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人們愈加重視幼兒教育,國家也出臺相關政策,規范幼兒階段教學內容和行為,高標準要求幼兒教師,使其能夠端正教學理念,培養幼兒的綜合能力,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文章重點分析了基于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理念的幼兒教育實施策略,希望對相關教學工作有所幫助,助力提高幼兒教育成效。
關鍵詞:“教學做合一”;幼兒教育;應用思路
作者簡介:陸佳優(1995—),女,江蘇省南通市啟東市紫薇幼兒園。
陶行知從多個角度對教育教學展開分析,提出很多具有較高指導價值的教育理念,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其中,“教學做合一”理念被廣泛運用于幼兒教育,有助于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促進幼兒綜合能力的提升,為幼兒未來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一、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理念概述
在“教學做合一”理念中,“做”是核心,“學”與“教”是實踐的依據。具體而言,“教”的重點在于,幼兒教師在進行幼兒教育時,應該認識到幼兒教育與其他階段教育之間的差異性,明確自身主要職責,具備較高的職業素養,并能了解幼兒的實際學情,做到教學同步,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學”強調的是幼兒的主體地位,要求教師激發幼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其主動參與各種教育活動,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思考時間和空間,避免一味地強制性要求幼兒。“做”則重在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讓幼兒的好奇心以及學習需求得到滿足[1]。
與其他教學理念不同的是,“教學做合一”理念主要通過“做”的環節來反映整體教學效果。教、學、做屬于相輔相成的關系,缺一不可,其能使幼兒教育從幼兒角度出發,展開系統化教學,還能引導教師從行動層面、思想層面、價值層面入手明確教育目標,符合當前教育領域發展的要求。
二、在幼兒教育中落實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理念的價值
(一)推動教育工作發展
“教學做合一”理念有效融入幼兒教育中,能夠使教師明確幼兒教育的重點,不斷優化調整教學內容,提高自身綜合教育能力,以滿足崗位的各項要求。其要求教師秉承科學的教育理念,保證各項教學活動和教學內容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為幼兒做好榜樣,以此促進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
(二)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在落實“教學做合一”理念的過程中,幼兒教師能夠更好地為幼兒服務,滿足其成長的需求,為其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幼兒心智處于未成熟狀態,其對事物的了解一般需要家長或幼兒教師的輔助。因此,幼兒教師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行為直接影響幼兒的成長發展。“教學做合一”理念要求教師端正工作態度,向幼兒傳授積極向上的知識,并能將實踐教學作為核心,不斷提高幼兒的認知能力和實踐能力,使其正確認知世界,不斷成長為時代發展所需的人才[2]。
(三)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對于幼兒來說,具有良好的動手操作能力,可以讓其完成更多復雜性的動作,合理操控自身的力量。在傳統幼兒教育過程中,一些幼兒教師過于重視理論學習,忽視了幼兒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導致幼兒不能將所學知識靈活應用于生活實踐。在幼兒教育中落實“教學做合一”理念,并根據教學安排開展多樣化的實踐活動,能夠有效鍛煉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兒分析能力,還能使幼兒通過實踐了解自身的優缺點,以便揚長避短,查漏補缺。相關調查結果顯示,在幼兒園的實踐活動中,部分幼兒參與積極性較低且自信心不足,對父母和教師的依賴性較強。而在“教學做合一”理念的指導下,幼兒教師需要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保持足夠的耐心,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操作,使其克服學習困難,發現實踐操作的樂趣,改變學習態度。同時,教師還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為幼兒提供不同的實踐操作機會,進一步鍛煉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三、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理念應用思路
為了充分發揮“教學做合一”理念的應用價值,幼兒教師需要做好前期準備工作,查找相關資料,制訂完善的教學方案,明確具體的實踐思路,為教學工作順利進行奠定基礎。
具體而言,其一,幼兒教師應注重實踐與思想的良好結合,從多個角度深入研究“教學做合一”理念的核心內容,認識到實踐的重要性,帶領幼兒參與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激發幼兒的求知欲望,讓幼兒全身心投入新知學習中。當幼兒學習遇到困難時,幼兒教師應給予適當的引導,避免直接告訴幼兒解決方法,以讓幼兒形成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重點知識[3]。
其二,遵循幼兒的天性和發展規律。每個教學階段,兒童的成長規律各不相同,對學習的需求存在明顯的差異性,對此,教育工作者要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設計相應的實踐活動,以此促進幼兒個性化發展。“教學做合一”理念倡導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幼兒,要求教師不能過分干擾幼兒的學習行為和思考行為,忽略幼兒的實際需求,這符合幼兒發展特點,教師對此要做好落實工作。
四、基于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理念的幼兒教育實施策略
