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程榮軍(1987- ),男,漢族,四川犍為人,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消防。
摘要:
棚戶區長期以來都是城市規劃和管理的難點,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棚戶區居民的消防安全問題日益突出。棚戶區的消防安全狀況非常嚴峻,直接威脅到居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也是城市的公共安全隱患。因此,對棚戶區的消防安全現狀及治理對策進行分析,已成為當務之急。本文主要探究棚戶區消防安全管理現狀,并根據現狀提出相應的管理對策,旨在提高棚戶區的消防安全管理成效。
關鍵詞:棚戶區;消防安全現狀;管理;對策
棚戶區消防安全問題源于其特殊的社會經濟環境及物質環境,城市低收入人群集中于此,居住密度大、結構復雜、結構混亂、消防設施不完善、消防通道狹窄、居民消防安全意識薄弱。在這種情況下,一旦發生火災,往往造成極其嚴重的后果。因此,對棚戶區消防安全現狀進行分析研究,不僅關系到棚戶區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也是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
一、棚戶區消防安全現狀
(一)消防設備短缺
棚戶區多位于城市邊緣地區或經濟發展較落后地區,居民多為低收入人群,很多人無力購買或者沒有意識購買消防器材的重要性。同時,由于棚戶區的特殊性,往往沒有對基礎設施與公共設施進行定期維護,導致消防設施配置不合理、維護困難[1]。棚戶區建筑密集,結構復雜,道路狹窄彎曲,消防車輛進出困難,消防栓、滅火器等設置難度大。由于缺乏有效規劃與管理,居民擅自改建或擴建房屋,造成原有消防設施損壞或不能滿足實際需求,使消防設施短缺的問題更加突出。雖然政府已經出臺了相應的消防安全規定,但是在棚戶區很難有效貫徹執行。由于違章建筑難整治、消防器材配備標準難落實等原因,棚戶區消防器材配置嚴重不足。
(二)居民防火意識薄弱
部分棚戶區居民沒受過正規的消防安全教育,對消防安全和防災方面的專業知識了解不足。由于缺乏消防培訓,導致居民對火災原因、類型及危害缺乏了解,不懂得在危急時刻如何正確自救。棚戶區居民沒有過多資金投入消防設備購置與維護工作,就連最基礎的滅火設備,如滅火器,煙霧報警等都會因成本原因而無法推廣使用,這無疑增加了火災危險性[2]。文化、社會結構對棚戶區居民的防災意識也有一定影響。在特殊文化背景下,人們把災難看成是一種偶然事件,因而在災害預防方面表現出消極態度。此外,棚戶區往往缺乏有效的社區組織與領導,導致開展防災知識宣傳很難形成共識與行動。
(三)救援困難
很多棚戶區都坐落在城市的邊緣地帶或者很難到達的地區,基礎設施比較差,道路狹窄不平,給消防車及救援車輛的快速通行帶來極大挑戰。有消防救援人員必須攜帶器材步行才能到達火場,極大延長了救援時間。棚戶區的房子大部分都是臨時搭建的,沒有經過合理規劃,房子與房子之間的距離很小,有些房子甚至共用一堵墻,這樣密集的布局不僅使火災更易蔓延,也給滅火救援工作帶來了困難。同時,由于人口密集,火災時人員疏散也是一個難題,不僅增加了救援難度,還增加了人員傷亡風險。相對于城市其他區域,棚戶區在公共服務、資源配置等方面都處于劣勢,消防救援資源也不例外。
(四)基礎設施老舊
在棚戶區最初的基礎設施建設中,沒有考慮長期使用和人們對住房的要求。在使用過程中,由于長期超負荷運行,加之缺乏正確的維護保養,原有的電力線路等設施逐漸老化,使得棚戶區在面對各種挑戰時顯得力不從心。棚戶區居民通常屬于低收入人群,經濟能力不足,無法支撐對住房基礎設施進行的改造。在這種情況下,老舊電纜、水管系統得不到及時維護與更新,使其安全隱患更加嚴重[3]。
二、棚戶區消防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宣傳教育
