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雅
工筆花鳥畫作為中國傳統繪畫藝術中的一種重要形式,歷史悠久。隨著時代的發展變遷,工筆花鳥畫的創作者在傳承傳統技法的過程中持續創新與變革,因此新工筆花鳥畫的結構形式有了很大的變化與發展,其表現形式越來越豐富,既融合了傳統工筆花鳥畫的特點,又具有新時代繪畫藝術的獨特性,彰顯出更具特色的藝術魅力與美感。
工筆花鳥畫的工筆技法細致工整,將花、鳥等各種景物作為創作對象,有其獨特風格。傳統工筆花鳥畫是我國美術寶庫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技法方面,主要是以濃墨進行勾勒,通過深淺對比進行著色,突出層次感,所以其有著非常獨特的色彩層次效果。題材選擇方面,主要描繪自然環境中的景物,突出自然之美,包括蔬菜瓜果、鳥獸蟲魚以及花草等。意境創設方面,主要與傳統古詩詞進行暗合,突出簡約典雅的藝術特征。我國的工筆花鳥畫歷史悠久,早在唐代時期就已形成獨立的繪畫門類。之后到了五代時期,以徐熙和黃筌等為代表的兩大流派積極弘揚唐代遺風,同時進行自主創新變革,進一步將其發展為成熟的繪畫門類。兩宋時期,特別是通過宋徽宗的大力推廣和優化創新,工筆花鳥畫有了新的發展與變化,并得到進一步發展。到了元明清時代,歷史環境快速變化,多元畫種開始流行,工筆花鳥畫的發展開始步入低谷。到了20 世紀,中西方文化交流密切,西方社會的寫實繪畫藝術進一步傳入國內,給我國傳統繪畫藝術帶來了巨大影響,使得工筆花鳥畫逐漸走向衰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傳統藝術形式開始快速恢復生機,工筆花鳥畫再一次進入人們的視野。當前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也為工筆花鳥畫的創新發展開拓了新的空間,進一步促使創作者在持續發揚傳統藝術表現手法的同時進行創新變革。在這個過程中,創作者在選擇創作題材和創作內容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創新與突破,同時積極借鑒并吸收西方現代藝術表現形式的優勢特點。比如,通過吸收西方油畫、版畫以及水彩畫等表現技法提高工筆花鳥畫中光的強度,突出色調對比,加強冷暖對比和明暗對比,不僅保留了傳統的藝術美感,還提升了工筆花鳥畫的色彩感染力和藝術性。構圖方面,融合傳統構圖的方法與特點,汲取西方現代平面構圖的基本元素,強化繪畫作品的寫實性特征,同時增強畫面裝飾性和抽象性,使作品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和生活情趣。經過長期發展,工筆花鳥畫開始彰顯出嶄新的藝術魅力與特點,煥發蓬勃生機。
整體而言,新工筆花鳥畫傳承了傳統繪畫技法中“以線造型”的特點,同時創作者運用精湛獨到的筆墨技法,重點突出繪畫的意境之美及寫實之美,讓觀者收獲更好的藝術體驗[1]。對比傳統的工筆花鳥畫,新工筆花鳥畫除了關注形式以外,還重視意境的創設和獨特性的彰顯,所以其運用了一些充滿意境但并不完全工整的技法。根據當前的發展現狀來看,新工筆花鳥畫作品往往保留了工整的線條和嚴謹的風格特征,刻畫更加精細,色彩鮮明突出,同時體現出生動且沉著的風格特征,意境高雅,有其獨特統一的風格,且辨識度較高。
新工筆花鳥畫創作者基于自然現實的生活,細致入微地觀察大自然環境,將自身的感悟以畫筆傳達出來,從而突出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古典魅力和生活氣息。不同于傳統工筆花鳥畫,新工筆花鳥畫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將接近現代人真實生活且符合現代審美觀的景物作為描繪對象,比如生活中的蔬菜水果和海鮮等。同時創作者通過借鑒西方水彩畫、油畫等繪畫技法及繪畫視角,融合現代社會中的多種元素,讓作品不僅保留了傳統繪畫的古雅風范,還突出了現代生活情趣,進一步打破傳統繪畫的束縛,突出新工筆花鳥畫的時代特征與影響力。