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澳大利亞假球行為的法律規制及對中國的啟示

2023-06-05 14:09:50頓宗銳黃世昌
浙江體育科學 2023年6期
關鍵詞:誠信比賽體育

頓宗銳,黃世昌

(湘潭大學 法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5 )

假球行為在世界各國均不予認可,且各國建立了相應的法律法規體系去打擊此種行為。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指出“要加快推進體育改革創新步伐,更新體育理念,借鑒國外有益經驗,為我國體育事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中國的體育立法起步較晚,相關法律法規體系還處于完善之中,“買球”“賣球”“賭球”“假球”行為屢禁不止,中國體育界尋求完善的法律規制。而澳大利亞在治理假球行為方面始終走在世界前列,其建立的合理且完備的法律體系一直被各國借鑒及吸收。本文將從澳大利亞對于假球治理所確立的法律原則及法律法規著手,研究其內在邏輯,吸取其經驗,期望能給中國假球治理帶來一定借鑒意義。

1 澳大利亞對于假球的界定和分類

1.1 假球的定義

《操縱體育比賽公約》是當前各國為防止、發現和制裁操縱體育比賽的行為而形成的國際法律框架,該條約于2019年9月1日正式生效,目前簽署的國家有希臘、冰島、意大利、挪威、葡萄牙、摩爾多瓦共和國、瑞士和烏克蘭等其他32個歐洲國家以及澳大利亞和摩洛哥,此條約第一章第三部分第四條對于操縱比賽做出定義:故意安排、作為或不作為,目的是不正當地改變體育比賽的結果或過程,以消除上述體育比賽的全部或部分不可預測性,從而為自己或他人獲得不正當的優勢[1]。

澳大利亞國家體育部以及六州和兩領地體育官員于2011年聯合簽署發表了《關于體育運動假球的國家政策》《The National Policy on Match-Fixing in Sport》對假球做出了新的定義:競爭對手、球隊、體育經紀人、支持人員、裁判和官員以及場地工作人員對結果或意外事件的操縱[2]。

1.2 假球的分類

澳大利亞在《關于體育運動假球的國家政策》中,為了便于各州制定細化的相應的法律法規,聯邦政府對假球行為具體類型做了分類:①故意操縱比賽結果、比賽中發生的事件;②故意表現不佳;③退出相應的比賽;④執裁的官員故意濫用比賽規則;⑤場館內的工作人員對比賽或比賽場地的干擾;⑥濫用內幕信息以支持由上述任何人員下注或由招募此類人員操縱結果或意外事件的賭徒下注。

2 澳大利亞規制假球行為的法律法規

由于現今體育快速發展,大多數國家意識到體育方面的違法犯罪日益增加,多數國家加緊體育方面相關保障立法,澳大利亞作為世界體育強國之一,相關立法比較健全。

澳大利亞對于假球行為的法律規定及處罰,可以分為聯邦立法和州立法,在聯邦立法方面有澳大利亞體育協會發布的《2020體育管理原則》(《Sport governance principles》)《2020年體育誠信法案》(《Sport Integrity Australia Act 2020》)《關于體育運動假球的國家政策》以及1995年《刑法案》(《Criminal Code Act》)。州立法則是各州州議會制定的本州相關法律,以應對本州的假球行為治理問題。

2.1 聯邦假球行為立法規制

2.1.1 《體育管理原則》。該法案由澳大利亞體育委員會(ASC)(ASC是澳大利亞政府的法定機構,被賦予有澳大利亞體育公共事務的自治權, 并擁有制定確保澳大利亞體育活動發展的法規、政策的權力)與州和地區體育和娛樂機構合作于2020年3月頒布,其中規定的原則可以在整個澳大利亞體育部門使用,從小型地方俱樂部到大型國家組織,但細節和解釋往往由國家體育組織和州/地區體育組織。法案要求建立誠信體系和程序,以保護體育運動的誠信,包括但不限于:假球和腐敗、反興奮劑、非法物質。為運動員、參與者和利益相關者制定誠信規則、標準和并監督預期行為相關的教育計劃的遵守情況。

2.1.2 《2020年體育誠信法案》。該法案特別規定要設立專門的體育監管機構即澳大利亞體育誠信協會(Sport Integrity Australia ),該部門兼并了以往的澳大利亞體育反興奮劑管理局(ASADA)、國家體育誠信組織(NISU),以維護澳大利亞體育誠信,防止和解決對體育誠信的威脅。

