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津澤 劉金海 王亮亮 季丹 羅國強 王治 崔靜 孫健平
(1 濰坊醫(yī)學院公共衛(wèi)生學院,山東 濰坊 261000;2 青島城陽古鎮(zhèn)正骨醫(yī)院手足外科;3 青島市第六人民醫(yī)院;4 青島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5 青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高尿酸血癥(hyperuricemia,HUA)是一種由于嘌呤代謝紊亂而引起的以血尿酸水平升高為特征的慢性代謝性疾病。美國2015—2016年全國健康與營養(yǎng)調查顯示,美國20歲以上成年居民HUA患病率約為20.1%(17.8%~22.4%)[1],2011—2012年中國健康與養(yǎng)老追蹤調查顯示,45歲以上中老年人群HUA患病率約為6.4%[2]。尿酸是人體內(nèi)嘌呤代謝的終產(chǎn)物,而嘌呤主要來源于膳食攝入,因此,合理飲食是控制HUA的主要方法之一[3-4]。在以往研究中往往只關注單一食物或營養(yǎng)素與疾病的關聯(lián),不能全面反映居民的實際飲食情況。而膳食模式是人們在一段特定時期內(nèi)攝取食物的種類與量上的組合,可以綜合性反映居民營養(yǎng)與疾病的關聯(lián),是目前常用的方法[5]。但目前國內(nèi)外關于中老年人群膳食模式與HUA關聯(lián)的研究較少,在我國更是由于不同地域人群飲食習慣不同,致HUA患者的膳食攝入模式難以劃定統(tǒng)一標準。本研究通過調查中老年人群日常膳食模式,探討膳食模式與HUA發(fā)生的相關性,旨在為中老年HUA患者提供有針對性的膳食指導提供證據(jù)支持。
采用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對35~74歲且在青島地區(qū)居住5年以上的成年居民進行抽樣調查,調查時間為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本研究納入了3 349例研究對象。納入標準:≥45歲以上居民。排除標準:①已確診為HUA患者,②有既往服用降尿酸藥物史者,③尿酸檢測信息缺失者,④膳食信息缺失者。
1.2.1問卷調查 由經(jīng)過培訓且考核合格的專業(yè)醫(yī)護人員對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問卷調查內(nèi)容主要包括人口學信息(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受教育程度、個人月收入情況等)、個人疾病史、行為習慣等。其中吸煙和飲酒的判斷標準:現(xiàn)在與過去6個月或更長時間內(nèi),每日吸煙數(shù)≥1支為吸煙;每周飲酒≥1次且持續(xù)12個月以上為飲酒。運動判斷標準:每次運動時長≥30 min,強度以輕微出汗為標準。膳食調查采用半定量食物頻率調查問卷收集研究對象在過去12個月內(nèi)各種食物的攝入頻率及攝入量。按照食物攝入的頻率(次/天、次/周、次/月、次/年)以及每次攝入量(g/次)計算人均每天攝入的每種食物量。
1.2.2觀察指標及分組方法 由經(jīng)過統(tǒng)一培訓人員進行身高、BMI以及血壓等體格檢查。高血壓的判斷依據(jù)為:收縮壓≥140 mmHg和(或)舒張壓≥90 mmHg[6]。在調查前1周囑研究對象要正常飲食,同時忌飲酒、忌進食大量高嘌呤食物及避免劇烈運動等。采集研究對象空腹肘靜脈血5 mL,進行生化相關指標檢測,并根據(jù)血清尿酸水平[7]將研究對象分為非HUA組(男性血尿酸<420 μmol/L,女性血尿酸<360 μmol/L)以及HUA組(男性血尿酸≥420 μmol/L,女性血尿酸≥360 μmol/L)。
