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燕



摘要:文章認為現階段電子產品包裝設計需要在開箱過程中挖掘更多潛藏心理需求,通過無意識設計,豐富細節,結合材質、工藝、定位,使用較少投入,靈活的加工方式不斷優化包裝,增強用戶體驗,促進消費類電子產品包裝迭代更新。無意識設計會伴隨材料工藝的更新影響包裝設計,隨著輕量化、薄型化、高性能的包裝材料出現,無意識設計結合包裝結構細節實現更多有趣、有意義的包裝設計。
關鍵詞:無意識設計 包裝設計 結構設計
消費類電子產品不斷更新升級,包裝盒要求推陳出新,設計師面臨較多挑戰,一方面現有工藝技術被大量反復使用,另一方面企業希望采用較小的投入實現包裝升級,并且持續、規律地更新。包裝盒的加工機械化程度較高,目前大多通過改變紙張材料、盒型、尺寸、圖案等優化升級,采用燙金、燙銀、鐳射、UV 印刷①等后期印刷工藝,包裝盒設計整體缺少創新,造成審美疲勞。如果依靠新技術進行包裝創新不現實,一方面技術創新需要投入,一般的公司難以承受預算壓力;另一方面包裝行業顛覆的革命的先進技術不會像產品升級那么頻繁,需要時間、能量的積累,研發周期趕不上包裝更新周期。總體來說包裝體驗感不足,成本居高不下,現階段包裝設計需要在開箱過程中挖掘更多潛藏需求通過無意識設計,豐富細節,結合包裝材質、工藝結構、設計定位,達到用較少的投入,靈活的加工方式優化包裝,增強用戶體驗,促進消費類電子產品包裝迭代更新。
一、無意識設計理論
日本工業設計大師深澤直人對“無意識設計”(WithoutThought)理念研究較為深刻,認為設計中要研究消費者無意識行為并順應它,可以有效提升用戶體驗。格式塔心理學家認為:知覺能積極地搜索、選擇、組織、識別事物,是具有能動性的,這種能動性是自發、自動的過程,不會通過邏輯思維推理、判斷,就是我們常常說的直覺,一種無意識知覺。無意識設計可以從生活中獲得靈感,將無形的無意識行為有形化,轉化成具體的實際事物,設計中直覺來源就是類似于在生活中所看到,聽到,感知到的事物,是生活中經驗來源②,在人們還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已發生,往往人們感知不到這個過程。“無意識設計”目的是讓設計回歸到生活中去,遵循用戶習慣。總結無意識設計具有以下特征:首先從動作流程去思考設計,優化流程步驟,如深澤直人設計的一款電飯煲,鍋蓋上可固定飯勺,打完米飯,蓋上鍋蓋,很自然地將勺子放在蓋子上面,優化了打飯動作流程;第二根據消費者潛藏心理需求,客觀需要思考設計,知覺的能動性,要求源自生活,將所要感知的事物進行預判;第三讓設計回歸生活,順應用戶習慣,更加人性化。例如深澤直人通過觀察發現大多數老人喜歡用雨傘代替拐杖走路,另外一只手常常還會拎一袋東西,他覺得在傘柄上開一個凹槽,袋子就可以掛在凹槽處,節省體力方便行走,設計出了帶凹槽的雨傘;第四無意識設計對環境更友好。使用新材料新工藝跨越傳統創新邊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創新設計,也是無意識設計的最終目標。
二、基于無意識設計的消費類電子產品包裝設計應用分析
無意識設計,需要結合完整的包裝產品系統設計,考慮造型結構設計、工藝設計、商品化設計、以及產品廢棄、回收、再利用等環節包裝設計涉及到的各因素進行優化設計,使包裝外觀或結構在功能、質量、經濟、環境等方面得到優化配置,使包裝更好地服務消費者。
產品系統設計主要分為工業產品概念設計、工業產品造型設計、工業產品工藝設計以及工業產品商品化設計等部分組成③。從項目成立到產品制造成型一系列過程形成工業產品的內系統;結合社會、市場、文化等背景形成商品流通市場,為消費者所用實現其功能,再被丟棄或回收或轉化成其他資源,從而又與外界環境發生聯系形成工業產品外系統。消費類電子產品包裝設計是基于產品內外系統的工業產品造型設計、工業產品工藝設計以及工業產品商品化設計內部分環節的設計,以下將從材質工藝、結構細節、設計定位等方面對包裝設計應用狀況進行分析,以形成包裝設計概念。
(一)材質工藝設計
運用無意識設計進行包裝設計前提需要了解包裝材料,掌握包裝工藝,有助于從效能、成本、審美等方面達到最佳平衡。目前包裝材料的開發傾向于兼顧輕量化、薄型化、高性能等特點。電子產品包裝設計沒有只局限于紙盒類包裝,通過整合材料,跨界靈活運用優質材料,如聚乙烯泡棉、TPU④薄膜。
