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潔
【摘? 要】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有關概念作出了新的解讀:真正的健康指的是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雙重健康,是強健體魄和正常心理意識的直觀表現。初中生的情感意識與生理素質正在不斷發展,其很容易表現出各種心理健康問題,如情緒失控、自我認知失衡等。將勞動教育活動轉化為心理健康教育載體,在切實的勞動中提升學生的體能素養與學習能力,可以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創新。本文以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為對象,探討在勞動教育視角下推動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創新開展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初中生;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合
從概念上進行分析,初中勞動教育活動與心理健康教育之間并不存在必然的聯系。對初中生來說,勞動教育活動圍繞社會實踐勞動發力,心理健康教育則針對個體的心理健康意識與情感發力,二者分別強調外在素質的表現與內在情感的調和問題,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二者互動交流較為單一。但是回顧勞動教育過程,學生在勞動中同樣能夠產生情感、發泄情緒、不斷成長,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
一、了解勞動意義,消除怠惰心理
基于勞動教育視角推動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落實,必須培養初中生熱愛勞動、參與勞動的優秀學習意識,實現勞動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交互,將基于現實生活演化而來的勞動活動轉化為學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二課堂,以此落實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當代初中生多為獨生子女,缺乏勞動機會,勞動經驗不足,對勞動活動較為抵觸。部分學生甚至給勞動教育貼上了“體力活”的單一標簽。了解勞動的重要意義,可以消除學生的怠惰心理,推動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實施?;诶碚撘暯羌訌妼W生對勞動活動的了解,糾正學生好逸惡勞的消極思想,培養其創新精神與探索意識,有助于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以七年級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中《新環境,新起點》的教學為例。這是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中的起始模塊,也是引導學生認知心理健康教育要求的重要育人板塊。在教學活動中,可嘗試基于勞動教育工作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為學生創設情境:對我們來說,初中生活代表著為期三年的學習已經開始,那么請思考一下,對正在勞動的工人、農民來說,他們的“新環境和新起點”在哪里?依靠換位思考培養學生的勞動情感。對廣大社會群體來說,生活在不斷向前,每一次全新的勞動活動、每一個全新的勞動任務都是一個新起點,正是在不斷勞動的過程中,高樓拔地而起,莊稼不斷收獲,我們的生活向著更美好的方向不斷發展。在借由勞動教育推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要幫助學生回答“我們為什么要勞動”和“勞動創造了什么”的關鍵性問題,使其形成勞動意識,用勞動改變環境、美化生活,培養學生的勞動熱情。
二、參與勞動活動,形成奉獻心理
真正的心理健康不僅代表著個體具有積極健康的情感,還能夠認識到自身在社會活動中所發揮出的重要價值,基于情感視角進行社會活動,為他人思考、奉獻。教師要積極培養初中生的奉獻心理,在勞動教育活動中引導學生為他人著想、主動為他人奉獻的優秀意識,打破學生之間的情感隔閡。改變學生對他人的評價,在勞動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與奉獻精神,才能實現勞動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交融。勞動教育誕生于勞動活動的土壤中,其與現實的勞動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要推動勞動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必須改變“紙上談兵”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思考、實踐的過程最終成長。
以七年級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揭開人際吸引的奧秘》的教學為例。教師可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同時設計勞動教育方案,與學生進行深度互動。教師引導學生書寫“匿名信”,在匿名信上寫下學生最喜歡的人的名字,記錄其良好品質,促使其形成“見賢思齊”的進步思想。隨后,在校園內開展勞動教育活動,圍繞著花園灌溉、植樹、校園衛生清理等活動落實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此時學生發現,許多被自己忽視的同學身上都表現出了極優秀的品質:某同學能夠熟練完成各種勞動任務;某同學在勞動的過程中積極幫助他人。對集體來說,這是一種奉獻過程;對個體來說,這是一種友好行為。在勞動中,引導學生向性格優秀、品質優秀的同學學習,培養學生的奉獻心理與勞動興趣。配合《揭開人際吸引的奧秘》這一主題,讓學生展開思考:為何某同學在勞動的過程中結交了許多的朋友,他的身上有哪些優秀的品質?對學生的勞動能力展開深度探究,激發學生的勞動參與熱情,使其形成為集體奉獻、為他人奉獻的心理意識,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
三、設計勞動專題,培養競爭心理
初中生渴望得到他人的關注,當個體意識逐步發展,外界環境的認可將進一步培養初中生的自信心與自我認知能力,使其以更飽滿的精神態度迎接外界的各種挑戰。在實施勞動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競爭心理進行啟發,鼓勵學生在勞動的過程中相互競爭,相互學習,借由勞動活動驗證自我價值;嘗試推進勞動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可設計專題勞動活動,鼓勵學生競爭、成長,實現深度育人。
