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平臺經濟影響共同富裕的微觀分析視角研究

2023-06-08 07:03:12王世強
當代經濟管理 2023年6期

[摘 要]基于微觀分析視角,探究平臺經濟對共同富裕的影響。研究指出,平臺經濟有序發展時,可形成促進共同富裕的正向微觀機制。一方面,通過提升商業信息透明度,優化市場經濟效率,提高社會福利整體水平;另一方面,通過降低消費者負擔、釋放就業創業需求與促進競爭、賦予全社會廣闊信息獲取通道,有效抑制市場經濟中趨于擴大分配差距的因素。雙方面作用讓平臺經濟成為推動共同富裕建設的重要力量。然而,缺乏合理引導時,優勢市場地位可催生平臺企業強大市場勢力,衍生壟斷行為不利于共同富裕。典型微觀渠道包括:損害消費者權益,增加從業成本,限制經營權利,擴大供需間價差。平臺反壟斷作為有為政府的具體著力點,可扮演合理引導角色。通過保護消費者權益、調控平臺接入定價、保障經營渠道、強化供需方議價權,有效弱化平臺壟斷負面影響,切實維護市場競爭秩序,激發平臺經濟對共同富裕積極效果。

[關鍵詞]平臺經濟;共同富裕;平臺反壟斷;微觀分析

[中圖分類號] F126;F49[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3-0461(2023)06-0071-09

一、引言

近年來,數字科技取得實質性進步,廣泛商用催生數字新業態飛速發展,不僅提升了商業運行速率,還豐富了商業推廣維度。平臺經濟是數字經濟核心組成,所取得的商業突破具有代表性意義:數字平臺企業(下文簡稱平臺)合理利用優質數字技術,對各類數據進行有效搜集處理,為眾多行業市場中供需兩端提供有效關聯渠道,提高二者間交易匹配度,優化了傳統貿易開展方式,創造出平臺經濟在全球范圍內的快速布局。

將平臺作為中心挖掘與整合供需關系并統籌行業發展的平臺化趨勢,成為平臺經濟推進過程中表現出的典型特征,正在越發多的行業和越發廣的領域中得到體現,凸顯了平臺在經濟建設中的重要地位。截至2020年我國平臺經濟總體規模已位居全球第二①,成為國民經濟增長新動能,是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有效推動力[1]。

我國平臺經濟在發展中正與一個重大時代使命相遇,即共同富裕建設工作。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取得了眾多引人注目的偉大成就,在世界經濟中扮演著越發關鍵的角色。然而,與經濟體量不斷躍升對應的是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問題。弱化多個維度上的發展失衡程度,力爭促成共同富裕,成為我國經濟建設的重要目標[2]。

實現共同富裕重大目標,最終靠的是發展,必須緊緊抓住經濟建設的中心:先把“蛋糕”做大做好,為保障社會公平正義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接著再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處理好增長與分配的關系,把“蛋糕”切好分好,最終促成共同富裕重大目標②。對應于國民經濟的發展實踐與理論所得,這要求需合理借助市場經濟強大力量,加快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同時,還必須盡可能抑制市場經濟中趨于擴大財富與收入分配差距的因素,全面推動社會整體與經濟個體福利水平的提升[3]。

在推進共同富裕建設工作的過程中,平臺經濟的合理運行對于“蛋糕”做大做好和切好分好都預期能產生積極作用:一方面,平臺經濟能克服傳統商業缺陷,推進市場經濟整體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平臺經濟通過信息整合優化資源分配,能弱化傳統經濟中信息因素擴大分配差距的負面影響,肩負起助力共同富裕的重任。

然而也需注意到,在平臺經濟快速布局過程中,新業態新模式的出現讓傳統經濟監管存在困難。合理引導缺位時,平臺壟斷勢力的形成與衍生壟斷行為的出現對消費者和從業者合理權益產生了侵害[4],不和諧現象在全社會頻發。此時,平臺經濟的合理性存疑。本應用以促進社會個體間信息流通的數字工具被用來形成和鞏固平臺市場勢力,反而成為拉開分配差距的新型因素[5]。這些問題的出現與平臺經濟背后的運營邏輯密切關聯,從多角度影響市場經濟合理運行,產生不利于共同富裕的新興渠道,凸顯了合理引導平臺經濟發展的必要作用。

就學術研究而言,關注于數字新業態與共同富裕這兩個話題的既有文獻是較豐富的[6],多涉及數字技術、科技創新、數字商業模式等數字因素對生產要素的促進作用、對生產成本的降低作用等相關問題[7-9],進而探討對共同富裕的影響機制。平臺經濟是數字經濟中商業發展與經濟學內涵極為豐富的分支。相比于生產要素優化等現有研究話題,平臺經濟更主要涵蓋數字產業鏈的下游領域,是數字產業鏈上游芯片、人工智能技術、數字專利等的終端應用層,在經濟學角度多涉及商業競爭與發展的內容,并直接作用于各參與方的福利與權益[5]。

共同富裕與經濟社會中微觀個體的福利、權益等變量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相關研究工作將與市場主體的微觀經濟分析產生緊密關聯,尤其是涉及社會總體福利與經濟個體福利的對應問題。數字經濟領域討論共同富裕的既有文獻更側重于關注數字技術如何先行影響生產效率提升、數據要素產生與生產替代等問題,且與數字科創領域相關度高,選擇視角側重于宏觀層面。這與平臺經濟對微觀層面福利問題產生的直接作用范疇并不完全一致,兩個問題與共同富裕之間的聯系方式也因研究思路的不同而產生區別。與此同時,平臺經濟領域現有研究更側重于財政治理與新型勞資關系等共同富裕相關話題[10-13],與微觀視角開展的福利層面分析工作并不相同。推進共同富裕雖然是一個宏大論題,但立足于微觀視角的分析工作將為宏觀研究提供更全面深入的認知??v觀既有學術成果,以此視角闡釋平臺經濟影響共同富裕的研究工作尚未得到深度開展。