聚乙烯泡棉由低密度聚乙烯LDPE 經過物理發泡后產生大量獨立泡孔而形成,具有非交聯閉孔結構,普遍認為是一種綠色環保包裝材料,成本低、加工工藝簡單,常作為運輸包裝的內襯材料使用。聚乙烯泡棉材料一般借助熱推刀,人工或自動化設備經沖壓、推槽成型,再結合高溫燒粘的方式組成防護包裝產品如護角或緩沖襯墊,結構上采用上下襯墊式、兩側襯墊式、四角襯墊式,外型相配式等形式保護產品。聚乙烯泡棉具有韌性強、抗撞力強、防震、保溫等優異特點,如果對傳統聚乙烯泡棉發泡過程進行改良,生產出泡孔細膩的新型聚乙烯泡棉材料,具有更大潛力。TPU 薄膜是一種新型高分子彈性材料,具有輕、薄、透的特征。TPU 彈性薄膜一般應用于懸空緊固包裝中,通過TPU 彈性薄膜(或者改良過的薄膜),將產品懸空或是緊固的方法固定于包裝盒內,在運輸過程中將震動沖擊降到最低,保護產品不被損壞。進一步挖掘這兩種材料特性,運用在電商渠道小型消費類電子產品包裝行業中更有前景。無意識設計會伴隨材料工藝的更新影響包裝設計,輕量化、薄型化、高性能包裝材料的使用順應了人們對環保材料的心理需求,再進一步結合包裝結構細節設計可以實現更多有趣、有意義的包裝。
(二)結構細節設計
從打開包裝到丟棄包裝的每一步都需要仔細研究,通過結構細節設計優化動作流程,順應心理。研究人—機—環境設計,考慮人與產品系統設計中與其他各個要素間的相互影響作用,以及通過有效地設計達到優化、提高人與系統之間的效能,滿足人們使用過程中心理需要、能力和限度。目前大部分手機包裝盒厚度控制在45 毫米左右,尺寸設計符合手握尺寸,打造輕便的舒適感受,有越來越輕薄的設計趨勢;聯想Yoga 系列電腦包裝盒采用具有互動體驗感的升降盒結構設計,伴隨盒蓋翻開,產品被提升,使整個開箱過程更連貫。
通過無意識設計優化結構,需要研究開箱的一些列動作、心理變化,從生活中提煉需求,將所要感知的事物進行預判,將無形需求轉化為有形的細節設計中。電子產品包裝設計強調用戶開箱體驗,通過優化細節,使開箱過程順應日常習慣或是心理潛藏需求,通過優化結構,增強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產生獨特難忘的開箱經歷。
(三)包裝定位設計
包裝設計需要精準定位。電子產品包裝定位設計要從銷售角度結合產品定位、品牌定位,向消費者傳遞產品信息并營造與眾不同的印象,結合人文、當下政策趨勢設定有內涵的定位,可使消費者認同品牌理念。
電子產品包裝大都為簡約的現代風格。簡約而不簡單,結合精湛的工藝展現產品科技感。從平面視覺要素考慮,結合當下流行趨勢,設計特定的主題打動消費者。色彩對大腦的刺激顯著,不同的色彩可以產生不一樣的情感。近幾年鮮艷亮色塊,成為時尚潮流更受歡迎。2015 年雙十二ZUK 攜手演員黃渤推出定制款手機HB+ZUK,包裝盒用色彩傳遞情感,結合特定的場景、主題進行定位,采用沉穩熱情的深紅色和黃渤漫畫人物形象,無意識中讓人聯想到影視劇《心花怒放》中輕__松、快樂、幽默氛圍令人感動。包裝定位設計要從生活中獲得靈感,將生活中所看到,聽到,感知到的事物作為設計要素,最終使設計回歸生活,情真意切,獲得感動。
三、基于無意識設計的消費類電子產品包裝設計策略
結合上文無意識設計理論分析及包裝設計應用分析,以下將從開箱動作流程、材料工藝、結構細節等三方面提出基于無意識設計的消費類電子產品包裝設計策略,在開箱過程中出其不意,暗藏亮點。
(一)優化開箱順應心理
優化開箱順應心理設計策略通過優化開箱動作,將原先多步取出手機的動作優化簡便,如果融入動態的展示效果可讓開箱更加有趣。這就要求觀察生活了解消費者開箱前后的心理感知,挖掘出潛藏的心理需求,將日常生活習慣性的順手動作融入到包裝設計中,在消費者打開包裝還沒有意識到自己需要什么時就被細節打動。
圖1 是一款以藏族文化為主題定位的手機包裝盒設計方案,包裝盒打開后,手機隨盒蓋的翻開而立起。在視覺設計環節運用了對比色,藍色、橙色營造個性化的亮色,同時藍色與橙色采用6:4 的比例,使情感偏向于理性,突出雪山的神秘、靜謐,打造手機立在雪山上的視覺效果,通過移情,將對雪山的情感轉移至手機,突出手機性能佳、配置高。
圖2 手機包裝盒,將內盒分為上下兩層,抽出上層同時下層被推出,這種出其不意的開箱節省了開箱步驟,便捷易用,同時也增強體驗,給消費者留下有趣的開箱體驗。
