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
摘要:“十三五”以來,我國積極推進“數字中國”的建設,加快國民經濟各行業的數字化發展與轉型,集團公司作為市場經濟的重要參與者,推動集團信息化建設,搭建信息化平臺,對集團信息化發展進行整體部署已逐步納入集團公司整體戰略發展規劃中。財會工作對于集團公司發展至關重要,財會信息化建設對集團整體數字化轉型的作用和意義尤為突出,提升集團公司財會信息化水平,推動財會數字化轉型可以提升財務數據的準確性及處理效率,促進業財融合,提升內控管理水平,控制經營風險。但在系統建設過程中也存在諸多問題,大多數集團公司組織層級較多、架構復雜,業務涉及不同行業,缺乏統一的財會系統建設制度及會計信息化建設專業人才,推動財會信息化建設面臨眾多挑戰。本文結合實際工作,首先分析了財會信息化建設對于集團公司的重要意義,其次對目前財會信息化建設中面臨的突出問題進行深入剖析,最后有針對性地給出財會信息化建設的優化建議。以期在數字化轉型的新發展格局中,更好發揮財會信息在服務公司內部治理、會計行業管理及宏觀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集團公司;財會信息化建設;內部治理
一、引言
隨著互聯網技術和應用軟件的發展與快速普及,信息化建設在集團公司發展中的作用和意義日益突出,而財會信息化建設的成敗對集團整體信息化部署更是舉足輕重,已成為集團公司財務管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本文結合集團公司財會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對問題類型及問題成因進行深度剖析,給出切實可行的優化建議,為推動財會信息化建設提供支持,更好地發揮會計的核算與監督職能,提升集團公司的財務管理水平、經營發展能力及行業綜合競爭力。
二、集團公司財會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一)提升財務數據可靠性,加強集團財務集中管控
集團公司大多涉及多個業務領域,且組織層級眾多,組織架構較為復雜,目前大多集團公司不同業務版塊使用的財務核心系統各異,會計政策不統一,會導致集團層面獲取財會數據時出現信息缺失或數據錯誤等問題。集團公司急需推動財會信息化建設,打破傳統的多賬套觀念,實現“集團一本賬”,在整個集團部署統一集成的財務核心系統,統一會計核算科目體系,在集團層面調取財會數據時更加完整、準確、提升財務數據可靠性,有效加強集團財務集中管控力度。
(二)提高財務數據處理效率,保障集團經營決策需要
目前大多集團公司內部不同業務版塊使用的財務核心系統各異,各業務版塊上報集團財會數據時,需在線下系統外按照集團數據報送要求進行手工調整后再報送集團,財會數據處理效率較低,數據報送集團業務管理層存在滯后性。推動集團財會信息化建設,搭建統一的集團財務核心系統,集團可直接從財務系統中查詢不同層級單位的賬務信息,更便于從集團的視角集中評估財務信息的價值,使得會計數據價值得到有效發揮,為集團戰略決策提供可靠的財務數據支撐,保障集團經營決策需要。
(三)促進業財數據融合,提升集團經營管理水平
對于集團公司,促進業財數據融合有利于經濟資源在集團范圍內實現優化配置,業務與財務融合必須雙向互動,需要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配合以實現企業目標,而推動集團財會信息化建設是實現業財融合的有效支撐。在系統建設規劃中,財務人員與業務人員充分溝通,明確財會信息化建設對于業務發展的促進作用。啟動財會信息化系統建設前,需對集團內各版塊涉及的業系統及財務系統進行全盤梳理,做好業務系統與財務系統的統籌協調;對于業務數據與財務數據的口徑差異,需通過系統配置明確規則,實現業務系統數據與財務系統數據的時時傳輸,確保財務數據真實、完整地體現公司經營狀況。同時在財務數據轉化為經營分析數據的環節,搭建經營分析平臺,保障業務管理人員高效、便捷地獲取財務數據,并通過開發財務數據看板等功能,增強業務人員對財務數據的理解,提升財務在集團經營戰略管理方面的重要意義,深化業財融合,促進集團公司經營發展。
(四)增強內控管理水平,控制集團經營風險
高質量的集團財會信息化建設,可以有效提高公司財會信息管理水平,避免出現信息孤島,集團內部的各類財務信息均實現系統化管理,為集團財務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抓手,有效提升集團財務集中管控力度。同時,通過系統建設實現不同層級人員財會信息查詢權限的管理,有效保障信息安全,防止核心財會信息泄露。推進集團財會信息化建設,可以有效增強內控管理水平,控制集團經營風險。
