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欽 殷建平


摘?要:面對日益嚴峻的老齡化問題,如何通過有效的措施緩解老齡化問題,提高對老年人群的養老保障,成為政府和社會愈加關注的焦點話題。文章結合歐洲的海洋文明和中國的農耕文明,從歐洲國家采取的系列養老保障措施入手,從工作、心理、環境、市場四個方面進行分析,以期探索出一些對我國建設和發展養老事業的有效啟示。
關鍵詞:海洋文明;農耕文明;歐洲養老;養老保障
中圖分類號:F842.6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23)13-0013-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3.13.013
1?引言
《世界人口狀況》報告顯示,全球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例的平均水平達到9.6%,即約每10個人當中有一位老年人。根據聯合國最新標準,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占總人口比例超過7%時,則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目前,全球老齡化的事態已極為嚴峻,趨勢不可逆轉。從2021年各國家人口65歲及以上比例排名圖來看,歐洲在除全球老齡化排行中占據首位的日本之外,已經牢牢占據9席,老齡化程度較高,成為老齡化嚴峻的區域代表[1]。
急迫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將引發一系列的社會問題,諸如勞動力短缺、社會服務保障、醫療需求激增等[3]。面對嚴峻的挑戰,各國亟須尋找有效可行的解決方案加以應對。因此,從老齡化嚴峻的歐洲入手,展開對養老保障措施的啟示研究,將使我國在養老保障舉措的制定和提升方面具有更為現實的意義。
2?歐洲養老保障現狀
由于歐洲地區維度較高、氣候較低,導致農業發展受限。人們為了謀求生存,將目光投向了蘊含巨大商機的絲綢之路。通過在海上搶劫、掠奪漁船,海盜們獲得了大量財富。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淘汰原則初露端倪,為了享受更優質的生活,實現個人自由,海盜們不斷武裝自己,利用海岸線漫長而破碎的地形優勢,加大對內陸地區的入侵。追求自由人權的思想由此生生不息。
現階段的歐洲公民普遍信奉契約自由,追求個體獨立和自由的基本權利。并在此基礎上,歐洲政府建立了系列多樣化的養老保障措施,確保老年生活也能夠享受充分的獨立自由。
法盛全球資產管理公司公布的2021年全球退休指數數據顯示,全球最適宜養老的前10名國家有瑞士、挪威、澳大利亞、冰島、荷蘭、瑞典、丹麥、奧地利、德國以及新西蘭。在這10個國家中有8個位于歐洲。
歐洲地區通過系列養老保障措施,為老年人群創造的宜居環境,獲得了法盛全球資產管理公司的認可,同時也贏得了全世界的關注。
因此,探索歐洲國家實施的養老保障措施,學習和借鑒其優秀的養老保障經驗,對我國發展壯大養老事業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3?歐洲養老保障措施
由歐洲海洋文明衍生而來的自由向往和追求個體獨立的基本權利,在歐洲養老保障措施中得到了充分體現。歐洲政府關注每位公民的終生自主人權,盡最大能力為歐洲的老年人群提供一個更佳的養老環境。
在近幾年中,歐洲國家普遍采取的養老保障措施包括延長退休年齡、探索居家養老、定制公寓養老等,同時努力挖掘“銀發經濟”蘊含的不少商機,帶動相關產業發展。除了傳統的養老金、醫療保險、長期護理中心,歐盟還提出了“積極老齡化”概念,幫助老年人盡可能長時間的自主生活,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為經濟社會做出一定的貢獻,讓老年人體會到自身的社會價值。
3.1?以工作維持更高的經濟收入
為了使老年人能夠長時間享受到更優質的生活,歐洲政府通過延長老年人的退休年齡、廢除早退休的規定等措施,維持老年人較高的收入來源[5]。例如,“德國自2005年推行《67歲法案》,規定1964年后出生的勞動者其標準退休年齡從65歲逐漸上升至67歲”[6],并以“漸進式”的方式,不區分性別差異,皆按月為單位逐年遞增退休年齡?!捌渲校?012年至2023年,退休年齡每年延長一個月;2024年至2029年,每年延長兩個月。”[7]規定早退休不應該也不能享受公共養老金項目。