基于上述分析,為更好地引導平臺經濟積極助力于我國共同富裕建設工作,并出于完善相關領域研究的目的,需從平臺經濟的微觀經濟學本質出發進行剖析,研究其運行對共同富裕帶來的各類微觀影響,以及對其合理引導的微觀路徑。對此,本文將重點展開三方面研究:一是探究平臺經濟有序發展時對共同富裕產生積極作用的微觀經濟機制;二是分析平臺經濟在缺乏合理引導時不利于共同富裕的主要微觀渠道;三是從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的結合出發,闡釋反壟斷規制作為數字治理重點在引導平臺經濟助力共同富裕中起到的作用。最后,結合三方面分析所得,給出對應政策建議。

二、平臺經濟有序發展時促進共同富裕的微觀機制

本部分以微觀經濟學中的重要研究變量——社會福利(Social Welfare)作為切入點,探究平臺經濟有序合理運轉時能促進共同富裕的具體作用機制。

(一)社會福利:微觀經濟學研究福利狀況重要指標

在微觀經濟學中,社會福利是評估企業行為合理性與政府政策有效性的核心指標。例如,反壟斷與管制經濟學作為微觀經濟學重要組成,其判定企業行為是否合法合規的重要標準是相關行為對社會福利產生的作用是否積極③。在組成方面,社會福利涉及市場中所有企業的利潤與全體消費者的福利(消費者剩余)兩個主要部分,是從經濟利益出發對所有微觀個體福利與權益加總的合理刻畫,是測度經濟社會運行狀況的重要量化標準。

社會福利本身是一個整體性概念,總體水平高低不直接涉及分配情況,對應的社會問題是“蛋糕”是否大和好。一個邏輯清楚的基本事實是,所有個體福利的最優化一定對應社會福利總體的最優化。其逆反命題則表明,總體沒有得到最優化,意味著個體福利同樣有待提高。對共同富裕的分析將涉及所有微觀個體的福利,從而與總體社會福利的分配情況產生必要關聯,讓討論總體優化成為研究個體優化的先決條件。

基于此,下文研究邏輯是,先論述平臺經濟如何促進社會福利整體性優化,這對應于如何推進“蛋糕”做大做好;再論述其對社會福利分配情況如何產生積極效果,這對應于如何促進“蛋糕”切好分好,是平臺經濟助力共同富裕的深層次原理。兩部分疊加構成完整的邏輯鏈條。

(二)平臺經濟促進市場經濟運行:促成社會福利整體優化

按照微觀經濟學經典理論中競爭均衡理論(Competitive Equilibrium Theory)的核心邏輯,福利經濟學第一定律(First Fundamental Theorem of Welfare Economics)表明,在相關設定成立時,市場經濟運行所形成的競爭均衡結果是帕累托最優(Pareto Optimal)的[14],對應著沒有資源浪費的社會福利結果。此時,均衡商品價格讓供需間自發取得平衡,社會中有效的生產與消費資源都將得到充分利用。社會福利作為一個整體性結果,得到了盡可能最大化,福利層面的帕累托改進(Pareto Improvement)是不存在的,即無法在不降低其他經濟個體福利水平的前提下,提升任何經濟個體的福利水平。

在競爭均衡形成并對應帕累托最優社會福利的過程中,市場中所有經濟個體皆獨立制定自己的商業決策。這表明,市場經濟運營所對應的有效福利結果并不需依仗外部力量干預,具有較強獨立性特征,能夠自發形成。該理論成為市場經濟體制能發揮社會資源配置有效作用的基本思想指導[14],是我國通過深化市場經濟的發展與改革來促進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重要理論參照[15]。

該理論成立所需的核心設定之一便是:市場經濟運行過程中,交易各方在信息層面能做到盡可能透明,信息不對稱程度能得到有效抑制,各類商業信息能得到合理流通。與之相反的是,如果信息流通層面存在阻礙,信息不對稱可造成市場主體之間不均等的相對市場勢力,或導致需求與供給無法得到充分滿足。此時,市場經濟均衡形成以及對應社會福利整體優化的結果便未必成立。

這一設定所要求的客觀條件正好與平臺經濟的優勢特征相契合:平臺作為平臺經濟的重心,利用先進數字技術有效處理海量市場數據,能在信息層面對整個市場的運行和市場中所有經濟個體的各類信息進行盡可能全面的掌握,進而在供給端與需求端之間提供優質數字信息服務。以此,平臺能有效降低信息不對稱程度,弱化多類傳統經濟不利因素的負面影響,如需求端不確定性等造成的制約[16],促成微觀經濟學中的理想福利結果,有效實現商品流向信息流的合理轉變,以此讓市場經濟得到更高效運行,最終促進“蛋糕”做大做好。

因此,平臺經濟不僅是新興經濟學研究對象以及我國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重要力量,其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核心作用還契合于微觀經濟學傳統經典理論,與市場經濟基本運轉的長期邏輯高度匹配。當一百多年前競爭均衡福利有效性這一理論得以提出之時[14],市場經濟在具體運營過程之中尚有可完善之處,尤其是在信息優化層面。當年的經濟學家通過理論推演,預言到了信息優化對市場經濟的積極作用,但并沒有在實踐中見到類似具體經濟形態的落地。這表明競爭均衡理論在其誕生時存在一定的時代超前性。平臺經濟的出現,通過不斷地促成這些理論成立所需的條件,可對應市場經濟更加有效的運營,保障社會福利整體能得到優化,讓競爭均衡理論所描繪的場景成為現實。

(三)平臺經濟促進共同富裕:從整體優化到分配優化

市場經濟的競爭均衡結果雖然可以自發形成帕累托最優的福利性質,但這一結果的福利效應在分配上并不必然有效,距離共同富裕的預期分配水平尚有差距。就學理而言,帕累托最優的福利結果只要求社會資源得到充分利用,讓“蛋糕”做到既有技術條件下的最大水平,而并未討論均衡結果在分配上是否具有合理性。因此,市場經濟自發形成的福利結果與共同富裕之間不能簡單劃等號。相反,在全球經濟發展實踐中,市場經濟在形成均衡的過程中還可能在社會各成員的財富和收入獲取上形成巨大差距,造成分配失衡,違背共同富裕的精神內涵。這表明,為促進并實現共同富裕,借助市場經濟的作用時,還必須考慮到可造成分配失衡的因素,讓市場經濟承擔合理的角色,并積極弱化相關因素對分配的負面影響。

