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愛軍

2023年4月,馬愛軍在魚類育種實驗室指導研究生分析實驗結果。(作者供圖)
當選人大代表以來,我時刻牢記代表身份,立足本職工作,深入開展調研,積極建言獻策,努力做到調研有廣度、思考有深度、建言有溫度。
在代表履職工作中,我深刻認識到,人大代表不僅是一種政治身份,更是一份責任和但當。我多次參加海洋經濟專題調研,種子法、省種子條例執法檢查等工作。堅持代表履職和本職工作兩不誤,我定期走訪基層科研工作者、水產養殖行業群眾,了解他們的所思所盼所愿,并整理匯總為代表建議。在此基礎上,我提出關于互聯網水產品質量安全和漁業品牌建設、促進我省海洋生物制品產業發展、對我省滸苔綠潮進行綜合生態治理的建議,以實際行動履行人大代表職責。
圍繞水產養殖業和水產種業,我提出關于保證糧食供給安全,大力發展我省海水養殖業的建議。該建議被評為第二屆優秀省人大代表建議。水產能夠提供大量優質蛋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糧食安全壓力。為此,我建議減少占用和擠壓適宜的水產養殖空間,推進我省水產養殖業綠色高效發展。同時,建議政府規劃新的適宜發展養殖的園區,充分保證水產養殖面積和產量。
在參與青島市人大常委會組織的關于水產養殖業和水產種業高質量發展的調研中,結合青島水產種業發展現狀,我提出關于青島海洋水產種業發展的相關建議。建議青島將水產種業作為全市著力發展的重點產業和特色產業,特別是做好水產種業園區、高標準養殖園區等相關產業園區的總體布局,形成以“藍色種業研究院”為核心,多個種業園區為輔助的種業發展格局,以點帶面,帶動全市種業高質量發展。
同時,我立足本職工作,主動融入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我長期從事魚類水產種業研發工作,先后與水產企業聯合培育3個水產新品種。在大菱鲆“多寶1 號”新品種推廣中,構建育繁推體系,良種覆蓋率達50%。在大菱鲆“多寶2 號”耐高溫新品種培育中,克服抗逆性狀育種瓶頸問題,建立以家系選育、分子標記輔助育種、配套系制種及基因組選擇育種應用為主的抗逆性狀復合育種技術體系。依托該技術體系,于2022 年成功培育出海水魚首個耐高溫新品種——大菱鲆“多寶2 號”,為海水魚類突破性新品種創制提供育種經驗和理論依據。同時,該品種大菱鲆促進了北方工廠化養殖實現節能環保,延長了南方陸海接力養殖的養殖期,提高了整體養殖效益和健康養殖水平。與江蘇省企業合作,培育出暗紋東方薊抗寒新品種“中洋1 號”,縮短了養殖周期,實現商品魚當年上市。
作為一名省人大代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一如既往地嚴格要求自己,提高履職能力和水平,深入聯系群眾,更好地代表人民、扎根人民、服務人民,提出更高質量的意見建議,做一名組織信賴、人民滿意的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