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曉潔
園林景觀因具有陶冶情操、緩解人們壓力等優點在各大城市建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在具體的景觀設計環節,新中式景觀這一理念近些年逐漸興起,在設計過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通過落實新中式景觀設計,傳統園林造景理念得到傳承與發揚,可為園林景觀設計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礎。由此,有關設計人員需對新中式景觀設計進行深入研究,結合實際制定完善的設計方案,從而為城市環境的改善奠定基礎。
第一,植物空間層次較少。在景觀設計過程中,新中式景觀設計風格從整體上呈現出更加簡潔的特點,植物的種植層次較少。在具體的景觀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將移植植物與自然植物搭配種植,所用的植物品種較少,能夠呈現出簡約、大氣的觀賞效果,這也是區別于傳統設計理念的重要特點。通常情況下,新中式景觀設計的主色調為綠色,設計人員通過將喬木、灌木和草坪等自然元素進行合理分配,提高各個區域的設計效果,促進中國傳統園林藝術與現代元素相結合。這不僅可以豐富園林景觀的文化內涵,還能使其具備時代特點[1]。第二,造園手法多變。在開展新中式景觀設計的過程中,設計人員可通過對傳統造園手法與現代設計語言的結合應用,從多個角度營造園林空間。如在北京奧運村的設計中,南北大門的設計就采用了障景法,對景區內的美景進行遮蔽,產生欲揚先抑的景觀設計效果。設計人員也可以按照擴散延展理念的要求,加設井窗等設施,利用植物連接景區內的空間,再以長廊做好空間的分隔規劃,進而打破園區空間的局限性,使景觀設計效果提高。
第一,新中式景觀設計主要指將景觀的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進行有效結合,以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達到美觀的設計效果。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新中式景觀設計并沒有做好對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的合理搭配,致使景觀設計失去了原有的特點。如在人文條件和地理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下,此類景觀設計中雖然存在較多的可開發區域,但部分開發商為提高經濟效益,隨意搭配景區內各元素,導致周邊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干擾,無法保證景觀安靜透風[2]。在這種情況下,園林景觀的功能效用也會受到限制,嚴重時還會給周邊居民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第二,部分景觀設計人員的專業素質較低,對新中式景觀設計的要點缺乏足夠的了解,且在具體的景觀設計環節中,顏色的搭配、材料的選擇和質量要求等均缺乏細致考慮,導致景觀施工過程經常出現問題。第三,大多數景觀設計同質化,缺乏明顯的特點,設計效果沒有新意。如大多數施工團隊僅是機械地模仿古典園林的設計風格,并以裝潢來實現最終目的,缺乏對周邊環境的仔細分析,導致新中式景觀設計的意義無法得到體現[3]。第四,根據相關調查結果可知,許多新中式景觀設計中存在綠化率較低的情況。如許多設計機構為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僅進行形式化的景觀設計,沒有落實環境保護的要求,沒有對整體的經濟訴求加以考慮,最終導致景觀建設僅能滿足短期發展需要,對園林景觀的長久發展形成阻礙。
在傳統園林造景中,設計人員往往會將全園劃分為若干個院落,各個院落的設計主題各不相同,如山水、奇石、竹木等。各院落間隔墻相連,再通過豐富的空間層次達到含蓄、幽深的設計效果。在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也可以運用欲揚先抑、曲折縈回的設計手法,在景區內部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新中式景觀設計常被用于公園、住宅區等較為開闊的空間設計中,多以集中式布局呈現。在這種情況下,景區內的路線布局更加簡潔明了,且具有較強的開放性、共享性等特點,相應的設計主題也較為突出[4]。但有的設計人員在空間布局這方面缺乏靈活性,盡管選用了障景、借景與漏景等造景手法,但沒有做好園林內部的情境塑造,過于關注一池一景的設計,導致內部景觀之間的承接與串聯等關系沒有得到充分體現,很難使游客產生循序漸進的情感共鳴。
在傳統的園林造景中,挖池堆山等一方面是為了在景區內部塑造山林的意境,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對園區內的地形進行平整處理,提高設計美觀度。同時,設計人員利用假山和疊石等構建奇峰景觀,還可以使景區給人雅致的感官體驗。在傳統園林造景中,設計人員對假山的塑造更關注空間與園區體量結合,旨在塑造峰巒起伏、意境豐富的園林景觀。但在新中式景觀設計中,多數設計人員對山石的設計很少從空間與體量結合這方面加以考慮,而是將其作為景觀設計的節點進行體塊拼合。傳統園林景觀與新中式景觀對意境的塑造要求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如在古典園林中,多以隔水或隔庭來輔助假山的設計,使游客在房間內就可以觀賞山石設計,自生意趣[5]。而在新中式景觀設計中,由于游客的觀賞角度更加多元化,設計人員往往從參觀游覽的角度展開設計。