對應于本文研究問題,便要注意到市場經濟本身對分配的作用不明確,從“平臺經濟能促進市場經濟運行”到“平臺經濟能助力市場經濟促進共同富?!?,尚需得到進一步論證。就平臺經濟有序運轉時的重要作用而言,其可以從需求選擇、供給環境、信息建設三個典型的微觀角度入手,有效弱化市場經濟均衡結果可能出現的擴大財富與收入分配差距的傾向。

1.有效提升需求端議價權,降低消費者生活負擔

在傳統經濟中,由于銷售渠道有限,需求端消費者面臨的選擇余地較小,商家(企業)相比于消費者有著較強定價能力,尤其是大型企業成為了市場支配地位占有者。這構成傳統經濟中競爭均衡無法對應有效福利水平的一類典型因素[14],根源在于市場中需求被高度抑制,消費資源無法得到充分釋放,需求端成本無法得到有效降低。此外,消費者還需為完成購物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承擔高水平的搜尋與匹配成本,成為商業活動中較為弱勢的群體。兩方面作用的疊加讓消費者與傳統強勢企業之間的行業福利分配出現明顯差距,成為需求端不利于共同富裕的常見因素。

平臺經濟的出現與在諸多行業的普及則為消費者弱化了這些問題的負面影響:一方面,在平臺經濟所促成的廣闊選擇范圍內,消費者面對商家擁有了更強議價權,因此對應的商品價格會更低。另一方面,數字技術合理處理數據實現了有效供需匹配,降低了消費者購物精力負擔?;谶@些作用,平臺經濟讓廣義上的所有購物過程更公平、安全和便捷,讓價格低且質量優的商家被消費者自發選擇出來,反過來推動供給端結構優化。這能幫助市場經濟的運行結果在消費者和企業間對應于分配更為均衡的社會福利水平,協調需求端與供給端的合理關聯,從而弱化財富與收入分配差距的擴大化趨勢。

2.釋放創業就業需求,促進供給端形成合理競爭態勢

從供給端出發,平臺經濟作為新業態,一方面能大力釋放創業和就業需求,為經營者提供更多商業活動機會,另一方面能降低行業門檻,讓行業內形成充分競爭的發展態勢,并與就業創業需求的進一步釋放形成合理循環?;趦煞矫孀饔?,平臺經濟能進一步優化供給端商業經營環境,為廣大從業者創造更多盈利機會,讓所有潛在經營者都能有效躋身于市場中,弱化傳統既有優勢經營者對市場的控制,讓行業整體利潤不僅能做大做好,更能通過商業機遇與資源的合理分配而更為均衡。

在傳統經濟中,部分企業商業優勢資源積累對創業就業需求和行業競爭的抑制,是造成收入分配出現差距擴大化的重要原因[5]。這類商業優勢形成了一定行業進入壁壘與準入障礙,是對新興進入者和優勢創新的強有力限制,導致并非所有經濟個體都能在市場中有效付出自身勞動力或出售商品,造成就業與創業機會出現顯著個體差異。最終,這讓市場經濟對應的均衡結果在不同市場主體間出現行業利潤分配上的巨大差異。

平臺經濟則將諸多傳統行業與新興行業的創業就業門檻盡可能降低,倒逼傳統強勢企業改良,弱化其市場議價權與市場勢力;同時優化線上聲譽模式,創造大量新業態衍生的商業機遇,并通過數字技術優化傳統商業運營,為所有潛在從業者提供更公平競爭的大環境。這與共同富裕實踐中“重點鼓勵辛勤勞動、合法經營、敢于創業的致富帶頭人”的重要指導思想④是相匹配的。類似積極作用盡可能抑制了傳統經濟中從供給端造成分配出現差距的因素,從而積極助力共同富裕。

3.賦予全社會廣闊信息獲取通道,弱化獲取鴻溝

從信息建設出發,平臺經濟有序蓬勃發展為社會中所有經濟個體都提供了更為便捷的商業信息獲取通道,能有效弱化由信息獲取鴻溝加劇的財富與收入分配差距。在傳統商業與金融活動中,受限于技術水平,信息傳播渠道和效率是有限的。這限制了經濟個體通過有效信息進行投資理財等相關經濟金融活動的能力,形成社會群體間在商業信息獲取上的明顯鴻溝,最終因個體間既有信息獲取能力與渠道的差異,產生財富創造能力差距。這成為導致市場經濟運行過程中財富與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另一原因,是市場經濟自發運行無法必然促成共同富裕的重要因素。

當平臺經濟在信息建設中發揮出積極作用時,有用商業與投資信息出現于各大數字平臺中,全社會所有經濟個體都能通過簡易數字設備獲知信息,基于這些信息開展對應經濟活動,有效展現個體的能力與實力。當然,不同個體基于相同數字信息所做出的經濟行為是有差異的,信息的有效出現并不代表信息能被所有個體相同程度地利用,而共同富裕本身也不是“均富”⑤。平臺經濟對信息的處理與提供增強了社會全體的信息獲取能力,讓有意愿且有能力利用信息的經濟個體能更容易通過有效信息制定合理商業決策,盡可能消除傳統經濟中信息獲取鴻溝形成的財富聚集。因此,平臺經濟能弱化信息獲取機會不均衡對財富與收入分配差距產生的擴大作用,進而對共同富裕形成積極影響。

