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富文
貪官喜好講“廉政”,常以正面形象示人,就像清代小說家李汝珍在《鏡花緣》中描寫的:“他們個個頭戴‘浩然巾,卻把腦后遮住,只露一張正臉。”然而,熱水瓶里的水是熱不長久的。他們臺上高調反腐,臺下大搞腐敗,上演廉政“折子戲”,終究逃不過法律的制裁。下面記述的是江蘇幾個上演廉政“折子戲”的貪官。
一碗鴨血粉絲湯
2020年3月9日,時任南京市委書記的張敬華(后任江蘇省委副書記),與工作人員一起到市某單位調研,臨近中午,被調研單位當然要管飯,盡管上面有“八不準”,但這頓飯也不會差到哪里去。張敬華卻把頭搖得像撥浪鼓,說:“謝謝你們的好意,我要趕回去吃飯!”他與陪同調研的工作人員來到夫子廟景區一家小餐飲店,點了一碗鴨血粉絲湯。市委書記調研,不吃大餐而吃路邊攤,工作人員覺得是廉政的好題材,便掏出手機拍了下來。于是,市委書記“下小吃店吃路邊攤”的圖片迅即在報刊、電視臺和網上熱傳。很多人贊嘆:“張書記真是個清正廉潔的好書記啊!”
群眾被張敬華的假象迷惑了。出身農家的他,從小過的是苦日子,窮怕了,自從當了官特別是當了大官以后,撈錢的機會多了,忍不住要伸手。案發后他在懺悔中說:“主要是我自己的原因,把錢財看得太重了,既想當官又想拿錢。”
為了穩妥撈錢,不至被捉,張敬華可說是費盡了心思,一面講廉政,樹立廉潔自律的正面形象;一面絞盡腦汁思考既能撈錢又能安全的路子。他了解到,房價一路上漲,不少人炒房發了財。他馬上想到魯迅筆下阿Q說的話:“和尚動得,我動不得?”于是,在眾多的炒房隊伍中,竟然有個省級高官,真讓人大跌眼鏡。
有職有權“噸位重”,張敬華炒房自然比一般人容易,不長時間就撈了數百萬元。等待他的,是法律的嚴懲。
嘴巴“筑堤”
濱海縣人大多數都知道,縣內有兩個“大堤”:一是海堤,因濱海是侵蝕性海岸,沒有灘涂,只有濁浪,海水沖入縣境,給居民帶來很多危害。為此,只有筑堤擋浪,經過歷年的不斷加固和增高,濱海的海堤高大巍峨,能擋狂風巨浪,從而保住了境內30多萬畝農田和10多萬群眾的安全。二是原縣委書記李逸浩用嘴巴筑的“廉政大堤”。2012年,李逸浩擔任濱海縣委書記,數年后又當上鹽城市副市長兼濱海縣委書記。剛到濱海任職的時候,他知道濱海有個防海浪的大堤,在省內外很有名。他決心筑個“廉政大堤”,大會小會必講廉政,提出“廉政建設向我看齊”的口號,還信誓旦旦地表示:“不為親戚朋友謀私利,不允許親戚家人打我的旗號辦事,拉工程。不干涉工程招投標、土地招拍掛等方面的事項。”
嘴巴筑的“廉政大堤”,經不起“風浪”的沖擊。一是當縣委書記位高權大,找他求他辦事的人多了去了,這些人沒有別的能耐,無非是“禮品”開路,銀子搭橋。二是貪妻吹的“枕頭風”:“那些送錢人,哪個不是沖著你手中的權來的,官不能當一輩子,沒了權,誰還會理你!”李逸浩思想上的“廉政大堤”慢慢松動了,直到“潰堤”。
事情的起因還是他那個寶貝兒子。李逸浩愛子心切,先將兒子弄到美國讀書,又挖空心思幫助兒子大學畢業后在上海找了工作。有工作還得有房子住,他又為兒子操心在上海買房。上海的房價可高了,沒有千萬元買不了房,憑李逸浩和老婆的那點工資,猴年馬月才能在上海買房!到底是有權人,瞌睡了自然有人送枕頭。個體老板劉松(化名)聞知書記的難處,主動找上門來說可提供500萬元。這可是雪中送炭呀。李逸浩一口答應下來,還裝模作樣地讓老婆打了借條。錢到手后,他就忘記還了。
