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妍娜


關鍵詞:積極心理品質;性格優勢;初中生
中圖分類號:G4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2684(2023)17-0033-04
【活動理念】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提到,要幫助初中學生加強自我認識,培養學生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礎。
性格優勢(簡稱優勢)是指通過個體的認知、情感和行為反映出來的積極人格特質。積極心理學家馬丁·塞里格曼和人類學家彼得森通過調查研究,歸納出世界上所有文化都支持和認可的24項性格優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優勢,性格優勢能夠增強一個人在面臨逆境時的復原力,減少壓力感,增強自尊和自信,提高生活滿意度和主觀幸福感。哈佛大學泰勒·本-沙哈爾博士認為,幸福就是有意義的快樂。他在《幸福的方法》一書中提到MPS幸福模型,認為幸福的方法在于優勢(Strength)、快樂(Pleasure)和意義(Meaning)的交集。
根據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論,初中生正處于自我同一性的探索時期。他們的自我意識明顯增強,渴望被理解被認同,卻又時常自我懷疑。部分學生甚至看不到自己的優勢,缺乏自尊和自信,幸福感體驗減少或缺失。在這個時期,幫助初中生對自身的性格優勢進行有效的了解、認識,進行深入的思考,有助于他們實現自我認同和接納,有助于他們增強心理能量,樹立對生活和學習的信心,提升幸福感。
本節課以積極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理論為指導,引導學生發現、發掘并運用性格優勢,進而促進其積極的自我認識,促進其深入理解幸福,增強幸福能力。
【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自身的性格優勢,知道性格優勢的重要性。
2.能力目標:在生活中發現自己的性格優勢并有意識地運用。
3.情感目標:體驗性格優勢帶來的愉悅和自信,并愿意持續地探索和運用性格優勢,增強幸福能力。
【活動重難點】
1.發掘性格優勢,理解優勢與幸福的關系。
2.體驗運用優勢帶來的愉悅和幸福。
【活動準備】
教學課件、實驗道具、優勢轉盤、活動單
【活動對象】
初中生
【活動過程】
一、團體暖身階段:看見優勢,感知幸福
(一)心理小實驗
師:同學們,歡迎來到心理課堂。首先邀請大家小組合作,完成一個心理小實驗。
實驗規則:
第一步:把杯子裝滿水,倒入一個量杯。
第二步:充分利用杯子本身的特點,嘗試如何給杯子裝入更多的水。 裝滿后倒入另一個量杯。觀察對比兩次的水量。(實驗時間為2分鐘)
第三步:對比完水量的組將實驗道具收到指定位置。
提問1:對比兩次水量,你發現了什么?
提問2:(PPT呈現兩次實驗結果圖,如圖1)為什么杯子相同,水量卻不同?這給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什么啟發?
生A:我發現,當我們充分利用杯子長邊時,杯子的容量更大。給我的啟發是,要充分利用優勢。
師小結:充分利用杯子的長邊可以讓杯子的容量更大。同樣,充分利用人的優勢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容易體驗到滿足感與幸福感。
(二)引出課題
師:積極心理學研究表明,性格優勢能夠增強一個人的自尊和自信,提高幸福感。今天我們的主題是“發掘優勢,理解幸福”。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進行實驗,一方面能迅速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達到課堂暖身的效果;另一方面,能讓學生直觀地感悟到優勢的重要性,自然導入課題。
二、團體轉換階段:探索優勢,體驗幸福
(一)認識優勢與幸福
師講解:在積極心理學中,優勢又稱性格優勢,是指通過個體的認知、情感和行為反映出來的積極人格特質,亦可理解為好的、積極的性格。積極心理學家提煉出人類共有的24項性格優勢,包括勇敢、樂觀、友善、堅持、有愛心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優勢,正是這些優勢創造著生命的獨特與幸福。
在安徽,有一對拉面夫婦,他們主動到高速路口查驗點開展志愿服務,免費為防疫人員和過往司機制作拉面。在寒冷的天氣里,看到防疫人員在這里休整,吃著熱氣騰騰的拉面,夫婦倆會有怎樣的感受?這體現了夫婦倆什么性格優勢?