在傳統的園林設計中,設計人員大多堅持虛實相抱的設計原則,將水面作為山林設計的留白,從而進行設計。在具體的水面處理過程中,根據園林面積大小的不同,可將水面處理分為“分”與“聚”兩種形式。“分”指將水源進行曲折設計,營造山野溪澗的自然景觀。“聚”則是指利用橋、廊、島等設施對水面進行分隔,增進景區空間的交融滲透,營造豐富的層次感。總體而言,傳統園林設計主要從造型和景區內的空間關系出發,對景觀設計的意境進行襯托。而在新中式景觀設計中,設計人員通過借鑒西方園林的設計經驗,對水面涉及的形、聲、色等進行創新。如在水形審美特征這方面,根據水形的形狀,分為點狀、線狀、面狀三種類型的景觀,并在此基礎上增加瀑布、噴泉等新的類型,抑或是通過技術手段營造聲光效果等。這種新奇的營造手法不僅能提高園區水面設計的氛圍感,還能給游客帶來生動有趣的觀賞體驗。
對于中國古典園林建設而言,設計人員多以山水景觀為主體內容,而建筑物則多發揮輔助設計,或為游客提供休憩空間等作用。對此,景區內建筑物的尺寸、色彩、位置等均需要配合景觀設計的要求,不能過于突出,出現喧賓奪主的問題。如在江南園林建筑設計中,設計人員對園林建筑進行獨立設計,使此類建筑呈現活潑、典雅的特點,這種風格主要受文脈、地域文化等因素影響。與傳統園林設計不同的是,新中式景觀設計以建筑物設計為主。設計人員在現代建筑設計風格的影響下,選用了更加簡潔、自由的設計風格,建筑用色也較為大膽,更注重對材質肌理的選擇。此外,新中式景觀設計的局部裝飾也具有符號化的特點。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地域文化的影響下,新中式景觀設計呈現出同質化的傾向,不利于保持文化的多元性。
在傳統園林設計中,花木多以自然式、混合式等方式進行配置。與傳統園林設計相比,新中式景觀設計中的花木配置大多是對物化和景觀視覺的關注。一方面,新中式景觀設計中多將自然植物和經過修剪的植物配合種植,營造秩序感的氛圍。這有時會降低植物景觀的層次性,還會削弱對自然意境的營造,但在特定的環境下,秩序感的氛圍營造又有著較為重要的作用,這是傳統園林設計中花木配置所欠缺的因素;另一方面,新中式景觀設計中的花木配置更多是基于視覺表達進行設計,具有同質化的特點,缺乏明顯的特點。
在應用新中式景觀設計理念時,設計人員需對傳統造園元素的應用加以重視。通常情況下,造園元素主要包括山水、建筑、花木等多元化的元素。這些元素的應用不但可以激發游客對自然山水的喜愛之情,還能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真正落實融園林于天地的建設目標。然而,在傳統園林設計中,部分設計人員在園林設計發展成熟后,一味地追求營造意境和氛圍,對于造園要素僅是盲目進行照搬,不僅無法發揮傳統園林的精神內涵,還會為后續園林發展埋下隱患。隨著時代的改變,園林設計師也逐漸認識到這一弊端,并在后續的新中式景觀設計中采用刪繁就簡的方式進行處理,進而營造簡潔、干凈的園林景觀。
在新中式景觀設計理念下,植物的應用風格與傳統園林造景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本質上存在較大的不同。如在傳統園林設計中,植物多以自然性、層次豐富等特點種植,而新中式風格則主要在植物配置的基礎上引入自然植物與經過修剪的植物,隨后實施混合搭配。在此過程中,植物的種植層次不能多于三層,且植物品種較少,在外觀上呈現出明朗簡潔的效果。歐式風格是以整齊劃一、植物色彩明顯為基本格調,與歐式風格相比,新中式風格則是采用植物的混合配置方式,以綠色為主要色調。設計人員可以將中國傳統園林植物配置與西方植物配置有機結合,在營造簡潔明朗的園林景觀的同時,豐富園區內的傳統文化氣息。
在新中式景觀設計中,空間布局這一環節繼承了傳統園林中的連續性和變化特點,確保游客在游覽過程中能夠產生有始有終的觀看體驗。設計人員可通過合理的植物配置來分隔園區內的空間,給游客營造神秘的氛圍,進而激發其探究欲望。設計人員也可以使用借景、框景、夾景等傳統造景方式,再結合現代造景手段,營造具有空間感、層次感的景觀空間,達成一步一景、小中見大的設計效果。然而,許多設計人員對傳統造景理念的認知不夠明確,對造園手法的應用較為生疏,這就要求設計人員提前對傳統造園手法進行深入研究,充分發揮造園手法的作用,最終達到寓情于景的效果。
中國傳統園林設計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主,建筑物多設置在臨山處或臨水而建。而在新中式景觀設計中,設計人員除了需要做好對傳統元素特征的把控外,還需根據河流走向與周邊建筑的空間關系進行合理規劃,進而形成“一帶三區多點”的布局手法。以濱水景觀設計為例,該景觀設計基于地形對植物進行合理配置,以達成疏密有致、收放結合的效果。同時,設計人員通過沿岸設置舫、榭等臨水建筑,為游客提供休憩的場所。
文化圖案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集中體現之一,具有歷史性、民族性的特點。在傳統園林設計中,吉祥圖案的主要作用在于表達設計者的情感,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愿望表達較為強烈。在新中式景觀設計中,對吉祥圖案的應用方式主要分為兩種。第一,直接應用。設計人員對能夠滿足人們審美需求的圖案進行直接應用,以使人們能夠直接感受到圖案設計的寓意。第二,對圖案內容進行提煉,并在后期進行變形重組,以在保留圖案主體樣式的同時滿足景觀設計的美學法則,發揮設計圖案的效用。此外,有的圖案內容不適用于當下的景觀設計,但其中具有值得傳達的吉祥寓意,設計人員可通過對新材料及技術的應用,充分激發吉祥圖案的生命力。
營造意境是傳統園林的設計特征之一,園林設計應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在傳統園林景觀設計中,一草、一木都對意境的營造有著重要的影響。在新中式景觀設計中,對意境的營造往往會根據當地的景觀資源、自然環境等,并通過促進建筑美與自然環境美的結合,打造富有特色文化內涵的園林景觀。現代元素在景觀設計中的滲透更加深入,能夠營造出富有古典氛圍的園林意境,滿足城市居民的精神需求。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園林景觀設計中,設計人員應當對新中式設計理念的應用進行深入研究,結合實際需求做好對該設計模式的應用,為后續景觀建設質量的提升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