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冬穎 陳海泉


黃河文化厚重的歷史底蘊,賦予了濟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獨特有的城市魅力。黃河文化是“文化濟南”建設、提升濟南城市軟實力的歷史文化資產。將黃河文化融入濟南城市軟實力建設,既是推進黃河文化創新性發展、創造性轉化的需要,也為當代濟南城市軟實力建設找到了歷史依據,為“文化濟南”建設提供了戰略性資產。
黃河文化融入濟南城市軟實力建設的意義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明確了濟南作為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的定位,賦予了濟南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國家戰略中的使命責任。將黃河文化融入濟南城市軟實力建設既是形勢所需,也是推進濟南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厚植濟南文化底蘊
在黃河滋養下,濟南人民不僅創造了輝煌燦爛的物質財富,而且形成了極具地域特色的濟南名士文化、大舜文化、泉水文化等豐富多彩的濟南黃河文化,成為濟南城市軟實力的文化資源。黃河大堤、濼口水利樞紐工程等反映了黃河變遷與濟南治理黃河的成就,舜耕歷山傳說則成為濟南黃河文化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將黃河文化融入濟南城市軟實力建設,既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需要,也是從地域優勢上為探索提升濟南城市軟實力尋找歷史依據和文化根脈,最終成為推動現代化濟南城市的文化之基,為濟南城市軟實力建設厚植文化底蘊。
賦能培養現代濟南人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來源,黃河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性文化。新時代,將黃河文化融入濟南城市軟實力建設,對于培養具有民族情懷、時代精神、宏大視野的現代濟南人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提升濟南城市形象
濟南作為北達京津、南至蘇浙的樞紐,具有獨一無二的地理位置優勢,其獨特的地域性造就了文化的特殊性。充分挖掘黃河文化的精華,將黃河文化融入濟南城市軟實力建設,使之與現代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相協調,既延續和發展了中華民族歷史文脈,又推進了新時代濟南城市建設的守正與創新,有效提升了濟南城市形象。
黃河文化融入濟南城市軟實力建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濟南城市軟實力建設取得積極成效,文化生產力持續迸發,文化創新勢頭強勁。但綜合來看,與國家中心城市、省會城市總體定位相比,濟南城市軟實力建設仍然不強,文化輻射力亟待擴大,文化凝聚力需要進一步增強,城市精神特質有待進一步彰顯,黃河文化賦能濟南城市軟實力建設利用不充分。
黃河文化融入濟南城市軟實力建設的地位未充分彰顯
“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的高定位既需要強大的經濟、社會、科學技術等硬實力予以支撐,也要求與之相匹配的文化軟實力予以充實。硬實力、軟實力兼有的城市,更具有對其他城市及城市群建設的引領作用和輻射意義。
梳理現有濟南黃河文化資源及黃河文化建設情況發現:現有黃河文化賦能濟南城市軟實力建設的地位未充分彰顯,黃河精神融入市民精神培育不明顯、黃河文化融入城市文化的資源利用不充分;黃河文化遺產、遺跡的保護力度有待進一步提升,黃河文化挖掘、黃河精神培育有待進一步深化。同時,缺乏對黃河文化與城市建設的現代化發展、黃河變遷與濟南人民治理沿革等領域內容的挖掘;缺少對濟南黃河非物質文化遺產,治理黃河過程中形成的人文文化、黃河文化與濟南城市之間的關系探討,以及黃河文化對于濟南地域文明、城市建設交融的影響等內容的充分關注。
黃河文化融入濟南城市軟實力建設的作用未充分發揮
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黃河文化,在新時代具有強大的文化生命力。黃河奔騰向前流經濟南,創造了濟南黃河文化,賦予了濟南人民敢于斗爭、革故鼎新的精神品質,孕育了濟南“融合包容、多元一體”的價值標識,打造了濟南黃河文化“兼容并蓄、博采眾長”的人文風貌。黃河文化融入濟南發展而形成的精神品質、價值標識、人文風貌等是黃河精神內涵的折射,成為中華文化優秀的文化基因。
通過梳理現有濟南黃河文化資源及黃河文化利用與開發、黃河文明的探知成果發現,濟南現有黃河文化資源整理、闡釋、研究與建設成果不足以展示厚重的黃河文化歷史,缺乏對濟南發展與大河文明延續與發展、中華文明傳承及濟南市容市貌構筑關系高度站位的深刻理解,以及用黃河精神塑魂濟南城市建設的進一步挖掘不夠,對黃河文化遺產的資源利用程度存在差異。
