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星
五
1946年6月,國民黨悍然發動內戰,以優勢兵力向解放區大舉進攻,山東解放區是重點進攻的目標。韓練成的第四十六軍,韓浚的第七十三軍,都調到了山東。
第四十六軍于1946年12月從海南島到了青島。部隊出動時,韓練成特地去上海,和董必武秘密見面,商議了到山東后的聯絡辦法。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中共中央華東局兩次派人主動和韓練成聯系,但韓練成希望見到華東局的領導人。為了爭取韓練成,陳毅主張“要敢于深入虎穴”。1947年1月6日,華東軍區政治部主任舒同在膠東軍區政治部聯絡科科長楊斯德的陪同下,前往青島以北的平度縣蘭底鎮,和韓練成面談并達成協議:第四十六軍不主動向解放軍進攻,解放軍也不主動打他;第四十六軍有行動時,要及時向解放軍通報;還決定讓楊斯德化名李一明,留在韓練成身邊聯絡,公開身分是軍長秘書。楊斯德還有個助手解魁,化名劉質彬,也換上了國民黨軍官的軍裝。
韓浚率第七十三軍于1946年5月從南京開赴徐州,空運濟南,擔負從西到東打通膠濟鐵路的任務。6月內戰爆發,第七十三軍移駐淄川、博山,投入對解放區的進攻。
1947年1月,國民黨當局錯誤估計山東戰場形勢,認為華東野戰軍經過宿北、魯南兩次大戰,“傷亡慘重,續戰能力不強”,必定以主力固守山東解放區首府臨沂,于是制定“魯南會戰”計劃,決定以優勢兵力組成南北兩個集團,實施南北對進,迫使華東野戰軍在臨沂附近決戰,進而完全占領山東解放區。
北線集團以第七十三軍、第十二軍和第四十六軍組成,由第二綏靖區副司令官李仙洲指揮,從周村、博山南下,直驅萊蕪、新泰、蒙陰一線,企圖配合南線集團,聚殲華東野戰軍主力。
國民黨軍吸取以往孤軍冒進被各個擊破的教訓,這次南線集團齊頭并進,十分謹慎。華東野戰軍采取各種手段誘其突出一路,均未尋得戰機。陳毅認為,與其在南線待機過久,打成消耗戰,不如下決心放棄臨沂,轉兵北線殲敵,然后再回頭反攻南線之敵。2月5日,陳毅、粟裕、譚震林將轉兵北線的計劃報告中共中央,第二天就得到批準。中央軍委還指示:為了迷惑敵人,要繼續做出在南線保衛臨沂的態勢,待敵北線集團占領萊蕪、新泰后再秘密移動主力。陳毅還布置地方武裝在運河上架設浮橋,在黃河邊籌集船只,佯裝打了敗仗就西渡黃河退向冀南的假象。
2月8日,第四十六軍占領新泰縣城。楊斯德向韓練成指出:攻占新泰,已經違背你和舒同主任達成的互不進攻的協議。韓練成也顧慮深入解放區腹地,有被殲滅的危險,為此十分焦慮。他們商議,由楊斯德返回華東野戰軍,去請示應該如何行動。2月10日,楊斯德帶回陳粟首長的口信,我軍圍殲李仙洲集團時,可以不打第四十六軍,待消滅第七十三軍、第十二軍以后網開一面,讓第四十六軍向東北方向突圍,回到膠濟線去,但前提是第四十六軍不要和第七十三軍搞在一起,如果搞在一起,我軍不得不一起打的時候,韓練成要命令第四十六軍放下武器。
2月15日,南線國民黨軍占領臨沂。當晚,華東野戰軍首長下達圍殲北線之敵的命令。華東野戰軍五個縱隊立即北上,日夜兼程,在冰天雪地中急行軍。
國民黨軍也有明白人。在濟南的第二綏靖區司令官王耀武,得知南線未經激烈戰斗就占領臨沂,判斷華東野戰軍有可能改變作戰方向。2月16日,即國民黨軍占領臨沂的第二天,王耀武就急令北線集團全線收縮。但是,蔣介石和陳誠正被“臨沂大捷”所陶醉,而且根據空軍的偵察得知華東野戰軍有西渡黃河的跡象,因而嚴厲責備王耀武是“被共軍嚇破了膽”,命令李仙洲集團再度南進。2月17日,李仙洲總部和韓浚的第七十三軍重新占領萊蕪,韓練成率第四十六軍再占新泰。
2月19日,華東野戰軍主力全部到達萊蕪地區,完成對李仙洲集團的包圍。20日,萊蕪戰役打響。