以八年級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超越嫉妒》的教學為例,教師可在勞動專題活動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設計以“清掃校園衛生”為主題的勞動專題教育活動,為學生劃分不同的責任區,要求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校園清潔任務,對學生的勞動成果進行評價,獲得最高評價的學生可以得到教師發放的獎品。這樣的勞動教育加強了學生之間的競爭關系,也為學生提供了表達情感的機會。當學生發現自己在成績上超過他人、在勞動中技不如人時,思想便會發生變化,可能會出現否定他人的勞動成果、貶低他人的勞動價值等方式來自我認可。這便是嫉妒的直觀表現,教師要以積極健康的心態引導學生,鼓勵學生從全新的角度進行思考,如給予下列提示:
(1)某某同學的玻璃擦得那么干凈,為什么我不行?我也要向他學習。
(2)想不到某某同學竟然能熟練地使用各種勞動工具,真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在心理健康教育環節,將心理健康教育提示加工為小紙條,下發給學生,要求學生展開思考:自己是否有嫉妒他人的思想?這種消極的思想是如何產生的?應該如何擺脫嫉妒?在勞動教育活動中,借由學生之間的有效交流落實心理健康教育:講解勞動技能與勞動技巧,在勞動的過程中互相幫助,緩和同學關系,調整學生心態,可以進一步推動勞動教育活動的優化實施。
四、開發勞動游戲,激發感恩心理
如果以更開放的方式實施勞動教育活動,啟發學生參與勞動實踐,可以培養學生耐心、平等、包容、尊重的良好意識,實現勞動教育與現代教育活動之間的創新交流,為學生心理健康意識的進一步發展搭建新的平臺。在嘗試融合勞動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環節,可將勞動過程加工為勞動游戲,引導學生自由探索、實踐,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傳統的勞動教育活動大多在教師的引導下開展,勞動教育體系單一,且多帶有任務性和強制性特點,學生的抵觸情緒較為明顯,開發勞動游戲,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加快心理健康教育與勞動教育的交互。
以九年級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基于勞動教育視角培養學生的自我認可能力,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尊重意識。在教學環節,教師為學生發放各類泥塑材料,在泥塑材料表面噴灑泥漿、塵土,要求學生對其進行清潔。這樣的勞動任務是極為瑣碎的,但在勞動的過程中,學生的耐心首先得到發展。對細節之處的清理激發了學生的成就感,使學生能夠給出正確的自我評價:“這么復雜的位置我都清理干凈了,我真能干。”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步,自我認可。教師結合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你要感謝自己的認真付出,讓這些泥塑能夠重現光澤。在培養學生感恩心理的過程中,以對自我的感恩和認可為開端,對學生展開心理健康教育。隨后,基于社會環境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各類勞動活動為對象,培養學生的感恩心理:汽車長時間駕駛之后表面會出現許多細微的劃痕,一般的養護方法無法清除劃痕,汽修師傅會給汽車打蠟,這是勞動的過程,讓汽車重現光澤;烈日炎炎,是清潔工騎著小三輪一遍又一遍地清掃大街,讓城市始終整潔,這是清潔工的奉獻。在勞動教育環節,結合具體的勞動故事引導學生展開思考,培養學生的感恩之心:現在的美好生活是無數人的勞動構成的,我們應該對他們感恩,讓學生學會在心中說謝謝,才能更好地推動心理健康教育。
五、學生自主勞動,調動發展心理
初中生已經具備了基本的自我認知與自我評價能力,在現代教育活動中,大包大攬的教學模式不僅與初中生的發展需求相悖,而且嚴重背離了新課改下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師要在實施教學活動的同時,嘗試在教學活動中“留白”,為學生提供自由發揮和獨立思考的必要空間,創新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自主勞動,獨立探索,教師引導學生表達在勞動過程中的所感所想,可以將勞動教育加工為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二育人平臺。
以九年級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生涯發展早規劃》的教學為例。教師可為學生設計低難度的勞動任務:學校內有一大批的菊花要進行移植,現在要求你奉獻一份力量,請你進行勞動創作,思考如何安置這些菊花?部分學生認為,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但可以盡可能地轉移菊花,所以設計了各類花盆,將菊花進行移植,多余的菊花還可以銷售;一些學生則認為,菊花是校園內的風景,移植也應該留在校園內,所以可以在校園內開發新花園,從而開展開墾、種植等活動。學生對勞動活動的認識是不唯一的,在勞動教育環節,教師要針對學生所表現出來的藝術思維和創造思維開展教學工作:引導學生掌握個體的發展特點,幫助學生分析自身的個性特征,從而制訂生涯發展規劃,基于自身的能力解決“我能干什么”的關鍵性問題,推動勞動教育活動的優化實施。在勞動的過程中,建立初步的自我能力評價體系,對學生的勞動意識、活動能力、學習能力展開評價,建立完善的生涯發展規劃方案,讓學生自由表達,深度認識個人素養,可以帶動勞動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進一步融合。
綜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離不開多元教學工作的支持,如果教師轉換思想,將勞動教育加工為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載體,則可以進一步創新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質量。教師要強調心理健康教育與勞動教育之間的有效交流,在實施教育活動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勞動熱情,不斷創新勞動教育方法,情感上接受,思想上轉變,推動心理健康教育與勞動教育的深度融合。
【參考文獻】
[1]居新鳳.中學心理健康教育“學?!彝ァ被幽J降姆治鯷J].新課程,2022(29):230-231.
[2]孫昊.勞動教育課程促進學生心理成長的實踐與探索[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2(7):57-59.
[3]侯鐳.加強初中勞動教育,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成長[J].甘肅教育研究,2022(1):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