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教育部越來越重視書香校園的建設,提出要合理有效地運用信息技術對書香校園進行構建。基于此,學校及教師應通過高效閱讀活動,引領學生成長,用書香滋養學生的童年。小學階段是學生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豐富學生知識積累、培養學生讀書習慣的重要階段。除了運用課堂教學讓學生進行文章的閱讀,教師還可以在利用信息技術營造的書香環境中,引導學生廣泛閱讀課外讀物,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到愉悅。
關鍵詞:閱讀教學;信息技術;書香校園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3)07-0014-03
引? 言
小學時期正是學生成長的關鍵階段,學生需要通過大量閱讀,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積累豐富的語言技巧,提升文化素養。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除了教授相關課文知識,還需要鼓勵學生主動閱讀課外書籍。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思考如何合理有效地指引學生閱讀相關文章,提高學生的閱讀品質和學習成效,開闊學生的知識眼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教師可以運用學校的網站、電子圖書館、校園播音等多種形式開展相應的書香校園的信息化構建活動,指引學生多讀書,讀好書,以此促進學校的書香校園建設。
一、書香校園的含義
書香校園,顧名思義,是指通過閱讀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品質,使學生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積累更多閱讀知識,構建具備書香氣息的校園文化。開展書香校園工程,能使教師的教學素材得到進一步的豐富,激發教師開展閱讀教學的熱情,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同時也能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讓學生在此過程中形成會讀書、勤思考、好讀書的習慣,在讀書的過程中不斷積累智慧而豐富的語言,進而推動學生全方位發展,浸潤學校的書香文化,營造“滿園皆書香”的校園人文氛圍,讓學生在濃郁的書香氛圍中健康成長[1]。
二、書香校園信息化構建的好處
書香校園信息化構建是改善學校德育形式的新型實踐,同時也是充實校園文化底蘊、呈現校園辦學品質、穩固教師精神家園建設的積極探索。對于現代社會來說,喜愛書籍、感受閱讀是改進和推動一個人精神發展的載體。對于學生來說,閱讀能夠培養學生的優良品質,提升學生的閱讀技能,讓學生在閱讀中享受到學習的樂趣,汲取古今中外文化的精華,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和成長奠定基礎。對于教師來說,閱讀能夠強化人文底蘊,豐富教學資源,提升課堂教學水平,有利于落實高尚的師德,推動教師專業化教學能力的發展,促進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推行閱讀是現代書香校園信息化構建的新趨勢[2]。
書香校園信息化的構建是在紙質文章閱讀的基礎上對書香校園文化的延續和發展,教師應以現代的信息技術為基礎,將數字化資源信息和互聯網作為媒介,給學生創設一個虛擬的閱讀環境[3]。學生能在此過程中,知曉如何合理有效地運用相應的閱讀技巧和方式閱讀文章。通過開展一系列閱讀活動,學生能夠強化閱讀意識,在閱讀的過程中感知閱讀文章的奧秘,積累更多閱讀知識,提升閱讀品質。在如今的信息化時代中,學生可以合理有效地運用信息技術提高閱讀效率,同時也能通過閱讀找到與世界聯系的方式。學生的學習形式和信息技術息息相關,書香校園信息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必然結果,所以學校需要重視書香校園的構建。
三、書香校園信息化構建的現狀
(一)只看重校園環境文化的構建,忽視閱讀中樂趣的宣傳
