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記紅,侯樂樂,高善頌,陳甫
摘 要:獸醫實驗室是進行創新實踐活動的重要場所,承擔著重要的科研與服務工作。隨著現代獸醫實驗室功能的不斷增加,安全問題愈加突出,給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立健全獸醫實驗室安全管理保障體系極為重要。本文從獸醫實驗室存在的生物安全、危化品安全、廢棄物處理、特種設備安全和安全意識薄弱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入手,通過探索安全責任體系、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網格模式、安全檢查考核機制、安全教育管理、有毒有害危險品和實驗動物管理與處置等建設,保障了獸醫實驗室的安全穩定。
關鍵詞:獸醫學;實驗室;安全管理;生物安全
中圖分類號:S858.31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1085(2023)05-0045-05
隨著政校企對畜牧獸醫產業的不斷投入,獸醫實驗室規模不斷擴大,先進儀器設備不斷更新換代[1]。作為動物疾病診療的重要研究場所,獸醫實驗室肩負著培養高質量獸醫人才、培育高水平研究成果和服務社會各方面的重任,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4]。獸醫學領域涉及生物、化學、醫學和藥學等多個學科,實驗室空間相對密閉,科研技術人員在科學研究過程中不僅要接觸健康或患病動物,還要接觸多種危險的化學試劑[5],一旦處理不當,將會發生安全問題,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和后果。2010年某農業大學和2019年某獸醫研究所布病感染事件,2013年上海某大學投毒案,2013年某理工大學和2021年某航空航天大學實驗室爆炸事故,諸多的實驗室安全事故為實驗室安全管理敲響了警鐘。青島農業大學通過認真分析獸醫實驗室安全管理的漏洞,總結以往事故的經驗教訓,不斷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探索出了一套確實可行的獸醫實驗室安全保障體系。
1 我校獸醫實驗室建設現狀
青島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是在1958年建校初期成立的畜牧獸醫系基礎上發展而來,著重圍繞動物疫病防控、動物疾病診療、新獸藥創制等方面開展研究與服務,建有獸醫實驗室2 600 m2,包括P2實驗室、標準實驗動物房和種質資源庫等,儀器設備2 200臺件,總資產達3 600萬元。近年來,學院大力加強實驗室軟硬件建設,先后完成山東省特色專業和高水平應用型專業等建設,培育完成了教育部動物解剖虛擬仿真實驗中心,建有“山東省獸藥診斷試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省級科研平臺3個和“青島市獸醫生物技術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等市科研平臺3個,并成功入選國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
2 獸醫實驗室問題分析
獸醫實驗室建設起步較晚,與之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的制定也比較晚,實驗室的設計、建設和使用脫節,管理水平不高,導致實驗室存在諸多安全隱患。近年來,隨著獸醫實驗室規模逐步擴大,在運行和管理中出現了涉及生物安全、危化品安全、廢棄物處理安全、實驗人員安全意識薄弱和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多個問題。
2.1 生物安全問題