三、平臺經濟缺乏引導時不利于共同富裕的微觀渠道

上文中,平臺經濟可促進共同富裕在理論上有一個必要前提,即包括平臺在內的所有微觀市場主體都能積極維護市場競爭秩序。此時,任何企業的市場勢力都將得到有效限制。對應的,由強大市場勢力而衍生的壟斷行為是鮮見的,因此總體福利損失與個體福利分配不均將受到高度抑制。按照競爭均衡理論的基本思想[14],當某些市場主體的市場勢力較強時,社會福利整體的優化尚不能達成,遑論個體間福利分配的優化。

在全球范圍內,數字新業態的發展速度超過了傳統規制條例的更新步伐。隨著平臺經濟發展邊界不斷拓展,平臺壟斷與衍生壟斷行為廣泛出現,如何促成有效反壟斷規制成為各國政府治理難題[4]。換言之,缺乏合理引導時,平臺經濟雖讓其他市場主體間競爭程度更高,但自身卻成為了新的市場壟斷者,并執行了對應數字壟斷行為,對福利優化和均衡分配形成阻礙作用,與有序發展背道而馳。且這一壟斷者因對應于巨大市場規模和海量數據要素占有,在市場經濟中發揮出越發重要的作用,是傳統經濟中并不存在的新角色。該局面造成的結果是,在全球經濟發展實踐中,傳統政府規制面臨著潛在失效風險[17],平臺壟斷負面作用因平臺經濟重要作用的強化而愈發凸顯。相比于傳統商業壟斷,平臺壟斷可將其影響全面推廣到經濟社會的相關各方,且逐步延伸到產業創新與國家安全等重大領域中[18-19]。

當前,針對平臺經濟新業態的治理問題同樣出現在了我國,引發了社會各界熱議。合理引導缺位時,平臺強大壟斷勢力與相關壟斷行為從多角度干擾了市場經濟合理運行軌跡,對福利結果產生扭曲,形成不利于共同富裕的微觀渠道。

(一)平臺壟斷地位與行為損害消費者權益

平臺在企業利潤最大化過程中,通過高效數字技術衍生出新型壟斷工具,并強化了傳統壟斷工具對市場的控制程度[20]。這些壟斷工具在挖掘消費者信息尤其是支付意愿時,具有顯著高效性。此時,由數字技術所強化的平臺市場勢力與壟斷工具成為可能違背市場經濟正常運行的重要因素。對于反壟斷規制部門而言,數字技術讓壟斷工具形成較強隱蔽性,使監管實踐出現困難[21]。缺乏引導時,平臺壟斷從消費者角度不利于共同富裕的渠道主要體現如下兩個典型方面:

第一,平臺有能力利用先進數字壟斷工具攫取消費者剩余,加劇福利分配失衡。在通過信息搜集等手段對消費者精準畫像的基礎上,平臺有能力根據數據信息測算需求彈性以細化消費者群體,運用多類數字壟斷工具,賺取盡可能多的消費者剩余。在平臺經濟商業實踐中,“大數據殺熟”是促成此目標的典型工具。平臺通過向老用戶收取更高水平價格來執行差異化定價,近乎于實現了微觀經濟學中的完美價格歧視。對應的,消費者剩余作為測度消費者群體凈效用的指標,將變成平臺利潤而趨于下降甚至消失,從數理結果上不契合于共同富裕對福利分配的預期。在平臺通過壟斷工具不斷優化自身盈利的同時,消費者福利水平趨于下降,分配上的分化程度將得以加劇,不利于實現共同富裕。

第二,隨著平臺市場勢力的增強,消費者面對的平臺服務價格將趨于增高,進而增加開支水平。平臺經濟本身自帶寡頭市場結構走向[22],歷經競爭能最終立足的平臺數目較少,行業穩定時留存的在位平臺對應著強大市場勢力。在和其他平臺競爭過程中,平臺前期投入較大。當成為行業領導者后,一方面出于回籠前期投入的需要,另一方面強大市場勢力讓平臺有動機和能力不斷提升消費者所面臨的服務價格。消費者對此卻沒有合理替代途徑。最終,數字服務價格的提升將導致平臺與消費者間的行業福利分配出現巨大差距。當有效引導與規制缺位時,消費者將長期面臨此情形。類似的情況目前已廣泛出現于住房、文娛、金融等諸多數字相關領域,對共同富裕建設實踐形成負面影響。

(二)平臺高水平數字服務費用增加從業成本

平臺強大市場勢力與衍生壟斷行為還將對供給端借助平臺經營的從業者產生負面影響,讓市場經濟合理作用無法得到充分體現。其中,由經營者實現平臺接入而產生的高額數字服務費用,如直接接入費用及按照營業額收取的傭金等,成為平臺經濟中從業者重要經濟負擔與信息成本的主要來源,大量存在于在餐飲、家裝、網約車、外賣等行業中。

當平臺在相關行業中形成強大市場勢力后,實現接入成為廣大經營者的必然選擇,否則將因失去競爭力和新興銷售渠道而難以在新業態成型后的行業中立足。為此,從業者需向平臺繳納一定水平數字服務費用。同時,在集中度高的平臺市場中,從業者能選擇的接入替代有限。從最優信息服務定價而言,平臺向從業者收取的費用將隨著自身市場勢力增強而提升。這同樣是出于平臺對收回前期資金的需求與其強大市場地位的結合:一方面,收取較高水平費用便于盡早收回平臺的前期投入,另一方面,從業者為實現平臺接入只能選擇繳納費用。在盈利水平為正即有效收回前期資金投入后,強勢平臺仍有能力向從業者收取高水平數字服務費用。因此,隨著諸多行業中數字新業態不斷推進,強勢平臺相對于從業者的議價權將不斷增強。若不能對高水平數字服務費用進行限制,平臺與廣大從業者之間在行業利潤分配上的失衡程度將隨著平臺核心地位的強化而擴大,進而催生引導缺位時平臺壟斷不利于共同富裕的渠道。