膳食模式的提取采用探索性因子法,將本地區(qū)中老年居民膳食中的11類食物作為變量因子納入模型,通過KMO適合性檢驗和Bartlett球形檢驗的結果判定是否適合做因子分析。如適合做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法的最大方差旋轉提取出公因子,并根據(jù)特征根(>1)、碎石圖、因子可解釋性以及食物組合的可行性來確定膳食模式。本研究保留各膳食模式中因子載荷≥0.2的因子,根據(jù)各公因子中因子載荷大小,以每個公因子上因子載荷最大的3種食物命名該種膳食模式[8]。
3 349例研究對象中HUA組476例,非HUA組2 873例。兩組研究對象的年齡、性別比例、城市人口比例、高個人月收入的比例、BMI水平、高血壓比例、高血脂比例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t=1.106、3.079,χ2=4.839~53.072,P<0.05),其余指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見表1。

表1 研究對象的一般人口學指標比較
因子分析結果顯示,KMO檢驗統(tǒng)計量為0.819,Bartlett球形檢驗P<0.001,膳食模式的因子分析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食物間存在較強相關性,適合做因子分析。經(jīng)過最大正交旋轉后提取了3個特征值>1的公因子,可解釋總變異的54.782%因子方差貢獻率,分別為公因子1(22.157%)、公因子2(19.596%)、公因子3(13.029%),其特征根分別為2.437、2.156、1.433。3個公因子對應的3種膳食模式分別為內(nèi)臟-禽肉-河鮮模式、蔬果-糧谷-豆類模式、蛋類-畜肉-奶類模式。見表2。

表2 膳食模式及其因子載荷
非條件Logistics回歸分析顯示,與內(nèi)臟-禽肉-河鮮模式T1水平相比較,內(nèi)臟-禽肉-河鮮模式T3均與HUA患病風險呈正相關(模型1:OR=1.41,95%CI=1.10~1.79;模型2:OR=1.39,95%CI=1.08~1.77;模型3:OR=1.32,95%CI=1.02~1.70)。與蔬果-糧谷-豆類模式T1水平相比,蔬果-糧谷-豆類模式T3水平均與HUA患病風險呈負相關(模型1:OR=0.74,95%CI=0.58~0.93;模型2:OR=0.75,95%CI=0.58~0.96;模型3:OR=0.74,95%CI=0.58~0.95)。在未校正與校正模型中,蛋類-畜肉-奶類模式與HUA患病風險均無關。見表3。

表3 各膳食模式與HUA關系的Logistics回歸分析
膳食模式與HUA患病風險的劑量反應關系分析結果顯示,內(nèi)臟-禽肉-河鮮模式與HUA患病風險存在線性劑量反應關系(P整體<0.001,P非線性=0.140),內(nèi)臟-禽肉-河鮮模式因子得分-0.213~0.444,與HUA患病風險呈正相關(圖1A)。蔬果-糧谷-豆類模式與HUA患病風險存在非線性劑量反應關系(P整體<0.001,P非線性=0.032),蔬果-糧谷-豆類模式因子得分-0.127~2.433,與HUA患病風險呈負相關;在蔬果-糧谷-豆類模式得分為0.833時,HUA患病的風險最低(OR=0.72,95%CI=0.56~0.92),詳見圖1B。蛋類-畜肉-奶類模式與HUA患病風險間存在線性劑量反應關系(P整體<0.001,P非線性=0.481),見圖1C。

A:內(nèi)臟-禽肉-河鮮模式,B:蔬果-糧谷-豆類模式,C:蛋類-畜肉-奶類模式
近年來,膳食模式與人群健康的相關性研究逐漸成為業(yè)內(nèi)研究熱點,許多國家也將膳食模式作為居民日常膳食攝入的指南,如我國2022年新發(fā)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首次提出“東方健康膳食模式”的概念[9],這種具有地域特點的膳食模式能更合理地指導居民的膳食攝入。