(五)推動公司信息化建設,提升行業綜合競爭力
“十四五”期間,國家對企業的會計信息化建設提出更高要求,加速財會數據化建設,推動集團公司財務管理轉型,已成為公司內部發展和外部監管的需要。集團公司應建立健全會計數據標準,在財會數據的輸入、處理、輸出各環節推進電子化轉型升級,以順應財會工作的整體發展要求,提升公司在行業中的綜合競
爭實力。
三、集團公司財會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集團財會信息化建設缺乏整體規劃
1.業務系統與財務系統間缺乏規劃
目前,集團公司業務系統與財務系統先期上線時間不一致,由于事前缺乏整體規劃,導致業務數據轉化為財務數據過程中存在數據口徑差異,財務數據無法真實反映業務情況,同時在財務數據對外輸出轉化成經營分析指標環節,財務核心系統與經營分析平臺亦缺乏完善的系統間接口及取數口徑規劃,上述問題往往導致財務數據難以真實反映業務情況,對管理層決策與公司對外數據報送造成不利影響。
2.不同財務系統間缺乏規劃
目前,集團公司財務內部如預算編制系統、預算管控系統、資金管理系統、稅務管理系統、財務核心系統、報表查詢系統、合并報表系統等系統間數據傳輸缺乏整體規劃,上游與下游系統間的數據融合與集成度仍需提高?,F階段,集團公司難以將財務信息化系統的價值得以最大化發揮,財務系統間的協同效應仍需加強。
3.系統優化升級前缺乏整體部署
目前,集團內部通常由負責某一具體工作的部門牽頭完成與其相關的系統建設,提出系統建設需求與功能優化方案,未充分考慮該系統改造升級后對前端與后端相關系統的影響,集團財會信息化建設往往缺乏統領全局的職能處室。
4.系統上線后運維能力較弱
集團公司的財務系統以外部采購為主,簽署的協議通常約定外部供應商提供一年的運維服務。但一年維保到期后,由于集團內部信息技術人員、財務人員對財務系統數據源代碼及系統架構不夠熟悉,當系統出現使用問題時,需耗費較長時間解決,影響工作效率。
(二)集團財會信息化建設缺乏專業人才隊伍
集團財會信息化建設得以順利推進,需要專業人才保駕護航,目前,大多集團公司缺乏精通財務、業務和系統知識的復合型人才,人才缺失,導致財會信息化系統建設從方案規劃到落地實施均存在困難,設計系統的建設方案往往與財務實際需求存在偏差,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后續還需要對系統建設方案進行優化,系統完成開發后難以將功能價值充分發揮,造成經濟資源浪費。
(三)集團管理層需加大財會系統化建設投入
集團公司財會信息化建設投入需要大量資金,包括相關財務軟件及硬件設備及人員成本等,而且系統完整建設周期往往涉及三至五年,甚至更長,經濟價值的實現周期較長。集團公司有時會出現管理層不愿分配更多資源進行財會信息系統建設的情況。
(四)缺乏集團財會信息化建設制度
目前,大多集團進行財會信息化建設時缺乏完善的制度指引,用以闡明集團財務系統化建設的整體規劃方案及相關部門職責。我國集團財會系統化建設多處于起步階段,系統建設尚未建章立制,財會信息化建設中,集團公司常出現集團財務層面核算管理、財務共享中心等部門與子公司財務部在財務系統建設中職責邊界不夠清晰,信息技術部門、業務部門應提供的支持不夠明確以及系統優化建議缺乏明確的報送路徑等問題,影響系統化建設效果。
四、集團公司財會信息化建設的優化建議
(一)對集團公司財會信息化建設應整體規劃、分部實施
1.集團與外部項目組充分溝通需求
大型集團財會信息化建設通常需要通過外采軟件來實現,依靠集團內部信息技術人員的力量難以實現。在集團財會信息化系統項目立項環節,需要召集集團財務、業務及信息技術部人員與外部項目組充分溝通,明確集團財會信息化建設的整體原則、目標及實施路徑,可將項目分為咨詢及藍圖階段、建設實施階段、系統部署及后續運維階段,先規劃好系統建設藍圖,在藍圖階段明確好系統建設周期、各階段目標實施路徑、人員配備及分工、溝通機制,后續以藍圖為指導,為后續開展工作制定綱領,“一張藍圖繪到底”。在立項階段還需對集團目前財務系統現狀進行全面梳理,充分考慮集團現有業務系統與財務系統對接的數據口徑差異,新系統上線后新老系統數據備份與遷移工作,統一各層次公司會計科目體系等實際問題。
2.集團財務內部各部門、集團財務與子公司財務通力配合
集團公司財會信息化建設中,集團公司核算、稅務、資金、財務共享等部門的溝通協作及集團與子公司財務的充分配合對系統建設效果至關重要。與系統建設相關的各部門、各層級財務人員均需明確集團財會信息化建設需要實現的整體目標,統一思想,在藍圖階段梳理自身工作與上線新系統的關聯內容,提前出具配套的系統優化升級方案,在后續項目實施與系統測試階段,積極配合完成相關工作。
