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靖
中圖分類號:S858.31文獻標識碼:C文章編號:1673-1085(2023)05-0062-03
雞葡萄球菌感染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傳染性疾病,患病雞的臨床表現為羽毛粗糙雜亂、持續發熱、采食量下降等,嚴重影響雞群的健康,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實際生產中對該疾病要以預防為主,加強日常飼喂管理,降低疾病的發生風險,而對于發病雞群,可采用藥物治療的方法,如黃芪多糖、氟苯尼考、多西環素,最終提高經濟效益。
1 發病情況
2022年4月,我縣某養雞戶飼養3 500羽蛋雞,89日齡時突然發病,患病雞癥狀表現為精神萎靡,食欲減退,個別雞食欲廢絕,眼半閉呈嗜睡狀態,縮頭呆立。病雞頸部、胸部、腹部及大腿內側可見廣泛的炎癥癥狀,皮膚呈紫紅色或青紫色,皮下水腫,蓄積血樣滲出液,有惡臭味,觸之有波動感。個別病雞腹瀉、跛行,消瘦脫水,2 d后死亡。發病5 d,共死亡42只。
2 臨床癥狀
患病雞精神倦怠、食欲減退、體表腫脹、離群、呆立一處、眼半閉呈嗜睡狀態,縮頸、排灰白色稀糞。個別病雞翅膀下皮下組織浮腫,有些擴展至胸腹及股內,外觀呈紫黑色,內含血樣滲出液,皮膚脫毛壞死。有的病雞翅膀內側、翅尖或尾部皮膚形成大小不等出血、糜爛和炎性壞死,干燥,呈紅色或暗紫色、無毛[1]。病情嚴重的雞關節腫脹,發生畸變,不能站立,經常臥倒或者蹲伏,不久后死亡。
3 剖檢變化
病死雞胸部和腹部會出現皮下充血癥狀,呈現彌漫性紫紅色,并伴有膠凍樣水腫狀態,顏色為黃紅色,數量較多。肝臟明顯腫脹,顏色為淡紫色,伴有花紋變化。病程長的病死雞,可發現其肝部伴有壞死點,顏色為白色。脾臟發生腫脹,呈紫紅色狀態,且伴有壞死點。心包積液明顯,心冠脂肪以及心外膜常有出血,部分病死雞出現腸炎病變現象。病死雞關節腔內部有較為明顯的漿液,且呈干酪樣。關節周圍結締組織增生、畸形。部分關節明顯腫大,且滑膜增厚,伴有出血狀態。病死雞臍部會發生腫大,顏色為紫紅或者紫黑,伴有大量液體。之后,液體會轉變為膿性干酪樣物[2]。由于卵黃吸收不良,顏色呈黃紅或者黑灰。肝部出現明顯血點。病死雞患有眼結膜炎,出現膿性分泌物,顏色為黃色。少部分病死雞胸腹部會出現血斑點;心冠脂肪伴有出血點。病死雞體表出現較為明顯的化膿性皮炎,或者壞疽性皮炎。其背部皮膚呈黑色,皮膚下伴有黑色滲出液。
4 實驗室檢查
4.1 病理組織染色鏡檢
實驗過程需要在無菌條件下進行,取病雞組織進行涂片,如組織滲出液、肝臟組織樣品,采取革蘭氏染色鏡檢方法,可發現葡萄球菌感染出現革蘭氏陽性球菌,顏色從金黃色轉變為藍紫色,細菌呈葡萄串狀,且排列不規則。
4.2 細菌培養
實驗過程需要在無菌條件下進行,取出病雞肝臟樣品時,可以采用兩種接種方式:第一種為新鮮肉湯培養基;第二種為營養瓊脂培養基。將培養基放置于培養箱中,保證箱子溫度維持在37℃。培養1 d后,可觀察培養基。此時培養基中的原有物質呈現渾濁狀態,底部有部分沉淀物。震蕩后,沉淀物會上浮至表面,或者在底部消失。若采用營養瓊脂培養基接種方法,則會發現其中生長出菌落,菌落凸出,形狀為圓形,且表面光滑。將培養基放置于室內時,菌落顏色會發生變化,逐漸轉變為金黃色。然后將培養物接種至鮮血瓊脂后,細菌會隨之生長,菌落結構逐漸擴大,周邊滋生溶血環,較為明顯。利用染色鏡檢方法進一步判斷病因,發現培養物菌類涂片為革蘭氏陽性球菌,細菌排列不規則。
4.3 生化試驗
主要采用糖發酵試驗進行測定。葡萄球菌可以分化降解葡萄糖、蔗糖、甘露醇等物質,在降解期間會產生酸,但是不會產生氣。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凝固酶試驗進行測定,備好無菌試管,在試管中加入兔子血漿以及肉湯培養物,按照1:10的比例配置,放置于37℃的環境中,靜置6 h,可發現液體中的液體固化,呈現膠凍狀態[3]。
4.4 動物試驗
分離培養細菌培養物后,肌肉注射40日齡健康雞只,待到20 h后,可發現注射部位發生炎性病變,同時發生腫大現象。時間越久,肌肉組織潰爛越嚴重,潰爛處會滲出液體。被注射細菌培養物的健康雞只在1 d后死亡,死亡癥狀與葡萄球菌感染的雞只一致。
5 診斷
