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仁承
“滑”的字面意思是“光溜、不粗澀、少摩?擦”。在食品中,滑又是什么呢?是柔嫩、爽滑?又不失彈性,是光溜中不乏變通,追求圓潤又?不過分追求圓滑,可以形狀多異,可以凹凸不?平……這也太虛幻了吧!
粵?港?菜?系?中?有?一?個?特?別?的?分?支,?稱?為?“滑”,其實就是將食材剁碎成泥狀,加入輔料?和調味料,按順時針方向攪拌,或是狠狠捶打,?直至出膠成漿,然后做成各種形狀,如丸狀、?餅狀、條狀,甚至小魚狀,既可以入湯、入菜,也可以自成一體,汆、煎、燒、煮皆可,成為上?品佳肴。再具體一點,滑中有蝦滑、魚滑、牛肉?滑、豬肉滑等等。
鯪魚滑
我印象中最出名的是鯪魚滑,這可是粵港?地區的特色。在香港街市,經常聽到有人吆喝:?“地道魚滑,真材實料!”尋聲望去,魚滑是一?大坨、一大坨的,用透明塑料薄膜包裹著,稱重?賣,價格也不太貴。鯪魚滑黏稠、白里透青、很?有光澤,既可做成魚丸,也可用小勺劃出一條?條“小魚兒”似的入湯,還可以搓成一個個小?圓球,壓壓扁,油煎一下,就成了香氣撲鼻的魚?餅。
鯪魚骨刺多,神奇的是,鯪魚滑里竟然沒?有一丁點兒魚刺!這是因為,鯪魚在洗凈加工時?被剔去了魚骨,殘留的細小魚刺則在成百上千?次的刀剁和捶打中消散得無影無蹤?,F成的魚?滑已經調過味了,加了適量的味精、鹽、糖、蛋?清和少許生粉,攪拌得很均勻,回家烹制時無需?再調味?;浉廴耸堪咽箘潘ご蚍Q為“撻”,撻過?的魚滑白里透青、肉膠滿滿,因而也被稱為“魚?青”。將其加工成形入菜后,品嘗時的第一口感?是爽滑而富有彈性,其次才是鮮美可口。
若要制成上佳的鯪魚滑,撻魚肉時需放適量?水,水少了魚肉會發硬,水多了魚肉則松散;這水也不是一般的水,最好是凍過的陳皮水,帶一?種自然的香氣。
蝦滑
常見的滑中自然少不了蝦滑,這正是我的所?愛。以蝦滑制成的丸子滑爽又彈牙,層次豐滿,?鮮美得很。
一般選用青蝦制作蝦滑,輔料為豬肉、魚?肉、蛋清、生粉等。青蝦洗凈去殼后加入輔料一?起剁碎,然后加入各種調料攪拌均勻,再經過無?數次的摔打直至起膠,這樣既保留了原有的營?養成分,又有了爽滑口感,蝦滑才算完成。接下?來,便是按照喜好進行不同的烹飪加工了。
我很欣賞店家服務員的現場操作,只見她一?手托著盛放蝦滑的木板,一手用小勺將蝦滑劃出?一團團不是很規則的小丸子,任由它直接跌落進?滾燙的熱湯中;轉眼間,蝦滑已成白里透紅的漂?亮小球,簡直是一場輕快優雅的表演。直到服務?員提醒“可以用了”,我們才回過神來,忙不迭?地撈起那些小球細細品嘗,自然是爽滑又彈牙,?鮮美又滿足。
牛肉滑
牛肉滑是以牛肉為主料,輔以鹽、雞粉、蛋?清、白胡椒粉、料酒等制成。加工工序與其他?滑類大體相似,也需洗凈、剁碎、攪拌,直至起?膠。不過,因肉的質地不同,有兩點需注意:一?是牛肉表面的那層筋需清理干凈;二是切忌偷?懶,不得用攪拌機取代手工攪拌和捶打。只有堅?持手工制作才會有上佳滋味,容不得半點馬虎。
豬肉滑
豬肉滑是以豬肉為主料,以蛋清、胡蘿卜、?鹽為輔料,先將洗凈的豬肉切成小塊,用料酒?腌制片刻去除腥味,再將豬肉和胡蘿卜分別剁?成泥,攪拌均勻,攪拌時間可長一些,口感會更?好,更有嚼勁。
以前我時常會想?:?好好的整條魚、整只蝦、整塊肉,難道不好吃、不好味嗎,為什么非要?大動拳腳,反復剁碎、攪拌直至起膠成漿變成?滑呢?直到某一天牙口不再那么利索,大塊豬?肉難以在口腔內隨意滾動咀嚼時,方才領悟到?滑的好處?:?易嚼易咽,既保留了本色風味,又平?添了幾分樂趣,對兒童、老人以及體弱多病人?群來說,不失為補充優質蛋白的一種營養美食。
滑,是實實在在的滑,即使有少許輔料加?入也不會喧賓奪主;滑,是優良食材天然本色,?容不得一點兒假。有人喜歡在滑里加多些淀?粉,殊不知這樣就失去了滑的本色,變得不再?那么滑、不再那么好味了。
既滑又不滑,這才是滑。做人不也是這樣?嗎?
滑?是優良食材?天然本色?容不得?一點兒假?既滑又不滑?這才是滑?做人不也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