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清梁鴻勛《北海雜錄》管窺

2023-06-02 07:32:48劉盛平
廣西地方志 2023年2期

劉盛平

(南寧師范大學,廣西 南寧 530001)

《北海雜錄》是廣東三水人梁鴻勛于1905年編寫的一本小冊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北海流傳的只有一本舊商會留存下來不全的鉛印本孤本,現為北海市檔案館收藏。1957年,北海市圖書館借抄,由北海文史專家黃家蕃先生經手油印了十幾本,藏于廣西區內各大圖書館[1]。2006年,北海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纂出版的《北海史稿匯纂》將其收錄其中[2]。2015年,《北海雜錄》光緒三十一年香港中華印務有限公司鉛印本的影印本(根據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藏本影印)被收錄于《廣州大典》[3]。本文所論及者,即指此版本。《北海雜錄》記錄了清末北海的風俗、物產、見聞等,內容較為豐富,是今人研究北海和廣西北部灣地區歷史的重要地方文獻資料,被引用較多。學者們基本上都是在論述某個問題時引用該書的部分內容,目前尚未發現針對該書本身的專門研究。本文嘗試對該書的內容、結構、文獻類型以及特點與價值等做一探討。

一、梁瀾勛、梁鴻勛與《北海雜錄》的編纂

根據朱天縱[4]和郭存孝[5]的研究:梁瀾勛,字慎始,生于1880年,卒年不詳,出身于三水望族梁氏一族,早年畢業于香港皇仁書院,英語極佳,是我國早期的知名外交家,曾任候補道臺,1904年冬天任北海洋務局洋務委員一職。

《北海雜錄》的《自序》的落款表明該書的成書時間為1905年,作者為廣東三水人梁鴻勛。梁鴻勛的生卒年及生平不詳。在《自序》中,梁鴻勛稱時任北海洋務局洋務委員梁瀾勛為“族弟慎始觀察”[6],古時稱平輩人時呼其字,是尊稱。道的長官稱道員,俗稱道臺,在書信往來中通常稱為觀察[7],據此可推斷其為梁瀾勛的族兄。“光緒甲辰冬,觀察奉檄辦理北海洋務事件,余與觀察知頗深,亦忝為壓線。”[8],古人以“壓線”比喻徒為別人辛苦忙碌,故梁鴻勛的身份應為梁瀾勛的助手或幕僚。

由于職業的關系,梁瀾勛與北海各界人士廣有接觸,對民情風俗多有了解,“靡不咨諏,有所得,輒手筆錄之,細大不捐,積凡若干頁,歲晚務間,屬余為之述其事,編其序。”[9]在履職過程中,他注重搜集相關信息并注意隨時記錄,得到了第一手的資料。在官志未修的情況下,梁瀾勛主動承擔起了“采輯其地之風教政俗以獻于朝”[10]的責任,并將這些資料交給族兄兼助手分門別類編輯出來。因此,梁瀾勛可以說是《北海雜錄》的編纂發起人。他之所以發起編纂此書是緣于一種歷史文化情結、文化擔當意識以及政治自覺。

關于修纂此書的目的,《自序》也予以了闡明:“聊以備將來之編纂土志者,或有一二之采擇,并后之補偏救弊,興利除害者,可一覽而知其大概云耳”[11]。該書收集的各方面資料可為將來官修方志提供資料,無論是補官修方志之闕還是訂正官修方志之誤,都可以作為參考。

二、《北海雜錄》的結構、主要內容與文獻類別

《北海雜錄》的結構主要參考的是地方志“橫分門類、縱述始末”的基本框架。盡管篇幅不長(僅一萬九千余字),但整體布局較為完整,包含了序言、目錄、凡例、輿圖、正文、附錄等6個部分。下面對各部分加以簡要介紹。

