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樂號 陳夢

摘? 要:近年來,漳州市物流科技創新能力有所提升,但其鄉鎮物流科技創新能力卻發展較差。文章以漳州市鄉鎮為研究對象,通過PEST分析與對比分析法,探討漳州鄉鎮科技創新發展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發展建議。
關鍵詞:漳州市;鄉鎮;物流創新
中圖分類號:F259.27? ? 文獻標志碼:A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3.13.02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logistic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Zhangzhou City has been improved, but its township logistic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has been poorly developed. This paper takes towns in Zhangzhou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mainly through PEST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towns in Zhangzhou, and puts forward targete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Key words: Zhangzhou City; township; logistics innovation
物流科技創新能力高低會直接影響區域物流發展水平,目前鄉鎮卻往往成為物流科技創新發展凹地,跟不上城市發展水平,對于整個社會物流科技的發展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本文立足漳州市鄉鎮具體情況,總結其鄉鎮科技創新發展現實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1? 漳州市及其鄉鎮發展基本情況
漳州市地處福建省東南部,有中國的“田園都市、生態之城”之稱,在生態城市競爭力排名中為福建省內第一。據漳州市統計局初步核算,2021年,漳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5 025.40億元,增長7.7%。同時,漳州處于“閩南金三角”,與廈門交流聯系緊密,是與廈門多條鐵路相交匯的重要樞紐城市,更是國家區域級的流通節點城市。
截至2021年,漳州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59家;國家級創新型(試點)企業2家;擁有15個省級企業重點實驗室,43個省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個產業技術公共服務平臺與5個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021年全市專利授權13 235件,較上年增長8.5%。此外,正在重點扶持鄉鎮“五鏈十群”產業。
福建省漳州市率先在全市實現鄉鎮工作站、科技特派員行政村全覆蓋,舉辦各類科技創新競賽,使鄉鎮“兩化融合”發展水平進一步提高,鄉鎮創新環境進一步改善。在福建省首創選派臺胞科技特派員,聚合漳臺經濟資源,驅動漳州市鄉鎮科技創新發展。此外,漳州市現代工業的新發展也在加速推進鄉鎮科技創新的發展。
2? 漳州市鄉鎮物流科技創新外部環境PEST分析
政策方面。漳州市政府支持建立產學研深度融合研發創新平臺,積極引進人才,優化各鄉鎮科技創新環境。此外,漳州市政府還發布了《漳州建立“四項機制”激發企業創新創業創造動能》、《漳州市推進電子商務和快遞物流協同發展四條措施》等文件,鼓勵鄉鎮企業進行創新,積極培養鄉鎮中小企業發展,營造各鄉鎮科技創新氛圍。
經濟方面。漳州市2019—2021年GDP接連突破四千億、五千億大關,鄉鎮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到2020年底,漳州累計批準臺商投資企業(項目)3 232家,實際利用臺資突破120億美元,進一步推動了漳臺經濟的騰飛。作為全國臺商投資農業密集區,農業利用臺資在大陸區市中居首位。率先開展臺胞臺商授信試點,掛牌運作臺胞臺商服務中心。臺灣百大企業臺塑、統一等均已在漳州投資布局。
社會方面。近年,漳州市影響范圍擴大,知名度上升,先后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級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城市等稱號。社會上,疫情新常態的大環境,國內外疫情爆發,全球經濟、貿易波動,未來更是難以把控。