2.1.3 《關于體育運動假球的國家政策》。2011年6月10日由澳大利亞聯邦政府與各州各地區協商達成的《關于體育運動假球的國家政策》為澳大利亞政府關于假球治理的聯邦文件,為預防和發現澳大利亞體育運動中的操縱比賽提供了一個框架。該政策概述了政府機構、體育組織和博彩機構等其他利益相關方共同努力防止假球和相關腐敗的主要原則和戰略,旨在共同努力解決不適當和欺詐性的體育博彩和操縱比賽活動的問題,維持體育運動誠信。

對政府而言,各州、地區均同意通過對假球行為采取刑事犯罪處罰,包括相關司法管轄區在假球方面的立法,以提供有效的威懾和足夠的懲罰,反映犯罪的嚴重性。維持體育組織和博彩機構的平衡,對雙方進行法律監管。在全國范圍內設立專門體育誠信管理機構,即國家體育誠信機構 (NISU) ,專職監管、協調、維護體育誠信,該機構可以對政府、博彩行業、執法機構進行監督和調查,并在必要時可以作為仲裁機構解決爭議,但涉及刑事犯罪的在審查結束后移交區域法院[3]。

對體育組織而言,在行為守則范圍內適用紀律框架,包括制裁和適當的調查程序,并給予最低限度和有意義的制裁;與博彩組織就提供博彩和相關體育信息共享制定并簽訂國家誠信協議。

對于博彩機構,與體育組織、政府和執法機構的信息交流;與體育和執法機構以及適當的監管機構合作,提供信息,協助偵查和調查該項運動的可疑活動或違反相關行為準則的行為。

此文件也提到加快澳大利亞與國際社會合作,共同治理體育腐敗及不正當行為,并致力于推動澳大利亞加入國際《操縱體育比賽公約》(《The Macolin Convention》),此條約旨在預防、發現和懲罰體育運動中的假球。后澳大利亞于2019年1月加入該條約。

2.1.4 《1995年刑法案》。由于澳大利亞實行的是聯邦與州自治原則,澳大利亞聯邦刑法通常只對有關行為做出總括性指示條文,條款的具體實行細則則由各州政府、各地區自行立法決定,罪行和處罰可能因管轄區和不當行為的性質而有所不同。

1995年《刑法案》中并沒有對假球行為明晰具體條款,但打假球通常可被認為與刑事犯罪息息相關,參與假球活動,包括影響體育賽事的結果,提供或接受賄賂,或為非法賭博提供便利,可導致刑事指控。

假球行為一般涉及兩個維度,一是通過不公正的方法獲得經濟利益,二是人際網絡關聯。人們通常將非法體育博彩與假球聯系起來的原因是,非法體育博彩交易了大量資金,相關方的收益和損失根據比賽結果會發生巨大變化。如果假球作市人以大量金錢為代價向運動員、教練或比賽裁判提出假球意見,那么一些人就不容易抗拒接受賄賂的誘惑。事實情況上,金錢是解釋假球行為的關鍵維度。因而這往往涉及到欺詐、賄賂與腐敗、賭博行為[4]。

此法案第134條規定了欺詐行為,通過欺騙獲得財產或經濟利益或不誠實地造成損失。第134.1條(通過欺騙獲得財產或經濟利益)和第135.1條(通過欺騙獲得經濟利益)涵蓋這些罪行。最高可處10年監禁。

第141條賄賂、142條公職人員腐敗規定了為自己謀取或為他人謀取不正當利益,前款最高可處10年監禁,后款則為5年監禁。

2.2 州假球行為立法規制

澳大利亞各州和地區都有一套自己的刑法與體育法來處理假球和相關罪行,各州在體育賽事假球治理方向立法頗多,涉及領域廣泛,如常見的籃球、橄欖球等以及賽馬、賽車及灰狗法案等。這些法律因司法管轄區而異,對假球的處罰取決于多種因素,包括違法行為的嚴重程度和涉案金額。

昆士蘭州《1899年刑法案》作為最先對假球行為的刑事立法,該法案對于假球行為作出了概括性描述與懲罰,并對此后的立法產生了極為重要的指引作用,法案中第443條下轄7款對假球行為定義、規制及懲罰做出了詳細規定。分別規定了操縱比賽行為、協助操縱比賽行為、幫助犯、教唆犯、利用內部信息或未公開信息牟利等6種罪行,最高可處10年監禁。由此可以看出,澳大利亞早在19世紀即產生了較強的體育誠信意識。此外昆士蘭州1998年《博彩法案(Qld)》(《Wagering Act 1998》)還規范了博彩公司和TAB(賽馬賭金計算機構董事會)的許可和運營,并規定了某些其他類型的與比賽相關的博彩的違法行為。《2016年賽車誠信法案》《Racing Integrity Act 2016 (Qld) 》旨在維護賽車運動的誠信,主要是通過創建獨立的賽車誠信委員會,以維護該行業的正常運行,違反體育誠信的機構和個人將被處以罰款、停賽、取消比賽資格、吊銷營業執照以及最高12個月的監禁。