(二)整合材料綠色環保
整合材料綠色環保設計策略是根據無意識設計對環境更友好設計理念結合包裝設計材料進行設計。普遍認為聚乙烯泡棉是一種綠色環保包裝材料。圖3 是一款手環包裝盒,采用中等密度27 密度聚乙烯泡棉材料結合紙盒,采用按壓翻轉的開箱形式,具有趣味性,增強用戶體驗。聚乙烯原材料市場價在24元每公斤,加工工序簡單,結合包裝盒長14 厘米,寬11 厘米,厚5.3 厘米尺寸計算,包裝盒成本2 元左右(不含模具,達到一定數量,模具費可不計)。同樣尺寸的精加工紙盒,結構復雜,工藝復雜成本不低于3 元,聚乙烯泡棉能有效降低成本,良好的加工性能和穩定性,使加工過程中避免浪費更多能耗。這款手環包裝盒設計從節能減排及生態環保方面響應政策號召,宣傳環保理念。
(三)重組結構物盡其用
重組結構物盡其用設計策略通過結構重組不僅使開箱過程滿足消費者心理需求,增強互動,也通過延長使用周期實現對環境友好設計。綠色包裝逐漸被重視,包裝盒通過多變的結構設計,可二次或多次利用,延長包裝使用周期,物盡其用。在開箱過程中,基于多數人不舍得丟棄包裝盒的心理活動,將手機包裝盒設計成可作為手機支架的方案(如圖4)。包裝盒的內襯部分采用聚乙烯泡棉,利用聚乙烯泡棉優異的緩沖性能和良好的拉伸強度、撕裂強度的特點,使內襯可重新拆分折疊,具有手機支架功能。在開箱過程中激發消費者創造能力,參與到結構重組及安裝過程中,提醒要有效處理包裝垃圾,植入環保理念。
四、結語
無意識設計需融入到拆開包裝到丟棄包裝的每一環節,使開箱過程更易懂、更順暢。動態的產品展示帶來神秘隱晦的心靈感受,建立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跨界整合優質材料,不僅有效降低成本而且簡單的加工工藝、良好的加工性能,避免浪費更多能耗,實現節能減排;重組再利用的結構設計,使用戶深度參與,讓開箱變得有趣,與消費者建立良好情感聯系豐富設計內涵。現階段電子產品包裝設計要面向人性的發展、情感的發展,從人的需求出發,進行優化升級,結合材質、結構、定位整合,達到效能、成本、審美、環保最佳平衡,打造實用性強、安全性高、人性化,愉快消費且無后顧之憂的包裝方案。無意識設計在消費類電子產品包裝設計中的創新將實現更多有趣、有意義的包裝產品。
注釋:
①UV印刷:是一種通過紫外光干燥、固化油墨的一種印刷工藝,需要將含有光敏劑的油墨與UV固化燈相配合。
②TPU薄膜: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橡膠。
參考文獻:
[1]深澤直人, (路意). NAOTO FUKASAWA[M]. 浙江: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6.
[2]吳瓊, 張瑜, 孫波. 基于產品系統設計理論的文化衍生產品開發設計過程研究
[J].藝術百家, 2013(3):211-214.
[3]毛紅, 楊道陵, 邢明. 以需求為導向的產品創意方法探究[J].包裝工程. 2017(14), 155-158
[4]魏娜,劉兆祺.淺析將用戶體驗融入產品設計的方式[J]. ART AND DESIGN.2018(1), 88-89.
[5]杜鶴民.基于用戶需求的產品形態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 2018. 39(4),104-107.
[6]宋美萱.基于情感體驗的化妝品包裝設計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7.
[7]【日】原妍哉, (朱鍔).設計中的設計[M].濟南: 山東人民出版社, 2006.
[8]克里斯·費斯托克.PACKAGING FOR ELECTRONIC PRODUCTS——電子產品包裝設計[M].遼寧: 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5.
注:本文系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課題“基于用戶體驗的消費類電子產品包裝迭代設計研究”(課題編號:2021SJA1549) 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