舉行消防安全講座是一種直接有效的方法,可邀請消防部門的專業人員為居民講解防火知識,如發生火災時如何自救、如何使用消防器材。通過生動的事例,使居民認識到火災的危害性,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另外,講座也可與實際操作演練相結合,使居民親身體驗,加強記憶。在宣傳教育工作中,宣傳手冊內容應包括防火知識、火災時的應急逃生方法、常見的易燃易爆物品安全使用及存放方法。手冊語言要簡單易懂,可以利用圖解的方式讓人更容易理解。另外,也可以在小區內設置醒目的安全提示牌[4]。提示牌可設置于人群密集場所,如小區入口、公共廣場等,內容包括逃生路線圖、應急疏散點及注意事項等,指示牌采用醒目的色彩及圖示,以確保能迅速引起居民的注意,引導他們快速、安全離開現場??梢岳蒙鐓^公眾號、微信群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定期發布消防安全知識及最新消防法規政策,使居民能夠及時更新自身的知識儲備。同時,還可以利用這個平臺,開展消防安全知識競賽和網上答題活動,提高居民對消防安全的興趣,強化記憶效果。
(二)定期檢查
定期檢查涉及檢查次數、特定時間點、檢查范圍和職責分配。對于棚戶區來說,由于其特殊的環境以及潛在的危險因素,檢查的頻率比較高,如每季度進行一次全面消防檢查,對一些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如廚房、配電箱等,每個月都要檢查一次。另外,在檢查方案中要對每一次檢查的具體內容進行詳細說明,如電線老化程度、燃氣管道密封性、消防設備的有效性等。傳統的檢測方法主要依靠人的視覺、經驗判斷,存在漏檢、誤檢等問題。為此,應引進更先進的檢測儀器和設備,如紅外熱成像可用于檢測線路過熱及電氣設備過熱、漏氣檢測儀可用于查找煤氣管道泄漏點,采用這些先進的檢測方法,可極大提高檢測精度與效率。檢查員應經過專業訓練,熟悉消防安全知識、檢驗標準和程序,同時要有一定的應急處理能力,一旦發現危險信號,及時進行初步的應急處置。此外,還必須建立完善的檢查記錄與反饋機制,每一次檢查結束后,應形成一份詳細的檢查報告,詳細記錄檢查的時間、地點、結果和處理措施等相關信息,對沒有及時整改的隱患要跟蹤管理,保證所有的問題都能得到及時有效解決。
(三)消防設施配備
消防設施配置應遵循“全面覆蓋,便于取用”的原則。在棚戶區的每個角落,至少應該有一種滅火設備,以備緊急情況時使用。例如,滅火器應放在容易被人迅速拿到的地方,如樓梯口,公共場所等。消防栓分布應保證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在最短時間內使用[5]。另外,針對棚戶區普遍存在的通道狹窄、結構復雜等特點,還需考慮加裝滅火毯、滅火彈等便攜式消防裝備,使居民能夠在火災發生初期迅速采取有效的滅火措施。要定期維護和檢查消防設備,以確保在突發事件中能正常工作。例如,滅火器要經常檢查是否有壓力,有沒有過期;消防龍頭要經常檢查,看有沒有堵塞,有沒有足夠的水壓。
(四)逃生路線規劃
疏散路線應該盡量簡單明了,這樣居民才能在突發事件中快速了解,并開展實踐行動。在設計逃生路線時,要特別注意避開盲區、狹窄地帶,保證所有逃生路線暢通。同時,在疏散路徑設計上要充分考慮老人、兒童和行動不便人群的特殊需要,保證所有人都能夠安全疏散。應當在居民區明顯的地方設置足夠數量的指示標志,這些指示標志必須用反光材料制成,即使在晚上或者有煙的情況下也可以清楚看到。棚戶區管理部門要經常組織模擬各類突發事件的逃生演練,使居民能夠親身感受到逃生的全過程。通過演練,不但可使居民熟悉疏散路徑,及時發現疏散通道堵塞、指示牌不明顯等問題。同時,通過演習可提升市民的應急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隨著棚戶區改造升級,建筑物布局及人口結構可能發生改變,對疏散路徑的規劃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棚戶區的管理者應定期對疏散路徑進行評估與修正,以保證其科學有效。
