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碧穎 張靜倫
2021年,上海、浙江、廣東、北京、江蘇、天津、福建、山東、山西9?。ㄖ陛犑校┴斦越o率超過50%。圖/視覺中國
2月23日,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在京舉辦的“創新友好型稅收制度”研討會暨智庫成果發布會上,發布了《中國政府收入全景圖解(2022)》和《中國稅收政策報告(2022-2023)》。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尚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副總編輯、皮書研究院院長蔡繼輝分別致辭。中國稅務學會副會長李萬甫等多位財政領域專家、學者應邀參會研討,并發表主旨演講。
據悉,《中國政府收入全景圖解(2022)》迄今已是第三年發布。該報告顯示,2021年,全國九省(直轄市)財政自給率超過50%,分別是上海、浙江、廣東、北京、江蘇、天津、福建、山東、山西。29省份土地相關稅收占比超過10%,其中4個省份達到三成以上,分別為湖南(37.5%)、河南(35.2%)、河北(33%)和黑龍江(30.2%)。15個省份中,有7個省份社保基金對財政的依賴度超過30%。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公共收入研究中心主任梁季介紹,《中國政府收入全景圖解(2022)》覆蓋了全國31個省市的33個城市以及136個區縣,累計涵蓋865個政府單元,展現出各級政府收入全貌。該報告顯示,2021年全口徑政府收入為38萬億元,增速1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20.3萬億元(2022年,20.4萬億元),增速為10.7%(2022年,0.6%);稅收收入17.3萬億元(2022年,16.7萬億元),增速為11.9%(-3.5%)。2021年,中國大口徑宏觀稅負為33.2%,中口徑宏觀稅負為17.7%(16.8%),小口徑為15.1%(13.8%),均呈持續下降趨勢。2021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剔除財政補貼)為7.4萬億元,同比增長35.4%;社會保險基金支出對財政補貼的依賴度小幅下降,2021年為26.1%。2021年,近一半城市的財政自給率在20%-50%之間;6個省份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超過80%,為蘇浙滬、北京、陜西和海南;15個省份低于70%,占比多為65%-70%。
《中國稅收政策報告(2022-2023)》則聚焦新發展理念與稅制改革主題。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許文介紹,報告由總報告與若干分報告組成??倛蟾嬷饕獙?021年-2022年的中國稅收政策和收入運行情況進行了總結和分析,2021年稅收收入開始恢復性增長,宏觀稅負繼續下降;2022年中國實施了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有效穩定了企業預期、鞏固了經濟基本盤。
對于中國未來的稅制改革,《中國稅收政策報告(2022-2023)》提出了五大建議:一是構建創新友好型的稅收制度,助推經濟的轉型升級;二是深化增值稅改革,以稅收中性促進協調發展;三是完善綠色稅制,促進綠色發展;四是深入推進直接稅的改革,構建共享發展的格局;五是為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良好的稅收環境。
中央財經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馬海濤指出,中國需要保持宏觀稅負的總體穩定,雖然這幾年減稅降費是財政的主線,但在人口規模龐大的中國,龐大的政府運行、財政支出的剛性,都要求以適當的宏觀稅負進行支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馮俏彬指出,中國的稅制結構已顯示出諸多不適應之處,減稅降費造成的收入壓力可能會倒逼稅制轉型。未來,增值稅改革、數字平臺稅收、個人所得稅制、國有資本和國有資源如何產生更多收入等話題仍然值得研究。
所謂“創新友好型稅收制度”,廣東財經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于海峰認為,這可從稅收公平、稅收與經濟的協同關系、稅收制度和稅收征管的相互關系等維度進行理解。而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財政學系主任劉怡指出,以傳統制造業為核心的稅收制度可能愈發不適應經濟,研究數字經濟企業的稅收制度是擺在當下的新問題。立法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格局,才能實現支持創新的友好的稅收制度。
劉尚希在致辭中表示,稅收制度從整體上激勵創新應具備四個基本條件,即保持合理的宏觀稅負水平、構建促進公平競爭的稅收制度、基于創新行為的稅收制度改革、設計有利于人力資本積累的稅收制度。
對于激勵科技創新,《中國稅收政策報告(2022-2023)》也提出建議:構建合理穩定可預期的稅制環境,打造激發市場主體創新活力的基礎條件;提高稅收支持力度,不斷激勵市場主體加大創新投入;持續優化鼓勵創新創業投資以及初創型企業發展的稅收政策;進一步完善有利于激發人才創新活力的個人所得稅制度。
劉尚希表示,隨著電子商務、數字金融、共享經濟等模式不斷涌現,要緊隨產業組織形態的變化完善稅收制度。當前創新稅收激勵多基于政策性優惠,臨時性、被動性、特惠性的稅收激勵政策多,而法定性、開放性、普惠性和主動性的制度激勵少,其效果有限。稅制改革要有新理念,少搞短期性、補丁式的優惠政策,以稅收法定和創新宏觀環境優化為出發點,以稅收收入制度和稅收征管制度的相互適應和協調為著眼點,將創新理念真正融入現代稅收制度建設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