為了保持老年人工作的積極性,歐洲政府加大了財政規制上的激勵政策[8]。促使企業有意愿并有動力雇傭更多的老年人群,同時老年人為了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也樂在其中。例如,芬蘭為了緩解人口老齡化的危機,2013年除了將1955年后出生者的退休年齡從63歲逐步提高到65歲以外,還將對1962年實施的《與收入相關養老金法》進行結構性改革。其中包括,將養老金累計率,以月累計率代替年累計率,每月上調0.4%個百分點。另外,調整2016—2019年的員工養老金繳費占工資的比例,從目前23.6%的基礎上,上調至24.4%[9]。2013年荷蘭開始實施“55歲以上老人就業促進計劃”(Actieplan?55-plus?Werkt),由政府撥款6700萬歐元,提供給22.5萬多名55歲以上的失業人群,促進老年人群以再就業的形式維持或提高自身的經濟收入。其中,政府將3900萬歐元用于為老年失業者組織人際關系網聚會和就業點子的啟發日活動;另外將2800萬歐元用于發放培訓券和頒發中介安置獎金。失業的55歲以上老年人,可以申請最高達750歐元的培訓券用于再培訓。而中介安置獎金則是政府用來獎勵那些為55歲以上老年求職者成功介紹工作的中介公司[10]。
3.2?以態度對抗衰老的心理焦慮
物質和精神不可分割。除了確保歐洲公民擁有在年老時也能享受優質生活的物質條件,歐洲政府還關注歐洲公民在面對衰老時的心理健康狀態[11]。
受生理條件的限制,老年人群逐漸成為社會上的弱勢群體。曾經健壯的肌肉逐漸萎縮,光澤的皮膚日漸暗沉,強健的器官功能逐漸下降,反應也不那么靈敏,記憶力也逐漸下降等,老年人的自信心受挫,容易引發心理焦慮,面對死亡也常常產生恐懼心理。實際上,老年人群經過長時間累積的豐富生活經驗和更專業的工作技術,能夠為大部分年輕人指點迷津。
因此,關愛老年人群,及時對他們進行心理上的疏導,使他們能夠以積極的心態戰勝心理焦慮,不斷激發他們對生命的持續熱愛和渴望,讓老年人意識到自己仍有著十分重要的社會價值。例如,英國的非政府組織就經常舉辦相關活動來豐富老年人的退休生活,以促進其積極健康心態的養成。英國的非政府組織為了鼓勵老年人走出室外,享受健康運動,為老年人群制定了個性化的健身計劃項目。每年養老村都會舉辦老年人挑戰賽,如騎行馬拉松、爬樓梯挑戰賽等,旨在提高老年人的身體素質和靈活的運動能力,降低今后的摔倒受傷率。同時,英國的非政府組織也制定了相關的體驗日項目。比如,“護理日提供美容美發、按摩等服務;閱讀日提供場所給老年人讀報、猜謎、吟詩;電影日幫助老年人回顧經典電影及體驗最新影視作品;體育日給老年人提供健身房、虛擬保齡球等體驗;還有插花日、園藝日、烹飪日等其他豐富多彩的活動”[12]。這些體驗日為老年人群提供了一個輕松休閑的場所,在使身心放松的同時也能夠自在地享受文化的熏陶,避免了老年人獨守空房、孤獨抑郁的悲慘境地。老年人群在與不同人的愉悅交流溝通中,也容易形成和維持一種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
3.3?以環境營造自由的養老生活圈
人是環境的產物。除了保障歐洲老年人自主生活的物質條件和精神熱愛,歐洲政府也在積極探索居家養老、定制公寓養老等方式,旨在為老年人提供一個更為舒心自由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同時配套健全的醫療服務,以維系老年人群的身體健康,借助科技的力量為老年人群提供便捷服務。例如,德國努力營造“互助”的養老環境,鼓勵青年團體積極參與到養老服務的事業中來,為老年人群營造一個舒心的生活氛圍。在德國巴伐利亞州的一個小鎮上,并不是所有的老人年邁以后都到養老院生活,那些不喜歡或者不愿意去養老院的老人會繼續待在自己家里。小鎮有一個“養老互助小組”,由幾個年紀相對較輕的老人牽頭組成,小組成員每天輪流到每戶居家的老人家中進行幫扶活動。一些相對身體健壯的老年人會幫助行動不便的老人干些體力活,如采購糧食、打掃庭院、鏟除積雪等。遇到興趣愛好相同、性格脾氣相投的老人,也可以相互拼住、拼飯、拼玩等,平日里也可以相互結伴去體檢、就醫等。
同時,德國也推出居家養老模式和養老公寓模式。政府為那些身體較為健康,能夠自理的老年人提供上門護理服務,包括日間護理和短期托老服務等,護理費用由政府補貼。養老公寓是專門為老年人入住設計的,整體都是無障礙式的設計,設有公共活動中心和食堂,方便了老人的娛樂健身和吃飯問題。與養老院不同,養老公寓不會為每位老人都安排一位專門的護理人員,但是有類似小區物業一樣的管理人員進行巡邏,可以隨時監管老人們的生活情況,在老人需要幫助時,可以及時出現提供幫助[13]。另外,荷蘭也引入了居家養老模式,還開發了“老年康復中心”“護理賓館”等周邊設施。
3.4?以市場創收多樣的銀發紅利