(三)平臺為控制市場限制從業者經營權利

強勢市場勢力還能催生出平臺為鞏固行業控制力而針對從業者執行的壟斷工具,用以限制其經營權利。從供給端角度而言,平臺核心市場競爭力之一在于從業者對其數字服務的依賴性。以此出發,平臺希望從業者都能借助自身數字服務來運營,同時減少對競爭對手平臺的數字服務使用。這本是商業競爭正常思路。倘若平臺通過優質創新推出高效數字服務,讓市場發揮關鍵作用,由廣大從業者自發選擇,使好平臺贏得更多市場份額,那么便是值得鼓勵的。但平臺為達此目的常動用數字壟斷行為限制從業者渠道選擇權,從而對從業者權益造成直接損害,不利于市場營銷渠道的拓展。

在平臺經濟中,信息封禁和 “二選一”是典型的經營權限制行為[5,17]。就信息封禁而言,平臺為降低其他競爭平臺的吸引力,讓從業者能被固定在自身業務范疇內,將屏蔽與競爭對手有關的數字信息關聯,是平臺經濟“互聯互通”的相反面。該行為的重要目的是增加從業者與其他平臺借助自身信息服務進行交易的難度,讓試圖擴展平臺銷售范疇的從業者“知難而退”,只能選擇通過自身平臺開展商業活動。此時,信息封禁促成鞏固從業者群體的效果,并有效強化平臺相比于其他平臺的競爭力。信息封禁行為在平臺經濟中極為常見,其對從業者的不利影響在于:一方面,弱化平臺間競爭,讓從業者能服務消費者的渠道受約束,從而限制了從業者營收規模。另一方面,平臺利用此行為能進一步弱化從業者議價權,強化從業者依賴性。在該行為加持下,面對我國市場數目眾多且分布分散的從業者,強勢平臺營收不僅不會降低,反而因限制目標用戶將盈利范圍加以固定。然而從業者營收范圍與盈利能力將會被顯著抑制。

“二選一”行為更為直接地限制了從業者選擇權,即平臺要求經營者只能在自己或競爭對手平臺中選擇一個開展商業行為??蓪⒃撔袨槔斫鉃槠脚_利用壟斷勢力強迫從業者簽署的縱向壟斷協議。在作用方式上,“二選一”與信息封禁存在相似性,都能強化平臺市場地位而減少從業者選擇權。這些行為將不利于借助平臺數字服務經營的從業者,并通過強化平臺市場勢力,加劇行業利潤分配不均,不利于共同富裕建設工作的推進。

(四)平臺強勢議價權擴大供需間價差

平臺在市場擴張過程中,往往并不會將自身精力局限于數字服務。在眾多行業內,平臺受到投資方青睞,讓平臺擁有了多領域投資能力。同時,平臺在數字信息服務等層面優勢巨大?;谶@兩方面,平臺得以在多行業產業鏈中投資布局,并通過前期積累的數字商業資源,逐步成為整個產業鏈中新的強勢市場占有者。

出于對擴大盈利規模的考慮,平臺將試圖對相關產業鏈中供給端與需求端兩側都形成有效控制,其盈利點便在于兩端之間的價差。對于需求端而言,由于巨頭平臺在客戶群體前期的依賴性培養上已存在較強基礎,因此預期可對需求端形成有效掌控。此時,對供給端進行掌控便成為平臺重要策略與目標。為此,通過前期低價傾銷等手段先擊敗其他競爭平臺,再讓供給端只能將商品提供給自身,是強勢平臺常見商業路徑。當市場趨穩時,供給端只能將商品批發給巨頭平臺。可以預期到的是,從利潤最大化的基本目標出發,平臺將會盡可能拉開供需間價差。供給端面對強勢平臺壓低批發價格的行為,因議價權的不足將缺乏有效的應對手段。高水平價差將導致行業利潤的分配不均被進一步拉大。試圖全面掌控相關產業鏈的商業目的與對應的商業行為,同樣成為缺乏引導時平臺形成壟斷不利于共同富裕的渠道。

四、平臺反壟斷引導平臺經濟助力共同富裕的作用方式

前兩部分分析表明,在合理競爭秩序得以維持時,平臺經濟有序發展時可對共同富裕產生顯著積極作用。而缺乏合理引導時平臺壟斷與相關行為則損害了這些積極作用,并構成數字新業態中威脅共同富裕的新興渠道。

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的結合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礎[23]。在平臺經濟中,當市場無法自發解決競爭失序問題時,有為政府的必要引導作用便需得到及時體現。在微觀規制層面,可以平臺反壟斷作為著力點,創造促進共同富裕的條件。反壟斷是當前我國規制工作重點,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24]。正是在平臺壟斷與相關行為負面作用凸顯的背景下,我國平臺反壟斷工作得以快速推進。2021年2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頒布實施了《關于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簡稱《指南》)⑥,成為有效規制指導;將平臺經濟等新業態納入考量的《反壟斷法》修訂版于2022年8月1日頒布實施[25];2022年10月,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突出了加強反壟斷的重要價值⑦。

反壟斷規制對市場經濟的促進作用是顯著的。按照競爭均衡理論,除市場信息透明外,福利經濟學定律成立另一重要設定便是市場充分競爭性[14] 。這成為有為政府發揮作用的切入點:通過維持合理競爭秩序,為市場經濟正常運轉提供強有力保障。在國際實踐中,反壟斷最初于19世紀末誕生在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美國,并迅速推廣至歐洲,且一直延續至今。我國制定反壟斷法規時積極學習和借鑒了歐美等國經驗并結合了我國實情[26],是全球規制核心組成。到了平臺經濟時代,我國平臺反壟斷進行了諸多創新,成為國際數字治理重要示范。

因此,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抓手,有效促進我國經濟體系現代化建設,實現共同富裕,其中重要微觀表現之一便是平臺反壟斷對平臺經濟的合理引導,以此推進市場經濟有序運轉,激發平臺經濟對分配的積極作用,讓平臺經濟有效助力于共同富裕。圖1闡釋了這些關鍵議題間的關聯。