(五)組建志愿者隊伍
志愿人員應具備一定的綜合素質,對消防安全有一定了解。這些人包括已退休的老年人、在校學生或其他社會上的成年人。在招募過程中,可利用社區公告欄、微信群等方式發布招募信息,明確志愿者的基本要求與義務,鼓勵居民自愿報名。應加強志愿服務人員的專業化訓練,提升志愿服務效能,培訓內容應包括消防基礎知識、常見火災成因和預防方法、初期火災處理方法、人員逃生指導等。除了理論知識外,還要進行實際操作,同時可邀請專業消防隊員參加培訓,以保證訓練的專業性與實用性[6]。消防志愿服務隊要有明確的組織結構,明確分工,便于管理與調度。有效的溝通機制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可以通過微信等社交平臺,及時發布消防安全信息,組織應急處置演練,確保信息及時傳遞與反饋。對于表現突出的志愿者,可采取頒發榮譽證書、發放小額獎金、舉辦感恩晚會等方式予以表彰和獎勵。同時,還可建立志愿服務檔案系統,將志愿服務的時間、貢獻與社區評優、優先享受社區服務等內容相結合,增強志愿者的榮譽感。
(六)垃圾管理
棚戶區的特殊構造會使垃圾車很難進入,所以必須要有足夠數量的垃圾收集點,并且保證他們能及時清理??梢岳眯⌒屠暹\車或手推車等靈活的方法,保證每個角落的垃圾都能得到及時清理。同時,針對大件垃圾,可設立專屬日,以社區通告的形式告知住戶,避免此類垃圾長期占據公共場所??梢詫⒖苫厥瘴?、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類收集點設置在棚戶區,引導居民進行垃圾分類投放,對垃圾進行分類收集,不僅可以有效回收利用垃圾,而且可以有效減少可燃垃圾的產生量,降低火災危險性。為提高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可采取獎勵措施,如對定期參與垃圾分類的居民發放小金額的生活物質獎勵等。還要加強監督與執法力度,在社區內形成自治機制。可通過定期巡查、設立舉報熱線等方式加強對生活垃圾的管理監督,同時鼓勵居民積極參與棚戶區管理,成立居民小組,監督垃圾分類、清掃等各項工作的執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和處理。只有通過政府和居民的共同努力,才能形成一種良性循環的管理模式,使棚戶區生活垃圾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結語
綜上所述,如何做好棚戶區消防安全工作,不僅關系到成千上萬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而且關系到城市管理與社會安定。棚戶區消防安全存在著基礎設施差、居民消防意識薄弱、消防設施匱乏、管理體制不健全等問題。棚戶區消防安全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只要采取科學的管理措施,加強多方協作,就能從根本上改善棚戶區的消防安全狀況。
參考文獻
[1]
張安妮.新技術推廣落地老城區消防升級——貴州省貴陽市云巖區紀事[J].中國應急管理,2022(01):86-87.
[2]代前軍,周家山.消除山區棚戶區隱患的思考——以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棚戶區改造為例[J].城鄉建設,2022(01):33-35.
[3]李家輝.驗收職責移交下建筑消防工程竣工驗收研究——以蒙自新百大棚戶區改造項目為例[J].城市建筑,2021,18(36):159-161.
[4]鐘委,韓寧,田英,等.基于層次分析法的某地區林業城鎮棚戶區消防風險評估[J].火災科學,2021,30(03):179-184.
[5]丁健,蘇寧川,黃濤.舊城棚戶區改造施工安全風險分析及應對措施[J].江西建材,2021(08):245-246.
[6]吳臻.老城區中的棚戶區火災防控對策分析[J].智能城市,2018,4(04):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