學生分享。
生B:夫婦倆在幫助別人的同時,體驗到了滿足感和幸福感。這體現了他們友善和有愛心的性格優勢。
師小結:是的。夫婦倆在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感受到意義和價值,收獲了開心與幸福。心理學家泰勒·本-沙哈爾博士認為,幸福就是有意義的快樂,一個人在運用優勢的同時體驗到快樂和意義,他便獲得了幸福。
(二)探索優勢,體驗幸福
師:每個人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性格優勢,需要有意識地探索和運用。接下來,邀請同學們通過DIY優勢能量瓶活動進行優勢探索之旅。
活動流程:
1.優勢轉盤,選一選:從24項性格優勢詞中選擇自己擁有的3~5個性格優勢。
2.自我探索,填一填:把自己擁有的優勢名稱填入優勢能量瓶,并在每個優勢的旁邊寫上佐證事實,如熱愛學習是你的優勢,就在“熱愛學習”的旁邊寫上“不懂就問,課堂上積極發言”這樣的佐證事實,以便確認“熱愛學習”這一優勢。請大家安靜、獨立地完成。
教師呈現作品供學生參考。(見圖1)
學生完成自己的優勢能量瓶。
師提問: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你發現了自己哪些優勢?感受如何?
生C:我寫了謙虛、愛學習和感恩,我感受最深的是感恩。因為有一次我跟家人鬧矛盾了,我們班主任很耐心地開導我,還送我回家。我心存感激。后來有一次下雨天,看到班主任沒帶傘,我就主動把傘借給她,然后和同學一起回家。
師追問:你能夠感受到別人對你的好,心生感激,也會用行動表達你的感謝,這讓你確認你有感恩這樣的優勢。寫完這三個優勢,你的心情如何?
生C:寫完后很愉快,很開心,感到自己很有價值。
生D:我寫的優勢是有理想、有信念、有愛心、堅持和勇敢。我的感受是自信和愉悅。
師:發現優勢可以讓我們變得開心和自信,感受到幸福。但是有一些同學似乎不太確信自己有哪些優勢,甚至有些自我懷疑。常言道“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接下來,我們進入同伴賦能環節,請同伴幫忙發掘優勢。
3.同伴賦能,添一添:邀請2~3個同學為你添一添優勢“小瓶子”。要求積極正向,真誠對待他人。如果同學寫給你的優勢是你已經發現的,可以在優勢能量瓶中寫“+1”。
學生們交換能量瓶并互相補充。(見圖2)
4.分享感受或發現。
提問1:在同伴賦能環節,你發現了哪些新優勢,感受如何?
生E:朋友寫給我的很多優勢都是我之前沒有發現的,比如之前我沒發現自己是個友善的人,看到小瓶子里的“友善”,會有驚喜的感覺。
提問2:同伴寫給你的優勢中,有哪些是你的瓶子里已經有了,同學又發現了的?
生F:有很多這樣的,比如有愛心、勇敢、堅持、熱情等。
師追問:再次確認這些優勢之后,你的感受如何?
生F:讓我更加自信,更喜歡我自己。
小結:通過探索優勢,有的同學發掘了新優勢,感到驚喜;也有的同學確認了已有的優勢,變得更加自信。
設計意圖:通過DIY優勢能量瓶活動,引導學生通過自我探索和同伴賦能兩個視角來發掘優勢。教師營造溫暖安全的團體氛圍,讓優勢在團體互動中被激活、被看見,被確認,可促使學生積極重塑自我,增進對幸福的體驗和理解。
三、團體工作階段:運用優勢,演繹幸福
師:真正的幸福不僅在于發現優勢,更在于充分并合理地運用優勢。現在,邀請同學們來到“說優勢、話幸福”訪談活動現場!