新南威爾士州于2012年頒布了新的刑法修正案,以禁止某些破壞體育賽事投注結果的行為,最高處以10年監禁。新南威爾士州《1996年賽馬法案》(NSW)中為賽馬比賽的管理建立了監管框架,包括對騎師、練馬師、馬主和博彩公司等參與者的許可和監管。它涵蓋了賽馬的各個方面,包括比賽的進行、下注、誠信措施以及新南威爾士州賽馬當局的權力和職能。該款29條規定發生影響比賽公正或公眾對于該項賽事信心的行為時,可申請強制令進行審查,處罰包括公開訓誡、暫停比賽、罰款以及最高6個月的監禁。

維多利亞州政府于2013年公布了《犯罪修正案(體育誠信)法案》(《Crimes Amendment (Integrity in Sports) Act 2013 》(Victoria)),以《1958年犯罪法案》為依據創建了一系列新的犯罪行為,涉及腐敗賽事或賽事意外事件的投注結果(即基本上是發生或將發生的事情)。維多利亞州的這些變化旨在解決該政策的一個關鍵目標,即在全國范圍內采取一致的辦法來處理與操縱比賽和賭博作弊有關的刑事犯罪。《犯罪法案》中包含的新罪行旨在解決一系列操縱比賽和賭博作弊行為,所有司法管轄區都同意在其立法安排中涵蓋這些行為。各州對于操縱比賽的行為一般處以最高十年監禁。

澳大利亞每個州和地區都有自己的體育管理機構,許多體育組織都制定了自己的反腐敗行為準則,旨在確保運動員、教練和其他人員意識到他們在操縱比賽和相關腐敗方面的責任。 如澳大利亞足球聯合會(FFA)、澳大利亞板球協會(CA)和澳大利亞足球聯盟(AFL),都有自己的政策和法規來打擊假球。這些政策通常包括行為準則、誠信單位和報告機制。這些行為準則通常包括有關報告可疑活動、配合調查以及避免可能被視為利益沖突的情況的規定。機構負責管理和執行管轄其管轄范圍內的體育規則和條例。這些管理機構有自己的政策和程序來預防和發現假球,并與執法機構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密切合作,調查和起訴假球和相關腐敗案件。

3 澳大利亞假球行為的法律規制特點

3.1 假球治理專項法律法規覆蓋面廣

21世紀初澳大利亞聯邦政府相繼推出了《國家體育假球政策》《體育誠信法案》《國家體育原則》等法律及體育法,作為新世紀以來治理假球的旗幟性文件。各州也相繼推出了圍繞體育誠信的刑事法案以及各專門體育賽事領域的法案,如圍繞賽馬、博彩及賽車等,昆士蘭州早于1899年即在刑法案中對于假球的定義、假球行為的分類、假球刑事犯罪、刑罰幅度給出了具體的規定,新南威爾士州賽馬法案對于行業處罰也做了規定,因各州的實際情況不同而略有區別。此外,澳大利亞還積極參與國際合作打擊假球,與國際刑警組織和國際奧委會(IOC)等全球組織合作,加入《馬克林公約》。澳大利亞聯邦法律法規與各州、地區的相關法律與修正案達到了四十余部,且不斷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不斷更新。法律種類由國際法到聯邦刑法、聯邦體育法到州刑法案及體育組織自治法,覆蓋面廣,針對性強,懲治力度大,完備的法律體系促使澳大利亞對假球行為的遏制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3.2 系統的行政監管

澳大利亞政府對假球行為進行了全面的行政監管,包括對體育博彩公司的許可、監督和管理,對體育賽事組織者和參與者的監管。此外,還有專門的執法機構對假球行為進行調查和打擊。

聯邦與州政府要求博彩機構就所涉及的體育項目提供的所有類型投注必須得到體育組織的官方認可,并適時適當提供文件提供給監督機構審查,且要求澳大利亞的一些體育管理機構與廣播公司和博彩運營商等其他利益相關者簽訂誠信協議,以提高透明度和防止假球。這些協議包括共享信息、報告可疑活動和合作調查的條款。