在明確了上述關聯的基礎上,下文將論述平臺反壟斷從微觀角度能引導平臺經濟助力于共同富裕的主要作用方式。

(一)規制平臺數字壟斷工具,積極保護消費者權益

平臺使用先進數字壟斷工具攫取消費者剩余并侵害消費者權益,將增加普通消費者多方面負擔,從需求端對共同富裕形成不利影響。我國平臺反壟斷工作不僅嘗試在宏觀層面積極保障平臺經濟中資源配置的合理性與安全性[18],更致力于從微觀層面對平臺常用數字壟斷工具進行規制,重要目的之一便在捍衛消費者合理權益。

除《指南》對平臺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進行明確規制外,我國政府部門所發布的諸多文件與法規在近年來都處于不斷完善之中,極力維護數字新業態發展之下的消費者權益。2022年8月頒布實施的《反壟斷法》修訂版也進行了類似規制補充。例如,修訂版中增加了“具有市場支配

圖1 平臺經濟所涉相關議題關聯

地位的經營者不得利用數據和算法、技術以及平臺規則等從事前款規定的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的明確描述⑧。這是《反壟斷法》在修訂后從平臺經濟特征出發所制定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條款。相關行為的目的在于針對數字業態的持續變化不斷豐富規制條例。這些文件與條例從反壟斷角度盡可能全面地囊括對平臺壟斷工具的認定與規制,有效遏制平臺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

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在全球反壟斷領域也有著實踐范例,諸多國家反壟斷監管部門評判平臺行為的重要標準之一便在于其對消費者福利的影響,這一標準極為直接。我國反壟斷規制作為全球反壟斷實務領域的重要組成,同樣積極致力于捍衛消費者權益。在全球各國都在不斷完善平臺經濟治理的當下,我國在規制平臺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時做到了盡可能全面,不僅對現行多類數字壟斷工具都制定了明確規制條例,還持續動態完善對新型或具有爭議的數字壟斷工具的認定工作,以合理推定原則而非本身違法原則作為重要評判標準進行競爭效應分析。在維護平臺創新發展大前提下,讓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壟斷行為被盡可能制止,引導平臺經濟從需求端助力于共同富裕。

(二)調控平臺接入定價水平,有效降低從業者負擔

除保障消費者權益外,平臺反壟斷規制工作還可積極致力于維護從業者權益。平臺反壟斷通過維持從業者所面臨的平臺接入信息服務價格水平,能從優化規制角度發揮關鍵作用,可有效降低從業者在數字新業態中的營業負擔,深度激發市場經濟活力。以此,從業者能保有更多行業利潤,享受到更多平臺經濟發展帶來的益處。

在規制實踐中,為有效掌握平臺接入定價信息,反壟斷部門可積極關注價格這一重要變量。在數字新業態中,價格監管重點可不局限于傳統經濟中終端消費者所面臨的商品或服務價格,還能積極關注從業者為實現平臺接入而向平臺繳納的費用。對價格變動等數據信息的掌握在數字經濟時代是較易實現的,也是平臺反壟斷能發揮作用的重要依據。

因此,數字技術不僅能對應平臺先進運營模式或者強大市場勢力,也能夠不斷優化反壟斷規制手段,提升監管有效性。當平臺直接接入費用或傭金水平出現不合理或漲幅異常時,相關信息得到規制部門及時注意,并以此對平臺行為展開分析調查,判定其合理性。通過類似思路進行的規制工作預期能有效地優化平臺進入行業之后的利潤分配,降低平臺與從業者之間分配失衡出現的可能性,引導平臺經濟切實發揮信息優化匹配的本職作用,積極助力于共同富裕。

(三)約束平臺市場勢力,保障從業者經營渠道

約束平臺市場勢力對從業者經營權的限制成為平臺反壟斷另一工作重點,是平臺反壟斷能引導平臺經濟對共同富裕發揮積極作用的核心思路所在。在指導思想上,我國反壟斷部門根據《反壟斷法》法治精神內核所出臺的各類文件的共同目的之一在于,積極識別平臺在各類商業情景中由壟斷市場勢力衍生出的經營限制行為,保障廣大從業者經營渠道的暢通。

在我國平臺反壟斷法制領域的實踐中,對平臺阻礙從業者經營權的規制促成了平臺反壟斷第一案,即2021年審結的阿里巴巴“二選一”案件:因利用自身優勢地位在電商市場執行“二選一”行為,阿里巴巴作為電商平臺被處于該行為發生上一年度4%營業額的高額處罰⑨。之后其他執行類似行為的平臺也遭到相應處罰。

對“二選一”等行為的規制目前已成為我國反壟斷實務界與學術界的共識。對應案件的處理結果讓類似行為在我國平臺經濟中出現的頻率大幅降低⑩。因此,平臺反壟斷規制起到了應有效果和有效引導作用,通過維護供給端中從業者合理經營權益,保障了市場經濟有序高效運行,對共同富裕產生積極效果。

(四)維護平臺之間競爭秩序,強化供需方議價權

為各個平臺之間打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是平臺反壟斷發揮關鍵引導作用的另一核心機制。平臺經濟能在短期內快速發展,創新是重要動力源。全球任何巨頭平臺最初幾乎都是由小型創業團隊依靠優勢數字創新在競爭秩序良好的市場環境中成長而來,通過經濟流通與信息交換取得巨大商業成就。然而當高質量創新造就巨頭平臺強大市場勢力后,巨頭平臺依靠數據、技術與資金等多層面的優勢資源積累,則會為鞏固市場優勢而進行大規模產業鏈擴張,旨在增加其他平臺的行業準入難度。

巨頭平臺一類常見行為是“掐尖式并購”,其通過并購弱化產業鏈中平臺之間的競爭。相關行為將對數字創新形成扭曲:一方面,當創新的前期行為形成壟斷的當期結果后,巨頭平臺創新動機將減弱,會將更多企業精力致力于創新的市場搜尋中。另一方面,規制無效時新興平臺預測到自身無法通過合理發展獲取市場,優勢創新的誕生意味著其即將被巨頭平臺并購,因此其創新目標將趨向有益于巨頭壟斷[27]。此時,平臺之間合理競爭態勢將被打破,新興小型平臺將難以通過優勢創新對既有巨頭平臺形成競爭力。這類行為最終將強化巨頭平臺對整個產業鏈的控制程度,加劇利潤分配不均。