這天上午,王耀武急令第四十六軍向萊蕪靠攏,以增援第七十三軍。韓練成考慮再三,認為王耀武的命令不能不執行,不顧楊斯德的勸阻,率領第四十六軍向萊蕪緩慢靠攏。下午4時許,在距離萊蕪縣城10華里處,遭到華東野戰軍的猛烈阻擊,戰斗十分激烈。此時,王耀武乘飛機在空中指揮,嚴令第四十六軍必須在黃昏前靠近萊蕪。21日,韓練成進萊蕪城。22日,第四十六軍向萊蕪城內收縮,邊打邊退,傷亡很大,還有千余人被俘。韓練成焦急萬分,問楊斯德有何辦法。楊斯德說,陳毅司令員要你千萬不要和第七十三軍搞在一起,你現在已經和李仙洲他們分不開了,還能有什么辦法!韓練成又要求和陳毅司令員通話,并由解魁出城去和解放軍攻城部隊聯絡。解魁到了華東野戰軍第七縱隊,報告了韓練成的情況。第七縱隊司令員成鈞、政治委員趙啟民決定,派團政治處主任羅晴濤以西門前線指揮員的身分和解魁一起進城,當面告訴韓練成:陳毅司令員的指揮所在移動中,電話聯系不上,現在你們已經被包圍,突圍是不可能的,建議韓軍長下令讓部隊放下武器。
第四十六軍是國民黨桂系的主力部隊,師長海競強是白崇禧的外甥,另一個師長甘城成是桂系重要將領夏威的外甥,都和白崇禧有直接聯系,韓練成其實指揮不了他們。楊斯德和羅晴濤商量,要韓練成命令第四十六軍投誠是做不到的,戰場起義更談不上,現在只能設法保護韓練成的生命安全。23日中午,韓練成在楊斯德他們的陪同下,離開萊蕪城,到了第七縱隊駐地。
李仙洲集團于2月23日開始突圍。李仙洲原定21日晚上突圍。韓練成要求推遲一天,理由是第四十六軍大部分還在城外,難以集結行動。韓練成還是想盡量保存他的部隊,他主張遲滯突圍也為華東野戰軍合圍攻城增加了有利的一天。22日,韓練成躲入萊蕪西門的一個防空洞里。關鍵時刻軍長失蹤,失去指揮的第四十六軍頓時陷入混亂,混亂的第四十六軍又擾亂了第七十三軍的戰斗隊形,數萬人馬像一窩亂蜂向萊蕪以北逃竄。只經過半天戰斗,李仙洲集團就全軍覆沒,斃傷其一萬余人,俘四萬六千余人,其中包括李仙洲、韓浚、海競強等師旅級以上軍官十二名。
六
韓浚被俘以后,在駐濰坊的華東軍區解放軍官教導團學習,后來到了北京的功德林。
韓浚在戰犯管理機構學習、反省的那些年,韓練成對國民黨軍進行了新的戰斗,又為人民解放軍作出了新的貢獻。
1947年2月28日,萊蕪戰役勝利結束以后的第五天,陳毅終于有了時間和韓練成詳談。陳毅肯定了韓練成對萊蕪戰役的完全勝利是有貢獻的,傳達了中共中央和周恩來對韓練成的慰問,又向他分析了戰爭形勢,指出蔣介石發動內戰不得人心,必然失敗。談到后來,陳毅問韓練成今后有何打算,并說,我們歡迎你留下來共同戰斗,去中央,在華東,都可以,這可是中共中央的意思。
韓練成對陳毅的文韜武略早有所聞,這次又領教了陳毅在萊蕪戰役中表現出來的高超謀略和指揮藝術,聽著陳毅推心置腹的談話深受感動。共產黨肯定他對萊蕪戰役勝利有貢獻,但他自己覺得遺憾,他未能率領第四十六軍戰場起義,也沒有促成這支部隊投誠,有負于共產黨和人民的期望。這幾天,他已經反復掂量,他判斷自己和共產黨的聯系并未暴露,還可以回到南京去,在國民黨的營壘里為人民做些事情。這樣做,風險是很大的,稍有不慎就會有殺身之禍。韓練成表示,只要有利于人民,個人安危在所不計。
陳毅經過慎重思考,同意了韓練成的計劃。華東野戰軍機關派人和韓練成一起編寫了 《魯中戰場脫險記》 ,對萊蕪戰役全過程的每個細節都作了周密的設計。又應韓練成的要求,派了聯絡干部張寶祥作為他的“世侄”一起回南京。