人口老齡化意味著老年人群占人口整體比例的份額較大。歐洲政府將市場消費的主力瞄準這群被長久忽視的老年消費群體上,力圖用“積極老齡化”的概念引導“銀發經濟”的構建,贏得市場紅利。同時,老年人群也能夠享受到由多種行業帶來的升級服務,獲得更大的滿足感和幸福感。例如,法國的銀發經濟涉及住宅、通信、交通、護理、安全、健康、服務、娛樂、工作、旅游等多種行業。為鼓勵支持相關行業發展,法國政府設立“銀發經濟”獎,組建“法國‘銀發經濟協會”,并積極推銷相關產品和服務。法國的公共機構和私營診所通過政府牽線搭橋達成合作,共同為老年人口提供社會和醫療護理[14]。另外,法國政府對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群還增發資金補貼,以減輕他們的生活負擔。在政府的鼓勵和支持下,法國涉及“銀發經濟”的相關產業新增了200多家初創公司,未來經濟走向一路看好。
4?對我國的啟示
我國屬于農耕文明,和西方的海洋文明有所不同。西方強調個體的獨立自由,認為人是屬于上帝的,每個個體都是上帝的子民,父母與子女間沒有絕對的責任。而自古以來,我國的農耕文明為人民創造了相對富裕且安逸的生活,講究安穩和諧的中庸之道,認為個體是集體的一分子。我們尊老愛幼,遵從父母與子女間生命的延續和宗族間的血緣關系,對待親屬老人具有贍養和照顧的義務。
雖然中西方對于個體關系的認知存在較大差異,但這并不影響我們對歐洲養老保障措施的學習和借鑒。首先,在社會環境影響下,中西方都面臨著嚴峻的老齡化問題,亟待解決。據國家統計局2022年1月1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736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18.9%,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突破2億人,占全國總人口的14.2%。老齡化問題的嚴峻形勢已經成為整個社會需要共同參與和面對的挑戰。其次,歐洲國家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時間較早,在處理老齡化問題上有著獨具匠心的經驗。歐洲的老齡化進程已逾一個世紀,并在21世紀得以持續。再次,我國在講究生命延續和集體利益的基礎上,也主張個人的自由平等的合法權利。最后,中西方都出于相同的目的,都希望能夠利用有效措施保障老年人群更高質量的生活。
因此,結合我國農耕文明中庸安穩、和諧集體、尊老愛幼等特點,從歐洲國家的系列養老保障措施中可以獲得哪些啟示呢?
從對歐洲國家的系列養老保障措施的分析中,發現歐洲政府主要圍繞工作、態度、環境、市場四個方面實行對歐洲公民的養老保障。首先,工作層面以保障老年人較高的經濟收入為主;態度層面關注老年人的積極心態,使其意識到自身的社會價值,保持對生命的持續熱愛;環境層面以營造舒心自由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為主;市場層面主要通過多行業開發的“銀發經濟”,為老年人群提供更多樣化的升級服務。因此,對于我國養老事業的發展,應意識到以下幾點。
4.1?穩定的收入來源是基礎保障
在我國,由于經濟發展水平不高,很多老年人生活保障水平較低。除了少數的退休金補貼外,絕大多數老人的養老費用均須由個人或其親屬負擔。因此,想要提高我國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需要保證經濟收入來源的穩定。除了學習歐洲國家延遲退休年齡之外,個人也可以通過養老、醫療等保險獲得部分經濟來源。同時鼓勵政府發展補充養老金體系,實現基本保障與補充保障的有效結合。例如,英國針對特殊群體的“國家二級養老金”,德國的“護理保險”以及荷蘭的“老年人照料年金計劃”都是在基礎養老金保障之外的延伸,有較強的實踐操作性。
4.2?積極的健康心態是根本前提
優質養老生活的享受,需要以積極健康的心態作為前提基礎。我國傳統文化秉承尊老愛幼的“孝”文化,宗族間的血脈紐帶,需要且應當對親屬老人給予更多的關愛和照顧,使老年人老有所養,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父母是我們的精神支柱,我們也是父母的精神支柱,我們要讓父母感受到更多的開心和幸福,讓他們能以積極的心態來挑戰由衰老產生的一系列問題,持續保持對生活的希望。讓他們意識到年老是智慧成熟的表現,這意味著他們擁有更多值得分享的技能、經驗和智慧。當今社會,大多數資深教授都是老年群體,他們知識全面,精力充沛,可以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學子。
4.3?舒心的養老環境是重要因素
高質量保障的養老生活離不開一個舒適安心的環境氛圍。中國自古注重集體利益,講究團結合作,學習和借鑒歐洲國家構建“互助”養老模式,符合我國文化氛圍。例如,德國的“樂齡合作社”以及“老年之家”等,以社區為單位將老人們集聚在一起,大家共同分擔家務、一起參加活動等。同時,組建“老年之家”等青年志愿隊,從培養專業人才的角度出發,推動“互助”模式的服務升級。而志愿隊在自己年老時,可優先享受到更多的互助體驗。