這構成平臺反壟斷引導平臺經濟促進共同富裕的另一重要思路:通過約束類似行為,平臺反壟斷能保障新興平臺的市場進入積極性與創新動機,鼓勵任何平臺通過高水平創新獲取市場份額。以此,平臺反壟斷可有效維持各個平臺之間的競爭活力,讓優質創新與高效平臺能有機會出現在市場中。同時,廣大從業者能更全面地享受到平臺經濟便利,因為數字服務選擇渠道的廣闊而擁有更強議價權,促進自身營收提高,消費者也能因類似原因而獲益。因此,平臺反壟斷可維持平臺間合理競爭,推動市場經濟更高效運行,通過議價權的有效讓渡讓平臺和從業者利潤分配更均衡,降低消費者生活負擔,為共同富裕持續生成正面作用。

五、總結與政策建議

本文從微觀分析視角闡釋平臺經濟對共同富裕的影響,基于社會福利這一變量論述平臺經濟優化市場經濟運行并助力共同富裕的機制,探究平臺在缺乏引導時威脅共同富裕的微觀渠道,并論證平臺反壟斷作為合理引導促進平臺經濟助力于共同富裕的作用方式。根據研究所得結論,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議。

(一)豐富平臺反壟斷工作方式,健全反壟斷事前審查機制

平臺經濟時代,數字技術將不斷衍生出新的平臺商業行為。這要求平臺反壟斷工作需要得到動態調整與充分優化。同時,相比于事后壟斷規制,事前行為審查能夠提升反壟斷工作效率,降低平臺壟斷負面影響的波及面。這便構成了我國平臺反壟斷工作的兩個優化方向,一是不斷豐富反壟斷規制工作的開展方式,可將數字技術如區塊鏈等引入到審查手段中,提高平臺反壟斷工作的效率;二是持續健全事前審查機制,在平臺經濟大背景下優化公平競爭審查、經營者集中申報等事前制度。

(二)完善消費者投訴渠道與獲賠機制,保障消費者福利

我國現有反壟斷體系對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進行了規制,但在平臺經濟商業現實中,僅僅只有政府與平臺之間的關聯是不夠的,對消費者權益更為有效的保護仍需加以完善。當前,在平臺反壟斷規制中,與反壟斷民事訴訟相關的案件較少,這一現象背后舉證難度大、舉證要求高、訴訟賠償低等問題較為顯著。即使當平臺侵害消費者權益壟斷行為被市場監管部門查處后,消費者也較難得到相應補償。對此,需要為消費者建立更為健全的投訴渠道與合理的獲賠機制,提高壟斷民事糾紛的處理效率。這不僅能積極保障消費者權益,也可進一步協助完善我國反壟斷規制整體體系。

(三)強化規制對從業者的積極效果,多方面維護從業者權益

在現有反壟斷規制基礎上,從維護從業者利益的角度出發,更為有效的反壟斷規制工作可聚焦于多個方面,以強化規制對從業者的重要積極效果:第一,對平臺針對從業者的數字服務定價給予合理指導,包括而不限于接入費用和傭金等,具體可參考相關行業的利潤率情況;第二,從產業鏈上下游角度出發,對平臺控制商品或服務價格或者銷售渠道的行為進行必要審查和約束;第三,完善從業者投訴機制,讓各種既有的或者新型的可威脅從業者經營權益的數字壟斷行為能盡早被反壟斷部門發現。這些工作可進一步保障平臺經濟中廣大從業者能對應更低從業成本,享受充分多經營方式,并獲取更高水平盈利,平衡平臺與從業者之間的行業利潤分配。

(四)引導平臺優化盈利模式,在數字算法中注入人文關懷

數字平臺作為市場經濟中重要商業個體,其盈利目標作為企業核心目的無可非議,但壟斷勢力衍生商業行為成為平臺經濟對共同富裕產生不利影響的重要因素。這與平臺基于商業信息開展的算法模式關聯顯著。除了從政府監管與規制角度對平臺行為進行管理外,引導平臺自發合理運營也十分必要。結合問題產生根源,引導平臺在利用算法盈利過程中加入對人文關懷的考慮,能有效平衡平臺的盈利目標與社會的和諧發展。這讓平臺實現自身盈利優化的同時,也能將社會發展多方因素引入企業決策中,提升我國平臺經濟全面性與普惠性,讓全社會都能充分享受到平臺經濟的發展便利。

[注 釋]

來源:《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0》。

② 來源:《習近平經濟思想學習綱要》。

③ 需說明的是,反壟斷審查也經??紤]企業行為對消費者剩余的影響,而消費者剩余也是社會福利一部分。

④ 來源:《習近平經濟思想學習綱要》。

⑤ 來源:中共中央黨校(https://www.ccps.gov.cn/dxsy/202111/t20211124_151830.shtml)。

⑥ 來源: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https://gkml.samr.gov.cn/nsjg/fldj/202102/t20210207_325967.html)。

⑦ 來源:《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⑧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2022修正)》。

⑨ 來源: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https://www.samr.gov.cn/xw/zj/202104/t20210410_327702.html)。

⑩ 來源:《中國反壟斷執法年度報告(2021)》。[BFQ][ZK)]

[參考文獻]

[1]黃群慧.新發展格局的理論邏輯、戰略內涵與政策體系——基于經濟現代化的視角[J].經濟研究,2021,56(4):4-23.

[2]周文,施炫伶.共同富裕的內涵特征與實踐路徑[J].政治經濟學評論,2022,13(3):3-23.

[3]周文,司婧雯.共同富裕:市場經濟的理論邏輯與現實路徑[J].社會科學戰線,2022(4):85-94.