“凡例”是冠于書籍之首的綱領性文字,對全書編纂宗旨、體例、方法和內容予以綱領性說明。《北海雜錄》的“凡例”共有四條:第一條闡明修纂資料的來源,“是編所錄,均自采訪得來”[12]。這一點和自序結尾處提及四位采訪人員的名字相呼應:“關君星衢、陳君星浦、陳君文彬、羅君禮露”[13]“俾知是錄之成,其來有自”[14],即所記錄的資料,都是有出處和來歷的。第二條闡明了作者在選材過程中對待涉外資料的處理原則:“本埠為通商口岸,華洋雜處,民教駢居,凡教堂、醫院、洋人、洋樓等,皆地方官所宜保護,故一并錄入”[15],也就是說和洋人、洋務有關的涉外資料都予以收錄。第三條明確了該書所涉的地域范圍主要以北海為主。至于臨近的欽州、廉州兩處,只收錄了一兩處商務方面的資料,原因是“兩屬原自有志,無俟贅錄”[16]。第四條說明該書記錄資料的時間跨度:“所錄類屬近年之事,尤以乙巳年為較多。至軼事遺蹤,未便稽考,概從闕如”[17],對于沒有把握的內容寧缺毋濫,這也是編纂者對自身實事求是態度的一種申明。

目錄是一本書的骨架,《北海雜錄》在正文前制作了《目次》,以便使讀者對書的結構和主要內容一目了然。從目次來看,卷首還列有輿圖,惜已佚失。

《北海雜錄》正文的結構形式為平目體,即各類目平行排列,無綱統屬。這種結構類目比較清晰,編纂省事,檢索方便,適合該書內容簡單、篇幅不長的實際情況。正文內容包含25目,各目內容多寡不一,篇幅有長有短。卷末附錄有廉州、高德、潿洲、龍門、欽州、白龍尾、東興等地的概況,最后還附有簡略的“前后大事記”。

《北海雜錄》屬于什么類型的文獻?有學者認為認為它是北海最早的地方志[18]。也有學者認為這是一本私修方志:“雜錄或稱雜志,是方志種類中的一個名稱,雜錄、雜志,顧名思義是一個‘雜’字,是記錄一個地方的天文地理、政治經濟、文化民族等現象,但不比官修的省、縣志那樣完備和系統。這種雜錄多屬私人的撰述。”[19]本文更傾向于認為,《北海雜錄》不能算是地方志書,而是一本“史志性筆記”。筆記是我國數量龐大,題材廣泛的一種古代文獻,自宋代以來,筆記的作者多為朝廷官員,他們所寫筆記保存了許多豐富真實的史料,可補正史之不足,大多數作者治學嚴謹,對所記內容詳加考證,史料的可信度較高。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一書中曾提出:“官修之外有私家著述性質略與方志同者。此類作品體制較為自由……”[20]。參考梁啟超的這一觀點,私人著述的《北海雜錄》應屬“性質略與方志同”的地方文獻。它不屬于地方志書,但它的性質和地方志有些類似,在一定程度上具備了地方志的區域性、資料性和綜合性的特征。這也吻合了前述梁瀾勛、梁鴻勛編纂此書的目的,即為將來正式的官修方志提供參考資料。

三、《北海雜錄》的主要特點

北海是北部灣畔的一顆明珠,北海的歷史,可以說是一部厚重的海洋文化歷史,也是一部開放的歷史。據《漢書·地理志》記載,兩千多年以前的合浦,是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時期重要始發港。宋元以來,由于朝廷積極發展海外貿易,北海的海外交通和海外貿易得到了顯著發展。清乾隆時期,粵海關在廉州口設海關,安南、廣西、云南、貴州商人經常販運土特產到北海交易,廣東沿海的漁民紛紛來到北海打漁。道光年間,北海已是商賈輻輳,為海舶寄碇之所,港口市鎮已經初具規模。鴉片戰爭后,帝國主義開始了對北部灣地區的經濟掠奪。1876年《煙臺條約》簽訂后,北海被辟為通商口岸,這在客觀上促進了北海城市的擴張、商貿的繁榮。伴隨著北海開放而來的西方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等的輸入,更進一步影響了北海的開放意識,《北海雜錄》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的。加之它的編纂發起人是一位學貫中西、融會古今的地方官員,在編纂過程中必然會融入西方元素、現代元素。故本文認為,《北海雜錄》是一本海陸文化共生、新舊文化交匯、中西文化碰撞的多元性顯著的史志性筆記。