聯邦政府、州/地區政府、主要體育機構、博彩運營商和執法人員之間需信息共享和高效運行,收集和分析與操縱比賽和體育腐敗有關的情報。旨在減少全過程交流的阻礙,降低各機構反應時間,提高發現與處罰速度,最大程度上實現信息一體化通暢,保障體育賽事的公平公正進行[4]。

澳大利亞政府建立了強大的監測機制,包括實時賠率監測和可疑的投注警報,使當局能夠識別不規則模式和潛在的假球事件。

此外,澳大利亞各州就專門體育賽事建立了自己的體育行業協會,該體育行業協會受國家體育誠信協會(SIA)與州政府雙重領導,通常該行業協會擁有制定并實施法規的權力,可對違反行業誠信行為進行調查并處以行政處罰及監禁,更為嚴重的行為可提交本地司法部門,處以更為嚴厲的刑事處罰。

3.3 假球入刑加以完善的行政處罰

澳大利亞處理假球的主要法律框架是各州刑法與各州政府制定的體育法規,將假球行為認定為違法犯罪行為,包括有關司法管轄區就操縱比賽的行為立法,提供有效的威懾和充分的懲罰,以反映違法行為的嚴重性。

澳大利亞各州對于假球行為入刑不盡相同。昆士蘭州是唯一一個直接將假球行為定義為操縱比賽行為寫進刑法的州,其規定了操縱比賽、協助操縱比賽、幫助犯、教唆犯、利用內部信息或未公開信息賭博牟利等6種罪行,最高可處10年監禁,眾條款均認定為實施假球行為的目的為——為任何人獲取或接受金錢利益以及對他人造成金錢損害。犯罪主體涵蓋面廣,從體育賽事參加者、組織者到體育賽事內幕消息知悉者、執法人員、行政官員以及其他任何利益既得者。443條A款規定了操控比賽的行為,假球行為認定為對體育賽事而言影響或從事可以影響事件的結果或意外事件的發生以及影響違反一個普通人對于體育賽事結果或意外發生的誠信標準,不以任何人是否取得金錢利益或遭受損害為既遂標準。B款協助操縱比賽,對于鼓勵協助做出規定,包括詢問、勸告、煽動、誘導、說服、壓迫、獲取與敦促。C款所規定的行為類型類似于現代刑法中的幫助犯,但不同于大多數國家的幫助犯應當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該條款對于此行為處罰標準直接等同于實行犯,最高十年監禁。DE款則是將假球行為與賭博結合。最后G條款則是證明力條款,對于上面提起的多種犯罪罪行提起的訴訟而言,任何人是否成功影響體育賽事的結果或體育意外事件的發生無關緊要。新南威爾士州與維多利亞州在各自的《刑法(誠信體育)修正案》中,將假球行為結合為破壞體育賽事投注與結果及非法賭博,使其入刑,定義為——任何人不得提出參與或鼓勵他人從事、腐蝕或將破壞事件或意外事件的投注結果的行為以及在體育賽事中隱瞞相關協議等,刑罰幅度在5~10年監禁。

此外各州體育賽事法案,對于破壞體育誠信、操縱比賽的行為往往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有些州可以體育行業協會身份做出強制搜查與不超過1年的監禁。如新南威爾士州《1996年賽馬法案》(NSW)29條規定發生影響比賽公正或公眾對于該項賽事信心的行為時,可申請強制令進行審查,處罰包括公開訓誡、暫停比賽、罰款以及最高6個月的監禁。昆士蘭州《賽車誠信法案》賦予了行業協會強制搜查的權利。對于一般輕微違反體育誠信的行為以體育法規為治理,處以訓誡、警告、暫停比賽及短期監禁為主。

由此可看出,澳大利亞對于假球等違反體育誠信的行為,往往處之行政處罰與刑事打擊,且刑事打擊力度較大。

3.4 設立專門的假球行為監督機構

在世界范圍內,設立專門的機構去處理體育假球及失信行為的國家少之又少,而澳大利亞是其中之一。在2011年發布的《關于體育運動假球的國家政策》后,澳大利亞聯邦政府便著手組建相關機構,于2012年10月正式建立了澳大利亞國家體育誠信機構(NISU),于2020年并入國家體育誠信協會(SIA),該機構與體育管理機構和執法機構密切合作,發現、調查和起訴假球和相關腐敗案件。它還向體育利益相關者提供有關假球風險和后果的教育和認識項目,目的是維護國家體育誠信,免受假球、腐敗行為的侵蝕。