4.4?多樣的升級服務是可靠指標
多樣化的養老升級服務,可以在推動多產業市場經濟增長的同時,滿足更多老年人的生活需求,這成為提高養老生活質量的一項可靠指標。養老事業的發展需要較高的資金投入,完全依靠政府的力量未免有些單薄。我國是人口大國,因此,集結多方社會力量,能夠在緩解政府財政壓力的基礎上,實現多產業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例如,政府動員社會力量發展多樣化的企業業務,如提供適老化建材、衛浴、家具等設備的無障礙生活類企業項目;生產可穿戴健康設備、生命體征監測等的智慧養老類企業;開發養老看護機構、養老地產等的養老服務類企業;研發老年人康復設備、輔助器具等的康復護理類企業;創設功能食品、理療養生設備等的保健養生類企業。同時還可以建設一些特色服務類企業,如聽力、語言康復服務等。
5?結語
全球老齡化嚴峻的發展態勢,讓政府和社會各界不得不盡快采取相關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加以應對。而歐洲海洋文明衍生而來的對自由人權的向往,為歐洲推行更合理的養老保障措施提供了指引方向。文章結合我國農耕文明中庸安穩、和諧集體、尊老愛幼等特點,從歐洲優秀的四點養老保障措施——以工作維持更高的經濟收入、以態度對抗衰老的心理焦慮、以環境營造自由的養老生活圈、以市場創收多樣的銀發紅利中,凝結了幾點適合我國國情實際的啟示,旨在從穩定的收入來源、積極的健康心態、舒心的養老環境、多樣的升級服務四個方面,為我國建設和發展養老事業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和啟迪。
參考文獻:
[1]ARTHUR?E.2021世界人口狀況[R].紐約:聯合國人口基金,2021.
[2]王杰秀,安超.全球老齡化:事實、影響與政策因應[J].社會保障評論,2018,2(4):14-30.
[3]齊明珠.全球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政策比較及啟示[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3(2):118-122.
[4]Natixis?Global?Asset?Management.2021?Global?Retirement?Index[N].香港經濟日報,2021-12-15.
[5]張慧敏.歐洲國家應對老齡化社會危機的經驗與啟示[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4(1):250-251.
[6]謝志偉.對我國延遲退休政策的思考[N].中國銀行保險報,2022-07-15.
[7]沈忠浩.德國延遲退休“漸進靈活”[N].經濟參考報,2021-04-01.
[8]?劉娜,馬永紅,郭向榮.歐洲應對老齡化困境的政策實踐與啟示[J].西北人口,2011,32(1):27-30.
[9]中國經濟網.芬蘭推動延遲退休和養老金制度改革取得成效[EB/OL].(2014-12-05)[2022-07-26].https://finance.china.com.cn/news/gjjj/20141205/2832133.shtml.
[10]荷蘭在線中文網.荷蘭幫助老年失業者之經驗[EB/OL].(2013-10-07)[2022-07-26].https://helanonline.cn/archive/article/6201.
[11]格扎維埃·范登·布朗德,周愚.歐洲老齡化問題對策述評——邁向積極的老年人口就業政策[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7(1):130-133.
[12]搜狐網.【域外】英國:形式多樣的社區養老服務[EB/OL].?(2019-07-22)[2022-07-26].https://www.sohu.com/a/328498855_778199.
[13]今日頭條.不靠兒女養老,自由自在的德國老人,居家互助養老方式值得大力學習[EB/OL].(2020-05-29)[2022-07-26].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831841803478499848/??wid=1658734761453.
[14]人民網.法國推動養老服務業優先發展(各國“銀發經濟”面面觀)[EB/OL].(2018-5-29)[2022-07-26].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8/0529/c1002-30019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