獸醫實驗室是病原微生物污染的主要場所,實驗動物或患病動物所攜帶的病原微生物以及動物的分泌物、血液或排泄物都有一定的疾病傳播風險[6]。在已知868種人獸共患病原中,我校獸醫實驗室涉及的主要病原超過10種,包括布氏桿菌、沙門氏菌、致病性大腸桿菌、鏈球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還可能間接接觸到實驗動物攜帶的狂犬病病毒、結核分枝桿菌、疥螨蟲和毛癬菌等。這些病毒、細菌、寄生蟲和真菌都可能成為生物安全隱患。其次,實驗人員與實驗動物直接接觸過程中,可能會因咬傷抓傷而感染狂犬病或布魯氏桿菌病等疾病,也可能會通過接觸動物糞便、體液、嘔吐物、排泄物、尸體或動物組織引發胃腸炎、肺炎和皮膚病等疾病。另外,獸醫實驗室病原微生物培養器皿和器械高壓滅菌不徹底、動物尸體不按規定集中處理、廢舊刀片與注射針頭處理不當等,導致意外感染事件時有發生,對實驗人員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2.2 危化品安全問題
危險化學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蝕、爆炸、燃燒和助燃等性質,對人體、設施和環境具有危害的劇毒化學品和其他化學品。獸醫實驗室存放的化學品主要包括強酸強堿類、有毒和易燃易爆類化學試劑[7],現已成為重要的危險源。雖然主管部門出臺了一系列危化品管理條例和法規,但獸醫實驗室存在人員安全知識缺乏、規章制度滯后和監管力度不足等,致使危化品安全事故時有發生。通過對我校獸醫實驗室危化品管理現狀進行分析,發現普遍存在危化品管理方面的問題,實驗人員對危化品管理知識匱乏,存在試劑隨意存放、分類不清、操作規程缺失和廢棄物隨意遺棄等現象,容易引起危化品的腐蝕、火災和爆炸等安全事故[7]。
2.3 廢棄物處理安全問題
廢棄物是指污染環境的固態、半固態、液態和氣態廢棄物質,根據危險性可分為危險廢棄物、可回收廢棄物和一般廢棄物,其中危險廢棄物對環境、人和動物的危害最大,主要包括實驗產生的有毒、有害廢棄物。化學實驗室產生的危險廢棄物主要包括藥品、有機溶劑、酸堿化學試劑、含有害重金屬廢物及其包裝物等。獸醫實驗室除上述廢棄物外,還存在實驗動物尸體等生物廢棄物。其中,化學類廢棄物和生物學廢棄物的分類收集、處理過程和處置難度較其他廢物的難度大,是獸醫實驗室最常見也最容易被忽視的廢棄物。因此,如何有效避免獸醫實驗室廢棄物處理安全問題已成為重要的難題之一。
2.4 特種設備安全問題
特種設備是對人身和財產安全有較大危險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起重機械、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等國家《特種設備目錄》范圍內的設備。獸醫實驗室儀器設備的危險性主要在于高溫高壓及輻射。隨著畜牧獸醫產業的不斷發展,實驗室內特種設備的數量和種類明顯增加。截止目前,我校獸醫實驗室1/2以上的實驗室使用氣體鋼瓶、高壓滅菌鍋或離心機等。由于實驗人員流動性強,有些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散亂且維護不到位,部分特種儀器設備沒有做到專人專管,導致實驗人員不按照規范操作,特種設備違規使用或帶病使用的情況時有發生。這不但給特種設備的管理增加了難度,也容易給實驗室造成較大的安全隱患,如高壓蒸汽滅菌鍋不規范操作易導致壓力失控而爆炸,干燥箱溫度設置不當易引起火災,實驗室紫外滅菌操作不當易造成眼角膜和皮膚受損。
2.5 安全意識薄弱問題
實驗室安全關系到每位實驗人員的人身安全,良好的安全意識對預防實驗室安全事故具有重要的意義。實驗人員雖然都是成年人,但不少初入實驗室實驗人員缺少入室培訓警示教育或不愿參加培訓,對實驗室危險因素和安全隱患的相關知識知之甚少,存在僥幸心理,導致后續實驗期間出現一系列實驗室安全問題[8-9]。我校獸醫實驗室安全教育培訓的形式比較單一,組織次數較少,內容不夠靈活,針對性不強,缺乏吸引力,有的實驗人員參加培訓只是在完成一項任務,并沒有從主觀上提升安全意識,未完全按照安全規范進行實驗操作,也并未從行動上提升安全操作應急處置能力,對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阻礙作用。另外,在獸醫實驗室運行過程中,有些獸醫實驗室缺少實驗人員入室培訓,管理不嚴,部分實驗人員做實驗不穿戴防護,試劑或耗材用后亂放,衛生清潔消毒工作不到位,洗眼器等安全設施不知如何使用等現象普遍存在。