結合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及實驗室檢查,可確診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
6 治療措施
6.1 徹底消毒
先將病雞隔離飼養,為防止雞葡萄球菌病的大范圍傳播,對周圍環境進行大面積消毒。搞好舍內外衛生,將雞舍內的雞糞及雜物清掃干凈,更換全部墊料,并噴灑如過氧乙酸、含氯制劑的消毒劑,對雞舍內部、外部、飼養用具等進行徹底消毒。
6.2 緊急免疫
為了控制此次疫情的傳播,畜牧獸醫站的工作人員對健康雞進行了緊急免疫接種,在頸部皮下注射葡萄球菌疫苗0.5 mL/只[4],接種后的第10天,工作人員對雞群的抗體情況進行檢測,對未產生抗體的雞只進行了二次免疫。
6.3 藥物治療
對輕癥雞群,在飼料中添加0.01%~0.02%紅霉素,每天2次,連用3 d。同時飲水添加電解多維和維生素C,連用3 d。3 d后可基本控制雞群病情,無新的死亡病例出現。隨后采用中藥進行鞏固治療,取連翹45 g,菊花80 g,大黃40g,白及45 g,知母30 g,黃柏50 g,地榆45 g,魚腥草90 g,當歸40 g,麥芽90 g,茜草45 g,搗碎后每只病雞按3.5 g/d飼喂,待患病雞群好轉后,即可停用。對重癥雞群用慶大霉素進行肌肉注射,注射劑量按照3 000~4 000 IU/kg體重,每天1次,連續注射3 d。7 d后病雞基本治愈,10 d后雞群即可恢復正常。
7 發病原因
雞葡萄球菌屬于較為典型的一種條件致病菌,該種疾病潛伏時期較短,大部分雞群發病原因為機體防護系統受到損害,如皮膚受傷、黏膜炎癥等。此時,病原體會通過破壞部位侵入健康雞群體內,產生局部感染。其中,局部感染位置一般在干骺端,緊接著逐步感染其他部位,嚴重時可引發急性死亡現象。當雞舍有害氣體超標,通風不良、雞舍潮濕、飼養密度大、消毒不徹底、衛生條件差、飼養管理不科學時,可誘發雞葡萄球菌病。雞營養不良或免疫力低均會提高該病的感染率和傳播率。
8 預防措施
8.1 定期消毒
如養殖場病原微生物含量超標,很容易誘發該病。因此,要做好凈化工作,清掃和沖洗雞舍,使用消毒液進行消殺,以免感染健康雞群。對雞群日常使用的水槽、料槽進行定期清洗和消毒,降低雞群發病率。其次,做好自繁自養工作。盡量在同一養殖場內進行繁殖,從根本上切斷病原體。自繁自養期間,應注重孵化環節的消毒及清潔工作,以免種蛋、孵化器受到細菌感染,增加患病幾率。工作人員也應做好無菌操作,如穿好消毒服等。
8.2 切斷傳播源
由于這種疾病可以通過受傷的皮膚、黏膜進入雞群機體,因此在養殖期間,應切斷傳播源,保證雞舍安全性,以免健康雞群受傷后感染疾病。例如,避免有尖銳物體扎傷雞群,造成皮膚損傷;在進行剪趾等工作時,實行無菌操作,對工具進行全面消毒;若發現個別雞只受傷,則應及時采取抗感染處理方法,如飲水免疫方法,避免病菌感染健康雞群,增加患病數量,降低養殖場生產效益。
8.3 免疫接種
免疫接種是預防雞葡萄球菌病的有效措施之一,可以選用氫氧化鋁多價菌苗、葡萄球菌油乳劑滅活菌苗等。20日齡接種能夠達到最好的免疫效果。
8.4 強化飼養管理
天氣晴好時,雞舍每天定時進行通風換氣,保障雞舍地面和環境干燥,將雞糞便及時清理,避免有害氣體超標,科學規劃飼養密度,配置全價優質飼料,同時還應當針對雞群生長的不同階段適當進行調整,在飼喂時還應注意觀察飼料的質量,避免出現霉變的飼料。舒適的生長環境,可避免雞出現應激反應,進而提升其免疫力與抗病能力。
9 結論
由于雞葡萄球菌病感染后,傳染速度極快,工作人員應做好日常防治工作,以免細菌感染健康雞群,降低養殖場經濟效益。一旦發現雞群患病,應及時進行隔離與診治,確診后及時治療患病雞群,最大化降低損失,保障相關產業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威,高艷.雞葡萄球菌病的預防與治療[J].中國畜禽種業,2022,18(09):156-158.
[2] 王巖.雞葡萄球菌病的診斷與防治[J].家禽科學,2022(08):30-31.
[3] 張麗穎.雞葡萄球菌病的流行特點、癥狀及綜合防治措施[J].中國畜禽種業,2022,18(06):185-186.
[4] 柳光明,戰武.雞葡萄球菌病的診斷和防治體會[J].中國畜牧業,2022(11):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