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成
費家浜,地處陽澄湖東岸,自古以來就是個自然村莊,也是我國兩次飛天的航天英雄費俊龍的故鄉。自2017年以來,筆者曾先后4次對該村進行家計調查。最近一次走進費家浜是虎兔交替之際,深感村民的家庭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農戶住房也一年比一年寬敞明亮,村容村貌更是一年比一年美麗整潔。費家浜出了一個兩度飛天的航天英雄費俊龍,村民們不僅引以為自豪,而且都以他為榜樣,擼起袖子加油干,加快實現共同富裕。
一
費家浜如今是昆山巴城鎮東陽澄湖第10村民小組,村民有35戶共132人。村莊三面環湖(陽澄湖、巴城湖),過去因地處偏僻,交通閉塞,盡管農民“一熟水稻一熟麥,種到頭發白”,仍然是村窮民不富。但費家浜的老百姓志氣不窮,抗日戰爭時期,堅定不移支持新四軍與日偽勢力展開斗爭。紅色基因代代相傳,革命老區村在2005年10月出了一個航天英雄費俊龍,2005年神舟六號任務勝利完成,2022年11月,年過半百的他擔任神舟十五號指令長,掛帥出征,再次遨游太空。
費家浜農民年復一年落實中央歷年下發的一號文件精神,用足黨的“三農”好政策,千方百計開拓致富門路、不斷增加經濟收入。其中,突出的是念好“靠水吃水”一本經,充分利用發揮緊靠陽澄湖的廣闊水資源和土地資源優勢,齊心協力,養殖、經營馳名中外的陽澄湖大閘蟹,種植、經營綠色高品質葡萄園,開辦了集餐飲、住宿、采摘為一體的“農家樂”。
村民不但經濟收入“芝麻開花節節高”,而且居住條件、生態環境也有了較大改善。這兩年經鎮村統一規劃、設計,有20家農戶把房屋翻建成二層半、280平方米的農村小別墅,屋內設施講究現代化,家家戶戶用上天然氣,屋前有停車位、小菜園或小花園。新建的柏油路寬敞整潔,綠化美好裝點環境,真是屋內屋外、宅前宅后全是景??梢赃@樣說,費家浜已成為陽澄湖地區率先基本實現共同富裕、環境美麗如畫的典型村莊。
二
村會計沈峰如數家珍般地介紹說,費家浜這三大產業發展令人欣慰,養殖、經營蟹生意的有18戶,占總農戶51.4%,戶均年純收入在40萬元左右,最高的超過百萬元。老姚夫妻倆租塘養蟹,還開辦了蟹舫船,通過線下招徠客戶、線上網絡交易兩條途徑,2021年圍繞一只“蟹”做出了純收入120多萬元的大生意。種植、經營葡萄園的有9戶,占總農戶25.7%,戶均種植面積3畝多一點,戶均年純收入10萬元左右。收入最高的村民老沈經營6.5畝葡萄園,還兼營蟹生意,2021年全家總收入達56萬元。有5戶村民近年來辦起了“農家樂”,占總農戶14.3%,戶均年純收入在20~30萬元之間。其余不到10%的農戶(大多是老年戶)圍繞上述三大產業,有的當服務員,有的做臨時工或保潔員等增加經濟收入。2021年,費家浜村民人均純收入73825元,比2017年筆者第一次家計調查時增長65.5%。其中,年收入超百萬元的有2戶,占5.7%;40萬元左右的有7戶,占20%;30萬元左右的有10戶,占28.6%;20萬元左右的11戶,占31.4%;5戶老年農民依靠社?;虻捅_吘壈凑哐a貼,年收入也都在六七萬元左右。
“一花獨放不是春,滿園花開才是春?!睎|陽澄湖村黨總支書記張傳軍介紹說,費家浜是東陽澄湖村下屬的石家浜、尚家浜等12個自然村中的一個,全村除了1038畝糧田面積承包給3個種田大戶外,每個自然村的經濟來源主要是“以湖生財,以地興業”,收入情況大體相同。費家浜富了,東陽澄湖村也全面富起來了,真是“家家富裕,滿園春色”。2021年東陽澄湖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718元,比2012年的29539元增長102.2%;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1432萬元,比2012年的640萬元增長123.8%,均名列昆山市各村的前茅。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村依托陽澄湖地域優勢,通過京東、淘寶、一號店等電子商務平臺,闖出了運用“互聯網+”經營銷售大閘蟹新路,全村200多個養殖經營戶搭網成交額每年在6000多萬元,2015年被評為江蘇省第二批農村電子商務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