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貴
表達自己的觀點,最直接的方法是采用議論的方式,或雄辯滔滔,據足理豐,氣壯意盛;或委婉相勸,細膩真切,絲絲入扣。議論須目標明確,圍繞論點,一字一言皆有意圖。論證雖無定法,但有方法。遵照一定的路徑,就可讓自己的表達更加有效。
一、論證方式——破立結合
立場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態度和觀點也就不同。論證的目的就是想方設法讓別人信服自己的觀點,所以,立場要堅定,觀點要鮮明。我們要根據自己的立場選擇不同的論證方式論證觀點。
1.立論
立論是針對客觀事物或問題,直接提出自己的見解和主張,闡明理由,表明態度;然后運用充分有力的論據,從正面直接證明自己論點正確性。如《勸學》,開門見山地提出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然后分別從學習的意義、作用、方法和態度來進行論述,整篇文章都在鼓勵人們學習。
2.駁論
駁論是通過駁斥錯誤的、荒謬的論點,從而證明自己觀點正確性的一種論證方式。進行駁論前必須先占有材料,選準角度,對錯誤言論進行周密的分析,直擊要害。如《諫逐客書》“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點明了批判的對象和批駁的觀點。為收到最佳駁論效果,作者首先鋪陳四代秦君重用客卿而富國的史實,證明客卿有功于秦;接著列舉事實說明愛異國物、逐外國人非統一天下之術;然后闡明納客與逐客的“利”和“害”;最后得出結論:逐客必將造成秦國的危亡。
立論和駁論相輔相成,立論的作用在于“立”——樹立自己的觀點,駁論的作用在于“破”——攻破對方的觀點?!傲ⅰ钡姆疵媸恰捌啤保捌啤庇质菫榱恕傲ⅰ保黄恼驴梢杂衅朴辛?,破立結合。如《拿來主義》就采用“先破后立”的方式來寫,首先批判閉關主義、送去主義,然后主張拿來主義。
二、論證結構——層次分明
論證時,要考慮各層次按什么關系組織在一起,這就是結構意識。結構嚴謹的論證,層次分明而又聯系緊密。
就整篇文章來看,通常采用“總——分——總”的結構形式。開頭總領全文,中間從各個角度具體論述,結尾進行總結。也可以采用“總——分”或“分——總”的結構形式。
除去前面的總領部分和后面的總結部分,中間的主體部分又有不同的結構形式。
1.并列式
即以幾個并列的層次來具體論述,每個層次相對獨立完整。如《反對黨八股》的主體部分就采用了并列式論證,“黨八股的第一條罪狀是:空話連篇,言之無物”“黨八股的第二條罪狀是:裝腔作勢,借以嚇人”“黨八股的第三條罪狀是:無的放矢,不看對象”……一個層次論述一條“罪狀”,橫向展開。
2.層進式
又叫遞進式,即各層次之間是層層深入、步步推進的關系。寫作時,可以按“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來行文。如《師說》,開篇指明老師的職責是“傳道、授業、解惑”;接著分析為什么要從師學習——“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然后提出怎樣從師學習——“三人行,則必有我師”。也可以理解為是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原因——方法——結果”等角度行文??傊?,從不同角度展開論述,縱向開掘,逐層深入。
3.對照式
又叫對比式,即把兩種事物或事物的兩方面加以對比,形成正反關系、實虛關系,以起到烘托作用,使中心論點得到證明。如《六國論》的主體部分,先論述六國因賂秦而滅亡,接著論述六國如果不賂秦,而封謀臣、禮奇才,那么滅亡的可能是秦國,前后形成正反對比的關系。
并列、層進和對照是主體部分的三種基本結構形式。寫作時,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如并列當中有層進,層進當中有對照等。如《反對黨八股》主體部分第一個層次按照“擺現象——挖根源——析危害——提方法”來寫。這樣安排,主體是并列式,而局部則是層進式。
三、論證方法——多措并舉
論證方法就是指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方法,核心是如何使用論據。使用恰當的論證方法,可多措并舉,增強說理的力度。
1.舉例論證
事實勝于雄辯,論證時要用事實說話,以道理服人。舉例論證就是用典型事例來證明論點的論證方法。使用舉例論證,事例要真實可靠,論證要指向論點,不能堆砌事例,不加分析。《師說》中為倡導從師學習的風尚,舉了孔子拜師學習的例子,“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接著分析,“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然后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的結論。
使用舉例論證時,要注意用例的變化。如果各個層次中的舉例都是一個模式,就顯得呆板。單個例子可稍詳,并適當分析;兩個事例在一起,要么對比,要么類比;連寫三個事例時應是簡例,運用排比呈現,然后進行分析。
2.引用論證
引用論證即引用名言警句、俗話諺語、科學原理、文獻著作來證明論點。引用論證有助于提高文采,增強說服力。如《反對黨八股》中“俗話說:‘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說:‘看菜吃飯,量體裁衣”,引用民間俗語,使說理通俗易懂,告訴人們寫文章也要看對象、看情形,講求實效。引用時,可以完整引用,也可以局部引用。為強調真實性、權威性,可寫明其出處。
3.比喻論證
比喻論證是用形象的比喻來證明論點,從而使說理具體形象。比喻論證有三種形式。
一是比喻式,即用比喻句的形式來論證。如《反對黨八股》中“文章寫好之后,也不多看幾遍,像洗臉之后再照照鏡子一樣,就馬馬虎虎地發表出去”,洗臉之后照鏡子,這是日常生活,這里用來比喻文章寫完之后的檢查。
二是比興式,即先說其他事物,再說論述對象,而其他事物與論述對象之間有相似性。如《反對黨八股》中“射箭要看靶子,彈琴要看觀眾,寫文章做演說倒可以不看讀者不看聽眾嗎?”以“射箭”和“彈琴”起興,再說寫文章做演說時也要關注對象。前者本是事實,讀者必須承認,既已承認前者,就必須承認后者。
三是打比方式,即在文中寫入其他事物,目的在于打比方,讓讀者明白所說的道理。如《勸學》:“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北疚牡恼擃}是“學習”,這句話中由“藍”到“青”、由“水”到“冰”,正如一個人通過學習提高自己的過程。
4.對比論證
對比論證是把性質不同的兩個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加以對照和比較的論證方法。事物的特征和本質在對比中顯現出來,讓人印象深刻。如《勸學》中“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通過“騏驥”和“駑馬”行動成效的對比,讓人明白學習過程中堅持不懈的重要性。
5.類比論證
類比論證是一種通過已知事物,與跟它有某些相同特點的事物進行比較類推,從而證明論點的論證方法。如《拿來主義》中,以尼采不是太陽,也沒有無盡的光和熱,類推到中國也不是太陽,也沒有無盡的光和熱,不可能一味地給予,進而揭示了“送去主義”的實質是出賣、是投降。
選擇論證方式,堅定論證立場,義正辭嚴有方向;明確論證結構,理清論證層級,胸有成竹好下筆;使用論證方法,選好論證角度,豐富內容強效果。
路徑已明,方法在握,關鍵在于“躬行”。我們要在論證中準確運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