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霞
摘要:本文圍繞醫院績效評價中的財務指標體系展開討論。首先,闡述了醫院績效評價中的財務指標體系研究的重要意義,即為醫院管理提供科學依據和決策支持。其次,指出了當前醫院績效評價中的財務指標體系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缺乏與醫院實際業務相關性的指標、指標缺乏全面性和代表性、無法識別長期價值創造、忽視不同類型醫院的特點等。最后,提出了醫院績效評價中的財務指標體系的改進策略,主要包括提高財務指標與醫院實際情況的匹配度、提高財務指標的全面性與代表性、提高長期價值創造情況的識別水平、加強對各類型醫院特點的考察等。這些對策的實施可以有效提高醫院績效評價體系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為醫院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關鍵詞:醫院;績效評價;財務指標體系
近年來,隨著醫療市場的競爭加劇和社會對醫療服務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醫院績效評價越來越受到關注。而財務指標作為醫院績效評價中的重要指標之一,對醫院的經營管理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當前醫院績效評價中的財務指標體系存在一些問題,如缺乏與醫院實際業務相關性的指標、指標缺乏全面性和代表性、無法識別長期價值創造、忽視不同類型醫院的特點等。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提高醫院績效評價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醫院績效評價中的財務指標體系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與醫院實際業務相關性的指標
當前醫院財務指標體系中,往往只重視醫院的財務績效,如營收、成本、利潤等指標,忽略了醫院的臨床服務質量、醫療安全、患者滿意度等重要指標,這導致財務指標并不能完全反映醫院的整體運營和績效水平。當前醫院財務指標體系中,往往只關注部分指標,如收入、成本等,卻忽略了財務運營中的其他關鍵指標,如資產負債率、現金流量等,這使得評價結果不夠全面和代表性。當前醫院績效評價體系中的財務指標只能反映短期財務績效,無法識別長期價值創造,如醫院的品牌價值、醫療技術水平、人才培養等,這使得醫院管理者往往只關注短期利潤而忽視長期價值創造。不同類型醫院有著不同的特點和運營模式,應有針對性地制定不同的財務指標體系,但現有的醫院財務指標體系往往沒有考慮到
這一點。
(二)指標缺乏全面性和代表性
醫院財務指標體系的設計通常是由財務部門或會計師事務所等專業機構負責,這些機構在制定指標時,可能只考慮與財務相關的指標,如收入、成本、利潤等,而忽略了其他與醫院運營密切相關的指標。這使得指標體系不夠全面和代表性,評價結果也缺乏客觀性和科學性。醫院管理層在制定和選擇財務指標時,可能只考慮與財務相關的指標,如收入、成本等,而忽略了其他指標,如資產負債率、現金流量等。這可能是因為管理層更注重經濟效益,而忽略了其他運營指標的重要性。對于一些醫院而言,獲取全面、準確的數據并對數據進行深入分析是比較困難的。可能因為醫院在信息系統建設方面有所欠缺,或數據采集方式不夠科學、不夠規范,數據質量和完整性難以保證,導致評價結果不夠全面和代表性。
(三)無法識別長期價值創造
醫院績效評價體系中的指標設計,往往只考慮財務績效,而忽略了其他指標的重要性,如醫院品牌價值、醫療技術水平、人才培養等,這使得醫院的長期價值創造無法得到充分的體現和評價。醫院管理層在進行業務決策時,可能更注重短期利潤的實現,而忽略了長期價值的創造。這可能是因為短期利潤更容易被管理層掌握和評價,而長期價值的創造則需要長期積累和投入,需要更加謹慎的管理決策。醫院行業的監管部門通常會更加關注醫療安全、醫療服務質量等問題,而忽略了醫院的長期價值創造。這使得醫院管理者往往更加關注監管部門的要求和標準,而忽略了長期價值的創造。
(四)忽視不同類型醫院的特點
醫院財務指標體系的設計通常采用標準化的指標,沒有考慮到不同類型醫院的特點和運營模式,這導致了指標體系的不適用性。監管部門通常會采用統一的評價標準,忽視了不同類型醫院的差異性。監管部門的要求和標準往往不適用于不同類型的醫院,這使得醫院管理者往往會忽視自身的特點和實際情況,而只注重滿足監管部門的要求。醫院管理層在進行業務決策時,可能更注重短期利潤的實現,而忽略了醫院的特點和運營模式。不同類型醫院的經營方式、盈利模式和管理體制等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據不同類型醫院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財務指標。
(五)忽視患者支付負擔的指標
目前的醫院財務指標體系往往是以財務績效為核心的,主要考慮的是醫院的經濟效益和財務健康度。在這樣的指標體系下,患者的支付負擔并不是重要的考慮因素。醫院財務指標體系忽視了患者支付負擔指標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一致的統計方法和標準。不同的醫院、地區、甚至不同的科室可能會采用不同的標準來統計患者的支付負擔,這就導致了無法進行有效的比較和績效評價。不同地區、不同醫療保險和醫療體系對患者支付負擔的影響是不同的。例如,一些地區的醫療保險覆蓋率較高,患者的支付負擔相對較低;而另一些地區則相反。這就需要考慮到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財務指標體系。
