該革命故事中最喜歡的英雄人物,帶領幼兒在故事或者游戲中感受紅色資源,體會紅色精神。依據幼兒的特征,教師要制定不同的幼兒教學中的戶外活動機制,創設多種幼兒游戲,并在游戲中設置多重游戲障礙,如讓幼兒體會革命先烈過雪山、過橋、運糧、搶陣地等困難。這些難關均在確保幼兒整體安全的基礎上舉行,讓幼兒深刻體驗革命先烈不畏艱難困苦,勇往直前的精神,意會革命勝利的不易。在紅色資源教學活動中,創設五大領域相關的游戲。比如,和幼兒一起開展與過雪山相關游戲,在此游戲中,可鍛煉幼兒的體質,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提升幼兒的自理技能。過雪山游戲,不僅考驗幼兒的體力,更可提高幼兒的思維能力。如何跨越雪山,結合幼兒特性,教師要在旁加以引導。何種方法跨越雪山更容易,更節省體力。何種方法更艱難,更耗費體能。均需幼兒思考、解決,遇到困難懂得詢問教師。從這可看出,此游戲不僅能夠提升幼兒的體能、思維能力,而且可以促進師幼關系的和諧發展。同時有利于幼兒運用科學方法提高體能,同時領悟先輩過雪山的紅色精神。幼兒教師還可帶領幼兒一起開展觀賞紅色資源影視作品,讓幼兒在紅色資源海洋里陶冶情操,不斷充實自身精神,進而加深幼兒對紅色革命的認知。不過,此時幼兒教師需格外注意幼兒思維不成熟的弊端,在觀賞紅色影視后,幼兒的感受最深,但由于其思維不成熟,幼兒的感觸會隨時間推移而減弱,所以幼兒教師應當時常舉行此類活動,加深幼兒對紅色資源的印象及感觸。如教師可以為幼兒播放紅色經典影片《小兵張嘎》,主人公張嘎是如何成為八路軍小偵查員的呢?讓幼兒懷揣著問題去觀賞影片,在影視中體會小兵張嘎的成長歷程,感受紅色革命精神,領悟如今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教師要堅持培養幼兒不畏艱險、不怕困難、充滿韌性的紅色精神,把這些紅色資源與五大領域相融合,融入幼兒的一日生活中。通過不同的紅色資源活動,讓幼兒體會不同的革命歷程,領悟不同的革命精神,進而提升幼兒對紅色資源的認知。不斷通過紅色資源提升幼兒的德育素養,讓幼兒在活動中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
(2)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特性需求,以寓教于樂的標準舉行紅色資源文化活動
幼兒園教育主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將紅色教育作用于各項活動中。幼兒游戲是幼兒獲取知識、學習技能、豐富情感最有效的學習手段,而且這也是幼兒最喜歡的一種教育方式,在幼兒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幼兒園教師可在幼兒園內組織建黨周年主題活動,在國慶節那天舉辦一場節目演出、每個星期一都要進行升旗儀式、各個節假日開展相關主題活動、寒暑假期間可在父母的陪伴下觀看奧運會比賽等,讓幼兒知道自己是一名中國人,同時以自己身為中華人民而覺得非常驕傲。幼兒教師可以將熱播的紅色影片作為教學資源引入紅色教學活動中,使其逐步成為幼兒餐后討論的話題,引導幼兒通過影片內容了解如今幸福生活是由很多革命先烈用自己寶貴的生命換來的,讓幼兒深刻體會革命勝利來之不易。為了增強紅色資源對幼兒的影響,幼兒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資源,將部隊訓練場景展示給幼兒觀看,感受軍人作風及嚴謹態度。感受軍人不畏風雨、不畏艱辛、剛毅、堅韌的優秀品德,進而提升幼兒整體的道德文化素養。通過視頻讓幼兒了解軍隊建筑風格及特點,創設屬于幼兒的紅色資源教學活動,激發幼兒對軍隊的好奇及向往,從而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提升幼兒對新奇事物的探索精神。創設軍隊建筑搭建活動教學,將紅色文化融入活動中,在調動幼兒搭建興趣的同時,提升幼兒搭建技能。教師通過講解搭建方法與技巧,提升幼兒對搭建活動的認知與了解。通過搭建活動培養幼兒團隊協作能力,溝通能力,有利于促進幼兒對紅色文化的理解。通過實踐活動不斷提高幼兒的道德水平,培養幼兒的愛國思想,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促進德育工作的開展。