在書香校園信息化構建的過程中,大多數學校投入了較多的資金對校園的環境及教室的環境進行設計和建設,同時創新和完善圖書館、閱覽室等硬件設備。但有些學校沒有較好地理解書香校園的內涵和書香校園信息化構建的本質所在,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意識到提升學生閱讀品質和閱讀意識的重要性。教師的閱讀熱情不高,沒有給學生樹立一個較好的課外閱讀的榜樣,導致學生不能在學校主動閱讀相關書籍和文章,書香校園信息化構建受限[4]。同時,在學生想要閱讀更多的課外書籍,但是學校的書籍資源不能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時,教師如果對這一問題置之不理,就不能使學生靜下心來閱讀書籍,從而影響學生的閱讀興趣。這種情況就會導致圖書館成為擺設,學校不能合理有效地運用圖書館開展相應的閱讀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書香校園信息化的構建。如果學生缺少教師的相關引導,即便借閱了經典名著,也會因缺少一定的閱讀技巧,對相關內容知識不理解,進而影響閱讀效果。因此,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閱讀引導。同時,學校圖書館可以增加一系列電子圖書。這樣一來,當紙質圖書不能滿足學生的閱讀興趣時,學生能夠通過信息技術查找相關電子圖書,并根據自身學習興趣閱讀相關書籍,以此增強閱讀效果,同時也能在此過程中推動自身閱讀素養的提升。
(二)看重功利性閱讀,背離書香校園閱讀主題
雖然現在大部分學校比較看重書香校園的信息化構建,但是還會出現忽視課外讀物的賞析而急于完成課內閱讀任務的情況。有的教師比較看重學生的成績,在教學之余研究相關解題的思路和方法,而忽略了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這就導致學生會花很多時間“閱讀”教材、教輔資料和習題集,極少有時間閱讀豐富多彩的人文與科學讀物。“功利性的閱讀”讓學生知識眼界得不到拓寬,閱讀思維得不到拓展,知識素養得不到提高。此外,學生在選擇書籍時沒有較多的自主性,大多數根據教師安排的閱讀任務選擇相應的書籍。部分教師推薦的書籍沒有考慮學生的閱讀興趣,強制性要求學生閱讀相關文章,導致學生在此過程中對閱讀產生一定的厭煩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閱讀效果和學習成效。教師不能將提升學生學習成績作為書香閱讀信息化構建的基礎,否則會擴大閱讀的功利化,導致學生被動閱讀相關書籍,降低閱讀興趣。
(三)注重閱讀活動的開展,忽略對學生的閱讀指引
大多數小學比較愿意舉辦各種閱讀活動,但是在活動的過程中忽視了對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指引。學校開展各種類型的閱讀活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校書香校園信息化的構建,但是其中還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如閱讀活動比較松散,缺乏一定的秩序性,不能達到較好的閱讀效果,并且閱讀的有效性較弱。學校舉辦的一系列閱讀活動不能合理有效地運用信息化技術,沒有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導致學生的閱讀效果不佳。
四、書香校園信息化構建的措施
(一)推薦優質電子圖書,鼓勵學生以書為友
教師要對每個學生進行合理有效的分析,根據學生年齡段、興趣愛好選擇適合的電子書籍,拓展學生的閱讀深度和廣度,涵養學生的人文情懷。
1.多模態的閱讀資源庫
雖然紙質讀物在閱讀體系中仍占重要的地位,但數字時代開放、兼容、共享的本質必將催生新的閱讀方式,電子讀物將成為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5]。教師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數字化圖書,創設融合文字、圖片、動畫、視頻等多模態的閱讀資源庫。學校圖書館除了配齊各類紙質圖書,還可增設“電子閱讀區”,閱讀的內容按年級分類,循序漸進。低年級系列以淺顯童話故事讀物入門,讓學生叩開閱讀世界。如有聲的、畫面感十足的童話寓言,能吸引學生的眼球,打開學生的想象大門,為他們插上想象的翅膀,為其奠定閱讀基礎。中年級系列為多主題拓展閱讀領域。這時候書單里可以添加一些現當代兒童文學作品,如楊紅櫻的校園小說系列、沈石溪的野生動物系列小說……此外,《冰心獲獎作品集》《陳伯吹獲獎作品集》等各類名家精選集同樣也為學生的彩色閱讀助力不少。書單中還可以加入更多科幻作品,如《哈利·波特》系列小說及《指環王》三部曲等。此類作品或是想象豐富的中篇小說,或是鴻篇巨制、天馬行空的魔幻史詩長篇。無論哪一種都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滿足他們多樣化的閱讀需求。高年級系列為多維度開闊閱讀視野。高年級學生更需要通過讀報刊來了解這個飛速發展的世界。此時,不論國內外名著、歷史書籍、名人傳記、地理游記,還是日常報紙、雜志等讀物,它們之間的“并肩合作”,都可以幫助學生一邊熟悉經典,一邊貼近生活。數字化讀物能將視覺模態、聲覺模態、視頻模態相結合,將文字形象化呈現,讓閱讀“動”起來。
