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簡介
華魯集團1985年在香港注冊成立,是山東省在海外設立的首家獨資公司和駐港經濟貿易活動的窗口公司,2015年改建為山東省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實際控制3家上市公司、4支股票。權屬企業55家,員工1.78萬人,總資產401億元。旗下擁有全球最大的DMF生產企業,全球重要的解熱鎮痛類藥物和國內重要的抗感染、心腦血管類藥物生產基地,布洛芬、阿司匹林、多巴等系列產品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
華魯集團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秉持“供性價比最高的化工新材料,做老百姓吃得起的好藥,造和諧友好的生態環境,搭魯港合作交流的平臺橋梁”企業使命,堅持“創新、協同、擔當、誠信”為企業核心價值觀的新時代企業文化,聚焦高端化工、生物醫藥、生態環保三大主業,推動轉型升級,加快新舊動能轉換。2020年,華魯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43.5億元、利潤總額27.2億元,用占省屬企業1.2%的資產總額、貢獻了6.1%的利潤總額、9.9%的國有凈利潤、6.7%的上繳國有資本收益,整體發展呈現出主業占比高、資產證券化率高、混改資產占比高、上市公司市值高、中長期激勵覆蓋面高、資產負債率低、融資成本低的“五高兩低”的特點,連續多年保持營收增長大于資產增長、利潤增長大于營收增長、現金流增長大于利潤增長的高質量發展態勢,總資產報酬率、國有凈資產收益率、資產負債率等主要發展質量指標位居省屬企業前列。
成果正文
新時代催生新戰略,新戰略呼喚新文化。華魯集團堅持“創新、協同、擔當、誠信”為企業核心價值觀的新時代企業文化,提倡各產業公司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將各自產業、生產特點融入到各自企業文化中,形成了總部“一條主線”、各產業公司“百花齊放”的“1+N”華魯特色,并不斷充分發揮總部的特殊地位、政府關系、人脈資源等,著力促進財務資源融合、加強內部資源整合,積極為各產業公司解決發展難題、協調外部關系、爭取政策資金、化解重大風險等,營造了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企業文化氛圍,著力用文化力量提高企業素質和核心競爭力,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
一、黨建引領文化建設,為企業文化注入紅色原動力
一是黨建工作責任與企業文化建設責任同壓實。與各公司黨委、直屬支部簽訂《黨建工作責任書》,將企業文化建設作為重要內容,列出個性化、差異化指標,做到責任落實更精準。每季度召開一次黨建例會,調度工作,推動落實。開展年度黨建考核,以“一竿子插到底”的方式,隨機抽取支部實地查看,確保考準考實。通過組織各公司黨委簽訂責任書、制定工作要點、定期調度督導、提高黨建考核結果在績效工資的占比等方式,層層壓實工作責任。
二是意識形態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同落實。明確意識形態和宣傳思想重點工作,列出意識形態領域具體風險,制定應對處置措施,確保意識形態安全。起草集團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年度學習計劃,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集中學習研討形式,不斷提升集團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能力。將傳承集團紅色基因作為集團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突破項目,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通過黨委書記做客“黨史直播間”講述“家史”,激發黨員職工干事創業激情。開展常態化“發現榜樣”活動,深入挖掘“戰疫情、促生產、攻難關”方面先進典型,組織集團優秀代表通過宣講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面對新冠疫情、原油價格等外部因素和集團“倒計時”改革各項任務,基層黨組織深入開展員工談心談話活動,及時收集、答復職工關注的熱點問題,把形勢講清、問題講明、任務講實,為企業改革發展匯聚精神動力和思想保障。
