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黨文
隨著時代進步,人們越來越關注生態的話題,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教育生態化是未來的研究重點和發展趨勢之一。理應通過教育生態理論分析教育的發展規律,提高教育水平,但目前我國對初等數學方面,教育生態化的研究較少,小學數學高年級課堂中還存在著很多不符合以人為本的非生態現象,阻礙了師生的共同進步與發展。
一、相關理論與概念界定
1.教育生態學
教育生態學本質是將生態理念與教育理念相結合,分析教育中出現的種種違背發展規律和生態機制的現象問題。生態系統本身是動態的,為的是數學課堂達到更理想的狀態,需要建立新的平衡,使課堂生態系統的結構更加完善。生態課堂是把課堂看作一個微觀的生態系統,同大自然的生態系統一樣,教師和學生在其中扮演著主導的角色,相互影響,共同促進生態系統的穩定發展。
2.小學數學生態課堂
小學數學生態課堂之間強調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追求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幫助學生達成發展目標,促進學生學習社會必備的數學知識和數學思維,體會數學與自然的密切關系,增強自身的自信心。從生態因子之間的關系,來講師生關系應當平等、尊重、信任、和諧。學生是課堂主體,應當積極營造開放的課堂環境,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學生避免壓抑,形成良好的人格和品性。同時生態課堂還應當具備干凈整潔的教學環境,積極開放的課堂理念,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和完整的教學評價,保持小學數學生態課堂是一個開放的多樣的和諧共生的課堂。
二、構建小學高年級數學生態課堂的策略
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上出現的這些非生態現象,應當從準備階段、過程階段、評價階段三個方面,做出構建小學高年級數學生態課堂的相應的策略,
1.準備階段
良好的物理環境營造了人群感和歸屬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和樹立良好的三觀。課堂的物理環境方面需要保持整潔干凈,確保無灰塵、無雜物、無安全隱患,讓學生的書包都能夠合適的放在桌兜里。建立校園的生態角,放著美麗的花卉和植物,供學生精心照顧,讓其看到植物的成長,保證學習環境的舒適度。在教室裝潢上,講究色彩搭配,營造平靜清新的感覺,并且要為教室內提供成功的光源,需要溫度調控設備,甚至是空調和暖氣。
人文環境能夠讓學生身心愉悅,教師應當善于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利用自己的耐心和細心,對性格內向的后進生多加鼓勵,并且制定一定的激勵機制,鼓勵學生上課積極踴躍的發言,并且設置創業板報文化,讓學生能夠有機會展示自己的小作品、小文章,給學生帶來積極性,給課堂增添新鮮感。
2.過程階段
多樣化教學引發情感共鳴,我們的教育模式越來越新穎,追求的教學方式也在不斷創新。因此,生態課堂中需要更多一些老師的關注,采取靈活的導入方式,激發學生興趣,明確目標和本課的重難點,牽動學生情緒,以復習、溫故知新、童話故事導入等方式,但要注意不能夠過分地追求分數,導致本末倒置。另外,教師可以選擇幾何模具、PPT、投影儀等廣泛的方式,讓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相互融合,獲得學生的喜愛。
3.教學評價階段
(1)評價主體要多元化,評價的結果不能盲目,而要多元化,可以通過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同行評價等等多種方式,老師可以通過向學生提問,這節課表現的怎么樣、覺得誰表現得好,以此發揮學生的榜樣作用。
(2)評價內容要全面,不能單純地片面追求學生成績的發展,主要考查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比如數學知識方面要重視概念的理解與應用,以及數學方面處理問題的能力,邏輯思維的能力等等。同時,評價內容也要包括老師的師德、修養、工作態度等等,學生的評價對老師來說也能夠促進達成更好的教學。
三、結束語
生態課堂的理念被越來越多的教育者所接受,甚至具有創新意義和探索價值,構建小學生態課堂的策略,能夠解決小學高年級時的課堂中出現的失衡現象,更好地對學生的健康發展和提高有所幫助,希望筆者的研究成果能夠都對一線教育有所幫助,而且提升更多教育者的生態意識。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