技術方面。漳州市已建立健全“4+4”的工業體系和產業配套體系,形成大健康、新材料、大裝備等千億級產業集群,在全國最先研究出臺輪智能化通關系統。新建26個大型物流園區,其中包括中國智能骨干網絡、保稅物流園(B型)、漳龍物流園等。如今這種產業集群更多偏向于在鄉鎮進行選址建設,而非以往都聚集在城市和郊區。
3? 漳州市代表性鄉鎮與其它鄉鎮科技創新差異對比
薌城區2021年GDP為漳州市各區最高。薌城區芝山鎮,1995年獲民政部“中國鄉鎮之星”稱號,為市農副產品基地和蔬菜基地。龍文區2021年GDP總量位于漳州市第五,且其增長速度為漳州市非行政區中第一。朝陽鎮是龍文區新興工貿城鎮,更是面積最大的鄉鎮。龍海市為漳州市經濟體量最大的縣級市,2021年GDP總量位居漳州市第二。角美鎮劃歸龍海市,位列2021年中國鄉鎮競爭力百強榜第31位,為福建省第二名(第一名為晉江陳埭鎮)。薌城區(芝山鎮),龍文區(朝陽鎮),龍海區(角美鎮)的物流科技發展情況較好,在漳州市鄉鎮中具有代表性,對漳州市其他鄉鎮有良好的借鑒意義,故以其為重點展開對比。
3.1? 漳州市代表性鄉鎮科技創新對比分析
薌城區(芝山鎮)。2021年GDP為780.19億元,增長7.8%。在漳州市《2022年重點項目名單》中,薌城區共有342個重點項目。在《漳州市2022年第二批科技專項經費》中,薌城區經費總計1 385.99萬元。此外,薌城區2021年專利授權量2 342項,2018—2021年累計達6 607項。2021年的專利授權量幾乎為薌城區近三年累計總量的三分之一。
龍文區(朝陽鎮)。2021年GDP為375.89億元,增長9.1%,科技活動經費支出2 342.19萬元,增長28.03%。累計共有106家高新技術企業入駐全區。2021年其它科學技術支出(款)2 967萬元,較上年增加416萬元;科技條件與服務200萬元,較上年增加199萬元;并增加科技企業孵化器平臺認定資助等科技計劃項目。2021年專利授權量1 254項。2020年新增外資企業44家,ADM、普洛斯、大潤發等一批世界500強企業和行業龍頭落戶。
龍海區(角美鎮)。2021年GDP為656.68億元,增長8.0%。截至2021年,全區擁有高新技術企業3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42家。機電、機械設備等高新技術產品在2021年的進出口總額中所占比重為7.4%,增長66.1%。科技支出占公共財政總收入的0.02億元。全年專利授權量1 035項。
3.2? 漳州市與上海市代表性鄉鎮科技創新能力對比
3.2.1? 上海青浦區(華新鎮)概況
華新鎮,是上海市郊重點發展的中心鎮之一,隸屬上海市青浦區,是上海市鄉鎮轉型先行先試示范鎮。上海市為中國的代表性省市,物流科技創新一直走在中國前列。同時,華新鎮與漳州三鎮一樣為郊區鎮;且近些年大力發展物流科技創新,并做出了優秀的成績;都地處中國東南沿海,臨近港口。兩地共同點較多,故有較大的借鑒意義,下文以其為重點展開對比分析。
截至2021年,青浦區GDP高達1 317.25億元,增長6.1%。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54.97億元,其中,科學技術支出6.51億元,增長36.7%。全區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規模以上企業173家,營業收入高達2 284.32億元。全區全年快遞業務量14.7億件,增長24.3%。全區共安排正式重點項目159項,實際已開工64項,實際完成投資249億元。目前全區市科技小巨人(含培育)企業126家,全區有效高新技術企業共851家。42個項目認定為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1個項目獲2020年國家科學技術發明一等獎,1個獲二等獎。青浦區大力深化“海智計劃”和院士專家工作站建設,大力促進企業與高質量人才有效對接。全區現有44個院士(專家)工作站。已開展落實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不見面”審批。
從經濟發展、科技創新建設和人才引進方面看,上海青浦區政府重視、民眾支持,再加上地理位置優越,經濟發展狀況優良,上海市青浦區(華新鎮)可謂是其它鄉鎮科技創新、物流發展的榜樣。
3.2.2? 科技創新差異對比
華新鎮以全面建設上海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為核心抓手,推動全鎮產業向高端化、現代化、科技化、綠色化和融合化轉變,加快構建三大產業區塊“以產促城、以城興產”的產城融合新模式,形成創新驅動的經濟高質量發展模式。而漳州市的3個重點鄉鎮:薌城區(芝山鎮)、龍文區(朝陽鎮)、龍海區(角美鎮),則是依靠高新技術產業、現代化工業制造和新材料產業中的企業為主導帶動鄉鎮的科技創新發展。