(一)海陸文化共生

北海“面向大海,背靠大陸”的特殊地理位置,孕育出了海洋文化和農耕文化共生的文化。其中,海洋文化“即人類對海洋本身的認識、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創造出來的精神的、行為的、社會的和物質的文明生活內涵。”[21]《北海雜錄》中涉及海洋文化的內容非常豐富,尤以海洋漁業文化的記錄最為詳盡。正如《凡例》目明確指出的,“北海則以商務、漁業、農業、土產諸端為最要,故錄之較詳。”[22]《原始》目提到,“北海市創于道光中年,斯時生意,不過漁船伙食而已。”[23]《地勢》目描述北海的外沙,“漁人舟子,列柵而群居。”“距北海十里許為高德,宇舍隱見,軸艫相望,此其大較也。”[24]這些記錄表明,歷史上的北海就是一個濱海的漁村。

《漁業》目的篇幅是正文各目中最長的,第一句就點出了當時漁業的規模:“北海瀕海,地稱魚鹽。故捕魚營生者,以北海為多,距北海十里之高德次之。統計大小漁船六百余艘,大抵北海占六,高德占四。”[25]然后詳細記錄了漁民捕魚作業的范圍及航行水程。當時魚獲需要用鹽腌制以防腐,因此漁鹽政策也很重要:“近十年間,法禁帶鹽,勢不能不買洋鹽以備用,而價昂四倍!”[26]。說明之前北海漁業配鹽向無限制,但成書之時漁民只能高價購買洋鹽來腌制魚獲,導致生計越發艱難。

《漁業》目涉及了海洋漁業生產的方方面面,細分為12個部分,均列有小標題:“魚性”和“取蟹法”部分描述了主要海洋魚類和螃蟹的生活習性以及捕撈技巧。“畜魚法”“焙魚法”“腌魚法”“糟魚蝦法”均是記錄處理魚獲的方法。“海品”部分記錄了各類海產品及其市場價格。“漁船”部分介紹了各類漁船,包括頭號密尾漁船、大開尾船、海南艇、兩頭尖淺海船的形制、大小、造價、船員規模、配套網具等情況,數據精確。“漁具”目介紹了各類漁網規格以及撈箕、釣鉤、鐵標、繒棚等工具的制作和使用方法。這些內容對后人研究北海的漁業生產歷史極具參考價值。

除此之外,《土產》目記載了北海的采珠業情況。其中“曬鹽田”部分是對海鹽業生產的介紹。《風俗》目詳細記錄了北海的海洋性民間信仰:“埠上有三婆、三王、文武帝、龍王、華光、普度震宮等廟;外沙有龍母廟,尤以三婆廟香煙最盛,此廟乃建于道光九年。”“至冬月,合埠必在三婆廟建醮,以祈禱平安。”[27]三婆、龍王、龍母等均是北部灣沿海一帶漁民信奉的海神。《商務》目記錄了洋貨進出口貿易情況。《港海》目記錄了北海港以及廉欽屬各港口的自然地理情況。以上內容都是北海海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農耕文化指的是農業生產實踐活動中創造出的與農業相關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幾千年來,中國都是以農為重、農業為本的小農經濟結構,農業是國民經濟之本,從小漁村發展而來的北海也概莫能外,因而,《北海雜錄》中各類農事活動資料也十分豐富。書中專門辟有《農業》目,記錄了當時北海農業生產概況,種植業一半為水稻,水稻每年種植兩造;一半為雜糧,主要有花生、薯芋等。《商務》目記錄了北海在同治年間,“出口則麩油、靛青、糖食、紗紙、八角、八角油、桂通、桂油、云南錫板、牛皮”[28]。1904年,“土貨出口,每年價值約百二、三十萬兩,以靛、糖、海味、豬只、牛皮、黃絲、雞鴨毛、桂元肉、水牛皮、煙葉為大宗。”[29]《土產》目記錄:“以靛、糖為大宗。……生豬、生牛,均出本地;元肉亦一大宗,以廉屬為最;……花生油亦出口之一大宗。”[30]可見清末北海的大宗出口貨物絕大部分都是本地出產的初級農產品。農產品類多、量大,說明農業發展較為充分。《風俗》目里記錄了本地的其他民間信仰:“北海埠之西約三里,有華光廟,土人素信奉之。……每歲正月望日,附近各村例奉華光神出游,場面極為盛大。”[31]供奉華光大帝是南方民間習俗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種依托傳統農業生產的帶有民間信仰色彩的習俗。

