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光
專業群建設是提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和推動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隨著建筑業轉型升級速度加快,傳統建筑類專業群出現結構離散、資源分散、產教脫節、模式單一等問題。基于此,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結合自身實際,以教育生態學理論為指引,堅持系統思維,樹立“產教孿生”理念,創造性構建了共生共長、協同進化、有機循環的建筑類專業群生態系統。
第一,打造“產教孿生、共生共長”建筑類專業群結構體系。學校緊密對接建筑新型工業化、裝配化、信息化、智能化發展需求,基于產業領域孿生開設專業,明確專業與產業映射關系,優化專業組群邏輯,基于設計、建造、管理、運維等建筑全產業鏈重構了包含3大專業集群、6個專業群、26個專業的建筑類專業群結構體系。
第二,構建“有效冗余、跨界融合”模塊化課程生態系統。學校搭建了6個建筑類專業群課程平臺,基于有效冗余和有效遷移目標,創新網狀模塊化課程體系,實現底層共享、中層融合、高層互選,形成了以不同課程組合滿足不同專業、崗位需求的靈活機制。基于跨界融合和有效支撐目標,開設物聯網、大數據等復合型人才課程模塊組供學生自選,拓展了學生個性化發展空間和職業領域。
第三,配套“虛實融合、泛在共享”立體化教學資源生態系統。學校成立課程中心,建成智慧教室157間,搭建了專業、課程、素材、培訓、企業和社會中心6個專業教學資源庫平臺,拓展了學習者“學習空間”;與企業共同開發融入思政元素的專業群教學標準、課程標準和實訓標準,共同開發課程資源,共同完善課程與教學資源的開放共享、動態更新機制,為學生學習、教師教學提供資源保障。
第四,搭建“產教一體、二維多梯”體系化教師發展生態系統。學校成立教師發展學院,實施產教雙師工程提升專業教師雙師能力和兼職教師教學能力,實施“頭雁工程”培養專業領軍型人才,實施“金泉工程”保障師資隊伍有序發展。建立校企之間、校校之間人員雙向流動機制,打造專兼結合結構化教學團隊,按課程分工、特長發揮、資源共享原則,分工協作實施模塊化教學。
第五,創新“分類分層、多元多模”分層化人才成長生態系統。學校按生源分類、學情分層,以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主線,堅持融入“X”證書標準,制定了建筑類6個專業群、26個專業的教學標準,探索形成“多元融合、混合主體、過程導向、書證融通”為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和“師徒雙軌、并行共升”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
第六,營造“集聚集成、分層遞進”技術技能創新生態系統。學校打造了“一空間兩基地三區域”省級產業園,建成了夢工廠式創客空間、企業孵化基地和大學生創業基地,吸納學生進園按照低階、中階、高階進行遞進式訓練;建立創業、就業、事業、產業“四位一體”服務體系,形成線下產業、線上平臺、整體規劃“三維一體”服務流程,為科技成果轉化、高新技術孵化、雙創人才培養提供強有力支撐。
(案例來源: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