SIA其內部設置了三大工作部門:評估部門、非法操縱比賽部門、國際反興奮劑部門。在州地方、聯邦和國際層面與各級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一方面注重網絡宣傳與教育,提供在線平臺供體育賽事相關人員學習以及交流與舉報。此外還將體育誠信融入國家教學大綱,幫助澳大利亞高中生學習各種體育誠信相關知識,如興奮劑、操縱比賽、使用違禁藥物和體育中的有違道德決策等,相關課程均已在澳大利亞“國家健康與體育教育課程大綱”(National Curriculum for 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ion)中列出,著重強調公平競爭和誠信體育的重要性。把體育誠信納入國家教學大綱的做法在全球范圍內都是獨一無二的,這表明澳大利亞在維護體育誠信方面繼續走在了世界前列[5]。

4 我國假球法律規制現狀及不足

4.1 我國假球規制現狀

在立法層面,我國目前還沒有專門針對假球行為的立法,尚未建立起規制體系。我國現行的假球相關基本法是2022修訂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其中關于定義、規制相關行為的條款也僅有五條。根據該法第一百零九條,首次以立法形式確立了對假球行為的處罰,根據第一百一十二條規定了相應的處罰辦法。國家體育總局于2019年頒布的《體育賽事活動管理辦法》第四十四條規定體育賽事活動中出現假球、黑哨、賭球、興奮劑違規等行為的,體育賽事活動主辦方、承辦方及相關人員應當配合公安、市場監管、體育等部門依法依規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在執法層面,由于沒有相關刑事立法和行政立法,司法實踐中通常對假球行為適用受賄罪以及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以及以《體育法》為指導,依據各體育行業協會準則做出的禁賽、取消比賽資格及禁止從事相關體育活動的處罰。

4.2 我國假球規制存在的不足

由于我國體育立法起步較晚,相關法律法規體系還處于完善中,對于假球行為的治理相對匱乏,而如今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在各種利益驅動下,“買球”“賣球”“假球”“賭球”行為屢禁不止,愈演愈烈。具體體現在:

4.2.1 假球治理專項法律法規缺乏。假球規制法律法規不全面、不完善,未有相關部門相關法律法規對于假球的定義、行為模式有所規定,刑法中亦未規定假球類犯罪,總體法規匱乏。

我國當前體育立法尚未形成完善的體系,我國發展到如今僅僅是對假球的處理模式做出了寬泛而不具體的規定,針對假球定義、行為模式并未作出規定,籠統地以違反體育道德行為一以概之,尤其對于補充民事責任方面少之又少。除體育基本法外,暫行的只有國家體育總局頒布的各類管理辦法以及與公安部發布的行業自治通知等,相關法律法規極其匱乏,此外《體育法》本應是相關部門在制定政策規章時唯一的依據和出發點,但事實情況卻有所出入,由于體育法規的不盡完善,相關部門在制定政策時并不能完全做到有法可依,導致整個體育賽事制度設計出現問題[6],給予心有不軌者可趁之機,致使我國在治理假球方面始終捉襟見肘,無計可施。此外在刑法上,我國并無針對假球行為的具體法條,通常以受賄罪及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定罪,我國關于打擊假球、黑哨的規制幾乎停留在行業內部規范中[7],如《中國足球協會紀律準則》(2022)對假球、黑哨等違背公平競賽的行為處以取消比賽結果、罰款及禁止從事任何與足球相關的活動的處罰,《中國籃球協會紀律準則》對假球等不公平行為處以罰款、剝奪比賽資格及終身禁賽的處罰。此類處罰相對疲軟,處罰力度不足,對球員及行業協會震懾力不足,難以達到法律的強制力和約束力。因而有必要對于維護體育比賽公平公正制定專門性法律或在原有體育法基礎上進行補正。

4.2.2 行業監管不充足。行業內部審查監督機制存在問題,缺乏一定公正性。

當前我國對于假球行為的處理,往往由行業協會自身內部部門進行調查處理,此舉往往欠缺一定的中立性。以足協為例,當發生假球事件時,由足協紀律委員會受理,情節特別嚴重的,將移交足協道德與公平競賽委員會處理,當檢舉控告人對此決議不服時申訴至足協另一內設部門足協仲裁委員會,該部門是專門處理行業內部糾紛的仲裁機構,采取一裁終局制。由此可以看出,整個事件的處理均處于協會內部掌握中,即使判決最終公正,也難以對外展示出充足的公信力。

