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蘭

為了加快各級領導干部從以發展經濟為主到兼顧生態文明建設的政績觀念轉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提高到了國家戰略層面。基層審計機關肩負著探索科學開展鄉鎮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方式方法的重任,在實踐中為開展好鄉鎮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工作貢獻力量。不斷促進鄉鎮領導干部高質量履行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政績觀,更好地守護“綠水青山”,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為了更好地適應審計新發展階段、構建審計新發展格局,萬載縣審計局作為基層審計機關,在鄉鎮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審計領域人才培養、數據培育、組織方式、審計理念等方面不斷探索實踐、積極開展研究型審計,破解工作瓶頸。
開展鄉鎮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審計,離不開審計專業人才的支撐。多渠道培養能獨擋一面的復合型審計人才隊伍和構建基層審計人員“軟實力”來破解縣級審計機關在自然資源資產審計中人才短板的瓶頸。
1.實行多層次培訓,提高審計業務骨干專項技能。利用審計署、省審計廳等平臺,加強對審計人員自然資源資產審計業務知識學習培訓,組織審計人員參加自然資源知識講座、討論,熟悉各種自然資源的特點、相關職能主管部門業務流程等。
2.構建屬于自己的自然資源審計人才隊伍。積極派人才參加國家、省、市上級審計機關自然資源資產審計項目,通過以審代訓,打開了審計格局,擴展了審計思維。培育出一支戰斗力強,審計理念新的審計人才隊伍。
3.提升審計人員“軟實力”,積極探索“技術+”審計方法。為解決審計人員對ArcGIS 軟件不善使用的困境,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對審計組成員進行培訓,以“授之以漁”的理念,將相關技術學深學透,解決先進技術與審計需求不對等的矛盾,不斷提升技術支撐保障能力。提高審計人員揭示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問題的本領。積極探索“技術+”審計工作方法。通過對ArcGIS 軟件的學習,在審計進點前,大家結合地理信息“一張圖”,根據當地自然資源資產稟賦特點,采集土地利用現狀、建設用地管制區、生態紅線等基礎數據,利用大數據分析平臺,快速鎖定疑點圖斑,隨后再逐一進行現場核實取證,得到了事半功倍的奇效。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強調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要推進各項監督貫通協同,踐行深改精神,創新多維度審計組織方式,統籌部門合作,形成多層次審計監督合力,破解縣級審計機關在自然資源資產審計中的監督力量不足的瓶頸。
1.創新多維度審計組織方式,實現審計信息共享。統籌開展被審計鄉鎮決算審計、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任中)審計,同步開展行業主管部門自然資源局預算執行審計,實行三個項目、三套方案、三份報告、同一審計組同步實施,通過采用“1+N”的審計模式,落實審計“兩統籌”要求。同步兩個審計組開展林業局、水利局等主管部門預算執行審計,實現項目間信息共享,最大限度提升審計效率,達到“一審多項”“一審多果”“一果多用”的審計效果。
2.推動多方聯動,凝聚監督合力。萬載縣審計局結合縣人大常委會年度專題視察和調研工作要點關于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重大決策情況,就本年度有關自然資源資產審計項目、審計內容和重點的確定,與縣人大常委會環資委溝通,達成共識后對審計項目進行充實完善,全方位拓展有關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重大決策執行的審計領域,增強審計監督的系統性和時效性。同時萬載縣審計局與檢察機關形成合作機制,建立檢察公益訴訟與審計監督協作配合工作機制,在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共護公共利益,凝聚了公益訴訟的監督合力。
3.統籌部門合作,形成監督合力。為解決自然資源資產審計政策性強、技術性高、涉及面廣的難題,構建與自然資源、生態環保、農業農村、應急管理、林業、水利等相關部門的合作模式,通過借用相關職能部門專業人員的方式,發揮其專業技術優勢配合開展審計,較好地解決了自然資源資產審計中部門配合難的“短板”,也為下一步抓整改落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縣級審計機關在當地開展自然資源資產審計時,受干擾的因素多,審計人不能一味扎進發現審計問題中,而應該站位更高。通過審計思考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不足的原因,跟進調研,提出舉措的審計新理念,按照“摸清家底、揭露問題、提出建議、規范管理、促進發展”的工作思路,破解縣級審計機關在自然資源資產審計中審計切入點難的瓶頸。