三是基層組織建設與企業文化建設同做實。深入開展黨建創新提升年活動,實施黨建強基、品牌、頭雁、激勵四大工程,遴選140余名年輕骨干兼任黨建聯絡員,將黨建品牌創建與企業文化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開展“百日攻堅”等活動,黨建文化服務生產經營的水平不斷提升,其中,華魯恒升碳一車間黨支部典型做法被《國企黨建》推廣學習。堅持讓黨旗高高飄揚在疫情防控一線,組織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沖鋒在前,主動做好疫情防控各項任務,帶頭解決員工返廠、物流等難題。【新華制藥202車間黨支部書記“5+2”“白加黑”盯在一線,優化生產組織,三班連軸轉,人休機不停,推動班產量增加30%,保障防疫藥品供應。魯抗和成黨支部組織20名黨員緊急轉產84消毒液,從“零基礎”到生產出合格產品,僅用了3天時間。】2家企業、2名個人獲得省國資委抗疫復工先進表彰,1家企業、1名個人獲得省委抗疫先進集體和個人表彰。
二、實施企業形象工程,為企業文化注入形象力
啟動華魯集團CIS設計,提煉出包括企業核心價值觀、企業精神、企業愿景等6條核心理念。抓時機、把節奏、講策略,從時度效著力,不斷加強對外宣傳。
依托《山東國資》、大眾日報、山東電視臺等媒體平臺,以受眾更易接受、更加信服的方式,發出更多華魯聲音,同時傳播闡釋國企改革新夢想,努力塑造擔當作為、勇于創新的國企新形象。
利用華魯大樓對外宣傳大屏,循環播放華魯集團LOGO、主業及企業核心理念,增強企業知名度。制作企業文化墻,清晰的展示企業概況、發展歷程、經營業績、企業榮譽、社會責任、年度重點工作、子公司風采等內容,讓“會說話”的墻成為集團的一張隱形名片,提升員工的企業自豪感,激發員工干事創業的精神和活力。
以政務信息為載體,立足發揮華魯集團獨特優勢、反映權屬企業生產運營中突出問題、圍繞所處行業產業提出針對性建議等內容,積極向省委省政府提報信息,解決了生產經營中一批難點、堵點問題。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華魯集團正在籌備“紅心向黨”主題晚會,通過“紅心向黨、產業報國、高質量發展”等篇章,娓娓道來華魯集團來時路,展望新未來,堅定企業自信、文化自信,凝聚新時代干事創業“精氣神”,邁向華魯集團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三、實施培訓教育工程,為企業文化注入學習力
制定年度員工培訓計劃,單列職工教育經費,為廣大干部職工創造機會、打造環境,讓員工在干中學,在學中干,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實現員工與企業發展共成長。倡導“走出華魯看華魯”,先后到萬華化學、齊魯制藥、浪潮集團、濰柴集團等先進企業學習考察,學習借鑒先進的理念,并圍繞集團高質量發展宏偉藍圖,召開醫藥板塊突破發展務虛會,探討未來發展路徑。打造華魯大講堂、支部微課堂等學習平臺,鼓勵全員學習,烘托起濃厚的“向專業學、向子公司學、向身邊人學”的學習氛圍,在內容安排上,堅持規范、時效、誠實、系統、共享、超越原則,抓好與現代管理、文化建設、流程再造、企情教育、選樹典型、提升基礎等六個管理結合,將學習文化打造成為企業文化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實施典型示范工程,為企業文化注入內生動力
深入挖掘典型經驗,先后編印《華魯恒升大修案例選編》《華魯恒升管理經驗匯編》等4本經驗匯編和《支部書記講故事》《我心目中的合格黨員和黨支部書記》等4本典型案例,利用身邊故事、身邊典型推廣文化理念,把生硬說教變成生動感化,形成華魯特有的潤物無聲、春風化雨的文化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良性互動機制。
深入發現身邊典型,以榜樣的力量幫助員工成長成功,從而實現企業的高質發展。先后推出了孫一倩、曹淳美、邢忠楠等一大批先進典型,并利用集團內部宣傳平臺廣泛宣揚先進典型,在集團內部形成了人人學先進、趕先進、爭先進的濃厚氛圍。特別是過硬黨支部、優秀黨支部書記、優秀共產黨員等爭創活動,無形中使先進典型走進了員工、影響了員工、帶動了員工。發揮典型示范作用,通過舉辦研討、交流、觀摩等形式學習推廣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的做法,達到了典型引路、示范帶動、整體聯動的效果。
五、實施改革再造工程,為企業文化注入生產力