(二)新舊文化交匯

清末是中國社會急驟變革的時期,也是各種思想、文化激烈碰撞的時期,新舊文化的交匯十分明顯,這一點也在《北海雜錄》一書中有很明顯的體現。

首先是體現在該書的語體形態方面,文言文和白話文同時使用。晚清出現了白話文運動和文學改良,從1901年到1911年,白話報刊逐漸增多,白話文寫作也越來越多。《北海雜錄》同一文本包含不同語體形態的情況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出現的。《北海雜錄》的《自序》是文言文,“簡潔”而“經典”,但有一定的閱讀門檻,其中的名物制度典故等,因時代懸隔,對一般讀者來說較為生疏,需要檢索查證。正文部分則基本由白話文寫就,今人讀這個部分,語言方面不易遇障礙。

第二是體現在書中多處近代科技元素。比如,《北海雜錄》的《地勢》目介紹北海的地理位置時,已經出現了地理經緯度數據:“本埠坐落東京海股東經線一百零九度七分,北緯線二十一度二十九分。”[32]對比《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簡志》記錄的北海市的經緯度數據:“北緯20°26′-21°55′,東經108°50′-109°47′”[33],《北海雜錄》的這組數據可以說是十分精確了。根據有關學者的研究,編修于1914年到1927年的《清史稿》是按照正史體例撰寫的清朝斷代史未定稿,該書第一次在國家級的斷代史中收載各地治所的經緯度數據[34],但其成書時間比《北海雜錄》晚了近十年。

再比如,書中有多處記錄了電報這一重要近代科技發明。《官廨》目:“電報局。設于光緒十一年,駐局委員一員。近每年進款約三千元。現該局之委員兼辦廉州電局。”[35]《職官》目:“電報局委員。辦理該局電報事務,兼辦廉州電局事。現年委員為黃鹺尹鼎鐘,福建人。九月調辦海口電局。接辦者為金二尹良,江蘇人。”[36]《附欽州》目:“有二所,曰電報局、曰郵政分局。”[37]這些記錄表明編纂者關注到了電報的引入對當時社會生活的重要影響,故對北海的電報局何時設立、負責人是誰、業務管轄范圍等都做了詳細記錄。電報作為現代通信之源頭,是近代科學技術和工業革命的產物。電報局在北海的發展情況清晰地反映出當時社會新舊共生、進步與腐朽并存的特征。

