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曉娜 梁賽澤
摘要:近年來,隨著互聯網IT的飛速發展,微課已成為一種極具價值的學習資源,它不僅可以在各個學科中得到推廣,尤其是小學數學,而且在農村地區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它已經得到了廣泛的實施和應用。通過深入探究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際應用,我們可以有效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能力,并且更好地實施高效的課堂教學。
關鍵詞:
小學數學? ?微課? ?課堂教學
"雙減"政策的出臺,對小學數學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效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內容提高課堂效率是一個值得深入思考的課題。在核心素養導向下的數學課堂教學,微課作為信息技術和教學內容相互融合的一種方式,可以將核心素養和數學學科相結合,更好地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能力以及有效落實高效課堂教學。相對于小學數學課程來說,恰當地適應微課教學,將靜態的知識動態化,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將枯燥的知識趣味化,微課的應用可以有效的彌補數學教學中的不足,實現學生全方面發展。
一、微課應用到數學教學中的必要性
數字化時代為小學數學課堂高校教學創造了條件,優質的微課資源讓學生在學中有所思,思中有所獲,獲中有所樂,樂中有所成。教師也可以在微課輔助教學的同時更好地傳授了知識,滿足了不同學生的需求。同時微課作為“流動課堂”,打破了唯課堂論的模式,形成“課堂+微課”的形式,讓知識在不同時間和空間綻放光彩。當然,我們不能為了微課而微課,而深入研究微課制作和內容,不斷實踐,不斷反思,最終讓微課發揮其最大的作用。
小學生,正處于思維發育的初級階,很難理解較為抽象的數學教學內容。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便于學生更好的理解教學內容,教師需要改進自己所習慣的以教師講解為主的傳統教學方式,并根據時代的發展作相應的調整,與時俱進地運用現代教學手段。目前,隨著互聯網媒體技術的進步與推廣,越來越多的教學模式投入到教學實踐過程中來。其中,微課以其靈活多變的教學模式,生動形象的教學方式和高效的教學效果越來越多地被應用于教學課堂上。
數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也比較多,有些小學生在學習數學時出現了厭學的情況,甚至出現了學習數學的恐懼心理。面對學生的這些情況,上課認真聽老師講或許沒有辦法完全掌握知識。
微課為保障“雙減”政策落實,線上學習期間的“停課不停學”提供了重要支撐。疫情期間,無論是國家還是各個省市也都在逐漸完善各級各類微課資源平臺,微課應用到數學教學應成為新常態,而不僅僅是為疫情防控教學做保障。作為一線教師,針對學生的薄弱環節、易錯題,也會制作針對性強的微課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二、微課在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經過分析,將微課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是很有必要的,而想充分利用優質微課服務數學課堂,實現最大價值,就應該加以分析,找出問題,突破瓶頸,不斷進步。在微課融入數學課堂的教學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對微課認知不夠深入。雖然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多數教師將微課融入數學課堂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但部分教師缺乏創新意識,習慣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開展課堂教學;或者部分教師無法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選擇或者制作適合學生的微課,同樣沒有將微課融入課堂。
(二)微課設計質量不高。與傳統授課模式相比,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授課方式,成熟的可供借鑒的教學資源相對匱乏,更多的是靠教師自己制作,導致部分微課層次設計不科學,授課目標不突出。
(三)不能適應學生學習能力差異。由于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自控力不同,主動學習能力有差異,微課在如何滿足學生不同層次的學習要求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三、提高微課在課堂教學中的實效性
(一)借助微課優勢,提高課堂效率
微課是授課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提取的知識精華,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發展規律,對信息進行加工整理后制作而成的小容量、低時長的短小精悍的課程,因此便減輕了學生對資源的篩選,減輕了學生的負擔,提高了學習效率。微課在制作時也可借助動畫設計、聲音播放等方式代替畫圖、實物模擬等傳授方式,使難以理解的抽象概念變得更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教師通過分析,選好教學內容,明確教學目標,制作出精美微課,從而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例如我們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時,通過微課視頻向學生展示平行四邊的分割、拼接過程后,教師馬上停止播放視頻,引導學生觀察拼成的長方形和以前的平行四邊形的關系。學生通過觀察就會發現:此時的長方形的面積和由它分割來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的。學生此時的語言表達一定會出現問題,學生再通過實際操作最后會發現自己的表述不準確,缺乏嚴密性。數學概念的準確性,數學知識的嚴密性,在自主學習中越來越被學生們領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必將對自己的表達要求更加嚴格。
(二)微課資源共享,促進家校共育
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微課更成了學生居家學習的好幫手。教師會針對教學內容,有選擇性地制作微課,并將制作好的微課分享到家校溝通群中,將優質資源共享,便于家長熟悉教學內容,方便學生反復觀看,做到及時鞏固,消除疑惑。
例如在教學《圖形的運動》這一內容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平移和旋轉,除了利用現場的實物演示之外(拉抽屜、開關門窗等),借助微課,通過動態演示和簡潔準確的數學語言的表達讓學生通過生活中更多的平移和旋轉的現象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逐漸形成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的習慣,用數學學科獨特的視角審視問題,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真正意義上形成學科素養。這樣,在微課的助力下,學生能更清晰知識形成的過程,家長作為孩子的家庭輔導教師,也能同時學習,陪學生共同進步,在輔導時有抓手。
(三)微課拓展學習,幫助發散思維
在教育教學中,教師大膽突破,勇于創新,借助生動有趣的微課,引導學生探究學習,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
如在學生學習完“公頃和平方千米”后,我制作了一個微課“稱面積”,先提出問題:如何知道我省我市的實際面積?在學生苦思不得其解之后,教師要及時教授具體的方法。最后給學生留下實踐作業,讓學生自己通過動手操作,去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這節微課,有效拓展了書本內與外的技能學法。
學生在思考中感受知識的魅力,在矛盾中辨析,在探索中進步,動手、動口、動腦,學以致用,真正成為學習的小主人。
四、結束語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行,微課在小學教學活動中得到了普遍的認可與推崇,恰當有效的使用微課,可以促進師生共同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扎實學生的學科知識、促進學生的全面進步。隨著信息化的不斷推進,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需要對微課進行不斷地摸索和實踐,使40分鐘的課堂以及課堂以外的數學學習更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