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蘭
近幾年,經濟發展速度加快,農村靠天吃飯的生活無法適應時代的變化。網絡普及,信息發達,農民致富意識增強,外出務工人員逐年上升,使用機械的青壯年大部分進城務工,留在家鄉的老小無力人員大面積地耕種土地,這也給部分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供了有力發展空間。針對我鄉的各個農民合作社的經營規模及發展情況,我們集中精力對我鄉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了全面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以供參考。
1 向化藏族鄉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現狀
向化藏族鄉位于大通縣北部轄9個行政村,37個自然村,有農戶2067戶,農業人口8279人。主要產業為畜牧業和農業。
近幾年,我鄉先后有上灘村張坤得成立的大通博鑫林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養雞1500只)發展農戶170戶、阿繼德成立的大通縣繼德高原特種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養牛25頭)、祁三成成立的大通三成洋芋良種育種專業合作社(種繁洋芋50畝)。
下灘村包生榮成立的大通縣榮翔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苗木15畝)、和包三虎成立的大通興升花木繁育合作社(種植苗木10畝);將軍溝村鄧永良成立的大通益民種養林業專業合作社(養雞2000只),發展農戶76戶。麻莊村白啟恒成立的大通啟辰林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養雞800只),發展農戶170戶。
和康海福成立的大通良海紅洋芋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洋芋50畝);流水口村拜永梅成立的大通永梅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業小麥25畝);達隆村李嘉成立的大通嘉國旭養殖專業合作社(養牛50、羊300);驛卡村吉玉珍成立的鄉情農業專業種植合作社(種植業燕麥120畝)。
目前全鄉共有農民專業合作社11家,涵蓋了林木、種植、飼草種植、洋芋種植、肉雞、蛋雞養殖、養牛、養羊等多個領域,輻射帶動農戶416戶。綜合調研情況分析,我鄉農民專業合作社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①帶頭主體各異。全鄉農民專業合作社中,由農村能人、大戶、經紀人等辦理的約占72%以上,由村干部領辦的占28%左右。
②產業發展不平衡。目前,全鄉農民專業合作社從行業類型看,種植業方面專業合作社6家,養殖業方面專業合作社5家,其中養雞的3家,養羊、牛的2家。
③總體管理趨于規范,運作形式有所創新。我鄉各合作社圍繞成本、利潤、管理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大膽探索,勇于創新,形成了各自健康發展壯大的新模式。
縣、鄉相關部門積極指導制定相應合作社章程,規范財務管理,完善利益分配制度,逐步形成了各成員商議決策、管理民主、監督到位的機制,使我鄉合作社發展開始步入規范化的軌道,充分體現了農民舉辦、農民自己管理、帶動各農民共同發展的模式。
2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主要作用與成效
2.1 有效提高我鄉土地的利用率
近幾年,我鄉外出務工的年輕人大幅增加,土地撂荒越來越嚴重,尤其是靠近山邊的土地,本身產量不高,再加上野雞、野兔經常踐踏,好多農民辛苦一年都本不償還,所以愿荒不愿種。合作社的興起,用廉價的地租租來種植飼草,使得這些山邊土地免于撂荒有效利用。
2.2 有利于農業產業更專業化
我鄉合作社都是依托各自優勢發展起來的。從專業化分工來說,我鄉有蛋雞、肉雞、養牛、養羊、種植等,產業覆蓋面較廣,分工比較細化,更能夠帶動本村農民依托合作社發展,更能形成一村一專業,挖掘本村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促進我鄉經濟的發展。
3 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農民思想不夠解放
由于向化鄉是地理環境條件的限制,在當地群眾中依然存在著外出打工的傳統僵化意識,對發展種植養殖業不感興趣,總認為搞種植養殖投資周期長,見效慢,不愿意在這方面上做文章,大錢賺不到而小錢又看不上,有急功近利思想。思想觀念不夠解放是影響群眾發展積極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3.2 綜合實力偏弱,抵御自然災害風險能力不強
目前,我鄉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規模小、經濟實力弱,帶動農民數量少,信息閉塞,技術層面較低,產品銷售渠道狹窄。另外本地域、本行業的合作社之間缺乏聯系,沒有政策、設備、人才的資源同享,單打獨斗,不能整體推動我鄉合作社持續發展,也嚴重影響合作社抵御風險能力,特別是種養殖類專業合作社在抵御自然災害風險方面能力偏弱,例如:今年的一場雪災使鄉情農業專業種植合作社的近千畝飼草無法收割,使鄉情農業專業種植合作社的經營發展一度陷入困境。
4 發展我鄉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途徑
4.1 部門重視,統一管理,搭建信息和政策扶持平臺
目前,我鄉的農民專業合作社72%是農民牽頭,規模小,經濟效益不高,抵御各種風險的能力較弱,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淡薄。對口部門和鄉政府充分了解所有合作社情況,根據各自合作社的需求對癥下藥,統一管理,該資金扶持的資金扶持,該技術指導的技術指導,盡快拿出促進合作社發展的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的實施方案。積極引進種養殖業的優良品種,鼓勵合作社改良品種,打造品牌。積極協調爭取對口部門在政策許可的范圍內,加大對我鄉這些偏遠腦山地區合作社的扶持力度。
4.2 積極鼓勵探索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運行模式。
鼓勵動員有經濟實力,在生產、加工、銷售各行業的技術能人帶頭創辦適合本地區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鼓勵一些種養殖大戶、村經紀人帶頭成立銷售型的專業合作社,能夠為農戶和其它合作社提供產前、產中、產后各項服務,拓寬銷售渠道,切實解決農戶和其他合作社的農產品的出售難的問題,帶動農戶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