第三是體現在多種紀年方式雜糅使用。在國家對外開放的過程中,西方歷法紀年的使用范圍逐漸擴展,影響到了國內的歷法和紀年體系。根據有關學者的不完全統計,僅在1902—1912年的10年間即出現了十余種不同紀年[38]。《北海雜錄》有三種紀年方式。第一種是年號紀年。年號紀年又稱皇帝年號紀年,屬君主紀年或帝王紀年的范疇,這種紀年方式在書中用得最多,分別是“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等不同年號,此處不一一列舉。第二種是干支紀年。干支紀年又稱甲子紀年,干支即天干和地支的合稱。書中《自序》中有兩處:分別是“光緒甲辰冬”[39]“光緒三十一年歲次乙巳季冬之月朔日”[40]。第三種是公元紀年。公元紀年又稱西歷紀年或耶穌降生紀年。我國正式規定采用公元紀年是在1949年以后。《風俗》目介紹西方人舉辦慶典時用到了“一八八七年、一八九七年、一九零一年”三個年份。[41]

第四是體現在對晚清“切音字運動”影響的記錄。《學堂》目提到:“英國義學。……又在院有女教士,以西字切音法,教授中國老婦,如圣經各書之類。”[42]這表明晚清時期的“切音字運動”波及到了當時的北海。“切音字運動”是清末知識分子發起的一場文字拼音化運動。清末國力不濟,不少文人志士認為落后貧弱和民眾受教育程度低識字率低有很大關系,識字率低又和漢字的繁難特性相關。想要使國家走向富強,必須先進行文字改革,創制一種易于下層民眾掌握和使用的拼音文字方案。當時有許多人提出了自己的方案,這些方案按照字母形式可以大體分為拉丁字母式和漢字筆畫式兩大類。英國義學里使用的“西字切音法”應屬于拉丁字母式的切音字方案。需要指出的是,“切音字運動”者是在國家落后的背景下來比較漢字與拼音文字的優劣,帶有一定程度上的自我否定意味。

(三)中西文化碰撞

從1876年開埠,到1905年,北海作為通商口岸已經發展了29年,中西交流日漸頻繁,因此中西文化的碰撞在書中可以說是隨處可見,具體表現也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

第一,書中使用了許多受西方文化影響產生的新語詞。語言系統中發展變化最快的是詞匯,詞匯能反映一個時代的文化印象。清末北海,西方文化影響下產生的新語詞也反映出當時人們對西方文化的印象。比如,如《風俗》目中提到:“故西人皆喜居之暇則即其曠地打波踢球以為戲。”[43]“波”,即英文單詞“ball”的音譯,打波即打球,是典型的英源音譯外來詞。再如,人們在與西方文化有關的事物名稱前面冠以“洋”“西”“番”等字,從而組成許多新詞匯。書中多處出現了這類詞匯,簡要統計如下表:

序號 詞匯 出現次數 所在目次1西人 6次 天時、地勢、人數、風俗、職官、洋樓6洋船 4次 官廨、輪船7番薯 4次 農業8洋商 3次 官廨、洋商9洋員 2次 洋樓、官廨10 洋人 1次 凡例11 洋貨 1次 商務12 洋豆種 1次 農業13 洋種 1次 土產14 洋官 1次 洋官15 洋墳 1次 洋墳16 洋鹽 1次 漁業17 西字 1次 學堂18 西員 1次 學堂洋關 10次 商務、官廨、洋樓、碉堡、輪船2洋務 10次 自序、官廨、局所、東興3洋藥 8次 原始、商務、官廨4洋樓 7次 凡例、地勢、洋樓、碉堡5

第二,書中出現了股份制經營理念。公司制于17世紀中葉首先在西方出現,19世紀末成為資本主義經濟占主導地位的企業組織形式,并隨著西方資本主義經濟勢力的入侵而傳入我國。洋務運動時期,中國產生了第一批官督商辦的公司。甲午戰爭后,民營股份有限公司、獨資企業、合伙企業、無限責任股份公司等公司形式開始發展起來。《北海雜錄》有兩處提及了股份制經營形式。其一是在《農業》目:“聞10年前,嘗有合股試辦蠶桑,使男婦均有工作,意甚善也。”[44]其二是在《礦產》目:“查該山系屬官山,如能合股設立公司開采,雇募土人作工,亦甚易易。”[45]這表明編纂者已經意識到股份制經營方式和企業組織形式在富民強國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三,編纂者在選材時重視與收集涉外資料。《北海雜錄》各目次內容包含涉外資料的比例非常高,具體情況如下表所示:

