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艷娥 楊姣 單文姣 李亞林


[摘 要]目的:課程思政背景下,在“病理學”授課過程中引入改進教學模式(理實一體化),結合顯微數碼互動實驗室教學系統的應用實踐,嘗試將三者(思政教育、理論教學、實驗教學)進行有機結合,從而高效提升學生的思想意識,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架好基礎與臨床的橋梁。 方法:采用隨機化抽樣方法隨機抽取某學校2019級臨床醫學專業4個班級(共有440名學生)學生,隨機分為對照組(傳統教學方式)和實驗組(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方法進行“病理學”教學),每個組均有兩個班學生,比較兩組學生教學效果的統計學差異。 結果:實驗組學生形成性評價成績(85.26±5.60)、考試成績(76.42±4.27)、綜合成績(80.66±4.02分)均高于對照組(76.73±6.39分)(70.05±3.11分)(72.84±5.64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學生兩個維度(學習參與度、學習積極性)滿意程度構成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病理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引入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考核成績,繼而充分調動學的主觀能動性,提升教學效果。
[關鍵詞]病理學;思政背景;一體化教學模式;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志碼:A
近年來,高校教育規模逐步擴大,通過何種渠道、何種方式逐步提高教學質量已經成為諸多高校的研究熱點。《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12)重點強調,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是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和必然要求,圍繞教學方法改革、完善過程以提升教學實踐效果,是其質量不斷提升并最終受益于師生群體的必經之路[1]。醫學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分支,尤為重視理論與實踐的高效結合,在教學改革層面深入分析當前的教學要求,并基于社會形勢需要不斷培養符合工作實踐的高素質、高質量的醫學人才[2],是近年來國內各醫學院校的重點研究范疇和深耕領域。一體化教學模式簡單而言,即融合多個教學環節,考慮到現今培養環境及單位實踐的客觀需求,在課堂教學中完成理論教學,不斷深化實踐技能操作。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對某高校2019級臨床專業4個班共440名學生進行研究。對照組為1~2班,有223名學生;實驗組為3~4班,有217名學生。
1.2 教學方法
采用雙盲法(學生和授課教師不清楚分組情況及研究設計內容)進行隨機化分組和課程教學,但兩組授課教師開展教學研究前均接受同質化培訓,確保組內教學質量和教學方法的相對一致性,方法具體如下。
1.2.1 對照組(傳統教學方式)
按照既定教學程序開展各項教學活動,由教師布置課后實習任務。
1.2.2 實驗組(按照理實一體化教學理念和相關方法進行“病理學”課程教學)
第一步,教師進行理論部分授課,完成該部分后轉由學生進行觀察實驗,然后繼續開展下一部分理論內容,重復上述步驟,直到完全完成章節各部分內容。第二步,以問題為基礎,引導學生進行深入討論,最后由教師進行全面點評和理論學習要點的總結。第三步,在期中和期末開展兩次集中歸納、總結,通過集中式討論讓學生總結學習和操作經驗,強化記憶。
1.3 評價指標
考核成績:包括形成性評價成績、考試成績、綜合成績,綜合成績=形成性評價成績×40 %+考試成績×60 %。學生主觀評價:主要指其對學習參與度、學習積極性的滿意程度,均設置三個等級(滿意、一般、不滿意)。
1.4 統計方法
用SPSS 20.0統計軟件對整理后的數據庫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組間比較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等級資料(n,%)組間比較用Z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學生考核成績的組間比較
實驗組學生形成性評價成績、考試成績、綜合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學生主觀評價結果的組間比較
實驗組學生的學習參與度滿意率(90.78 %)、學習積極性滿意率(98.16 %)高于對照組(65.02 %)、(62.33 %),兩組學生學習參與度和學習積極性滿意程度構成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在形成性評價過程中,該教學模式的優勢表現為課堂整體氣氛活躍,學生參與互動交流的積極性高。
3 討論
“病理學”作為醫學基礎課程,是醫學專業學生從基礎知識體系架構過渡至專業學習的重要過程,但對于尚無學習基礎的新生而言,“病理學”課程所涉及的內容繁雜且枯燥難記,學習難度相對較大。加之傳統教學課堂的教學模式缺乏創新,致使學生學習本課程的積極性不高且學習效果一般[3]。一體化教學模式(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的指導思想就是要打破傳統授課形式的界限,不限定傳授單項知識點時,亦能促進學生將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繼而受益于學生的學習緊迫感及主動意識[4]。