此外,我國對于相關博彩機構、體育組織協會及體育賽事參與者并未形成嚴密的監測與舉報機制,對于博彩機構尚未明晰其定位及對政府的報告接受審查的義務,行業內部各利益相關方未形成完整的溝通鏈條,對執法機構監管假球行為造成較大難度。

4.2.3 假球行為未入刑,打擊力度偏弱。假球打擊措施與力度畸輕,大部分靠體育行業準則及運動員道德自律維持體育誠信,欠缺刑事懲罰的嚴厲性。

當前我國《刑法》中對假球行為尚未有專門的罪名,從司法理論上通常是從人員身份認定犯罪著手進行處罰,如受賄罪、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開設賭場罪以及賭博罪,但司法實踐中只對假球行為適用過受賄罪以及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8]。雖然當前處罰假球的法律行為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依舊存有極大的弊端。如犯罪主體一般需要具有某種身份、打擊范圍不廣等等,許多假球行為的當事人逃脫了法律的制裁,假球行為也愈演愈烈。《體育法》與相關協會準則中均以禁賽罰款為主,鮮有與相關司法部門接觸并移交其定罪量刑的情形,相關的懲戒制度沒有跟上。2022年8月廣東省第十屆運動會男子足球(U15)決賽,清遠隊與廣州隊公然上演假賽事件,足協對參與事件的兩隊校長、管理人員處以終身禁止從事與足球相關運動,處以禁賽只是相應的面子工程去挽回足協形象,并非解決問題的有效手段,懲戒力度甚微。此前2018-2019賽季澳大利亞墨爾隊在常規比賽中五名球員以操縱比賽結果的罪名被當地法院定罪判刑,處以兩年到四年的監禁,對比之下,我國的處罰力度畸輕,不足以對行為人及相關人員產生行之有效的規制與震懾。

4.2.4 運動員及行業相關人員體育誠信缺失,行業風氣有待改善。運動員和行業人員中被認為缺乏體育誠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不惜一切代價贏的壓力。體育運動的競爭性質往往導致個人從事不道德的行為,如使用興奮劑、操縱比賽或賄賂。這破壞了體育的公平性和精神,侵蝕了球迷和利益相關者的信任。另外外部因素的影響,如經濟激勵的誘惑和腐敗的可能性,也是造成體育誠信缺失的原因。博彩集團、有組織犯罪和非法金融交易的參與會誘使個人從事不道德的行為,損害體育賽事的誠信

總而言之,我國假球行為規則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法律法規制度體系。

5 澳大利亞假球法律規制對中國的啟示

5.1 完善假球專項法律法規

建立健全法律法規是規制假球行為的核心要件。我國當前體育立法尚未形成完善的體系。

建議首先由國家體育總局針對假球定義、行為模式做出明晰性規定,在此可借鑒澳大利亞定義及分類并結合現今社會發展出臺專門的規定措施建立體系標準,完善行業自治體系,為法律法規的出臺奠定專業性基礎。

其次充分利用現有立法資源和法理基礎,由國家完善體育相關法,加快《體育法》的修訂,使其具體內容中管理部門的權責劃分更為清晰,體育違法犯罪行為的法律責任更加具體明確。

再者制定關于假球的法律、行政部門規章制度以及各體育行業內部章程,明確假球行為的性質、情節及規制的原則、內容、法律責任、程序、處罰、救濟措施等,如《職業體育條例》《體育競賽失信防治條例》《失信應對準則》[9]等,以便對違規人員進行有力制裁,更加切實有效地治理體育失信問題。

最后形成以體育法基本法為核心,其他專項法規為支柱,各部門法相互配合的法律體系,并最終形成以行政處罰加以刑事打擊為主,各體育行業協會自治處罰為輔的橫向治理體系,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時刻豐富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以應對不斷變化的比賽形式和新型的假球行為,同時關注全球的比賽數據和監管體制,加入國際條約,促進國際合作,盡可能地構建全球的反制假球行為的合作體系。

5.2 增設第三方專業監管機構

設立第三方專業監管機構是一個重要且有必要的舉措,可以增強公眾對體育行業的信任感,促進其可持續發展。政府、體育行業機構和專業人士應共同合作,建立有效的體制機制,并加強監管機構的能力和專業水平,以達到保障透明公正的目標。

