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貞,郝 麗,楊寶寶
(鄭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 河南省兒童醫院 鄭州兒童醫院 河南鄭州450000)
鼻內鏡手術是臨床常見術式之一,其在鼻竇炎等疾病治療中可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但鼻內鏡術后仍然存在較多并發癥,以瘢痕粘連所致的黏膜水腫、息肉樣變等為主,復發風險較高[1]。因此,圍術期需開展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由于兒童存在多動、心智發育不成熟等特點,使術腔清潔困難、術后用藥安全性無法保障,術后并發癥多,復發風險高。快速康復外科理念與系統護理是在圍術期應用的一種客觀護理模式,其經過臨床驗證,通過術前、術中、術后一系列護理舉措與心理護理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達到促進患者康復的目的[2-4]。鑒于此,本文將我院收治的44例鼻內鏡手術患兒納入研究,探討加速康復外科聯合系統護理應用于患兒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21年5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收治的44例鼻內鏡術患兒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手術適應證;②年齡5~15歲[4];③患兒家長知情同意參與本研究;④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精神疾病;②心、肝、腎等臟器功能不全;③頭頸部惡性腫瘤;④消化系統疾病;⑤呼吸系統疾病;⑥鼻腔手術史;⑦鼻腔手術禁忌證;⑧凝血功能障礙;⑨認知功能障礙;⑩溝通障礙。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2例。觀察組男12例、女10例,年齡6~15(10.50±0.98)歲;對照組男13例、女9例,年齡7~15(10.64±1.31)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在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后開展。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開展常規護理干預。術前,清潔患兒鼻腔,術后指導患兒家長監督患兒遵醫囑服藥,告知鼻腔沖洗的方法,定時觀察鼻腔內分泌物情況。術后,患兒家長需增加患兒運動量,指導其正確的運動方法,根據具體情況循序漸進。出院時囑患兒家長定期帶患兒來院復查。
1.2.2 觀察組 開展加速康復外科聯合系統護理。ERAS護理干預:①心理護理。入院后,護士應對患兒及家長開展心理護理,鼓勵其積極面對治療,對家長做好知識普及與溝通工作,消除患兒對治療的抵觸情緒。與患兒進行溝通,使患兒在術中配合醫護人員順利完成手術,在圍術期開展心理護理。②術前護理。為鼻內鏡手術患兒及家長普及疾病、手術知識等,幫助其安心接受治療,告知患兒及家長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指導其注意事項和預防舉措。讓鼻內鏡手術患兒家長協助護理人員,術前監測患兒生理指標,及時處理異常情況。③術中護理。在患兒開展鼻內鏡手術時,注意監測患兒各項指標變化情況,若存在異常,需記錄并給予針對性處理措施,護士需配合醫生完成術中的各項操作。④術后護理。患兒術畢,護送其回病房,每天給予護理并記錄。給予患兒相應術后治療,告知家長術后注意事項,合理搭配患兒日常飲食,禁辛辣刺激食物。密切觀察患兒術后指征,及時處理特殊情況。系統護理:①術前。護士需具備豐富的工作經驗與語言溝通能力,對患兒及家長給予熱情接待,向家長介紹住院環境、就醫流程,以溫柔親切的態度與患兒溝通,評估其心理狀態。同時,對患兒及家長的問題給予耐心解答,為其介紹手術方式,展示手術優勢,幫助患兒積極接受手術治療。給予患兒鼻部檢查、剔除鼻毛,完善術前準備。②術中。給予規范消毒鋪巾,關注患兒各項生命體征,監測術中出血量,若遇到異常情況,需馬上通知主治醫生。③術后。患兒在轉入病房后,告知家長可能存在滲血與疼痛等情況,鼓勵家長積極參與護理,關心、愛護患兒,提高患兒康復自信心。囑患兒保持半坐臥位,有助于減輕頭部充血癥狀、排出分泌物,取平臥位時,要使頭部偏向一側。術后2 d,取出鼻腔內部填充物,播放患兒喜歡的卡通動畫、音樂、故事,以幫助患兒放松心情,轉移注意力,減輕疼痛感。對輕度疼痛患兒,家長在遵醫囑情況下給予鼻部冰塊冷敷,緩解疼痛,維持鼻部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嚴重疼痛者,可遵醫囑服用鎮痛藥物,觀察出血情況。給患兒使用鼻滴劑,對鼻腔給予清理。囑患兒家長準備清淡、營養豐富的食物,保持作息規律。出院前1 d,為家長放發健康宣傳手冊,明晰疾病的發病原因和術后注意事項,幫助患兒定時清理鼻腔,準時到院復查。
1.3 觀察指標 ①心理狀態及嗅覺功能:干預前后評估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與抑郁自評量表(SDS),量表分數越低提示患兒的心理狀態越理想。采用嗅覺功能測試評分系統進行干預前后的嗅覺功能評估,總分0~10分,分數越高,提示術后嗅覺功能恢復越好。②并發癥:包括鼻腔粘連、鼻腔出血及腺樣體殘留。

2.1 兩組干預前后SAS、SDS、嗅覺評分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SAS、SDS、嗅覺評分比較(分,
2.2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例(%)]
鼻內鏡手術在鼻部疾病中具有明顯的治療優勢,不僅在成年人中可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同時在兒童鼻竇炎等疾病治療中取得較好的療效[5]。鼻內鏡手術可最大限度減少患兒的機體創傷,但由于患兒年齡較小,對手術缺乏基本的認知與了解,在圍術期易出現強烈心理應激反應,產生一系列抑郁、焦慮等負性情緒,導致并發癥發生,且會對患兒麻醉安全性造成影響,不利于預后[6-7]。有研究表明,在兒童鼻內鏡術中開展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幫助患兒提高手術的整體療效。常規護理欠缺針對性,護理干預價值不高,采取有效的護理模式是提升手術效果的關鍵。
加速康復外科護理能將圍術期護理措施加以整合優化,有效控制患者病理生理學,同時亦能重點對患者認知、心理等個體因素進行干預,降低手術風險[8-9]。作為一種全新的護理模式,系統護理能以患兒為中心,對患兒身體、心理、飲食、并發癥預防等多方面進行系統性干預。曹飛飛等[10]在成年人鼻內鏡圍術期護理中應用加速康復外科護理干預,患者心理狀態得到改善。本研究結果表明,干預后,兩組SDS、SAS評分均低于干預前(P<0.05),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兩組嗅覺評分均高于干預前(P<0.05),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加速康復外科護理與系統護理考慮到手術、患兒等多因素,對患兒多方式、多角度開展健康教育,能增加患兒及家長對鼻內鏡手術相關知識認知[11]。同時心理干預等一系列措施能促進患兒心理狀態改善,緩解負性情緒,提高手術配合度,患兒術后嗅覺功能恢復良好。
由于患兒年齡較小,各種因素易導致術后發生并發癥,嚴重影響患兒術后康復效果。本研究表明,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加速康復外科護理聯合系統護理能減少鼻內鏡術后并發癥。分析原因:兩種護理模式聯合具有較強的協同作用,其可通過術前、術中、術后的一系列護理措施,注重生理與心理護理,減少并發癥發生,確保手術安全性[12]。
綜上所述,在鼻內鏡手術患兒中應用加速康復外科聯合系統護理干預后,患兒負性情緒得到緩解,減少并發癥發生,促進嗅覺功能的恢復,安全性較好。但本研究存在樣本量選擇較少的問題,今后將擴大樣本量進行深層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