2.開展“推薦好書”活動
學校可以在校園網站上開展“推薦好書”活動,以發論壇的方式給學生推薦更多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該節目所推薦的書籍更多樣,能讓學生更好地選擇適合的書籍閱讀。閱讀好的書籍作品就好像與作者進行交流和溝通,這對學生來說有重要的閱讀意義[6]。學校和教師要為學生推薦好書,讓書籍成為學生的朋友,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讓閱讀真正成為一種享受。
(二)利用校園播音活躍校園讀書氣氛
校園播音可以開啟“讀書小能手”欄目,每一期欄目都會推薦班級優秀的“讀書小能手”,讓他們在話筒前講述自己在閱讀相關書籍之后的感受,分享在閱讀書籍中發生的有趣故事,并將他們近期閱讀過的好書推薦給其他同學。“讀書小能手”欄目推出后,有的學生在聽了該欄目后便自豪地說“這本書我也讀過,里面的故事內容很精彩,很有意思,我覺得大家可以去讀讀。”讀過該書的學生興趣盎然地與他人探討該書的內容,以及在該書中得到的感悟。沒有讀過的學生在他人的感染下也會積極主動閱讀該書。這樣的播音欄目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此過程中更好地了解該書的內容,感知該書所要表達的知識內涵。學校還可以在相關節假日時舉辦閱讀專欄活動,營造濃厚的書香氣氛,在學生的心中播下閱讀的種子。
(三)網上閱讀課堂,名師教授閱讀技巧
不同的書籍其閱讀方法和技巧也不同,所以學校需要定期邀請名師開展相應的講座,通過名師的訪談、專題講座、網上讀書講座等方式教授學生如何根據自身的閱讀能力,用正確的閱讀方式閱讀書籍。教師將閱讀節目的視頻放于校園網站中,讓家長通過瀏覽校園網站對相關書籍閱讀技巧有一定的了解,更好地引導孩子靈活有效地運用相應的閱讀技巧閱讀相關書籍。家長還可以在校園網站中留言,根據孩子的閱讀情況及閱讀效果進行合理有效的分析,幫助孩子掌握正確的閱讀技巧,從而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
結? 語
綜上所述,書香校園的構建需要學校加強重視,合理有效地運用信息技術構建校園文化,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讓學生在閱讀中成長,讓每個生命個體展現書香潤澤后的獨特氣質,讓書香滋養學生的童年。
[參考文獻]
陳彩芳.閱讀滋潤童年 書香伴隨成長:幼兒園營造“書香校園”的實踐與探索[J].福建教育,2016(Z7):81-82.
王素萍.閱讀課程對學生發展的價值及影響:山西省太原市后小河小學建設書香校園的實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35(23):53-54.
張福鴻.引領學生走近經典:關于書香校園建設中閱讀的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6(03):131.
陳曉虹.發揮教師引領作用 推進書香校園建設:以福建省推進學生課內外閱讀專題研訓班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4,15(05):13-14,35.
葉曲峰.開展書香活動 提高閱讀能力:探索如何構建“書香校園”系列之三[J].作文成功之路,2012(03):30.
花莉.“深度閱讀”:滋養生命,共同成長:江蘇省興化市第二實驗小學書香校園建設側記[J].閱讀,2020(39):51-54.
基金項目:本文系寧德市“十四五”語言文字科研規劃2021年度科研課題“網絡環境下小學書香校園建設實施策略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NDYW2021-22)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阮麗君(1977.6-),女,福建寧德人,
任教于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第四中心小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2014年獲得福建省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微課例(視頻)評選活動一等獎;2021年7月獲得寧德市以黨史教育為重點的“四史”教育優秀課例評選活動市級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