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產業和供應情況
2022?年,上海市食用農產品總消費量?2?000?多萬噸,外省市供滬量約占上海市消?費量的?80%。上海市主要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17?家,年批發交易食用農產品?650?萬噸,?其中豬肉?23.8?萬噸、蔬菜?226.8?萬噸。
上海市現有蔬菜專業合作社?900?戶,地?產蔬菜年上市供應?252.94?萬噸?;規模生豬?養殖場?136?家,域內生豬年出欄?90?萬頭?;?水產品養殖基地?881?個,年供應量?8.34?萬?噸。地產食用農產品領域共有有機產品認證?獲證組織?11?家、證書?18?張?;有效期內綠色?食品企業?987?家,產品?1?902?個,獲證產量?124.83?萬噸,綠色食品認證率為?30.9%。
2022?年上海口岸進口食品?979?萬噸,?其中金額排前三位的品種依次是牛肉產品、?巴氏殺菌乳和其他乳制品、水產品,金額分別為?548?億元、235?億元、192?億元?;上海口岸?出口食品?166?萬噸,其中金額排前三位的品種?依次是蔬菜及其制品(保鮮和脫水蔬菜除外)、?蛋白質及其衍生物、其他調味品,金額分別為?116?億元、65?億元、51?億元。
食品安全監督性抽檢情況
監督性抽檢是日常監管中的一項重要手段。?2022?年,?上?海?市?共?監?督?抽?檢?各?類?食?品?樣?品?137?359?件,其中農業農村部門?3?800?件、市?場監管部門?108?448?件、海關部門?25?111?件,?合格率為?98.63%,問題發現率?1.37%,同比?提高?0.07?個百分點;快速檢測?1?103?050?項次,?快速檢測篩檢陽性數為?3?990?項次?;開展進口?冷鏈食品核酸檢測?2?546?211?件。
根據食品安全監督性抽檢結果分析,在?導致食品安全不合格的主要因素中,農藥獸藥?殘留超?標占比?50.03%、微?生?物?污?染占比?33.91%、?重?金?屬?污?染?占?比?8.33%、?有?機?物?污染占比?3.08%、質量指標不符合要求占比?2.6%、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占比?1.57%、生物毒素污染占比?0.27%、其他類別?污染物等占比?0.22%。
根據食品安全監督性抽檢結果,各環節食?品不合格情況分析(特殊食品無不合格情況)?如下?:
從主要食用農產品抽檢情況看?上海市地產?農產品質量安全繼續保持較高水平。在市場銷?售的部分食用農產品中檢出禁用農藥或限用農?藥超標,農獸藥不合格主要涉及流通環節的蔬?菜和水產品。
從食品生產加工環節抽檢情況看?上海市食?品生產環節合格率總體保持較高水平,不合格?項目主要集中在微生物污染,以及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等。
從食品流通環節抽檢情況看?抽檢不合格食?品品種及指標主要為?:市售食用農產品農獸藥殘?留不符合相關標準要求?;生干籽類、餅干和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等食品的質量指標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肉制品、酒類等食品的食品添加劑超標;肉制品、糕點等食品的微生物指標不合格。
從餐飲服務環節抽檢情況看?抽檢不合格食?品品種及指標主要為?:餐飲具大腸菌群和陰離?子合成洗滌劑項目不合格?;食用農產品農獸藥?殘留超標?;餐飲單位自制的水產制品和餐飲套?餐微生物指標不合格。
從食品相關產品抽檢情況看?抽檢不合格的?食品相關產品品種及指標主要為?:個別類型產?品安全性指標不合格,如食品接觸用搪瓷制品?的鎘遷移量?;部分產品使用性能指標不合格,?如一次性塑料餐飲具的負重性能?;標簽標識不?符合標準要求,如密胺餐具、食品接觸用搪瓷?制品等。
從進口食品檢驗檢疫情況看?進口食品的不?合格原因主要有以下情況:感官或標簽不合格,?如貨物腐敗變質、無中文標簽、標簽標注不合?格以及產品超過保質期?;未獲準入、含有未獲?準入的肉類等成分或不能提供境外官方證書或?必須的證明材料?;貨證不符,即隨附單證與貨?物的實際情況不一致,存在貨物夾帶等情況?;?實驗室檢出動物疫病、微生物及其他安全或品?質項目不合格。
投訴舉報受理及處置情況
2022?年,市場監管投訴舉報熱線“12315”?共接到食品類投訴舉報?254?843?件,其中記錄?為“食品安全問題”的?69?356?件。此外,解?答食品類咨詢?157?961?件。2022?年,落實有?獎舉報?562?件,獎勵金額?155?729.28?元。
食品安全投訴舉報量居前五位的品類依次?為?:肉制品、烘焙食品、乳制品、方便食品、?糧食加工品,主要反映通過電商平臺、商超門店、?菜市場、社區團購等購買的食品存在變質、過期、?有異物、食用后不適、標簽標識不規范以及疑?無資質生產加工銷售等方面問題。
集體性食物中毒情況
2022?年上海市未報告發生集體性食物中?毒事件,未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