(六)忽視財務與非財務因素的綜合評價
相對于財務指標,非財務指標的定義和量化更加困難。例如,醫療服務質量、醫療安全、患者滿意度等因素都難以用簡單的指標進行描述和量化,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這就導致在績效評價中,非財務因素難以得到準確的量化和評估。在醫院績效評價中,財務指標通常使用的是純粹的數字和數據進行評估,而非財務指標涉及到了患者體驗、醫護人員的職業滿意度等復雜的因素。由于不同的指標使用的評價標準和權重不一致,使得在績效評價中很難統一權衡財務與非財務指標。相比較非財務指標,財務指標更為容易量化和核算,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取數據,而非財務指標需要花費更長時間,甚至需要開展專項調研和采集數據。
(七)缺乏數據質量和可比性
在醫院的財務運營過程中,很多數據都是從不同的數據源獲取的,這些數據源的數據格式、數據結構、數據內容等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導致數據來源的不一致性。在數據采集和整理的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有些數據可能會被遺漏或丟失,導致數據缺失。而且,由于醫院財務數據來源的多樣性,數據缺失的情況比較常見,這也會影響評價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醫院的財務數據需要及時更新和調整,才能反映出醫院的實際經營情況。如果數據時效性不好,那么在評價過程中,數據就無法反映出醫院最新的經營狀況,影響評價結果的準確性。由于醫院的規模、運營模式、業務范圍等方面的差異,不同醫院的財務指標可能存在較大的差異,導致數據的可比性差。這也會影響評價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二、醫院績效評價中的財務指標體系的改進策略
(一)提高財務指標與醫院實際情況的匹配度
醫院財務指標體系的設計往往由財務部門或者會計師事務所等專業機構負責,而這些機構往往缺乏對醫院業務的深入了解,所以他們更多地考慮的是財務數據的準確性和規范性,而缺乏對醫院業務實際需求的了解。因此,他們會更多地關注收入、成本、利潤等財務數據,而忽略醫院的臨床服務質量、醫療安全、患者滿意度等業務數據。醫院管理層往往也更多地關注財務數據,因為財務數據可以直接反映醫院的經濟效益和財務狀況,而其他業務數據往往需要通過復雜的數據分析和統計才能得出結論。另外,財務數據還是醫院管理層考核績效和分配獎金的重要依據。因此,醫院管理層往往更傾向于關注財務數據而忽略其他業務數據。在醫院行業的監管中,監管部門通常會要求醫院向其提供一些財務數據,以便監管部門對醫院進行評估和監督。因此,醫院管理層可能更多地考慮監管部門的要求,而忽略醫院業務數據的重要性。
(二)提高財務指標的全面性與代表性
應根據醫院的實際情況制定更加全面、代表性的指標體系,將財務指標與其他業務指標結合起來,包括資產負債率、現金流量、患者滿意度、醫療安全等指標,這樣可以更全面地反映醫院的整體運營和績效狀況。醫院應加強對數據的采集和分析,確保數據的完整性、準確性和可比性。采用科學、規范的數據采集方式和分析方法,提高數據質量,以更好地反映醫院的運營和績效水平。醫院管理層應更多地關注醫院的業務數據,如患者滿意度、醫療安全等指標,建立完整的績效評價體系。管理層應將各項指標納入績效考核中,并制定相應的獎懲措施,激勵各部門加強業務管理和提高績效水平。醫院應加強信息化建設,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統,提高數據的質量和完整性,以便更好地收集和分析各項指標。通過信息化建設,提高工作效率,減少數據采集和分析的誤差,確保指標體系的全面性和代表性。醫院應加強對指標體系的宣傳和應用,向醫院員工、患者和社會公眾普及指標的意義和作用,提高他們對指標的認識和支持。此外,醫院可以將指標體系應用到績效管理中,加強對醫院績效的評價和監測,以不斷優化醫院管理和運營。
(三)提高長期價值創造情況的識別水平
醫院績效評價體系應該包含更多與醫院長期價值創造相關的指標,如醫院品牌價值、醫療技術水平、人才培養等,以全面反映醫院的運營績效。醫院管理層應該更加注重長期價值的創造,采取科學的管理決策,注重醫院的品牌價值、醫療技術水平和人才培養等長期價值的積累和提升。此外,管理層也應該對醫院的短期和長期業績進行綜合評價,避免只關注短期利潤。監管部門應加強對醫院的長期價值創造的監管和評價,建立和完善相關的評價體系和標準,引導醫院管理層更加注重長期價值的積累,從而推動醫院的可持續發展。醫院應加強對績效評價結果的信息披露,向員工、患者和社會公眾公開醫院的經營績效和長期價值創造情況,促進醫院的透明度和信任度,提高醫院的聲譽和品牌價值。醫院應加強管理人員的培訓和技能提升,加強醫院管理水平的提高,提高管理人員對醫院長期價值創造的重視和意識,進一步推動醫院的可持續發展。
(四)加強對各類型醫院特點的考察
根據不同類型醫院的特點和實際情況,量身定制適合自己的指標體系。不同類型醫院的財務指標體系應該根據醫院的特點和運營模式,制定相應的指標體系,以更好地反映醫院的實際情況。監管部門應該加強與醫院管理層的溝通,了解醫院的實際情況和特點,根據不同類型醫院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評價標準和要求。建立行業標準,制定針對不同類型醫院的財務指標體系,以確保醫院的績效評價更加準確、全面和有針對性。加強醫院管理人員的培訓和技能提升,提高他們對不同類型醫院的特點和實際情況的認識,以更好地制定適合自己的財務指標體系。
