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濤
摘 要:草莓作為市面上常見水果,受到人們歡迎和喜愛,在冬春時節進行大棚草莓種植,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食用需求,提升果農的經濟收益。本文主要針對冬春大棚草莓栽培管理技術進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給予相關行業以些許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冬春;大棚草莓栽培;管理技術;分析
市場經濟體制下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對水果需求量也呈現逐年上升趨勢,草莓作為市面上常見水果,因味道甜美、營養豐富、顏色艷麗,受到消費者歡迎。
草莓種植具有見效快、周期短、結果早以及種植時間早等特點,基本在每年9月份種植、11月份結果。應用冬春大棚栽培技術,可以豐富冬季市場水果種類,成本低,收益高,對促進草莓種植行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 品種選擇
基于大棚種植的特殊性,果農在選擇品種中,要傾向于選擇口感好、脆性好以及甜度高的品種,兼顧消費者喜好、技術要求、休眠期、抗病能力、耐儲運能力以及耐低溫能力等條件,合理選擇品種。當前市面上適合冬春大棚種植的品種包括拉松六號、妙香七號、紅顏以及章姬等。
2 種苗質量
種苗質量是影響產量和品質的關鍵因素,其決定了后期的苗期長勢和成活率,是實現果農經濟效益的重要環節。
果農要對種苗質量進行嚴格控制。首先,從正規渠道采購種苗,盡量選擇質量有保證的大企業,在生產中做到無毒栽培,可保證草莓果實的質量;其次,將帶病菌以及弱苗去除,保留色相好、長勢好的種苗;最后,果農要掌握種苗來源,不使用自己栽培的母苗,否則會影響草莓產量,損害種植效益。
3 大棚消毒
大棚消毒是預防草莓病蟲害的重要舉措,通過消毒可以殺滅病蟲害來源以及土壤中的病菌,當前主要采用的措施為石灰氮消毒法和高溫悶棚法。
具體操作方法:在定植40天之前,在土壤中加入一定量的消毒藥劑,常用藥劑為必速滅,對土壤進行翻耕處理,保證土壤和藥劑充分接觸;覆蓋一層塑料薄膜,在經過30天左右的高溫后,將塑料膜揭開通氣,在10天后可進行栽培。塑料薄膜應選擇重量輕、無毒、抗張力強、保溫性好以及透光率高的薄膜。
4 整地定植
在栽培草莓前要對大棚內土壤翻耕處理,然后施加基肥,以鈣肥、磷酸二銨、腐熟餅肥為主,深翻深度控制在20厘米,將土地整平后起壟,標準為頂高40厘米、寬65厘米。草莓定植基本在每年10月份,主要采用的定植方法為溝定向定植法,株距控制在10厘米左右,秉承“深不埋心、淺不露根”的原則控制栽培深度。
5 定植后管理
草莓定植后需要對其科學管理,提升成活率,為后期高產豐收奠定基礎。定植后需要及時灌溉,定植水應澆足,每隔5天左右灌溉一次,可以起到促進種苗生長的作用;可在澆水中加入一定量的誘抗素、萘乙酸以及吲哚丁酸等生長調節劑或者生長激素,促進種苗根系發育;最后,對種苗進行科學管理,將匍匐莖、老葉以及病葉去除,大棚中存在雜草,可利用人工除草的方式拔除。
6 大棚管理
6.1 溫度管理
草莓生長對環境溫度要求較高,如果大棚內溫度較低會抑制草莓生長,如果溫度較高,還會提高病蟲害發生率。果農要對大棚內溫度進行科學控制。①自栽培到開花前,大棚內夜間溫度控制在5~12℃,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如果溫度低于5℃后,需要采取相關保溫措施,例如加蓋一層保溫被,能夠起到顯著的保溫作用。②草莓植株開花后,夜間溫度控制5℃以上,白天溫度控制在25℃。③進入采收期后,白天溫度應控制在25℃以上,5℃以上。
6.2 濕度控制
在冬春草莓栽培中,大棚內溫度高于外界溫度,容易導致大棚內出現大量水蒸氣,如果沒有及時將其排除,會造成大棚內濕度過高而誘發病蟲害。因此,果農要注重加強大棚內濕度管理,在每天的早、中、晚排放濕氣,在雪天、雨天以及陰天,可減少排放次數,在每天中午排除濕氣。同時,果農還可以在大棚內安裝濕度監測傳感器,通過傳感器實施數據輸送控制內部濕度,保持在60%左右最佳。
6.3 覆蓋地膜
覆蓋地膜是大棚草莓栽培的關鍵工具,可以起到保溫作用,避免滋生雜草與草莓植株爭奪養分。地膜覆蓋時間為扣棚后的15天左右,從正規廠家采購地膜,以黑色地膜效果最佳,在完成覆蓋后應立即破膜引苗[1]。
6.4 使用生長調節劑
生長調節劑屬于一種生物藥劑,其對草莓產品質量沒有任何影響,可以起到促進發育的作用。在進入到冬春后外界溫度較低,草莓在經過休眠后生長速度緩慢,如果大棚內溫度較低,則會導致草莓植株再次休眠。
果農在栽培管理時應合理選擇生長調節劑,使用次數根據苗株的生長情況調節,如果外界溫度過低,則要適當增加用量或者調整生長調節劑的濃度。
6.5 肥水管理
在大棚種植中,大棚內溫度較高,會導致水分快速蒸發,而草莓生長需要大量的水分,果農要注重加強灌溉管理,結合土壤含水量和大棚內濕度,定期開展澆水工作,通常在扣棚前澆一次大水,在覆蓋地膜后澆一次大水,然后結合具體情況進行澆水。
施肥主要根據苗情,通常在盛收期、采收期、果實生長期和開花期進行追肥,肥料以三元素復合肥為主[2]。
6.6 調整植株
在草莓生長階段,將新生匍匐莖、老葉和病葉去除,在完成采收工作中,及時摘除老葉、病葉以及殘留花枝,促進草莓果實二次發育生長,提升果實產量和經濟效益。
7 采收
在草莓果實成熟后即進入到采收期,果農要結合市場需求分次采收,在組織采收之前,應對大棚進行排濕防風處理。在整個采收過程中,注意保護果實質量,不能擠壓草莓影響其品質,在溫度較高的環境下禁止采收[3]。
結束語:大棚種植是冬春草莓栽培的重要形式,通過科學的管理技術可以提升其產量和品質,有助于果農實現既定的種植效益。因此,在應用大棚管理技術中,果農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合理應用,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草莓產品。
參考文獻
[1] 胡佳羽,譚平,陳元平,等.重慶大棚設施草莓清潔化栽培關鍵技術[J]. 安徽農業科學,2020,48(24):50-52.
[2] 楊新琴,任永源,戎國增,等.大棚草莓增施二氧化碳的增產效應[J]. 浙江農業學報,2002,14(1):52-54.
[3] 范雪蓮,張慶,趙巳棟,等.早熟草莓新品種夢香的引種栽培[J].中國蔬菜,2014(9):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