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人們的審美情趣也進一步發生變化,人們對傳統藝術結構形式有著更高的欣賞標準與要求。傳統的構圖樣式已經難以滿足現代人對于繪畫藝術的審美需求,因此觀者通常難以產生審美方面的共鳴。基于此,新工筆花鳥畫創作者不僅對傳統繪畫技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與分析,還吸收借鑒西方現代繪畫的先進理念,融合西方繪畫構圖的相關元素,創新優化傳統的構圖技法,使得工筆花鳥畫有了更為豐富的層次與色彩效果[2]。根據當下的發展情況,新工筆花鳥畫在構圖樣式方面已經較為成熟,包括全景式構圖、化簡為繁式構圖以及抽象化構圖等。它們各自有其獨特的優勢,更加適應現代人的藝術審美追求,也讓工筆花鳥畫有了新的生命力。
新工筆花鳥畫在材料與技法應用方面有其獨特性。進行傳統工筆花鳥畫創作時,創作者以筆墨、國畫顏料、絹或者宣紙等為基礎材料,但是新工筆花鳥畫在材料應用方面進行了創新,不僅會用到傳統的繪畫材料,還引入了進口水彩等各種新顏料。這些新材料的融合與應用使得繪畫在色彩表現方面有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就繪畫技法而言,隨著新理念的融合,新技術和新材料的應用,新工筆花鳥畫不僅積極弘揚傳統的繪畫技法——“三礬九染”,工筆花鳥畫的創作者們還進一步優化創新拓印法、點彩法、揉紙法、拼貼法以及做舊法等,充分提升其繪畫作品的藝術感染力與表現力。
色彩對于工筆花鳥畫創作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新工筆花鳥畫對設色和用色環節也進行了創新。傳統工筆花鳥畫堅持重墨輕色的理念應用,以黑、白顏色為主,通過墨色的融合搭配,體現多元化藝術效果。新工筆花鳥畫著重表達創作者的個人情感。大部分創作者基于傳統設色和用色的規律要求進行不斷的實踐與創新,引入色彩對比理念,突出冷暖色調差異和明暗色調差異,重點強化新工筆花鳥畫的體積空間感;基于對色彩的多元化處理,向觀者傳遞出自身的內心情感和思想。創作者還積極融合傳統用色技巧與西方現代用色技巧,不拘泥于某一種風格特點,而是融合平涂和粉彩暈染等多種技法,采用貼金銀、撞水粉以及加膠撒鹽等多種制作肌理的方法技巧,大膽用色,以平面化方式進行色彩處理,使得工筆花鳥畫有了更加和諧統一的藝術效果。創作者在追求個人情感和意境表達的過程中,借助多種不同的表現手法充分體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經過創作者們的共同努力與實踐、不斷嘗試和創新,這種獨特的繪畫形式在新時代背景下表現出更加旺盛的藝術生命力[3]。
線描表現是新工筆花鳥畫結構形式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線的應用可以有效界定不同物體的結構形象,畫出其輪廓,塑造物體生動的形象,同時能夠傳達情意、表達內在情感等。在工筆花鳥畫的結構形式中,線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繪畫語言形式。對于筆墨表現形式而言,線體現出不同的形式觀念,如何運用線以及運用哪種線,取決于創作者的個人主觀意志和所描繪對象的特征。
很多新工筆花鳥畫家都積極對線的使用方法加以創新,打破傳統線描應用的表現形式,比較典型的一種方式叫作“現代沒骨畫法”,對這一技法運用得比較熟練突出的畫家包括蘇百鈞和李魁正等人[4]。這些創作者的繪畫作品中,線描應用并非傳統的繪畫技法應用,創作者主要運用了點彩、撞水、沖漬以及撞粉等沒骨新繪畫技法,這樣可以讓所描繪對象的邊緣結構和輪廓處等形成一種如同線條一般的漬痕。這種技法的應用也是對傳統線描應用的突破。另外,也有部分畫家注重突出線條的起伏和頓挫,這些也讓繪畫作品的線條應用體現出更加獨特的藝術魅力。