(3)家園共育,共同合作開展紅色資源文化教學活動,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幼兒園可多舉行與紅色資源相關的親子活動,通過此類活動開展德育工作。例如,拍攝一部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紅色影片,幼兒教師要為家長與幼兒分派好角色,擇選好拍攝地點、道具、服裝等,進行電影拍攝,不斷還原紅色革命英雄事跡。讓幼兒體會先輩精神,不斷提升幼兒的核心素養,促進幼兒養成感恩之心。除了開展此類活動,教師還可以在每周舉行紅色文化閱讀活動,引導幼兒多多閱讀一些與紅色文化相關且具有教育意義的紅色革命故事,激發幼兒對紅色文化興趣,同時,還可以發展幼兒語言技能。為了順利開展幼兒德育教學工作,幼兒教師可以傳統節假日為良機。依據幼兒不同年齡段的認知特性,通過傳統節假日創設對幼兒有德育教學意義的節日專項活動,讓幼兒從多方面體驗紅色精神,促進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比如,在“五四”青年節、“七一”建黨節、“八一”建軍節與“十一”國慶節等與紅色革命相關的節日中,舉行多個德育教學實踐活動,讓幼兒在這些活動中體會紅色革命先輩的優秀品德,進而提升幼兒的素養,樹立正確榜樣。以“十一”國慶節活動為例,從1949年10月1日開始,每年的10月1日都是祖國母親生日,為了將愛國精神落實并貫穿到幼兒教學一日生活中,幼兒教師需要在節日當天開展各種與慶祝祖國母親生日相關的教學活動。這些教學活動不但能增強幼兒對祖國的認知及民族自豪感,還可以提高幼兒對紅色革命精神的認同。為了凸顯國慶節氛圍,幼兒教師還需要在活動當天在班級內部懸掛我國國旗與地圖等具有代表性實物,幫助幼兒拓寬視野,提高對祖國山河的認知。此外,教師還要在班級內展示各個民族的服飾、各個地區的特產等,這不但可以提高幼兒對祖國山河的了解,還能拓寬視野,增長知識。同時,教師可組織幼兒舉行繪畫展覽活動,引導對美術感興趣的幼兒收集與繪畫相關的圖像及自己的佳作,提升幼兒道德素養的同時,加深幼兒對紅色精神的見解,增強幼兒對祖國山河及文化的認同。通過紅色文化活動,激發幼兒對紅色文化的好奇心,從而順利展開德育工作。
綜上所述,利用紅色資源對幼兒進行紅色教育,開展一系列紅色主題活動,培養幼兒的愛國主義情懷,能夠提升幼兒的道德素養。通過紅色教學活動的開展,不斷幫助幼兒樹立正確思想道德理念,有利于幼兒園德育工作的順利實施。此外,教師利用多種紅色活動,滲透幼兒一日生活,可以加深幼兒對紅色革命的認知及了解。
參考文獻
[1]寧麗.幼兒園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探索[J].文淵(高中版),2021(05).
[2]包海燕.幼兒園利用甘南紅色資源對幼兒進行教育的思考[J].新智慧,2021(11).
[3]王芳.育人為本,德育立園——幼兒園德育工作有效開展對策探索[J].家長,2020(35).
[4]曲長影.基于幼兒心理學視角下的幼兒園德育工作開展方法探索[J].吉林教育,2020(19).
[5]趙華燕.幼兒園教育中利用多媒體有效滲透紅色資源的教學探討[J].教育觀察,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