1.聚焦稟賦特點,找準審計切入點。2022 年開展的某鄉鎮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任中審計時,通過深入研究被審計對象的自然資源稟賦特點和主體功能定位,摸清情況,了解該區域范圍內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工作的焦點、難點問題和薄弱環節后,針對該鎮是我縣花炮產業重鎮的特點,把花炮產業環保問題作為審計關注的重點。對審計發現的花炮企業就地掩埋花炮垃圾,外省毗鄰花炮主產區花炮企業將花炮垃圾偷運至該鎮進行填埋,造成土壤污染和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審計組并沒有將“腳步”停留,也沒有采取“一刀切”的粗暴式審計方式。除充分揭示問題外,審計組深刻認識到花炮垃圾的處理不當勢必成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絆腳石”。為構筑良性健康的花炮產業業態,適時向縣人大常委會提交《關于審計發現某鎮花炮企業垃圾處理突出問題亟待整治的情況專報》,建議在組織對相關法律實施調研過程中,能結合審計發現的問題,對全縣的花炮企業垃圾處理進行專題調研。萬載縣人大常委會采納審計建議,成立花炮垃圾處理專項調研工作組,將縣審計局赴該鎮自然資源資產任中審計組同志納入調研組成員,同時聘請了行業內的知名專家和學者進行技術指導,通過“審計+人大”同向發力,對全縣花炮企業垃圾處理進行了專項調研并形成《花炮垃圾(含污水)處理專題調研報告》,報告對花炮垃圾處理提出具體對策及建議,在2022 年5 月20 日的縣十七屆人大常委會黨組(擴大)會議暨第十四次主任會議中通過審議后,縣人大常委會交辦縣政府按調研建議推進工作,由萬載縣煙花爆竹總商會發布《花炮垃圾處理指南》,助力企業紓困解難,有效破解了全縣花炮產業轉型升級中遇到的瓶頸問題,助推了縣花炮集中區建設。
2.聚集一線找問題,扎實推進研究型審計。被審計單位是萬載與湖南省瀏陽市交界鄉鎮,地少人多,資源相對匱乏,情況較為復雜。2022 年,萬載縣審計局在開展鄉鎮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任中)審計時,跟進《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結合深入推進農村改革,加強宅基地管理,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分置有效實現形式的精神。針對該鎮因人多地少導致農民建房與耕地保護矛盾十分突出,鎮政府雖對農民違規建房的查處力度逐年加大,違規建房的勢頭逐漸減弱,但離上級的要求仍有差距的現狀。為破解農民建房與耕地保護的突出矛盾,滿足人民群眾的根本訴求,審計時秉承著“研究我縣如何統籌保護資源與保障發展,提高土地節約集約水平,解決土地供求緊張矛盾,增加耕地資源潛力,切實保護耕地”的初衷,就該鎮政府于2021 年選取基礎差、人地矛盾突出的G 村J 組進行宅基地改革試點在本縣穩慎推廣中需解決的深層次問題進行專題調研,為全縣穩慎推廣成功經驗提出審計建議,形成了《深入分析“江夏宅改經驗”,破解推廣難題》的審計專報,縣委領導做出了“請農業農村局研究落實好審計建議,推動江夏模式進一步完善”的批示,促成了萬載縣農村農村宅基地管理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出臺《萬載縣農村宅基地改革試點工作指導意見》,深入推進我縣宅基地改革工作,促進我縣土地集約節約水平。
3.科學理性助分析,持續破題供決策參考。本著“防未病、治已病”開展審計項目的初衷,堅持將揭示問題與解決問題相結合,針對審計發現的問題,科學理性進行分析發現,村級干部作為自然資源資產接觸最前線,與人民群眾聯系最緊密的人員,與自然資源資產審計發現的絕大多數問題緊密相關。村級干部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意識薄弱,在促進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缺乏責任擔當,有必要將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傳導至國家治理體系的“神經末梢”,形成了《將自然資源資產管理與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傳導至村級干部,打通監管“最后一公里”》的審計專報,呈報縣委主要領導,根據批示內容,相關部門積極整改,出臺了《萬載縣實施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及生態環境保護村兩委干部主動報告制度辦法(試行)》,探索形成村組干部有意識報告,鄉鎮干部有責任跟進,主管部門積極履職,人大紀委審計同步監督的四層有效管理模式,壓實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各級保護責任,推進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落到實處。持續破題,最大化發揮了審計價值,促進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