深入推進三項制度改革,梳理制定內部考核辦法、大力發現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的實施意見等制度;本著組織架構明了、管理層次清晰、機構設置合理、人員配備優秀、職責定位專業的原則,制訂了華魯集團總部“三定”方案;實行全員雙選上崗,子公司重要崗位實行揭榜競聘、任期考核機制,加大績效考核比例,以干部能上能下機制為著力點,打破“鐵交椅”,以員工能進能出機制為切入點,打破“鐵飯碗”,以收入能增能減機制為落腳點,打破“大鍋飯”,充分調動廣大干部員工的積極性,形成比著干、爭著干、搶著干的積極的干事創業氛圍。
按照“健全制度、完善機制、形成閉環管理”的要求,把企業文化建設納入集團“十四五”規劃,將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管理工作融為一體,把企業文化建設貫穿于企業改革、發展、穩定、管理的全過程。啟動“制度落實年”,將集團管理制度重新梳理,以有效的制度創新推動經營機制轉換,強化效能效率建設;建立健全協同有力的領導體制和充滿活力的運行機制,不斷提高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和現代化水平。
六、實施職工文化工程,為企業文化注入向心力
舉辦植樹、書畫攝影展、PPT演示演講大賽、健步走、趣味運動會等群體活動,活躍工作氛圍,融洽干群關系,營造和諧的企業文化環境。全面保障員工切身利益,高度重視員工健康體檢,關愛弱勢群體生活,加強企業民主管理,開展了“兩節”送溫暖、金秋助學以及對一線員工“冬送溫暖、夏送清涼”等系列活動,切實將關懷送到員工心坎,促進了員工隊伍的和諧穩定和生產經營的順利進行。
吃水不忘挖井人。每年,集團都會計提專項黨費慰問建國前老干部、老黨員。通過走訪慰問,傳遞公司的關愛,增強老干部、老黨員對企業的歸屬感,增進文化認同。
從創業初期的艱苦奮斗,到起步時的與時俱進、創新求變,再到今天的迎接挑戰、追求卓越,華魯人創造了屬于自己的優秀文化。這些優秀的文化關愛人,形成無窮的感染力;這些優秀的文化凝聚人,形成強大的向心力;這些優秀的文化激勵人,形成強勁的推動力。它是華魯集團茁壯成長的種子,是華魯人與眾不同的基因,更是華魯基業長青的源泉。
在華魯集團優秀的企業文化的推動下,華魯集團2020年,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43.5億元、利潤總額27.2億元、凈利潤22.9億元、歸母凈利潤7.1億元,用占省屬企業1.2%的資產總額、貢獻了6.1%的利潤總額、9.9%的國有凈利潤、6.7%的上繳國有資本收益。改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以來,始終保持營收增長大于資產增長、利潤增長大于營收增長、現金流增長大于利潤增長的良好發展態勢。
七、積極主動作為 體現國企責任擔當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襲來,華魯集團在全國防疫物資最為緊張的時候,緊盯防控需要,集中力量組織疫情防控急需藥品生產,多條藥品生產線 24 小時連軸轉,關鍵工序二班轉三班,確保“人休機不休”,重點品種日產量增加 30%,產量超 2000 萬片,消毒液生產線改造后日產量由7.5噸提高至45噸。組織企業、員工開展捐贈活動,為國分憂,累計捐款捐藥1325.26萬元,以實際行動服務國家所需,充分彰顯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政治品格,知重負重、迎難而上的責任擔當,同舟共濟、實力抗疫的國企風范。與此同時,華魯集團全力以赴抓好復工復產,沉著應對,以變應變,化危為機,前三季度不僅各項經營指標均超額完成預算,也為國家“六穩”“六保”做出積極貢獻。
物質資源終會枯竭,唯有文化生生不息,企業文化建設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面向未來,華魯將繼續堅持黨建鑄魂,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不斷弘揚華魯集團優秀企業文化,堅定秉持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理念,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求真務實的精氣神,與時俱進,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全力擘畫“十四五”戰略新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