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娟
1.(出示太空三人組照片)同學們,你們認識他們嗎?對,他們就是神舟十三號乘組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和葉光富。
2.從2003年我國第一位航天員楊利偉安全從太空返回,到2022年,中國已有16位航天員成功進入太空并安全返回了!認讀詞語“航天員”“太空”。
3.想了解航天員在太空的生活嗎?那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太空生活趣事多》。(板書課題)
4.讀了課題和第1自然段,你知道這篇課文介紹的是什么嗎?(太空生活、趣事)
5.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向我們介紹太空生活的趣事呢?
【設計思路】課堂以神舟十三號飛船三位航天員導入,既契合本課的教學,又恰到好處地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熱愛祖國的情感。在后面的教學環節中,學生既能更好地體會太空生活的趣味,又能感受到國家強大、科技發達帶來的自豪感。
1.自讀課文,提出學習要求: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向我們介紹太空生活的趣事呢?
2.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幾樣有趣的東西。(出示詞語和相應配圖)
睡袋 扶手 飲水袋 浴桶 濕巾
3.大家一定很好奇:這些東西挺常見的,沒什么有趣的啊。(出示相應的圖片,再讀短語,感受有趣之處。)
固定在艙壁上的睡袋 特制的扶手 帶吸管的飲水袋 密封浴桶 免洗濕巾
4.同學們剛才讀了課文,那么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來介紹太空生活的有趣之處呢?(板書:睡覺、活動、喝水、洗澡)
1.默讀課文。默讀第2~5自然段,不出聲,不指讀;畫出自己覺得新鮮有趣的語句。
2.交流:你覺得哪些語句讓你感受到新鮮有趣?(指名學生說說有趣的語句,談談自己的想法,交流有趣的地方,相機解決疑難。)
3.預設各段的有趣之處。
【第2自然段:睡覺】
“站著睡覺和躺著睡覺一樣舒服。”(相機出示“舒服”,指導讀準翹舌音和輕聲。)結合生活經驗,感受趣味:地球上睡覺只能躺著,太空中居然可以站著睡,而且和躺著一樣舒服。(板書:躺著、站著)
(1)“航天員必須鉆入固定在艙壁上的睡袋里”。相機出示“鉆入”,指導讀準平舌音。
(2)你會做“鉆入”這個動作嗎?一邊做動作,一邊讀這句話,感受趣味。(板書:固定在艙壁上的睡袋)
(3)為什么一定要鉆入睡袋呢?不這樣做會有怎樣的后果呢?
“一不小心就會飄到別處去”。地球上睡覺沒睡好會怎樣?滾下來、掉下床。而宇航員在太空里沒睡好會“飄”走。
觀看視頻:航天員鉆入睡眠區午睡。
生齊讀第2自然段,思考太空中睡覺與地面的不同之處,并感受趣味。
【第3自然段:活動】
“活動也需要技巧”“移動主要靠手臂”。
(1)感受不易:在太空中即便是簡單的走路也是需要技巧的,每一位航天員在進入太空之前都要經過長期的專門訓練。
(2)感受趣味:我們在地面上主要靠腿腳行走,在太空中則要靠手臂借助扶手和其他設施來移動,是不是很有趣呢?(板書:用腿腳行走,靠手臂移動)
(3)有沒有同學想對這個段落的感受進行補充?(指名說)
(4)觀看視頻:天宮課堂——葉光富演示太空行走。
這就是真實的太空生活。人在太空中總是飄來飄去的,要穩定身體,需要靠這些特制的扶手或其他設施,是不是很有趣?(板書:特制的扶手)
【第4自然段:喝水】
“沒有辦法用普通的杯子喝水”。
(1)為什么?
(2)解釋:失重狀態——在太空里,物體可以輕松地飄浮在空中,而不落到地上。前面課文介紹的在太空中睡覺、活動的有趣之處,也都是由于失重引起的。所以,“即使把杯子倒過來,水也不會往下流”。
(3)觀看視頻片段:天宮課堂“水杯翻轉”,感受有趣。指名讀句子:“航天員要想喝到水,得使用一種帶吸管的飲水袋,直接把水擠到嘴里。”
(4)關聯詞指導:“要想……得……”和第2自然段里的“要想……必須……”意思一樣,表示不這樣做就不行。
教師補充:宇航員進入太空之前還要有專門的喝水訓練呢!喝水得直接把水擠到嘴里,不然,水不但喝不進嘴,還會給航天員帶來生命危險!
