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永青
自古以來,蓮藕就是我國的一種重要的水生蔬菜,同時也是一種具備較高藥用價值的作物,促進新城代謝,保健心臟。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這是北宋著名詞人柳永為我們呈現出的一片美麗的藕池風景。隨著新時代到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日俱增,對健康的追求更加強烈,藕粉制品和藕加工品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過去滿足外需創匯基礎上,內需也有大幅度提高。據2021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蓮藕的栽培面積超過了60萬公頃,在水生蔬菜中占比最高。同時隨著人工成本的提高,近年來蓮藕的銷售價格不斷上漲,對于蓮藕技術增產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廣西地區水資源和光熱資源較為豐富,很多地方適合蓮藕生長,栽培蓮藕具備較高的比較優勢。為了提高藕農的采收質量和產量,作者結合當地實際情況、試驗成果、藕農的生產經驗以及當前國內最先進的栽培技術,通過本文將適用于廣西地區的蓮藕優質高效栽培技術總結如下,以供進一步提高我區蓮藕產業的生產效率,助力廣大種植戶增產增收。
1 產地選擇
產地環境應符合NY5294和NY5331規定,應選擇土壤有機質含量高,耕層深厚,排灌方便田塊,土壤pH值在5~7之間為宜。兩年內此地塊沒有栽培過睡蓮科作物或者生長過睡蓮科植物。
2 品種選擇
選擇高產優質、適應性強、抗性好、商品性好的品種,且根據上市目標和栽培時間對品種的生育期類型進行有目的有規劃的選擇。當前表現較好的品種有鄂蓮系列、蘇州系列等。
3 栽培技術
3.1 田塊的建設與準備
①田埂有效蓄水高度控制在20~30厘米,地勢低洼,保水能力強。②在耕整地時每畝施入有機肥2000~3000千克,同時加入蓮藕專用復合肥100~150千克。維持蓮藕全生育期的基本肥力。③在蓮藕移栽前一周至兩周對田塊進行深耕整地,整地深度控制在20~20厘米,田面平整,且灌水深度控制在2.5~3.5厘米。
3.2 種子準備和移栽
選擇健壯種苗,用種量控制在每畝200~225千克,每個藕種質量要在500克以上,當日均氣溫在15℃以上時進行栽培。
栽培密度控制在每畝350~450株。栽種建議使用斜插入土法,入土深度10厘米上下,采用錯行交叉的種植方式,從而充分利用田塊的空間以及光熱資源。在栽植后,由于一些客觀原因,可能會出現缺苗情況,可進行人工補苗,保障田間株數達標。
4 田間管理
4.1 水位控制
水位管理即水層管理,其原則是初級淺中期深后期再淺?;驹硎浅跗跍囟鹊?,需要保持淺水層提高地溫,促進藕苗的較快萌發,當長出立葉之后,溫度已經夠用,水位就可以加深到10~20厘米,起到保護苗防高溫的作用。當進入秋天和冬季,水位應該降到6厘米以下,這樣有利于養分積累。
4.2 追肥
追肥應在兩次以上,第一次在定植1個月左右,每畝施尿素10千克;第二次在2個月左右,每畝施尿素20千克,磷鉀肥50千克;第三次在3個月左右,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施肥量,控制每畝施肥量在25~50千克。
4.3 轉藕頭、折花與中耕
在封行前,應及時除草,清除浮游植物;如品種開花較多,應在晴天中午折彎花蕾和蓮蓬,從而降低養分浪費;如果卷葉距離田邊較近,應該將藕頭轉向田內,晴天下午進行操作,用泥壓實。
4.4 病蟲害防控
蓮藕常見病害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優先采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盡量減少或避免化學防治。①農業防治,要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注意輪作倒茬。盡量避免連作,可以與水稻進行輪作。合理密植,通風透光,平衡施肥等。②物理防治,即可以在田間安裝黃板、“三誘”綜合防控網、殺蟲燈燈裝置。③生物防治:放養害蟲天敵、藕田養魚養蛙等。也可以使用生物農藥,例如印楝素防治蚜蟲;夜蛾多角體病毒防治夜蛾類害蟲;用EM菌防治真菌細菌病害;通過泥鰍防治蓮藕地蛆等。
5 適時采收
5.1 采收時間
蓮藕的采收時間一般從6月份即可陸續開展,一直可以陸續采收到第二年的3月前后。如果是夏季采收的嫩藕,一般在水中進行,把水層控制在5厘米上下。如果是采收老熟的藕,應該提前把田間水層排出干凈,分批次進行收獲。
5.2 采收方法
由于條件有限,多數還是使用人工采收,如果具備一定條件也可以采用機械采收方式。
采收時要注意蓮藕生長位置在后棟葉與終止葉中間,采收時應該將藕身附近泥土清除干凈,沿后棟葉片將蓮鞭折斷,緩慢拖出藕身,防止藕節斷裂,保持藕的商品性。
5.3 貯存條件與注意事項
藕出土之后,相對不耐貯存,一般可存時間為10~30天,冬天時間較長,春秋夏季一般只有10~15天。貯藏運輸要蓋上荷葉水草,經常補水保持濕潤冷涼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