書中對涉外內容的記錄較為全面地勾勒出了一百多年前北海華洋雜處的風土人情和社會面貌。下面分別從政治、經濟、文教衛生三個方面加以簡要介紹:

序號 目次 是否包含涉外資料1自序 是2北海圖 未知3凡例 是4原始 是5天時 是6地勢 是7村民 否8人數 是9風俗 是10 商務 是11 農業 是12 漁業 是13 土產 是14 礦產 否15 職官 是16 官廨 是17 洋官 是18 洋商 是19 洋樓 是20 學堂 是21 教堂 教民附 是22 醫院 是23 局所 會館附 否24 碉堡 否25 茶亭 否26 墳場 是27 港海 否28 輪船 是29 附 是30 前后大事錄 是

政治方面。《原始》目記錄了1876年北海因《煙臺條約》簽訂成為通商口岸,1877年英國在此領事建署,1887年法國始建領事署的情況。《洋官》目記錄了德國、法國和英國三國領事的姓名及其代理其他國家業務的情況。均反映了清末北海被迫淪為半殖民地的屈辱歷史。《人數》目記錄了當時在北海生活的英、法、德、葡、美、安南、丹麥、瑞士、挪威的外國人數以及耶穌教、天主教教民人數,精確到個位數。《職官》目記錄了在北海擔任稅務司的西方人的姓名,反映了當時的北海關由外國列強把持。《官廨》目記錄了北海關有洋員辦公;洋務局的業務范圍除與各國領事辦理交涉事務外,還負責防查拐帶,即防止國民非法出境,分為“婦女幼孩出口”“華工出洋”“華商領照赴越南”三種情形。

經濟方面。《商務》目記錄了北海洋貨進口的種類和關稅收入,并分析了1895年以來關稅收入下降的原因,有關數據也十分精確。《農業》目記錄了當地選用洋花生種子,使得花生生產由原來的一年一造變為一年兩造。《土產》目記錄了1903年、1904年因改播洋種,本地花生產量提升,花生油不再依賴進口。《漁業》目記錄了中國漁船赴越南界捕魚被法國人收取船牌費的情況,間接反映了法國人侵略越南的歷史。

文教衛生方面。《天時》目記錄了北海夏季痢疾流行,西方人也有染此病。《風俗》目記錄了外國人在北海舉辦國慶日、國王生日、新國王加冕等慶典及中西官員彼此往來致賀,還有在北海的外國人住宿選址偏好、消費購物習慣、閑暇打球踢球打獵等情況。《洋樓》目記錄了當時的北海有大小洋樓22座,并對其中8處重要洋樓的位置、建成時間等做了介紹。《學堂》目記錄了英、法、德三國在北海開設學校的情況,包括各學堂創辦時間、教學內容、學生規模、經費來源等;還提到德國德華學堂于1903年發行了報紙《東西新聞》。《教堂》目記錄了北海的法國天主堂、英國福音堂和德國教堂的具體位置、落成時間、教民規模。《醫院》目記錄了英國人創立的普仁醫院和法國人所創立的法醫院的基本情況,包括醫生人數、姓名,床位數,經費來源等。《墳場》目記錄了當時北海有二處洋墳場,即耶穌教墳、天主教墳的位置、占地面積等情況。《輪船》目記錄了在北海洋面行駛的法德英洋船(包括商船、兵船、郵船)的有關情況。《附潿洲》目記錄了法國神甫曾到潿洲傳教。《附東興》目記錄了法國領事在東興的活動情況。