500萬元在上海買不了房,還差錢呢。李逸浩又如法炮制,指使妻子向個體老板張成“借”了500萬元。買下千萬房產,還得有相應的車位。上海的車位也很貴,沒有上百萬元根本拿不下來。這錢嘛,還得“借”,這回輪到堂妹湯佳(化名)當冤大頭了,被“借”了100萬元。像這樣的事例還有許多,在此不一一列舉了。
濱海老百姓筑的防海潮大堤,至今仍在,巍然屹立,充分發揮著利民的作用。而縣委書記嘴上筑的“廉政大堤”,由于自身不正,難擋“風雨”,已經徹底崩潰。2021年1月12日,泰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李逸浩受賄案,以犯受賄罪判處其有期徒刑11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50萬元。受賄犯罪所得財物及其孳息予以追繳,上繳國庫。
借手
泰州市海陵區原副區長錢增宏自當上副區長后,財富不斷增加,人們暗地里稱他為“錢增財”。案發后,人們發現錢增宏撈錢不少,但都是經過別人的手撈來的。他曾對部下說過:“我不會收一分錢,也不允許你們收一分錢。”不明真相的人還以為錢增宏是廉潔干部呢。
錢增宏是從基層一步步走上副區長領導崗位的,幾十年的從政經歷,使他深刻地認識到,人無權,有心栽花花不發,有了權,無意插柳柳成蔭,只要想要,來錢是很容易的,用不著自己到處亂伸手。為此,他想到了既能撈錢又很安全的辦法,就是借助別人的手。
第一手:妻子。古語云:“家有賢妻,則士能安平守正。”錢增宏的妻子恰恰相反,是個“貪內助”。在海陵,錢增宏的妻子名氣可不小,說話管用,會辦事能“做主”,又喜歡拋頭露面,幫人攬事,儼然成了錢增宏的代言人。有些事只要舍得花錢,找她準能辦成。
第二手:兒子、孫子。有權門前孝子多,錢增宏不僅經常受到老板們的孝敬,就連兒子、孫子也成了他們巴結的目標。尤其是逢年過節,婚慶生辰,錢家門前猶如“多國部隊”壓境,上門送禮的排成了隊。那“壓歲錢”“過節費”自然不在少數。有個與錢增宏交往的老板,在錢手中攬了不少業務,每年春節都要登門送“壓歲錢”,先送其兒子,一直送到其子結婚。按當地風俗,孩子結婚了,不能再送了。誰知錢增宏又有了孫子,還得送。這樣孫子又接過收“壓歲錢”的“接力棒”,為錢增宏增錢。
第三手:弟弟。錢增宏的弟弟原本是個農民,背靠“書記哥哥”這棵大樹,洗腳離田,下海經商,生意做得順風順水。2003年,有個房地產開發商為了得到錢增宏的關照,一次送上20萬元的“好處費”。錢增宏覺得燙手,因為項目才開始,收這么多錢心里有些不踏實,但快到口的肥肉不吃又覺得心有不甘,怎么辦?他眉頭一皺,計上心來,讓這個開發商將這20萬元錢“借”給自己的弟弟作為公司經營的周轉資金,經過這么一“漂白”,這20萬元就名正言順地姓錢了。
陳毅元帥曾經說過:“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借助別人的手撈錢也是這樣。錢增宏想魚和熊掌兼得,結果廉潔不成反落貪名。他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0年2個月,并處沒收財產人民幣30萬元。
讀過《西游記》的人都知道,孫猴子七十二變,有一個困難,就是尾巴不好變。它變成一座廟,把尾巴變作旗桿,結果被楊二郎看出來了。從什么地方看出來呢?就是從那個尾巴上看出來的。實際上,貪官們不管他怎么偽裝,他的尾巴是藏不住的。所以他們的廉政,只能是“折子戲”,不可能演“全本戲”。
(責任編輯:聶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