根據前文提到的一系列數據,將3個鄉鎮2021年科技創新的相關數據進行簡單的對比:位于漳州市中心的薌城區(芝山鎮)鄉鎮科技創新項目的整體綜合情況要優于龍文區(朝陽鎮)和龍海區(角美鎮),薌城區(芝山鎮)的經濟發展情況也要強于龍海區(角美鎮)和龍文區(朝陽鎮)。華新鎮與漳州市三鎮對比分析如表1所示。
華新鎮多專注于物流方面的科技創新,而漳州三鄉鎮的科技創新面較廣,覆蓋范圍較廣泛,比較雜亂,如果聚焦一個更明確的科技創新領域發力,更有助于漳州市整體發展的增效提速。漳州市在科技技術上要積極引進科技手段,協同研發與科技孵化相結合。良好的政策支持是吸引科技型企業入駐漳州鄉鎮的有效手段,能夠提升鄉鎮整體科技水平。發達的交通線路布局能為經濟、科技發展降本增效。
4? 漳州市鄉鎮科技創新問題總結
交通基礎設施有待完善。漳州大部分鄉鎮的交通路線布局不完整,道路狹小曲折,道路維修滯后,導致企業運輸成本的增加,同時周轉量也難以提升。因此,許多企業打消入駐鄉鎮建廠開設公司的念頭。
科技人才吸引力不強。漳州市引進問題較為突出,特別是鄉鎮方面,專家稀缺,專業性高素質人才不愿來、不想來等困擾嚴重。漳州市有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等高校,但其畢業生中只有較小一部分選擇留在漳州發展,大部分畢業生更愿意向大城市靠攏,科技創新人才流失嚴重。
產業發展結構單一。漳州市大部分鄉鎮以農業或食品加工為主。特色產業技術創新這條主線雖然在個別鄉鎮已基本確立,但仍有大量鄉鎮保持傳統的產業發展,并未進行特色產業建設或者多產業結合發展。
先進設備普及推廣力度低。目前漳州市較多企業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生產設備落后,還存在不少手工勞動現象,甚至科研機構也缺少必要的儀器設備,難以適應產業科技創新的條件要求。
科技工作整體管控機制不健全。漳州市強調市場導向,重視科技創新,但對科技創新管理較為忽略,缺乏有力地監督執行機構。科技組織和科學管理部門之間有時會出現信息不對稱的現象。
5? 提高漳州市鄉鎮科技創新能力建議
不斷完善交通線路布局。漳州市地處中國東部沿海,周圍高速網絡密集,且擁有漳州港。在港口的帶動之下,容易形成一個密集的運輸網絡,利于帶動整片區域的繁榮。政府交通部門可以制定有針對性的法律法規,保障交通基礎設施的建立,同時要注意避免資源浪費問題。交通線路建設在較落后地區的重要性尤為突出,所以需要合理規劃,保證交通基礎設施投資為最優投資規模,盡早建立起完善的交通線路布局。
大力促進“產學研”相結合,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目前,漳州市對于產學研的關注度不夠,整個流程機制也不夠成熟。因此,政府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因地制宜的鼓勵本地企業開展多樣化的“產學研”活動,使研究成果進一步運用到實踐中。同時企業要積極搭建和各大高校間的合作橋梁。以龍海區為例,通過牽線搭橋,促成大華涂料、毅宏游艇等企業與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等院校開展產學研合作,指導味正集團、愛享好味創投公司與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院探索產學研合作新模式,抓好鄉村振興推動科創新發展。
完善特色產業創新路線。漳州市政府始終堅持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大力實施具有特色的“品牌強農”戰略,打造屬于漳州市的自主知名品牌,帶動區域特色科技創新快速發展。同時結合加工業、重工業、旅游業交叉發展,加快促進鄉鎮物流科技創新的深度融合。
加大科技創新研究的支持力度。第一,就研發經費的投入總量來看,漳州市鄉鎮與其他鄉鎮的差距明顯。第二,就研發關鍵技術的專業化程度來看,目前,漳州市在鄉鎮科技創新的投入依然非常低。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大研發力度,以提高漳州市鄉鎮科技創新能力。具體措施例如設立專項資金,為企業自主研發助力,用于對企業購買科技創新先進生產設備的補助。
加大對管理部門科技工作的考核力度。鄉鎮政府加大管理考核比例,上下重視,齊抓共管。細化指標內容,強化考核力度。加強科技創新思想教育,提升各鄉鎮部門對于科技工作的認識與重視程度。
參考文獻:
[1] 詹朝暉. 淺析漳州市龍文區物流業現狀及發展建議[J]. 中國商論,2020(12):33-34.
[2] 毛魯平. 現代物流樞紐建設策略研究——以上海華新鎮為例[J]. 全國流通經濟,2021(18):124-126.
[3] 趙勝男,趙澳麗,周艷舒,等. 南通市構建城市綠色貨運配送體系的SWOT分析[J]. 物流科技,2022,45(6):44-46.
[4] 朱美光. 我國鄉鎮企業科技工業園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以江蘇省為例[J]. 中國科技論壇,2007(4):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