[4]王曉曄.數字經濟反壟斷監管的幾點思考[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21,39(4):49-62.

[5]王世強.平臺化、平臺反壟斷與我國數字經濟[J].經濟學家,2022(3):88-98.

[6]劉誠.數字經濟與共同富裕:基于收入分配的理論分析[J].財經問題研究,2022(4):25-35.

[7]周澤紅,郭勁廷.數字經濟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的理路探析[J].上海經濟研究,2022(6):5-16.

[8]蔣永穆,亢勇杰.數字經濟促進共同富裕:內在機理、風險研判與實踐要求[J].經濟縱橫,2022(5):21-30,135.

[9]梁東亮,賴雄麟.數字經濟促進共同富裕研究——基于均衡增長視角[J].理論探討,2022(3):57-62.

[10]白彥鋒,劉璐.平臺經濟發展“雙失序”與共同富裕取向的財政治理選擇[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47(1):10-23.

[11]李力行,周廣肅.平臺經濟下的勞動就業和收入分配:變化趨勢與政策應對[J].國際經濟評論,2022,158(2):46-59,5.

[12]閆慧慧,楊小勇.平臺經濟下數字零工的勞動權益保障研究[J].經濟學家,2022,281(5):58-68.

[13]張雪嬌,肖瀟.自由靈活與隱蔽剝削:平臺經濟勞動關系屬性的再思考[J].改革與戰略,2021,37(11):95-104.

[14]田國強.高級微觀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

[15]張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與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邏輯內涵[J].學習與探索,2022(5):135-144.

[16]DENECKERE R, PECK M J. Demand uncertainty, inventories, and resale price maintenance[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11, 111(3):885-913.

[17]曲創,王夕琛.互聯網平臺壟斷行為的特征、成因與監管策略[J].改革,2021(5):53-63.

[18]戚聿東,劉歡歡.數字平臺的數據風險及其規制[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21(6):76-87.

[19]孫晉.數字平臺的反壟斷監管[J].中國社會科學,2021(5):101-127,206-207.

[20]王世強.數字經濟中的反壟斷:企業行為與政府監管[J].經濟學家,2021(4):91-101.

[21]杜創.平臺經濟反壟斷:理論框架與若干問題分析[J].金融評論,2021,13(4):12-22,123-124.

[22]王世強,陳逸豪,葉光亮.數字經濟中企業歧視性定價與質量競爭[J].經濟研究,2020,55(12):115-131.

[23]賴德勝,石丹淅.扎實推動共同富裕[J].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21(2):23-31,157.

[24]白金亞.“十三五”時期我國反壟斷執法體制之重構研究——基于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目標的思考[J].中國市場監管研究,2017(2):45-54.

[25]王曉曄.《反壟斷法(修正草案)》的評析[J].當代法學,2022,36(3):36-51.

[26]葉光亮,王世強.轉售價格維持與批發價格決策的組合效應——基于空間價格歧視模型的研究[J].經濟學(季刊),2021,21(1):361-382.

[27]BRYAN K A, HOVENKAMP E. Antitrust limits on startup acquisition[J]. 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020, 56(2):615-636.

An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Platform Economy

on Common Prosperity through Micro Analysis

Wang Shiqiang

(Institute of Economic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836,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mpact of platform economy on common prosperity through micro analysis. The orderly development of platform economy can contribute to common prosperity. It can improve the transparency of business information and optimize the efficiency of the market economy. Meanwhile, it can also broaden business and employment channels and promote market competition, improve consumer welfare, and provide effective information for the whole society, thus weakening the negative influence from the factors exacerbating the disparity in the distribution of wealth and income. However, in the absence of reasonable guidance,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market can lead to a strong market power for platform enterprises. This will lead to the monopoly behavior,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common prosperity, such as damaging the interests of consumers, increasing the cost of practitioners, restricting business channels, and expanding the price gap between demand and supply. Platform antitrust can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nsumers, regulate platform access pricing, ensure business channels, and strengthen the bargaining power of the supply and demand parties. Thus, the negative impact of platform monopoly can be effectively weakened. The market competition order can be effectively maintained. Finally, the positive effect of platform economy on common prosperity can be stimulated.

Key words:platform economy; common prosperity; platform antitrust; micro analysis

(責任編輯:張麗陽)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妻少妇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毛片| 美女高潮全身流白浆福利区|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麻豆| 成人亚洲天堂| 一本久道热中字伊人| 国产国产人成免费视频77777| 久草视频中文| 福利姬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国产尤物jk自慰制服喷水|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无吗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欢| 国产99在线| 日韩成人在线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成人AV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 yjizz国产在线视频网| 国产www网站|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毛片| 永久天堂网Av| 国产欧美日韩91| 日韩美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无码AV| 尤物亚洲最大AV无码网站| 就去吻亚洲精品国产欧美|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免费观看国产| 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 亚洲第一成年网|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国产精品999在线|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亚洲成a人片77777在线播放| 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观看| 91视频首页| 97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国产95在线 | 毛片久久久| 亚洲大学生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国产在线精品17p| 久久99国产视频| 亚洲第一色网站|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91成人免费观看|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熟妇丰满人妻| 欧美色伊人| 久久五月天国产自| 五月天久久综合国产一区二区| 中国美女**毛片录像在线| 亚洲有无码中文网| 91综合色区亚洲熟妇p| 亚洲天堂精品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网| 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拍在线| 国产人前露出系列视频| 亚洲视频黄| 亚瑟天堂久久一区二区影院| 最新无码专区超级碰碰碰| 91精品国产91久无码网站| 天天摸夜夜操| 久综合日韩| 91亚洲国产视频| 亚洲欧洲AV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丝袜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下载| 久久青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全裸无码专区|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网 | 亚洲色图另类| 亚洲日韩AV无码精品| 国产三区二区| 午夜影院a级片| 超碰aⅴ人人做人人爽欧美 |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69综合网| 草逼视频国产| 日韩a级片视频| 99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一级毛片yw| 国产一区二区人大臿蕉香蕉|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