韓練成到了青島,就向王耀武和白崇禧報告已經平安突圍。王耀武要派飛機接他去濟南。韓練成認為去南京找白崇禧更為安全。他從青島乘輪船先到上海,住進白崇禧在上海的公館。第二天到南京,就將《 魯中戰場脫險記》 送白崇禧轉呈蔣介石。一星期以后,蔣介石召見韓練成,對他的脫險歸來表示嘉許。蔣介石甚至以韓練成為榜樣來鼓舞國民黨軍士氣。他在4月15日出席軍官訓練團開學典禮時說,韓練成在“匪區”橫行五六百里,歷時十余日,最后安抵青島,這證明共產黨沒有什么了不起,他們能打游擊,我們也完全可以在“匪區”打游擊。接著,蔣介石召集陳誠、白崇禧等將領檢討“魯南會戰”失利的原因,也讓韓練成作為當事人參加。韓練成利用白崇禧和陳誠的矛盾,在會上指責陳誠先是錯誤估計形勢,把共軍的轉兵北上說成潰逃,把李仙洲集團的后撤說成怯戰,后來又處置不當、救援不力,總之,這次李仙洲集團陷入重圍全軍覆沒,是陳誠的錯誤指揮所造成。蔣介石認為韓練成的發言表現了對黨國的忠誠,5月任命他為侍從室高級參謀。
韓練成再次進入國民黨軍核心機構,有利于他獲取情報。據說,華東野戰軍在孟良崮戰役取得大捷,韓練成的情報也起了作用。韓練成還和在香港的潘漢年有過聯系,向他提供了情報,報告了自己的處境。只是不同的資料說法略有不同。一種說法是韓練成自己去過香港,另一種說法是他派張寶祥去的。
蔣介石其實對韓練成并不放心。在韓練成的傅厚崗住宅周圍,保密局的特務以水果店、修鞋鋪等名目,日夜監視著他的行動,甚至派給韓練成的副官和司機,也是保密局特務。不斷有人提出,韓練成在萊蕪戰役中脫險可疑,不宜讓他在侍從室參與機密。1948年5月,蔣介石任命韓練成為甘肅省保安司令,把他遠遠地派往西北,同時密告西北軍政長官公署長官張治中,要對韓練成“嚴加約束”。后來,海競強在交換戰俘時被釋放,第四十六軍還有一名團長盧玉衡逃了回來。他們都提出,韓練成在萊蕪戰役中行動反常,很可能早就和共產黨有了聯系。他們雖然拿不出真憑實據,畢竟都是萊蕪戰役的親歷者,蔣介石不能不信,于是決定讓韓練成回南京接受審查。幸好張治中是周恩來稱為“老朋友”的國民黨高級將領。在張治中的暗示和掩護下,韓練成到了上海,然后在共產黨地下組織的幫助下,借道香港,進入華北解放區。1948年11月,在平山縣西柏坡村,韓練成受到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的接見。
1949年8月蘭州解放,韓練成回到甘肅,任蘭州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副主任,后來又任西北軍區副參謀長。1950年5月,韓練成加入中國共產黨,實現了他在二十多年前就已萌發的愿望。
1955年9月,西北軍區改稱蘭州軍區,韓練成任蘭州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同時被授予了中將軍銜和一級解放勛章。此后,韓練成奉調進京,先后任訓練總監部科學和條令部副部長、軍事科學院戰史研究部部長,繼續為人民軍隊的現代化正規化建設貢獻著他的學識和才能。韓練成還是第一、第二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一、第三、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韓練成于1984年2月27日在北京逝世。他以自己的傳奇經歷,為人民軍隊建設所作的貢獻,在軍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
韓浚于1962年獲得特赦,回歸人民的行列。根據他的愿望,回到故鄉安置。1963年任湖北省政協文史專員,1977年當選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湖北省委員會委員,1983年當選政協湖北省委員會常務委員。韓浚于1989年9月在武漢逝世。他在晚年積極參政議政,熱心家鄉建設,也有一個圓滿的結局。(全文完)
(編輯 韋 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