(五)加強對患者支付負擔指標的關注
在制定財務指標體系時,需要充分考慮患者支付負擔的指標,如門診、住院及藥品費用等,使之成為一個重要的評價指標之一。同時,需要確立明確的財務指標設計目標,使其更具科學性和實用性。為了避免不同醫院、地區、甚至不同科室之間的支付負擔統計數據不一致,可以通過國家或地方衛生主管部門統一制定統計方法和標準,以確保數據的可比性和準確性?;颊咦鳛獒t院的消費者,他們對醫院的服務質量、費用等方面有著直接的體驗和感受。因此,可以通過患者問卷調查等方式,收集患者對醫院的支付負擔情況的反饋,從而完善財務指標體系,提高其科學性和實用性。醫療保險和醫療體系的差異會直接影響患者的支付負擔,因此,在制定財務指標體系時需要充分考慮當地的醫療保險和醫療體系情況,使之更符合當地實際情況。
(六)完善財務與非財務因素綜合評價體系
應該建立一種更加綜合和科學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將財務和非財務指標進行綜合考慮,賦予其相應的權重和評價標準。例如,可以通過專家咨詢、問卷調查等方式來確定各項指標的權重和評價標準。非財務指標的量化和評估一直是醫院績效評價中的難點,需要采用更加科學和有效的方法和工具來量化和評估。例如,可以通過患者問卷調查、醫療事故報告、醫療質量檢查等方式來獲取非財務指標的數據。在績效評價中,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往往被視為兩個獨立的評價維度,缺乏有效的融合和協調。因此,應該加強財務與非財務指標的融合,通過建立指標間的相互關系和協調機制,實現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的有機融合。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的評價標準和權重是影響績效評價結果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完善評價標準和權重。通過專家咨詢、問卷調查等方式,充分考慮醫院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制定更為科學和合理的評價標準和權重。
(七)提高數據治理的可比性
為了確保數據的時效性,需要加強數據的及時更新和調整,確保數據反映醫院最新的經營狀況??梢灾贫〝祿潞驼{整的時間表,確保數據的時效性。為了提高數據的可比性,可以根據醫院規模、運營模式、業務范圍等因素,制定相應的數據標準,以便進行比較和分析。同時,還可以采用行業標準或者公認的標準進行比較,從而提高數據的可比性。為了保證數據的質量,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加強數據質量的控制??梢酝ㄟ^數據清洗、數據核查等方式來減少數據缺失和錯誤,并提高數據的準確性。為了解決醫院財務指標體系中缺乏數據質量和可比性的問題,可以綜合運用多種指標,如財務比率分析、經營效益指標、綜合成本指標等,從多個角度反映醫院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提高績效評價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三、結束語
隨著醫療市場的不斷發展和醫院管理的日益復雜,醫院績效評價越來越受到重視。財務指標作為醫院績效評價的重要指標之一,對醫院的經營管理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當前醫院績效評價中的財務指標體系存在多個問題,如缺乏與醫院實際業務相關性的指標、指標缺乏全面性和代表性、無法識別長期價值創造、忽視不同類型醫院的特點等。這些問題嚴重制約了醫院績效評價體系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本文提出了多個對策,如提高財務指標與醫院實際情況的匹配度、提高財務指標的全面性與代表性、提高長期價值創造情況的識別水平、加強對各類型醫院特點的考察等。這些對策的實施可以有效提高醫院績效評價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為醫院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持。未來,醫院績效評價中的財務指標體系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以適應醫療市場的不斷變化和醫院經營管理的日益復雜。
參考文獻:
[1]王文娟,任鑫,蔡媛青,烏日汗,農定國,陳航.基于定性比較分析方法的公立醫院績效評價作用機制研究[J].中國衛生經濟,2021,40 (12):82-86.
[2]農定國,陳航,王文娟,蔡媛青,付敏.基于公益性的公立醫院績效評價體系研究:以北京市R醫院為例[J].中國醫院,2020,24 (11):29-32.
[3]陳永成,蔣金法.公立醫院績效評價及障礙度測算研究[J].當代財經,2019,(11):36-48.
[4]謝世堂.公立醫院績效評價對醫院內部績效管理變革的影響研究——基于京滬案例比較[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8,11 (06):8-13.
[5]李曉森,魏力,付旻,余紅星,姚嵐,李瑩,陳紅輝,張紅星,李滔,劉智勇.以公益性為導向公立醫院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4,7 (06):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