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乃朋
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我在北京海軍某部政治處宣傳股工作。部隊劉政委是一位老革命,他有個最大愛好,就是把玩各種式樣的中國煙斗。他吸煙都是用煙斗吸旱煙。他煙癮大,可以說是“兩眼一睜,吸到關燈”。他抽的煙,是東北地區特有的一種煙,名叫“芭蕉扇煙葉”,質量好、味道香。
劉政委有一支非常精致的煙斗,不管到什么地方都隨身攜帶。每天上班的路上,他兩只手都是輪換握緊煙斗,在臉上使勁摩擦。我曾多次觀察這支煙斗,在煙斗的斗缽外雕刻著鳳凰、老虎、貓咪、兔子、青蛙等栩栩如生的動物形象,真是非常漂亮!
劉政委向我介紹了這支煙斗得來的故事。那是在炮火紛飛的戰爭年代,在東北這塊英雄土地上出生的劉政委,15歲就積極報名參軍,成為一名炮兵裝彈手。他所在的炮兵旅,跟隨東北野戰軍,參加了攻克長春、錦州、山海關、沙嶺、秀水河和四平街等戰斗。他打仗勇敢不怕死,在戰斗中入黨,多次立功受獎。在遼寧四平街戰斗中,劉政委身負重傷,右后背被三塊彈片打穿,差一點丟了命。
劉政委不得不離開炮火連天的戰場,來到后方松花江邊的一個小山村療傷。在后方醫院治療了10多天,背上的三塊彈片只取出兩塊,還有一塊終生留在了他的身上。直到上世紀70年代初,他的后背還時常隱隱作痛,他的右耳也只有輕微的聽覺。
劉政委出院后,被安排到當地一家雕刻店老板家休養。這家店老板是位年近8旬的老人,也是挺有名的雕刻家。負過重傷的劉政委,多虧老板的愛人精心照料,身體才有了較快的恢復。
但不管身體多么疼痛難受,劉政委都不忘記抽煙。越感覺身體疼痛,他越是想抽,似乎抽煙能減輕他的痛苦一樣。只要有空閑,他就會掏出煙絲袋,拿一張手掌心大的紙,撒上一束煙絲,三卷兩掐,用舌頭舔點吐沫,火柴一劃,有滋有味地抽起來。
雕刻店老板有一支十分精致的煙斗,是他們家的傳家寶。據說這支煙斗是老板父親的爺爺輩,用百年以上的茶花樹根瘤精心雕刻而成,已有數百年的歷史。解放前當地有位商人,曾出高價想買這支煙斗,老板斬釘截鐵回答“你給多少錢,我也不賣”。
當店老板看到劉政委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為窮苦百姓扛槍打仗、流血流汗,但又是那么“嗜煙如命”時,就從箱底拿出這支珍藏的煙斗,裝滿芭蕉扇煙葉,恭敬地遞給劉政委說:“解放軍同志,請你抽一口?!眲⒄袆拥亟舆^煙斗,左看右瞧,激動得許久說不出話來。
老板見他對煙斗如此癡迷,就說:“既然解放軍同志厚愛,我將這支煙斗贈送給你,作為永久紀念!”從此以后,這支寶貴的煙斗,就從未離開過劉政委的身。
(本欄編輯 盧天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