第四,編纂者注意對重大外交和國際事件進行記錄。《前后大事錄》記錄了三起這樣的事件:其一是1885年的中法戰爭及鎮南關大捷,當時的欽差大臣鄧成惰、李勉林赴東興劃分中越邊界時曾途徑北海。其二是1900年,義和團運動高漲時,英、法兩國輪船曾駛泊、巡查北海附近海域;駐北京的法國公使前往河內時經過了北海。其三是1905年,日俄戰爭爆發,朝廷要求沿海各省督撫嚴守中立。北海為沿海要沖地,奉督憲飭地方文武各員,會商中立各事宜。

四、結語

客觀來說,《北海雜錄》確實存在篇幅不長,考證不夠詳贍等方面的不足,甚至還有一些錯漏之處,比如,《附廉州》目提及:“按宋英宗三年蘇東坡為廉州太守”[46],實際上,蘇東坡并未任過廉州太守,只是在1100年從海南渡海北上時,在合浦停留了兩個月左右的時間。但瑕不掩瑜,這些不足與錯漏并不能掩蓋這本書蘊含的重要價值:其一是史料價值。作為北海市區唯一的一本史志性書籍,書中有關北海自然地理、政治經濟、社會文化、風土人情的詳細記錄,尤其是一些具有唯一性的史料,彌補了官修志書的空白,為后世了解古代、近代北海的歷史發展與社會變遷提供了寶貴的文獻資料。其二是文化價值。透過其文本書寫,后人得以清晰勾勒出清末民初北海社會乃至整個廣西北部灣地區的發展進程和歷史變遷。廣西北部灣地區是“一帶一路”的重要門戶,北海市則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重要組成城市之一,對《北海雜錄》的研究將有利于北部灣地區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和文化建設。至于如何進一步深入挖掘、整理、利用這本地方文獻,本文認為,一方面要本著理性的批判精神,將《北海雜錄》記錄的內容與不同史料(比如,由清末民初外籍海關工作人員用英文撰寫而成的共五期的《中國海關北海關十年報告》,采用紀實性手法描述了北海的社會發展情況,前三期的時間跨度為1882年至1911年,正好與《北海雜錄》所記內容的時間跨度有重疊之處)進行比勘。另一方面要從充分挖掘舊籍中的地情文獻資料的視角開展研究,深入挖掘該書所載地情資料的價值。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欧美精品| 中文字幕无码av专区久久| 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 狠狠躁天天躁夜夜躁婷婷|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中文字幕丝袜一区二区| 农村乱人伦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线 | 毛片手机在线看|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中文字幕| 91尤物国产尤物福利在线| 国产午夜小视频| 国产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色综合久久久久8天国|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 精品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高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青榴视频| 日韩无码视频网站| 亚洲全网成人资源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不卡| 超级碰免费视频91| 欧美三級片黃色三級片黃色1| 青青久久91| 青青极品在线| 欧美一级在线| 草草线在成年免费视频2| 国产综合欧美| 国产成人啪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毛片| 精品欧美日韩国产日漫一区不卡| 亚洲va在线∨a天堂va欧美va| 免费看一级毛片波多结衣| 素人激情视频福利| 女人18毛片一级毛片在线 | 九九热在线视频|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成人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五月综合色婷婷|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国产小视频在线高清播放 |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国产免费| 自拍偷拍欧美日韩| 日韩色图在线观看| 亚洲丝袜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专区| 欧美一级在线看|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69视频国产|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日韩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大香香蕉国产免费网站| 99在线视频精品| 中文字幕66页| 色综合五月婷婷|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提莫| 国产午夜人做人免费视频中文| 黄色网站在线观看无码| 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国产精品亚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国产精品欧美| 国产小视频免费| 99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 亚洲动漫h| 又猛又黄又爽无遮挡的视频网站|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纯品|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电影|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线| 高清无码一本到东京热|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熟女免费|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国产成本人片免费a∨短片| 在线亚洲天堂| 亚洲人成影院午夜网站| 在线另类稀缺国产呦| 韩国v欧美v亚洲v日本v| 国产丝袜第一页| 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强乱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午夜福利免费视频|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