觀看宇航員演示喝水的視頻,感受太空趣事的同時,體會宇航員的不容易。師生配合讀這段話。老師讀第一句,男生讀第二句,女生讀第三句。
【第5自然段:洗澡】
“水總是飄浮在空中”。
(1)感受有趣:我們在地球上洗澡,水直接灑在我們身上,然后流入下水道。太空中,水總是飄浮在空中。
(2)對比三個短語:“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實在太麻煩了”“這就簡單省事多了”。這三個短語中包含了一組近義詞和一組反義詞。(隨文識字指導:“容易—簡單” “麻煩—省事”。)
(3)隨文指導讀詞:擦拭,注意讀音。
(4)如果你是航天員,你會選擇用什么方式在太空中洗澡呢?引讀“所以,現在航天員通常只用免洗濕巾擦拭身體,這就簡單省事多了”。
4.經過剛才的交流,我們發現,體會太空生活的有趣可以通過對比地面生活的不同,尋找關鍵字詞品趣味等方法。結合板書,小組內交流太空生活的有趣之處。
5.分小組匯報交流情況。
【設計思路】課文的第2~5自然段,每段各自介紹太空生活的一個方面。因此,教師可將四個段落分別預設有趣之處進行指導。在實際教學之中,教師只需要指導一到兩個自然段,剩余的段落交由學生結合學習任務單自行學習,并分組進行交流。這樣,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將課文精讀指導環節交給學生,由學生自主選擇最感興趣的部分,他們在精讀指導之后,掌握一定的提取信息的能力。板書和學習任務單給學生的自主研學提供了合適的支架,更好地幫助他們在閱讀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結合支架嘗試對各自然段進行概括、交流和匯報。
1.太空生活的有趣不僅僅是課文中介紹的這些內容,我們在地面生活的任何一件普通的小事到了太空中都會因環境的變化而變得有趣。你還知道太空中有哪些趣事呢?說說自己課前查找到的資料,并和同學交流。
2.下面一起來看看老師為同學們準備的資料吧!(出示自主閱讀單:在太空中吃飯、刷牙、刮胡子、鍛煉、上廁所)
3.同學們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面進行閱讀、勾畫、交流,嘗試用上學習課文第2~5自然段時的方法。
4.如果你是航天員,回到地球后,你會怎么介紹太空生活呢?可以結合下面的句式說。
“在太空中生活是很有趣的,要想 ,必須 ;要想 ,必須 ;要想 ,必須 。你看,太空生活是不是很有趣?”
【設計思路】提前預設學生有可能對太空生活感興趣,利用自主閱讀單提供相應資料,結合句式支架,幫助學生提升提取信息的能力。開放式的句式練習,有助于學生自主選擇,再聯系課文內容或查找到的資料進行說話訓練,可激發學生對科學的熱愛和探索太空奧秘的熱情。這個環節作為拓展閱讀,重點在于以同一主題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同時作為一篇類文進行閱讀,也是對課堂上所學到的“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課文內容”這一學習方法的鞏固。
1.今天我們學習了太空生活中的趣事,老師還給同學們帶來了幾個有趣的生字。(出示“浴”的甲骨文、金文、小篆)猜猜這個是什么字,它可能是什么意思。
2.你會給它組詞嗎?
3.“浴”字在古代的意思就是用水清潔身體,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洗澡。
4.“洗”和“澡”在古代分別有不同的意思哦!結合字源,自行理解。(洗:指用水清潔腳。澡:指用水清潔手。)
5.歸類學習:尋找“杯”和“桶”字形上的相同點。拓展木字旁的字。
6.“容”和“浴”,找到書寫相同部件“谷”的區別。
7.“易”:日在上,瘦而長,撇舒展,間距均。
8.失:注意和“矢”的區別。
9.教師范寫,學生書寫,反饋點評。
【設計思路】指導寫字的環節設計成游戲的形式,通過對漢字字源的觀察,猜測漢字字形、字義,并嘗試擴詞。在給“浴”這個字擴詞的環節中,對詞語進行了分類,感悟字義及漢字用法。第一排出示:浴桶、浴缸、浴巾、浴帽、浴袍。第二排出示:洗浴、沐浴、淋浴、水浴、出浴。在朗讀中發現,“浴”字在詞前,表示和洗澡相關的事物,“浴”字在詞后,表示和洗澡相關的行為。
1.觀看“天宮課堂”,了解自己感興趣的太空知識,并和父母交流。
2.就在神舟十三號返回不久,神舟十四號又載著另外三名航天員再次出發。“天宮課堂”第三課征集問題啦!這次你想問什么呢?※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雨花臺中學春江分校小學部)