3.組織調研,學習同業公司財會系統建設的先進經驗
集團公司系統化建設不能閉門造車,應學習借鑒同業公司先進經驗,創造機會,組織財務部骨干員工到已實現集團財會信息化且成熟運轉的公司學習。了解同業公司財務信息化建設的整體規劃,系統實施過程中的主要痛點及技術難點,結合本集團實際,取長補短,提出更加完善的財會信息化建設方案。
(二)加強集團公司財會信息化人才培養
1.建立懂財務、業務、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隊伍
目前集團財務部大多缺乏進行系統化建設的專業人才隊伍,集團公司可采用外部招聘與內部培養相結合理念,先從同業公司招聘有相關經驗的優秀人才,組建財務系統建設專業團隊,再從財務部現有人員中擇優選拔到系統建設團隊學習,逐步壯大團隊力量,為集團財會信息化系統持續優化、更新迭代做好人才儲備。
2.加強財務人員新系統使用功能培訓
集團進行財會信息化系統建設,需重視對現有財務人員進行培訓,同時,管理者要充分考慮財務人員的現有工作量及飽和度,為財務人員學習和掌握新系統功能預留充足時間,新系統上線前,在系統測試環境中做好培訓與各種場景的系統使用模擬,以確保系統正式切換后,無縫銜接,不影響結賬準確性與效率。項目組需要制作系統操作手冊并錄制操作視頻等,保障財務人員遇到問題時可隨時查閱。
(三)加大集團財會信息化建設投入力度
近年來,集團公司整體信息化建設投入力度加大,軟件采購及信息技術人員人力成本均有所提升,隨著集團公司業務發展及外部監管的要求,集團公司財會信息化建設需要投入也逐步增加。集團公司財會信息化建設通常需要進行大額資金投入且系統建設周期較長,集團公司需采購大型網絡版財務核心系統,如ORACLE、SAP等財務軟件,成本較高,且系統上線后的優化升級與系統功能優化迭代,需持續不斷地投入,集團管理層需認識到財會信息化建設對于集團整體發展的長遠意義,將資源更多向財務系統建設方面傾斜。
(四)制定集團公司財會信息化系統建設制度
1.建立財會數據標準體系
統籌規劃、制定和實施覆蓋集團公司財會信息的會計數據質量標準,對業務數據采集、會計信息轉化、財務報表輸出各環節設置質量標準。
2.明確財會系統各方職責
集團財會信息化系統建設需財務、業務及信息技術部門多方參與、配合完成相關工作,且系統建設流程較為復雜,集團內部出具制度,明確財會系統建設過程中各方主要職責與職責邊界。
3.確立財會信息安全保障機制
一方面,集團財會信息化系統建成后,為保障財會信息系統的安全和穩定,應根據財務人員的崗位職責配置相應的系統使用權限;另一方面對違規使用他人權限進行操作及主動將系統權限讓與他人使用而造成財會信息泄露的行為予以懲罰。上述內容需通過制度予以明確,以保障財會信息安全。
4.關注國家頒布的會計信息化制度
“十四五”期間,國家推動修訂會計法為公司開展會計信息化建設、推動數字化轉型提供法制保障;同時,也計劃出臺相關會計信息化工作規范和財務軟件功能規范,明確信息化環境下的會計工作標準及財務軟件質量要求,為財會信息化建設提供制度支撐。集團公司應密切關注國家頒布的相關法律法規與制度,根據國家整體發展要求優化、完善本集團財會信息化系統建設制度。
五、結束語
集團公司財會信息化建設對促進集團內部經營發展、提升行業綜合競爭力以及順應整體經濟發展趨勢等方面均具有重大意義。目前我國集團公司財會信息化建設整體處于起步探索階段,國家層面相關法律制度尚未出臺,公司推進財會信息化建設過程也面臨著諸多問題,本文從系統建設規劃方案、人才隊伍建立、系統建設投入力度及制度保障等方面,對集團公司推進信息化建設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優化建議。
參考文獻:
[1]王曙光,劉偉樂,張子山.“大智移云”下企業集團財務共享能力構建研究——基于資源編排理論視角[J].財會通訊,2021 (11):147-151.
[2]鄭娟娟.企業財會管理信息化建設研究[J].商業觀察,2022 (34):41-44.
[3]胡芳.財務數智化發展趨勢下財務人員如何加速信息化建設和轉變職能[J].會計師,2022 (19):141-143.
[4]魏夢瑩.企業財會信息化建設中的問題及完善研究[J].營銷界,2022 (02):112-114.
[5]安旭東.淺談企業財會信息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場現代化,2022 (02):137-139.
[6]員雪瑩.加強企業財會信息管理的探討[J].現代審計與經濟,2022 (03):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