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英哲


詩人博爾赫斯在詩中寫道:“如果有天堂,那里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這也是深圳市翠北實驗小學圖書館館長張立輝的夢想,他相信圖書館不僅可以成為一所學校最美的地方,還可以成為師生最愛的“精神家園”。2019年被評為深圳市“最美校園圖書館”,2020年被評為廣東省中小學“最美閱讀空間”,翠北圖書館已經成為學校的一張靚麗名片。
空間之美:功能多樣化
2019年初,翠北實驗小學搬回重建后的原校區。新圖書館分兩層,三樓是教師圖書館、四樓是學生圖書館,2020年9月新增愉貝校區圖書館,總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
面對嶄新的圖書館,張立輝為圖書館選擇沙發、桌椅,增添水吧,建設茶室和琴室,一點一滴美化圖書館。他把圖書館定位為校園中最大、最美的公共空間,“我們努力按照家庭裝修風格打造圖書館,很多人走進圖書館時都感覺好像走進了客廳和書房。”
漸漸地,學校行政會議、各部門例會、家長會、讀書會、研討會……天天都有會議或活動在圖書館舉行,有時甚至兩三個活動同時進行。翠北圖書館不僅是師生讀書的地方,還是學校的會議室、接待室、工會之家、咖啡廳。每年畢業季,學生還會到這里拍畢業照,為他們的小學時光留下美麗的瞬間。
“如果用一個詞形容翠北圖書館,我會用‘溫暖。”翠北實驗小學教師邱雅玲說,“教師圖書館的水吧,讓我們看書時感到舒適放松;學生圖書館從座位的設置到圖書的擺放,都從兒童視角出發,給孩子們溫暖的環境。”
書是圖書館最美的風景。張立輝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書蟲”,家中藏書近萬冊。上初中后,他開始記錄自己的讀書目錄,至今記錄了5000多冊。他曾經每天讀一本書、寫一篇千字書評,是一位知名的書評人。為了豐富圖書館藏書,張立輝利用下班時間,走遍深圳各大書城,一本一本地精心挑選,經常為了挑書顧不上吃晚飯。
目前,翠北圖書館藏書約6萬冊,教師借閱量每月人均1冊,高年級學生借閱量每月人均2冊。教師圖書館還為家長義工辦理借書號,學生圖書館則面向社區開放,每學期有2000多人次走進翠北圖書館讀書。
活動之美:課程系列化
翠北圖書館是翠北師生成長的地方。圖書館借助家長義工和閱讀部的力量,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要讓閱讀活動深入持久,就必須讓活動課程化、體系化、長期化,開發出適合翠北師生的課程。”張立輝說。
周二和周四放學后,是一、二年級的圖書館課程時間,從繪本故事開始,到蘇軾、藍鯨、三國演義等課程不斷深入;周三放學后,開設圖書館小課堂,比如高年級的童書閱讀課、國學課程、環游世界、走進大師等課程。
課間十分鐘,小講師帶著學生,五人一組有序地在教師圖書館上微課。水吧的“咖啡課程”,會議區的“天書課程”,小書房的“傳承之道古籍課程”,茶室的“清明上河圖課程”……學生小講師們讓圖書館變成一本活著的書。
兩年一屆的翠北書展,至今已經舉辦了兩屆,每屆都有十幾家出版社參加,向全校師生展示最新的好書。書展期間,邀請全國的閱讀和寫作專家到圖書館為家長和師生做講座。如今“永不落幕的讀書月”已成為翠北的辦學品牌之一。
圖書館還開設了面向家長的課程,有童書翻譯閱讀推廣人佟畫老師兩周一次的“畫姐讀書會”、老貓校長兩周一次的“老貓下午茶”,培訓救護知識的“藍雨傘救護訓練營”,每月一次的家庭教育主題講座等。
還有頗受學生和家長歡迎的“朗讀者”活動。利用周六面向社會開放的時間開展“朗讀者”活動,每周通過音頻選拔一名學生為大家朗讀。朗讀者結束后,是半個小時的“故事時間”,請故事爸媽講故事。
為了提高學生家長講故事的水平,翠北圖書館成立“繪本故事工作坊”,對每次故事活動進行總結,并討論下次要講的內容。通過工作坊,提高了家長講故事的能力。
翠北實驗小學家委會閱讀部部長鐘小杏說:“翠北圖書館是孩子們放飛夢想的地方。圖書館以閱讀文化為底色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課程,極具趣味性和知識性。通過參與活動,孩子和家長都受益匪淺,促進親子共享閱讀時光。”
“翠北圖書館是我在校園中最喜歡的地方。”六年(4)班學生向禹舟說,“平時閱讀課,我們全班去圖書館里看書;周六圖書館面向社區開放,我在這里聽故事;假期,圖書館還會發一張卡片讓我們去‘打卡世界各地的圖書館,見識各種各樣‘書的海洋。”
服務之美:管理人性化
傳統圖書館一般以書為中心設計,新時代圖書館應該以人為中心去打造。
翠北圖書館的標識和名字都來自學生。2019年4月2日,國際兒童圖書日,也是翠北圖書館的新館開館日,圖書館面向學生和家長征集了170多個名字。最后選擇了兩個,教師圖書館被命名為“舒齋”,學生圖書館被命名為“悄悄”。
翠北圖書館組織家長參與圖書館的管理,每學期招募30名家長義工。每次剛發布消息,名額就被一搶而空。家長們基本上可以完成圖書館的日常管理,并且選出家長任副館長,讓他們更加深入參與圖書館管理工作。
學生圖書館基本實現學生自主管理。圖書館面向五、六年級招募了40多個小管理員。他們先實習一個月,經過嚴格的培訓和考核才可以成為一名正式的圖書館小管理員。課間的借書、還書到上架都由學生自主完成。
學生成為管理員后還可以不斷成長,可以報名擔任真人圖書館小講師,也可以申請擔任值班副館長。如果能夠完成這些工作,還可以申請擔任翠北圖書館學生館長。五年來,翠北一共產生了10名圖書館小館長,他們畢業后享受終身的借閱權。
圖書館還成立了校友群,幾天時間就發展到400多人。校友們陸續回來,并為圖書館捐贈當年上學時留下的物品。圖書館準備依托校友會建設一個小型的校史室,展示師生在翠北留下的物件和故事。
翠北圖書館逐漸形成了獨有的捐贈文化。從天文望遠鏡到建校初期的校徽,從水吧的咖啡豆到茶室的茶葉,從古琴、古箏到羊毛毯、冬不拉……每件物品都貼著圖書館精心設計的標簽,其背后都有一段動人的故事,這些故事也讓翠北圖書館變得越來越有溫度。
“書是媒介,我們一定要把圖書館用起來,把人吸引過來。”張立輝說,“翠北圖書館聚攏了一批愛書的人,我們在這里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