1.西方現代設計構成理念的介入
20 世紀80 年代初期,廣州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曾經特別邀請香港理工大學的著名專家學者到校內進行講座教學,并特別引入西方設計理念,具體涉及三大基礎構成,即色彩構成、平面構成以及立體構成。這對當時我國工藝美術界產生了較大影響,后來形成了我們常常提到的設計學科。而平面構成與色彩構成理念的引入也對整個美術學科的變革發展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5]。
在借鑒現代設計構成原理的過程中,中國繪畫擁有了更為廣闊的創作空間。平面構成基于二維平面,遵循美學的基本原理和基礎構成要素,使設計畫面更強調嚴謹性、和諧性以及完整性等特征,通過創造多元形態,帶給觀者新的審美體驗。所有自然物象以點、線、面等不同形態進行展現,它們之間彼此依存,并存在于繪畫作品之中。現代畫家也開始應用這些原理,創作過程中針對物象展開深入分析,并加以合理應用,搭配點、線、面的不同形式與要素,以促進畫面實現高度統一。
2.盈滿構圖
新工筆花鳥畫注重構圖的豐滿度,這也是對傳統工筆花鳥畫結構形式的一種創新與變革。新的構圖更加注重畫面結構造型的設計,體現色彩的豐盈與飽滿,著重凸顯物象自身的氣勢,并以不同形體的層次疊加,帶給觀眾更加強烈的視覺沖擊。比如林若熹創作的系列作品“落葉”,紅葉鋪滿整個畫面,而其中流出的白葉讓畫面更顯沉穩厚重,給人非常強烈的視覺沖擊。
3.突破時空框架
當下世界更加復雜多元,時空認知的有限性限制了創作者創造力的發揮,因此打破傳統的時空框架,使時空真實性越來越被淡化很重要。通過自由隨意的造型設計,將抽象具體的影像集中于統一的畫面之中,實現現實與理想之間的碰撞,構成的藝術美、不同要素的應用、結構形式的意境等,都使得畫面具有獨特的格調。創作者不再過度關注物體的瞬間狀態,而是以平面化空間使得虛實相呼應,體現出個人思想的自由迸發,以及對于心靈自由的追逐。
1.意境的空間關系
新工筆花鳥畫創作者在構圖理念方面更加注重實的感覺,他們認為畫面不需要過度留白,同時以實在具體的物象為主,通過天空、地面以及水等進行體現。對于當代繪畫創作者而言,他們更注重通過物象的表現形式透視化地體現空間的遠近距離,以豐富多元的明暗對比及層次變化進行體現,通過虛實對比變化和光感變化等方式拓展視覺空間,讓觀者可以感受到作品的內在意境。這些方式使得工筆花鳥畫在新時代背景下實現了結構形式的創新與發展,體現出不同于傳統工筆花鳥畫的傳統審美理念[6]。
2.意境的主觀表現
傳統中國畫注重以形寫神,并且創作者結合實際需求,概括所描繪的對象,對于其表現特征進行科學取舍,從而突出以形寫神的意境美。這樣的方式并不需要創作者對物象本身進行全面的造型描繪,同時也決定了工筆花鳥畫在創作方面的新理念,即突出物象的內在本質,反映創作者的主觀情感。現代創作者通過探索不同作品獨特的表現形式,以夸張或者變形等方式,突出其個性特點。這樣的意境表現形式更自由,同時也讓畫面的藝術美隨著創作者主觀感受的變化而不斷變化。
總而言之,工筆花鳥畫作為我國傳統繪畫藝術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歷經發展變遷,在與時俱進的過程中不斷吸收借鑒中西方文化的特色,通過不斷的實踐實現合理的優化與完善。新工筆花鳥畫在創作者們的實踐與探索下,收獲新的發展與變化,不斷融合時代發展特征,豐富自身的內在韻味,彰顯時代特色,以嶄新面貌融入新的世界。現代新工筆花鳥畫創作者應主動汲取中西文化藝術中的表現元素、藝術語言,豐富完善工筆花鳥畫的內涵,創新結構形式和技法形式等,將繪畫藝術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通過熟練的技法應用與科學創新,表達個人感受,讓觀者通過視覺感官收獲豐富的情感體驗,在藝術審美的過程中滿足自身對于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