政府應以法律法規為基礎,制定一個法律框架,規定如何設立和管理第三方專業監管機構,確定監管機構的權力、職能和決策過程、治理結構。明確監管機構的職責領域,如假球、體育博彩、球員合同和紀律處分等,定義一系列制裁和紀律措施,監管機構可以對被判犯有假球罪的個人和組織實施這些措施。這些措施可能包括罰款、停賽、禁賽、失去頭銜或獎勵以及適當的刑事起訴,確保懲罰措施是相稱的、一致的,以確保其能夠有效發揮監管作用。

在法律規定下可以國家體育總局為主在全國范圍內設立專門的獨立于各協會的全國統一的監管機構,直屬于國家體育總局垂直管轄,從國家、各項體育賽事協會、相應俱樂部構建起橫縱向的體育誠信監管工作網絡,根據需要設置下轄各細化部門,負責條例的起草、通知、協調聯動、調查等工作,各協會、機構有義務接受其不定期的審查及監督,受理從各協會申訴的案例,進行專門性調查以對原先的決定就行維持或糾正,并就所發現的違反犯罪事實移交有關部門處理。

第三方專業監管機構應建立特別的監管體系,包括規則、準則和行為守則。該體系應涉及假球的預防、檢測、調查和紀律以及舉報程序。它還應涵蓋參與者的許可和注冊、對博彩活動的監測以及與執法機構的合作等方面。建立舉報機制,如保密熱線或在線平臺,以鼓勵個人舉報潛在的假球事件。確保監管機構有權獲取相關數據,包括金融交易和投注模式,以支持調查。

此外應當公開其運作方式和監管形式,定期匯報工作情況和成果,接受公眾的監督和評價,增加其透明度和公信力。應建立有效的社會監督與舉報機制,加強職能部門監管與社會輿論監督結合,以社會力量的監督促進誠信機制的健全發展,確保體育行業有序、公平、公正[10]。

第三方機構應保持高度的獨立性與專業性,成員不應在任何其他體育協會擔負職務,不受相關體育機構利益的制掣,確保監管機構獨立于體育組織、政府干預和其他既得利益,其組成人員可由具有法律、體育管理、道德和反腐敗措施專業知識的人組成,通過透明和嚴格的遴選程序任命成員,以盡量減少利益沖突。如退役運動員、裁判官員、律師及反腐敗人員等不同專業背景且無相關利益中選拔,以確保其代表了產業鏈上的各個利益方[11]。

5.3 強化刑事司法打擊力度

加強刑事司法打擊力度,是維護積極預防假球環境、保護運動員及公眾健康和體育公正的重要手段。

解決體育假球問題的關鍵在于,加大并促進刑事司法處罰力度,應明確將體育假球行為納入刑法范疇,確保法律對假球行為作出明確定義,并涵蓋犯罪的所有方面,包括主動和被動參與。制定嚴格的法律規定,增加刑法的懲罰力度,包括監禁、巨額罰款、資產沒收和終身禁止參與體育活動,建立威懾措施,對外釋放強烈的信息——即假球不被容忍,后果嚴重,以此打擊假球行為。如推進操縱比賽罪入刑,行為主體為自然人與單位,主觀方面具有故意的意圖,犯罪客體是體育比賽的正常活動、正常的體育比賽秩序、體育比賽參與者的利益,客觀方面是行為人實際操縱或幫助操縱了體育比賽的行為[12],因為操縱體育比賽行為本身是一種獨立的行為,賭博、洗錢、賄賂等其他行為是操縱比賽的伴隨行為,可以以操縱比賽罪和其他罪名數罪并罰。對于操縱比賽行為、協助操縱比賽行為、教唆犯及公職人員腐敗問題一罪一罰,避免“重反腐、輕打假”的后果,體現國家的嚴厲態度[13]。

再者,還應將與假球行為相關的破壞體育賽事投注、欺詐、隱瞞事實以刑法修正案呈現出,如破壞體育賽事投注罪,犯罪主體為個人和單位,犯罪客體為正常的投注管理秩序、社會誠信秩序,主觀方面為故意給自己或他人帶來經濟利益或給他人造成金錢損害,多方面多層次于刑法中封堵假球治理漏洞,使行為人的違法犯罪成本增加,對于此類嚴重違反體育誠信的行為,應當嚴厲懲罰和打擊,在對假球、賭球行為規制時,應根據其產生的社會影響酌定處罰,同時應根據其是否獲利,采取附加并處罰金刑。

