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敏
每個民族的藝術都與哲學有不可分割的聯系,所有在時代留下回音的作品背后也必然有哲學的身影。“天人合一”思想經過上千年的積累與沉淀,有著深刻多變的思想內涵、源遠流長的時代背景和古老文化特有的魅力,對現代設計的思維創新和發展有指導意義。
“天人合一”,或稱“天人相應”,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中有關天人關系的哲學觀念,儒、道、釋三家對天人關系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見解。據說“天人合一”思想最早由春秋戰國的孔子提出,漢朝董仲舒將其引申為天人感應之說,程朱理學將其引申為天理之說。也有人認為最早是道家思想家莊子提出的“天人合一”哲學思想體系。
我國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包括豐富的美學歷史。中國傳統美學是儒釋道三家思想不斷碰撞而形成的,用四個字來形容就是“天人合一”。在中國早期的美學思想中,“天”是指統治階層的領導人,只有做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才能達到“天人合一”的狀態,所以早期的中國美學是以寫實為主的。漸漸地,人們開始追求“天”的客觀想法與“人”的主觀表達的結合。以中國畫為例,顧愷之的“遷想妙得”(《魏晉勝流畫贊》)、謝赫的“六法論”等,證明畫家已經開始通過主觀與客觀相結合,追求一種深邃的宇宙精神和生命情緒,一種無為無形的中國傳統藝術的意境美,這也是中國傳統藝術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思想對藝術創作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傳統藝術由此形成了獨特的表現手法和審美。一個好的設計,不僅求“形似”,更要求“神似”,做到虛實相生、動中有靜。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存在一種人本主義的傾向。人在宇宙中有重要的核心地位,“人”與“天”“地”并立為“三才”,只有“人”才可以“參天地、贊化育”。人本主義思想可以從兩個方面體現出來:人的主體性和人的發展性。老子曾說過:“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在老子的思想中人是最重要的,生命是最可貴的。孔子的許多思想也表現出人的主體性,例如馬棚失火,孔子問傷人沒有,而不問馬。古代哲學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用辯證的視角證明了人的主體性,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人本主義色彩的理論。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十分重視人的發展性,儒家提出了修養論,主張“性相近,習相遠”,通過由內而外的修行,成為一位圣人。老子提出了自然人性論,提倡真性情,反對偽道德,主張建立道德準則,從而規范人的發展。人的主體性和發展性,蘊含“天人合一”的人文思想,對于現代設計有著巨大的啟發作用。
老子在《道德經》 開篇即說:“道可道,非常道。”他所提及的“道”就是宇宙萬物運行所要遵循的法則和規律。這些法則和規律從萬物起始之日就已經存在,是和大自然一同出現的,是萬物的根本。可以將“道”理解為無窮大的意思,其促使了宇宙萬物的發展壯大,即使宇宙萬物都消失,道也不會消失。因為在老子的思想理念中,道是最重要的,其為萬物提供了準則;其次是人,人主宰萬物;最后才是天。如果世界失去了道的制約,會變得一團亂。宇宙是一個整體,其中自然是最重要的,它包括了天地人。老子曾說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中的“自然”就是大自然,道法自然是一種順應自然、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狀態。這種狀態是自由的,不受外界的干擾,體現自己的本性。這正是現代設計所缺少的內容,許多現代設計都較為商業化,缺乏設計者自己的想法和理念。設計者應該尊重自然,將設計與自然相結合,抵制過度包裝和消費主義,讓設計更加有氣韻和力量,擁有自己的風格。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典型代表,對中國傳統美學有深遠的影響。它對“天”與“人”的關系的規范,影響了傳統藝術創作和設計實踐的方法論。它對于現代設計方法論的引導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
“形”與“神”的關系其實也是天人關系的一種延伸,是一種二元論,強調二元之間互生互補,共生合一。它在中國畫論里運用得比較廣泛,藝術家必須有扎實的造“形”基本功,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以形寫神和以形寫形,通過虛實相生創造一種意境美,一種形神兼備的臨界點,使二者合二為一。
繪畫是通過筆墨來傳達心中之意,而設計是將腦中一閃而過的靈感付諸實踐。繪畫是設計的基礎,所以設計的方法論與繪畫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對于“形似”與“神似”關系的探討,對于現代設計作品內涵的提升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形寫形的理念在早期設計中運用得非常廣泛,其通過元素符號的展示,明晰、有效地表現了作品的主題、形式,避免了自然主義。以形寫形的主要表現手法是對圖形的二次創造,通過對原始圖案中的“形”元素進行解構和重組,形成新的“形”并運用于現代設計,以表現作者的設計理念。以形寫神是在現代設計中普遍運用的設計元素提取方法,在某些特定語境下,視覺符號是寫實的。通過修辭手法,如夸張、比喻等,可以將視覺符號轉化為設計理念,傳達一種無形的意境,這是“神”的表現。“神”的定義很抽象,其是一種設計語言,讓作品表現出一種意境的美感。以神寫形是一種抽象的表現形式,把人的精神、意志和情感作為主體,通過修辭手法,如雙關、摹狀等,將其轉變成新的圖形和元素,讓觀者覺得形象生動。