2.6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隨著獸醫實驗室規模的開放程度不斷加大,實驗室流動人員數量增加,造成的安全隱患也日益凸顯。獸醫實驗室存在多部門參與管理,常導致工作交叉重疊、職責劃分不清、管理工作分配不明、互相推諉和重復執行等問題。其主要原因在于前期對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缺乏足夠的重視,一般是在教育科技主管部門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建立,致使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相對落后,安全管理體系不完善,責任人在實驗室管理中的主要義務和責任不明確,從而無法有序貫徹執行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部署。另外,各實驗室管理制度雖然能張貼上墻,但存在執行情況不落實,只做表面功夫的現象,并沒有落實到人和具體操作上,存在多名責任人共同管理導致的責任不明確、實驗人員操作不規范、危險品存放混亂等多重問題,這都有可能會提高獸醫實驗室安全事故的發生率。
3 獸醫實驗室安全管理保障體系的構建
針對困擾獸醫實驗室安全管理的主要矛盾進行分析,在以往實驗室管理的基礎上,結合我校獸醫實驗室的突出問題,通過安全責任體系建設、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建設、安全管理網格模式探索、安全檢查考核機制、實驗室安全教育管理、有毒有害危險品和實驗動物管理與處置等,健全了獸醫實驗室安全管理保障體系。
3.1 安全責任體系建設
根據“誰使用誰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我校構建了學校、二級單位和各實驗室組成的三級聯動實驗室安全管理責任體系,逐級落實責任,簽署《實驗室安全責任書》。學校成立了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指導全校實驗室安全工作并制定責任體系,審議安全管理規劃及制度,協調實驗室安全問題,認定安全事故責任并做出處理意見。學院分設了實驗室安全委員會,規定了學院負責人、管理員和安全責任人的主要職責,制定意外事件和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置預案和上報程序。管理員負責監督和指導實驗室安全管理,每個實驗室安全責任人具體負責實驗室日常安全工作,接受院責任人和管理員的共同監督,對進入實驗室的實驗人員監督和指導,落實安全隱患檢查與整改。
3.2 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建設
自布氏桿菌病事件發生以來,我校針對獸醫實驗室存在的生物安全問題,逐一梳理各實驗室存在的生物安全隱患,特別是可能存在多種生物安全隱患的預防獸醫實驗室,建立了病原儲存、操作規程、廢物處理、應急預案和生物安全演練等一系列安全隱患整改臺賬20多項,制定了《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暫行辦法》、《實驗動物布病復檢規程》、《實驗動物尸體處理管理規定》等,明確了實驗動物與病原微生物使用責任人和實驗人員的責任與義務。針對易感布病的牛羊等實驗動物,嚴格執行三重檢疫法,即首先由畜牧獸醫站檢疫人員進行布病檢疫,管理人員聯合專業教師進行復檢,在使用前再次進行檢疫,建立完整的檢疫臺賬,保證獸醫實驗室生物安全可控。
3.3 安全管理網格模式探索
獸醫實驗室實行“統一領導、分級負責、責任到人”和網格化管理相結合的實驗室安全管理模式。首先,各中心、實驗室、研究所和課題組等機構及實驗場所明確安全責任人和管理人,嚴格落實安全責任制,將安全責任落實到崗到人,管理責任落實到每個實驗室。其次,學院三區一房以責任人為單位劃分成若干網格,定員定格,對網格區域開展常態化安全巡查、聯動和應急處置等工作,建立責任全覆蓋和監管無盲區的監管體系,解決安全監管“最后1米”的問題,實現實驗室安全工作的持續穩定。
3.4 安全檢查考核機制建設
結合網絡化特點,建立第一責任人檢查監督、實驗室檢查監督、責任人自控檢查監督和網絡監察檢查監督的內部安全檢查體系。學校、學院和實驗室負責人定期巡查,對每次巡查出的問題進行通報處理,對通報處理后的實驗室進行落實整改,隱患解除前不得運行,若依舊出現問題,嚴肅依規處理。另外,學院在原有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上,加強了對實驗室責任人的培訓和管理,建立了完善的績效考核管理體系[10],以績效考核管理促進獸醫實驗室的服務能力和科研質量的提升。
3.5 實驗室安全教育管理