活動流程:
1.兩人一組,一人為主持人,一人為嘉賓,主持人按照訪談清單提問。四個問題回答完畢,交換角色。要求訪談雙方認真傾聽并體會感受。
訪談清單中的四個問題分別是:
問題一:你最突出的一項優勢是什么?
問題二:平時你是怎樣運用這個優勢的?
問題三:運用優勢時,你的感覺如何?
問題四:這個優勢對你的學習和生活產生什么影響?
2.學生展示。
學生訪談片段:
生G:歡迎來到“說優勢 話幸福”訪談!我是主持人小G,這位是嘉賓小H。小H,你最突出的一項優勢是什么?
生H:勇敢。
生G:你是怎樣運用勇敢這個優勢的?
生H:平時老師邀請同學回答問題時,我會勇敢地舉手,而且答得還不錯。
生G:當你運用勇敢這個優勢時,你的感覺如何?
生H:當時我覺得自己很厲害,很有成就感和幸福感。
生G:這個優勢對你有什么影響?
生H:勇敢這個優勢使得我不輕易向困難低頭,更有力量向前進。
小結:同學們精彩的展示讓我們感受到運用優勢帶來的真實的幸福。幸福就是有意義的快樂,正向運用優勢能帶來有意義的快樂,增進幸福能力。
設計意圖:通過“說優勢 話幸福”訪談活動,強化學生已有的成功經驗,引導學生在訪談中深入體驗運用優勢帶來的有意義的快樂,進一步加深對幸福的理解。
四、團體結束階段:小結與提升
(一)小結與分享
師:請用一句話,說說本節課的收獲或體會。
生I:本節課,我知道了自己以前不知道的優勢。把這些優勢用在學習方面,用在跟他人相處方面,可以讓我的學習和人際關系更好。
生J:我發現每個同學都有不同的優勢,如果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優勢,大家的生命會更加充實,更加精彩,也會更加幸福。
(二)以朗讀名言結束
師:請同學們用心朗讀一句名言:“愿我的生命如同那最絢爛的流星,愿它的每一顆都綻放著動人的光輝,閃爍著幸福的光芒!”祝愿同學們多多發掘和運用自己的優勢,綻放生命的光輝,收獲幸福的成長!
設計意圖:通過分享感悟和齊讀名言,升華本節課,激勵學生持續發掘和運用優勢,收獲幸福。
【專家點評】
本教學設計依據積極心理學理論,符合學生的心理發展需求,目標準確,形式活潑,內容新穎,有特色。新木桶理論的小實驗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和啟發性,令人耳目一新,發人深省。“優勢能量瓶”具有心理學意義,因為“瓶子”是聚合的,是“我”所擁有的,巧妙運用會有助于增強學生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基于MPS幸福模型設計的訪談問題(怎么用+感受+意義),巧妙地將“幸福就是有意義的快樂”這一幸福理念落實到行動,轉化到內心。訪談問題開放、積極,有力量,能激發學生思考與交流的欲望,將課堂氛圍推向高潮。
本課從教學形式、教學內容到教學手段,都滲透著發現和運用優勢的幸福味道。在課堂中,教師運用傾聽、共情、積極關注等輔導技巧,營造溫暖、安全、接納的團體氛圍。學生在團體互動中發現和運用優勢,感知和演繹生命精彩,進而促進自我同一性的發展,促進幸福能力的提升。
整個課程設計清晰明了,豐富有趣,活動過程層層遞進,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目標達成度高,是一堂優秀的心理課。
點評者:陽作香,正高級教師,原廣州市番禺區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員。
參考文獻
[1]曾盼盼. 積極心理學視角下中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策略[J]. 基礎教育參考,2021(1):3-6.
[2]泰勒·本-沙哈爾. 幸福的方法[M]. 汪冰,劉駿杰,譯.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3]廣州市番禺區教育局教學研究室.番禺幸福課[M]. 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8.
編輯/張國憲 終校/石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