此外,應將體育仲裁、體育行政與司法有效銜接,逐步推進體育賽事監管法律化,嚴格落實《體育法》及相關規定中的“有違法犯罪行為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不論是對于第三方監管機構還是體育行業協會而言,一經發現違法犯罪行為必至處罰乃至移交起訴,一事一理,一行為一罰,堅決杜絕以輕微行為借口避免行政處罰,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處罰,充分發揮法律的懲罰與保護技能[14]。

5.4 加強體育誠信教育

加強體育誠信教育是維護體育誠信這一思想高地的重要舉措。

建議系統規劃我國體育誠信推廣方案和指導體系,加強整體制度建設,提供完善的人員保障和資金支持,并為體育誠信教育和宣傳活動營造可持續的環境,將集中培訓教育和持續的公共宣傳相結合,常態化、長效地開展體育誠信宣傳教育。同時,實現豐富體育誠信宣傳和教育形式的多樣化,提高宣教內容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利用體育誠信模式至關重要,注重利用體育誠信榜樣的示范作用來激發體育競賽失信行為者的道德意識,進而引導其體育中保持誠信行為。同時,利用媒體傳播的速度和效率,及時披露和曝光體育失信行為,這可以在提高一般公眾對體育失信行為警覺性和鑒別力的同時,營造誠信體育競爭的輿論環境。

在目標受眾方面,也應從運動員和體育工作者擴展到他們的家屬、朋友和其他利益關聯方,以幫助增強誠信意識,建立起自覺抵御失信行為的防線[15]。

此外,推動體育誠信教育走進青少年,將體育誠信融入體育教學大綱,從基礎后備人群中做起,從源頭上培養誠信意識,定期開展運動員誠信演講等。

6 結 語

治理假球行為是一個長期過程,澳大利亞在長期摸索中形成了聯邦法、州立法、體育行業自治準則三級治理體系,并仍在不斷升級和完善中,該體系對于治理假球行為發揮著關鍵作用,其形成的系統行政監管、設立的專門監督管理機構具有鮮明的實踐意義。在我國構建和完善假球行為規制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借鑒澳大利亞的成功做法,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建立第三方監管機構,強化司法打擊力度等來維護體育誠信,優化體育競技環境,提升體育治理能力,爭取早日構建出合理且完備的體系,以促進我國體育健康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誠信比賽體育
提倡體育100分 也需未雨綢繆
甘肅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發芽比賽
大灰狼(2019年4期)2019-05-14 16:38:38
美好生活離不開誠信
中國鹽業(2018年20期)2019-01-14 01:18:44
我們和誠信在一起
少先隊活動(2018年5期)2018-12-01 05:24:37
選美比賽
那一次,我把誠信丟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比賽
2016體育年
我們的“體育夢”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免费高清在线| 伊人国产无码高清视频| 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日韩AⅤ在线观看| 夜夜操国产|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色欲AV|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国产福利小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成人一级黄色毛片| 国产拍在线|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五月激情婷婷综合| 国产中文一区a级毛片视频| 热99精品视频| 免费一级毛片| 色屁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 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国产成人乱无码视频| 无码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狠狠色狠狠综合久久| 国产黄网站在线观看| 无码AV日韩一二三区| 亚洲精品手机在线|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 又爽又大又光又色的午夜视频| 成人午夜亚洲影视在线观看| 国内毛片视频|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 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欧美一级在线看| 囯产av无码片毛片一级| 精品三级网站| 91精品小视频| 毛片手机在线看| 亚洲欧美激情另类| 免费AV在线播放观看18禁强制| 91麻豆国产在线| 久热99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99热线精品大全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无套av在线| 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A∨精品日韩精品无码| 亚洲乱码在线播放| 色国产视频| 午夜福利无码一区二区| 色悠久久综合| 亚洲人成网站色7799在线播放| 九九热精品在线视频| 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色天堂无毒不卡| 99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美女在线| 国产精品成人AⅤ在线一二三四| 亚洲一区二区黄色| 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在线观看| 国产99精品久久| AV片亚洲国产男人的天堂| 五月婷婷精品| 国产日韩丝袜一二三区| 国产交换配偶在线视频|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无码专区喷水| 中国丰满人妻无码束缚啪啪| 亚洲天堂成人| 无码中文字幕精品推荐| 最新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 欧美精品在线免费| 色综合久久无码网| 日本人真淫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香蕉久久国产超碰青草|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午夜日b视频| 欧美日韩激情在线|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下载| 色欲国产一区二区日韩欧美| 国产在线视频二区|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