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的學習參與度和積極性滿意程度均優于對照組,具體原因如下:第一,傳統教學模式雖然融入了PBL教學法、CBL教學法、TBL教學法、三步教學法等教學方法,但依然以理論教學為核心,學習的主體依然固定于課堂,而醫學院校臨床醫學專業多采取大班制度,在理論授課過程中存在干擾因素多、授課時間長等不足,繼而容易因學生注意力分散而弱化教學信息的反饋效果,最終導致課堂效率低下,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兩項能力,即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不利于強化素質教育效果[5]。第二,傳統教學模式總體而言依然是限制在課堂內、書本上的教學模式,受限于書本知識更新的時限性,往往難以完全滿足時代和行業發展的客觀需求,因此在給學生鋪墊基礎知識的同時,格外需要重視培養其自主創新和摸索的能力。為深度解決該點不足,實驗組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方法,該方法較好地處理了學生目標不明確、自覺性不夠、興趣不濃、習慣較差等弊端,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思維,繼而形成較為系統的邏輯思維。特別是理論教學結束后,會盡可能地加強形象思維教學,多給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既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有助于擺脫課堂教學形式的固定束縛。第三,傳統教學方法更類似于被動學習過程,教科書相關內容更傾向于理論設計,單純傳授理論知識而忽略實踐應用極易導致出現本末倒置的情形,學生投入精力付諸學習過程,卻無法適應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尤其無法適應技能型用人單位的需求。
雙元制職業教育被譽為當今世界職業教育的一個典范,其主要依托于德國雙元制教學制度得以發展而形成自身理論。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實驗組學生形成性評價成績、考試成績、綜合成績均高于對照組,證實無論從理論或實踐角度,實驗組學生均獲取了相對更佳的學習效果。當代學生隨著成長和學習環境的改變,多數存在形象思維能力優于部分邏輯思維、實踐學習效果強于理論學習效果、動手能力普遍超過動腦能力的典型特征,因此如何將其劣勢進行彌補,是當今教學改革和研究的重點,也是促進教學效果進一步提升的瓶頸[6-7]。實驗組采取的教學方法從本質上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其能更好地帶著目標和動力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并在學習探索過程中不斷強化自身的行為能力[8]。
該研究的創新之處在于,在“病理學”授課過程中創新性地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取得了較好的預期效果。但是該研究亦有兩點不足:第一,受限于研究時間、學生專業等因素,納入樣本例數和教學研究觀測時間長度相對有限。第二,教學效果的判定主要依據學生考核成績及參與度、積極性滿意程度評價,主觀指標的判定存在諸多不足,后續研究尚需結合更多客觀指標進行綜合判定。
4 結論
病理學概念多、抽象難懂,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9],必須具備一定的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免疫學、生理學等基礎知識,才能理解病理學,并運用病理學解釋疾病的臨床表現[10]。目前,大多數醫學院校以傳統教學為主,理論與實踐分離,不符合高職院校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培養需求,因此在醫學院校“病理學”課程中引入一體化教學模式很有必要[11]。
“理實一體化”教學解決了傳統教學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加強了師生互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培養臨床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在高職臨床專業“病理學”課程中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促進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12]。
參考文獻
[1]秦瑩,劉福軍. 從《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展望未來十年高等教育的發展[J]. 云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5(1):60-62;77.
[2]劉楠. “三制”聯動下醫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路徑[J]. 基礎醫學教育,2022,22(10):776-778.
[3]黃梅. 基于創客教育的醫學專業課“教、學、作、創”一體化模式研究[J]. 教育教學論壇,2020(11):98-99.
[4]孫靜. “教學做一體化”模式在醫學統計學課程中的應用[J].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9(7)49-50.
[5]林豐蘭,陳桂銘,王維銘,等. 一體化教學法在臨床急救技能培訓中的應用研究[J]. 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19(3):54-56.
[6]李永寧,郭權,李曉楠,等. 急診創傷“一體化”救治教學模式在臨床技能培訓中的探討[J]. 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25(2):291-293.
[7]程雪,閔連秋,王剛. 提高醫學生臨床工作能力神經病學教學方法改革初探[J]. 繼續醫學教育,2016,30(12):26-28.
[8]沈穎潔,李英霞,徐蕾. 醫學本科科研教學一體化模式[J]. 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21,28(1):75-77.
[9]孟凡云,馮桂芝,范海燕. “做學教一體化”教學模式在醫學技術類專業實施效果分析及對策[J].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8(6):77-78.
[10]張云霞,尹荷美,楊曦燦. 理實一體化教學在醫學檢驗技術實訓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 心理月刊,2018(4):79.
[11]石紅偉,張騰騰,盧亞琳,段明宮.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在醫學高職院校護理專業中的應用研究[J]. 醫學信息,2018,31(8):16-17.
[12]李青,黃文杰,朱武,劉新崗. 理實一體化教學在醫學高專外科基本技能訓練中的運用[J]. 科技資訊,2014,12(14):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