(一)以生為本,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基于“教學做合一”理念,幼兒教師在進行幼兒教育時應根據具體教學內容,明確教育目標,從培養幼兒能力入手,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同時,幼兒教師還要注重教育細節,將提高幼兒綜合能力作為核心,強化幼兒動手操作能力。此外,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幼兒教師應堅持幼兒的主體地位,從幼兒實際需求出發,設計多元化的教學活動,打造趣味化課堂,將教、學、做良好融合。譬如,觀察具體教育過程發現,幼兒喜歡與幼兒教師、同學交流,對周邊事物保持較強的好奇心,在遇到不明白的事情時,喜歡向幼兒教師提問。對此,幼兒教師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需要保持充足的耐心和責任心,能主動與幼兒交流,共同尋找問題的答案,并為幼兒創造探究的機會,使其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此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達到預期教育目標,還能讓幼兒形成探索意識,掌握知識獲取的方法。
(二)轉變教學理念,提升教師教育水平
在開展幼兒教育工作時,幼兒教師應結合工作經驗,深入研究“教學做合一”理念,學會轉變自身角色,高標準要求自己,積極調整教學理念,提高幼兒教育質量。幼兒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是幼兒日常生活和學習的引導者,教師的行為習慣影響著幼兒的生活行為。因此,幼兒教師需要不斷充實自我,主動參與各種交流活動和學會討論,提高職業素養,為幼兒提供高質量的教學內容。另外,幼兒教師可結合實際情況,利用現代化教學工具和技術,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讓幼兒發現學習的樂趣。譬如,在進行美術教學時,教師可以播放相關視頻,展示幼兒喜歡的動畫人物,或者身邊熟悉的人物,激發幼兒的繪畫欲望,使其主動參與繪畫環節。
(三)創造合適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幼兒教師要明確“教學做合一”的核心要點,結合現有教學條件,創造合適情境,激發幼兒興趣,以此取得良好的教育實施效果。知識源于生活實踐,而由于幼兒的理解能力有限,若教師一味地開展理論知識教學,難以保證幼兒充分理解重點內容,影響具體教學效果。對此,幼兒教師應對教學內容展開深入研究,創設合理的生活情境,促使學習內容更加貼近日常生活,激發幼兒興趣,使其主動參與“做”的過程。幼兒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技術為幼兒展示教學內容,推動教學有序進行。譬如,在開展“垃圾分類”活動時,幼兒教師可以提前查找一些由于垃圾污染而造成環境破壞的視頻,在活動時為幼兒播放并仔細講解,然后提出問題:大家知道環境變得不漂亮,以及植物出現病害的主要原因嗎?幼兒回答:因為不同類型的垃圾沒能合理處理。之后,幼兒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區分垃圾的類型,再對整個活動進行總結[4]。
同時,教師還要創設多元化的活動情境,引導幼兒動手操作。幼兒對外界事物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實踐教學活動可以避免幼兒對學習產生抵觸心理,使其高效完成知識學習任務。活動應具有開放性、趣味性、自主性的特點,幼兒教師可以根據幼兒教育的目標和實際內容,有針對性地創設活動情境,并利用現有資源,合理豐富活動內容,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為其提供獨立思考的空間。幼兒教師可以舉辦交流訪談類、觀察類、實驗類、小組合作類活動,培養幼兒動手的興趣。譬如,在開展以“浮力”為主題的科學活動時,幼兒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完成一些簡單的游戲,并聯系日常生活內容,以小組為單位讓幼兒展開交流。在實際教育過程中,幼兒教師可以在水面放一只塑料鴨子,幼兒隨即發現其漂浮在水面,而當教師將雞蛋放到鴨子上時,鴨子與雞蛋同時漂浮。這一現象充分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幼兒主動提出問題并進行相應的實驗操作,探究科學現象的原理。
(四)做到因材施教,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相關調查顯示,由于一些家長溺愛幼兒,導致幼兒缺乏基本的生活能力,甚至出現懶惰等不良習慣,這不利于幼兒身心健康成長,還會對幼兒教育工作產生負面影響。同時,由于幼兒剛剛步入幼兒園生活,自理能力一般較差,存在飲食行為不規范、隨意哭鬧等問題,這也增加了幼兒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難度。基于此,為了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幼兒教師需要做到因材施教,在掌握每個幼兒性格特點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工作,以促進幼兒全面發展。譬如,對剛入園的幼兒進行教育時,幼兒教師應注重教、學、做的良好結合,在幼兒午睡之后不會穿衣服,向教師尋求幫助時,幼兒教師可以開展“小兔子穿衣服”的活動,讓幼兒幫助小兔子穿衣服,使其在這一過程中學會穿衣服,養成自我穿衣的習慣。另外,幼兒教師可以設置“獨立幼兒”表揚欄,對于日常表現良好,能夠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幼兒提出表揚,并給予一定獎勵。此種方法能夠讓幼兒主動做、主動學,實現“教學做合一”的目的。
(五)重視學習反思,加速學習成果轉化
幼兒在“教學做合一”教育活動結束之后,會獲得一些新的知識和體會,也存在一些疑問,想要與同伴和教師交流分享。基于此,幼兒教師應帶領幼兒進行學習反思,總結動手成果,讓幼兒真正理解所學知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需要預留充足的總結時間,積極鼓勵幼兒分享自己的收獲和疑問,再進行小組交流,將問題匯總和分析,之后由幼兒教師總結,并對幼兒進行公平公正的評價。
結語
在時代快速發展背景下,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視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基于此,在開展幼兒教育時,幼兒教師應根據幼兒的認知能力,合理融入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理念,創造合適情境,因材施教,激發幼兒興趣,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和動手能力,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李婷.“教學做合一”理念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探究[J].新智慧,2022(5):82-84.
金亞.基于“教學做合一”理念的幼兒教育[J].清風,2021(6):15.
沈蕾.做中求“真”: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思想對當今幼兒教育的啟示[J].文學少年,2021(28):112.
張愛敏.“教學做合一”思想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運用研究[J].天津教育,2021(2):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