黃河文化融入濟南城市軟實力建設形式手段亟待優化
在既有的黃河文化研究中,存在主題同質化的現象,黃河文化遺產的區域特色不夠明顯,濟南黃河文化遺產主題地域特色也不夠突出,地域特色需要進一步彰顯。從現有文化展館館陳來看,現有黃河文化展館、紀念館多以傳統的展覽和教育活動來展陳傳播,多以文字、圖片或模型形式展列;黃河文化教育活動也多是語音講解、公眾講座等傳統形式,融入新媒體技術應用不足;借助VR、AR、云計算、區塊鏈等數字化處理技術建立黃河文化遺產項目數據庫信息有待進一步提升,黃河文化傳播形式手段亟待優化。
黃河文化融入濟南城市軟實力建設的實踐路徑
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深入挖掘濟南黃河文化資源,并用于濟南城市軟實力提升之中,將賦予濟南城市軟實力建設黃河文化底色,使其黃河文化特色更加鮮明。
提煉黃河文化與濟南城市軟實力建設的特色
深入挖掘濟南黃河文化資源、遺址、遺跡及與黃河文化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著力推進黃河文化相關研究,深挖黃河文化及黃河精神內涵,尋找黃河文化融入濟南軟實力建設的著力點,提煉黃河文化價值與濟南城市軟實力建設的特色。
整理黃河文化遺產資源,推進濟南黃河文化在新時代的闡發與研究,從黃河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黃河文化與濟南市民精神培育、黃河文化與濟南市容市貌提升、黃河文化與市民價值信仰構筑等多個層次,梳理提煉黃河文化與濟南軟實力建設的特色。
深挖黃河村落、黃河故事,用現代語言表達方式闡發、宣傳黃河文化,組織黃河文化進社區、進基層、進企事業活動,開展黃河文化相關的學術研討活動。
通過多層次黃河文化宣傳與交流,提升民眾對黃河文化的大眾化理解,帶動濟南及周邊區域城市的文化發展和軟實力提升,促進黃河文化傳承,助力濟南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先行示范區,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在山東落實。
提升黃河文化融入濟南城市軟實力建設的精神引領
黃河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齊魯大地孕育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符號。濟南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既是濟南積極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需要,也是推進濟南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城市建設的需要。因此,在濟南城市軟實力建設中融入黃河文化,能推進現代化新濟南文化的守正與創新,有效提升濟南城市形象,為推進“大強美富通”的濟南建設提供價值引領作用。
將黃河文化融入文創產品、影視制作、曲藝發展等產業中,不斷賦予濟南城市軟實力建設精神引領新內涵,推動黃河文化繁榮興盛,促進黃河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打造黃河文化特色傳播品牌
以打造“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的高點定位,通過講好黃河文化故事、傳播好黃河文化聲音,打造濟南黃河文化建設新高地。
借助黃河文化交流平臺,取長補短、互為補充,協同推進濟南城市軟實力建設。
充分發揮展覽館優勢,強化黃河流域區域城市間的文旅融合與互動協作,重點關注流域內的民俗文化資源,做好資源聯動、協同互促,賦能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的高質量發展。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提出,影響著濟南,造就著濟南,使得濟南發展邁入了“黃河時代”。將黃河文化融入濟南城市軟實力建設,既是濟南主動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體現,也是推動黃河文化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背景下做好自身傳承與發展的重要措施,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黃河文化,讓群眾了解黃河故事,厚植家園意識,增強文化自信,增強城市歸屬感。
本文選自:“兩創”視域下黃河文化融入濟南城市軟實力建設的實踐路徑研究(編號:JNSK23C90)2023 年度濟南市哲學社會科學課題。
(作者單位1.山東協和學院;2.濟南市天橋區瑞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