“形”與“神”在很多情況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以2008 年北京殘奧會會徽“天地人”為例。為了表現“天人合一”的思想,設計者運用了以神寫形的方法,展現了太陽、藍天、大地,將人與自然統一到一個畫面中;還運用了以形寫神的方法,從運動的人形提煉出“之”字形象,傳遞運動會拼搏向上的精神。這種“形神穿插”的方法,成為現代設計中創意轉化的一種媒介。“以神寫神”主要是一種情感的表達,通過一些難以辨識的主題展示設計者的一種情感體驗,比如設計師韓家英設計的海報《妙法自然》,通過色系、肌理表現了漢字的意境和氛圍,讓觀者有一種身臨其境的體驗。
“天人合一”思想對于設計語言的表達有升華和提高的作用,只有形神兼備的設計才具有豐富的理念和含義,同時實用性與人本性也是需要關注的設計理念。
隨著人們的精神世界不斷豐富,人們對美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追求,設計應運而生。平面設計、立體設計豐富著人們的生活,讓人們感受世界的美好。設計就是為了滿足人的物質和精神需求而存在的,“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要求設計師把受眾的需求、情感作為第一要義。人性化設計就是在保證設計實用性的基礎上,考慮人自身的心理和情感需求,把人的價值放在第一位。人性化設計可以分為設計內容的人性化、思維方式的人性化和傳達方式的人性化。
設計內容的人性化就是通過視覺化設計形式,滿足人們的價值需求和審美需求,使觀者獲得快樂。人的審美需求可以通過對設計美感的追求而得到滿足,價值需求則需要通過人對情感的追求得到滿足。只有好的設計內核才能打動觀者,使觀者產生情感共鳴。人性化的設計內容是有意義、有內核的,要求設計者傳承傳統文化和多元文化,把握生活中的細節。
在思維方式的人性化方面,現代設計對人性化的要求是長期存在的,“以人為本”的思維方式要求設計者關注自然、生態等方面,轉變自己的思維方式,把綠色設計理念、可持續設計理念、情感化設計理念融入自己的思想,靈活地運用于設計之中。綠色可持續設計理念強調對自然的保護和對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即設計者在保證產品自身的實用性之外,還需要確保產品從生產到使用,再到回收再利用的整個過程都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這就需要設計者考慮設計的內容、材料、工藝和安全等方面。在考慮現代設計材料的環保性的同時,也要考慮所選材料是否可以回收再利用,印刷油墨是否無毒無害等。目前,產品過度包裝以迎合市場需求等情況屢見不鮮。設計師也要堅守自己的底線,保護環境,綠色設計。以設計師靳埭強的設計理念為例,他在作品中將“天人合一”的思維方式發揮到極致。首先,靳埭強在作品理念的選擇上,借鑒了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理念,用水墨的表現形式展示了道家的虛實相生、太極圖等元素,直觀地表現了一種意境美,使觀者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其次,他的海報設計多為環保類主題,比如《愛護自然》海報表現了人類破壞大自然,大自然也會受傷,需要治療與保護的主題,提醒人們要保護大自然。最后,他在海報材質上選擇了優質的再造紙,保證了材料的再循環,將設計的人性化理念體現得淋漓盡致。
設計的本質要求是滿足受眾的需求,需要注重設計中人的參與體驗部分。傳達方式的人性化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設計過程的人性化。通過社交平臺展示設計創意和發布測試環節,可以增強受眾的參與感,有助于設計出更加貼合人們需求的作品。二是可以選擇多樣化的設計作品傳播形式。可通過體驗式設計方式,如游戲設計、影視動畫設計和動態海報設計等,與受眾的“五感”相結合,讓受眾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從而將設計理念更好地傳遞給受眾。
人性化的設計理念,需要從設計內容、思維方式和傳達方式三個方面展開,要求設計者將“人”作為設計的中心,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摒棄過度消費主義,從而設計出有內核有個性的優秀作品。
“天人合一”思想是指人的行為要順應自然法則,不能憑借自身的主觀愿望去改變自然本身的規律。設計是需要創新思維的學科,但是也一定要遵循客觀的自然規律。設計是圍繞主題在創作的,要實現一定的公益價值或者商業價值。圖形和文字的排版,也都是為了更加簡明地傳達設計者的想法。這是設計需要順應的客觀規律。要想尊重自然,忠于自然,崇尚自然,返璞歸真,就必須保護自然環境,抵制過度包裝,甚至抵制一些難以降解的不環保包裝。因此,在包裝材料的選擇上可以選用一些環保材料,例如草、棉、竹等天然材料。同時需要大力發展可降解材料,這類材料無毒無害,可以重新回歸大自然。例如小罐茶使用的小鋁罐,其材料為食品級鋁,可以自然降解,無毒無害,十分環保。設計師可以通過包裝的圖案和材質,喚起消費者的生態環保意識。例如,包裝的設計風格借鑒山水花鳥畫,材質選用竹制、木制材料,這會讓消費者有一種與自然融合的感覺。
中國的傳統文化經過上千年的傳承和變遷,擁有強大的生命力和獨特魅力。中國設計藝術要想取得更長足的進步,就必須借助民間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思想是本國文化的重要內容,同時也能讓設計作品更有民族性和時代性。
“天人合一”思想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對當代設計有不可估量的價值和意義,因此設計者應該將“天人合一”思想融入設計,將形神兼備、與自然融合共生的人本化設計理念融入現代設計,尋求設計的意境美和文化內核,展現設計作品的文化底蘊,推動中國設計藝術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