為引導實驗人員牢固樹立實驗室安全的思想意識,學校層面建立了實驗室安全教育制度,完成了實驗室安全管理手冊的編寫,以課堂講解、專題講座和消防逃生演練等形式,對實驗人員進行普及式、拉網式和掃盲式的安全知識教育。學院層面制定了獸醫實驗室準入制度、安全培訓制度和定期檢查制度,保證實驗人員實驗室安全教育全覆蓋。針對學生等實驗人員安全意識差這一問題,學院在他們進入實驗室之前設立了實驗室安全教育必修課,通過全面學習掌握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樹立實驗室安全意識。對于研究生等實驗人員,實施自學管理手冊、專家安全教育培訓和網絡考核達標準入制度相結合的三重教育管理辦法,保證安全教育全覆蓋和高要求。同時,每年舉辦“實驗室安全文化月”系列活動、消防演練(培訓)和生物安全應急演練等,增加實驗人員對實驗室安全的認識和防災避險自我保護等實踐能力。
3.6 有毒有害危險品與實驗動物管理與處置
在制定危險品管理制度的基礎上,根據獸醫實驗室危化品使用特點,建設了危險化學品管控庫,規范了有毒有害化學品的管控措施,包括危化品保管雙人雙鎖,領用三人實名登記,建立使用臺賬等,實現了危化品“密閉環”管理,有效避免了危化品在實驗室超量存放和流失[11-12]。危化品使用產生的廢液、病理有害物和廢棄玻璃制品定點放置,明顯處張貼危險化學品標志,定期集中分類處理。對于實驗動物的購買使用,制定了《實驗動物與實驗動物房管理辦法》,實驗動物遵循嚴格的檢疫要求。實驗動物使用后,動物尸體與廢棄物統一集中儲存、登記、運輸和無害化處理,建立完整的使用臺賬,確保實驗動物使用規范不外流。
4 結語
獸醫實驗室是科研的重要場所,實驗室安全關系到實驗人員的人身安全,同時也關系到社會的安全問題,通過認真分析我校獸醫實驗室亟待解決的安全管理問題,有針對性的構建了完善的安全管理保障體系,增強了責任人和管理人員的安全責任心,提高了實驗人員對實驗室安全的重視意識,希望能從根本上有效避免獸醫實驗室安全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李文濤,俞建光.高校獸醫專業教學實驗室安全管理隱患分析及對策[J].實驗技術與管理,2021,38(02):281-284.
[2] 鄭真.基層獸醫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及建議[J].福建畜牧獸醫,2022,44(01):68-69.
[3] 崔敏,王麗琴.貴州省黔西南州強化獸醫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措施[J].當代畜牧,2022(08):113.
[4] 顧敏,徐利軍,王曉泉,等.完善制度和隊伍建設推進高校實驗室生物安全工作常態化[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9(09):17-19.
[5] 賀鵬宇.畜牧獸醫類在校生實驗室安全教育的強化途徑—以山西農業大學為例[J].大學教育,2022(01):24-28.
[6] 劉麗艷,韓艷梅,李文超,等.實驗動物潛在生物安全威脅及降低風險的建議[J].實驗技術與管理,2020, 37(02):264-266+278.
[7] 劉陽,董樹剛.植物生理學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探究與實踐[J].實驗室科學,2017,20(01): 209-211+216.
[8] 李冰洋,黃開勝,艾德生.高校實驗室安全教育要素與體系構建探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9,36(11): 248-253.
[9] 楊篤寶,馬衛明,閆振貴,等.臨床獸醫實驗室安全管理防控體系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 2022(11):50-52.
[10] 曾鴻章.以績效管理促進動物醫院質量提升[J].中國動物保健,2017,19(10):78-80.
[11] 白番.縣級獸醫實驗室生物安全工作存在問題及建議[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21(19): 132-133.
[12] 吳會仙.畜牧獸醫等農業實驗室安全管理要點[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22(0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