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庫區地處偏遠,具有耕多地少、山多路少、支多收少的特點,經濟發展與平均水平存在一定差距,是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短板。衢江區作為山區26縣之一,具有“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貌特征,全區林地總面積178.7萬畝,森林覆蓋率67.45%。近年來,衢江區立足山區庫區資源稟賦,探索“土地共用、生產共管、效益共享”的發展模式,將“千村萬元”林下經濟增收幫扶工程作為主抓手,著力推動林下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全區林下經濟總面積3萬多畝,實現年產值2450萬元,累計帶動4000余名山區庫區農戶實現產業增收1150萬元。
模式創新 土地共用
有效盤活閑置用地
創新土地共用模式。積極探索以毛竹林下中草藥復合經營為重點的林下經濟發展模式,選取多花黃精、三葉青等高產、市場需求大的中草藥品種進行林下栽培,推進林下珍稀動物養殖,構建“竹制品+中草藥+生態養殖”林下經濟新業態。企業流轉竹林后,利用林下空間進行種養,竹子和竹筍等原有經濟作物收益歸屬農戶,有效降低土地流轉難度和投資風險,提高土地收益。如衢江區九斤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與大洲、灰坪、峽川、杜澤4個鄉鎮的200余名農戶簽訂合作協議,流轉毛竹林1.5萬畝,完成毛竹林下黃精種植1500畝。
創新流轉經營模式。創新采用“3331”模式流轉經營,通過合理的收益分配,將企業、土地所有者、生產管理者、村集體聯合成產業共同體,按照“企業出資金、出技術,村集體、農戶以林地入股,收益按比例分成”方式,將收益30%用于抵交土地承包款、30%用于支付管理人員費用、30%收歸企業利潤、10%贈予鄉鎮或村莊用于公益事業。按照該模式,林地所有者及管理者每畝林地可得年租金、管理費各3000余元,粗加工后產品每畝附加值達6萬元。
創新利益聯結模式。構建企業與農戶利益聯結機制,企業根據市場需求派發三葉青、白及、黃精等中藥材種植訂單,農戶可在中藥材基地通過“認養”或“合作”兩種模式參與生產完成訂單獲得收益。目前已建成百畝以上的“訂單種植”林下中藥材基地8個,總面積2900余畝。如杜澤鎮幫你富農業公司以“公司+農戶”的方式,通過統一種苗,統一標準,訂單收購,帶動杜澤、周家、浮石等周邊26戶農戶種植半夏170畝,實現畝產萬元。
產研融合 生產共管
推動產業快速發展
科研搭橋拓展產業空間。聯合組建浙江省南方林藥經濟研究院,與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竹子研究中心、浙江省中醫藥研究院、浙江農林大學、浙江省林科院等多家科研單位達成合作協議,引進聘請10余名中藥材種植專家,推動林下中藥材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林下中藥材主栽品種擴大至20余種。依托林科院、農科院技術指導進行黃精竹林套種,三葉青、白及與黃精混合套種等中草藥研發,吸引優質市場主體參與。
延鏈補鏈實現產業融合。整合“區域協調產業發展財政專項激勵”項目資金,推動林下中藥材基地建設,中藥材基地新建及鞏固提升項目27個、面積9000畝、總投資1473萬元,打造中草藥“科研、培育、種植、采摘、加工、銷售”全鏈條服務。如浙江廣勝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資3000萬元建成年產80噸的三葉青中藥飲片生產線。衢江區康美中藥材專業合作社與胡慶余堂、南孔藥業、同仁堂等多家醫藥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先后在湖南鎮、舉村、嶺洋等地建立中藥材標準化訂單種植基地5200余畝。
標準制定規范產業發展。成立中藥材產業農合聯,吸納中藥材種植主體及農戶加入,將中藥材種植技術、投入品采購、產品銷售等進行規范統一。通過標準制定、科技攻關、技術推廣、產業監管等促進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如制定并組織實施《廣勝三葉青栽培技術規程》企業標準和《中藥材種植高效節水技術規范》團體標準,通過按標生產,規范藥材生產的各個環節,保證中藥材安全、有效。
多方共贏 效益共享
全面增加群眾收入
長效化帶動群眾就業,實現“產業就業”良性循環。企業種植中藥材后,雇用當地農戶作為生產管理的負責人,負責中藥材的種植和日常保護。鼓勵和引導林農以林地入股、托管或租賃等方式,參與企業、合作社、家庭林場發展三葉青、黃精、鐵皮石斛等林下經濟項目,實現山區庫區“家門口”就業,既拿租金又領薪金。如浙江仙霞湖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利用鐵皮石斛原生態活樹附生栽培技術,在庫區農戶板栗樹上栽植鐵皮石斛,帶動80余戶農戶發展樹栽鐵皮石斛。
示范化培育龍頭企業,推動“農企聯合”發展模式。扶持培育一批規模大、實力強、優勢特色明顯、有示范帶動能力的新型農業主體,先后培育林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林場、種植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50多家,發展“公司+基地+農戶”“基地+合作社+農戶”等農企合作方式,帶動農戶持續增收。如破石村益年堂農林科技有限公司以“公司+基地+農戶+科技”發展模式,帶動家庭農場6個、農戶70余人參與中藥材種植,年銷售收入780萬元,銷售利潤230萬元,每人每年增收1.8萬元,培養大學生就業5名,培養技術型農戶20余人就業創業,歷年科技培訓總人數達500人次。
多元化暢通銷售渠道,探索“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創新農業電子商務模式,利用直播平臺帶動中草藥產品流通,拓寬銷售渠道。如湖南鎮利用文化節系列活動,結合線上平臺進行宣傳推廣,創新“公司+集體+網格+農戶”農產品供銷模式。嶺洋鄉依托嶺洋漁村平臺,建立農產品展銷館,配套建設直播間,邀請本土網紅“閑妻兩母”直播帶貨,累計銷售中草藥10萬余元,農戶戶均增收2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