本研究中的內(nèi)臟-禽肉-河鮮模式與肉食膳食模式、動物性膳食模式類似,但目前關于內(nèi)臟-禽肉-河鮮模式這類以肉食/動物性膳食為主的膳食模式與HUA關聯(lián)性研究的結果各不相同。對于中國成年居民[10]、18~96歲中國彝族居民[11]、18歲以上中國河北居民[12]、35~74歲巴西人群[13]以及60歲以上中國老年人[14]進行的研究均表明肉食模式或肉類的高攝入均與HUA發(fā)病患病風險呈正相關,天津慢性低度全身炎癥與健康隊列研究[15]以及天津的傾向性匹配病例對照研究[16]均發(fā)現(xiàn),動物性膳食模式與HUA發(fā)病患病風險呈正相關。但是韓國健康與營養(yǎng)調查顯示,肉類攝入與HUA患病風險無關[17]。本研究結果顯示內(nèi)臟-禽肉-河鮮模式會提高HUA的患病風險。禽肉、內(nèi)臟、河鮮等高嘌呤、高蛋白、高脂肪的動物性食物,攝入過多可加劇肥胖/向心性肥胖,而向心性肥胖則可誘導胰島素抵抗,進而引起HUA[18]。動物性食物攝入過多會提供大量促炎營養(yǎng)素,促使人體長時間處于炎癥狀態(tài)下,而人體在炎癥時尿酸生成速率將會增加,進一步導致,HUA的患病風險增高[19-20]。
本研究的蔬果-糧谷-豆類模式與以往研究中蔬果類膳食模式、植物性膳食模式類似,且蔬果-糧谷-豆類模式的高攝入水平與HUA呈負相關。天津的隊列研究顯示以蔬菜攝入為主的膳食模式與HUA發(fā)病風險呈負相關[15],我國北方人群的橫斷面研究顯示植物性膳食模式與HUA患病風險亦呈現(xiàn)負相關[12],這與本研究的結果一致。然而在我國彝族居民[11]及天津的傾向性匹配病例對照研究均顯示,蔬果類膳食模式與HUA患病風險無關[16]。針對大連體檢人群研究顯示,以蔬果和糧谷為主要攝入的傳統(tǒng)膳食模式與HUA患病風險亦無關[21]。蔬果中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和植物化學物,膳食纖維可干擾腺嘌呤及嘌呤在消化系統(tǒng)中的吸收[22];維生素可減少氧化應激損傷進而降低血尿酸生成,提高尿酸的排泄速率[23];豆類中豐富的異黃酮可以改善胰島素敏感性,進而能緩解腎小球與腎小管間質的損傷[24];堅果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可抑制尿酸轉運體的重吸收作用[25]。
本研究采用分層與隨機抽樣相結合的方法選取的研究對象,使樣本具有較好的代表性。然而本研究也存在有一定局限性:①本研究是橫斷面調查,不能判斷膳食模式與HUA間的因果關系,需隊列研究來進一步印證;②HUA受多種混雜因素的影響,而本研究并未調查腫瘤、腎功能衰竭等相關信息,這可能對本研究結果產(chǎn)生一定影響;③血尿酸的檢測僅依據(jù)單次的檢測結果,可能不能準確判定研究對象是否真正患有高尿酸血癥,致結果產(chǎn)生偏倚。
綜上所述,內(nèi)臟-禽肉-河鮮模式與中老年人群HUA患病風險呈正相關,而蔬果-糧谷-豆類模式與中老年人群HUA患病風險呈負相關,中老年人群尤其是HUA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采取合理均衡的膳食結構,以預防和降低HUA的發(fā)生。
倫理批準和知情同意:本研究涉及的所有試驗均已通過青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倫理委員會的審核批準(文件號08審字第1號)。所有試驗過程均遵照《人體醫(yī)學研究的倫理準則》的條例進行。受試對象或其親屬已經(jīng)簽署知情同意書。
作者聲明:孫健平、崔靜、林津澤參與了研究設計;林津澤、劉金海、王亮亮、季丹、羅國強、王治均參與了論文的寫作和修改。所有作者均閱讀并同意發(fā)表該論文。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